中国儿童的自卑情结是由他们的父母强迫出来的_亲子成长论文

中国儿童的自卑情结是由他们的父母强迫出来的_亲子成长论文

中国孩子的自卑是被家长逼出来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自卑论文,家长论文,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不再是一个谦让的年代,每一次入学机会、每一个就业岗位都需要进行毛遂自荐,而这一切都需要自信。遗憾的是,许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以及和孩子的日常交流中,正在不知不觉地摧毁着孩子的自信心。

1.把亲情关注逼成了“禁锢管束”

严父出孝子,严师出高徒。严父、严师的确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一定积极作用。然而,教育孩子光靠严厉是远远不够的,“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家庭教育。

过于严厉的家长还会让孩子逐渐丧失和家长进行交流沟通的勇气,让孩子觉得自己孤立无援。当孩子在学校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家长平日里过于严厉而选择独自承担,这样一束孩子和家长间的距离日渐疏远。内心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呵护,孩子的自信又从何谈起呢?

2.把个性发展逼成了“互相攀比”

“你看谁谁又考了前三名”,“你怎么就不跟人家孩子学学”,“看看人家孩子多懂事”等语言经常会出现在中国式的家庭教育中,殊不知这样的“刺激”不仅不能激发孩子改正错误的决心,反而会让孩子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

家长对于别人孩子的了解往往是片面的,相比于家长,孩子更了解小伙伴的优缺点。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味地用别人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进行对比,孩子首先会觉得:那谁谁还有不如我的地方呢。这种做法不仅让孩子觉得委屈,更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3.把小起小落逼成了“优胜劣汰”

自信的对立面未必是自卑,也可能是自负。对于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自负可能比自卑具有更大的坏处。孩子每取得一些无论大小的进步,最高兴的莫过于家长,在这个时候给予孩子适当的奖赏是对孩子莫大的鼓励。可是,万事都怕过犹不及。

有些在家长看来很重要的成绩对孩子来说并不是那么值得炫耀,甚至根本不值一提。孩子们知道他能做到的,身边的同学、伙伴一样能够做到。而在这个时候家长不合时宜地赞美和炫耀不仅不能给孩子带来心理满足,反而会让他们觉得难堪、失落。

对父母们来讲,对自己孩子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尤为重要。

4.把居安思危逼成了“温室养花”

前些日子“校园血案”频发,世界上没有一个家长不为孩子的安全忧心,然而这并不能成为限制孩子活动的理由。孩子是一个独立个体,虽然在孩子成年前家长有监护权,但并不意味着孩子所有事情都需要家长代劳,即便是那些在家长看来有些“危险”的行为。

我们经常会听到孩子们这样的抱怨:为什么别人能自己上学,我就不能?这个问题需要家长们来回答、思考。关心孩子,并不意味着把孩子永远困在温暖的襁褓之中。

5.把自立成才逼成了“铺路安排”

很多家长竭尽所能地为孩子铺平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道路。为了孩子能进入重点学校走后门、交高昂借读费等,这种做法无可厚非、天经地义。不过如此长大的孩子怎么能信心满满地面对今后的生活,又怎么能在各种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毕竟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生,总有些事情需要孩子们自己来完成,而自信心也正是在孩子们一次次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

其实,家庭教育很多时候没有那么难,可以用下面八个字概括:沟通、尊重、信任、引导。

标签:;  ;  ;  ;  ;  

中国儿童的自卑情结是由他们的父母强迫出来的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