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准备、工程设计、采购、施工、结算等管理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手来执行,不仅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而且管理人员一旦出现了失误会极大影响管理效率和施工进程,甚至对工程质量也会有影响。利用信息化手段实行建筑工程管理不仅可以减少失误,同时还可降低资金消耗,因此,推动建筑工程的信息化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并节省开支。
1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在当今社会信息化技术极度发达的环境下,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传统的工程管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其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影响着建筑企业的发展,工程管理信息化是当今建筑企业新的发展方向,也是建筑企业所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不仅可以使建筑企业在当今社会更好的发展,而且可以使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因此建筑企业要以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为方向,努力提升自身管理信息化的水平。
2 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
首先,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可以节省工程管理成本,因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施工准备、工程设计、采购、施工、结算等工作都需要很多的人手,所以将传统的管理方式替换为现代化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将工程管理人数有效的进行降低,同时信息化管理的透明性也可以避免人为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提升工程管理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工程管理的资金投入。
其次,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当前很多的建筑企业并不是很重视工程管理工作,而且执行管理工作的人员水平普遍不高,这导致了工程管理过程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和很多不必要的损失。比如工程管理人员出现工作失误不仅会降低工程管理的效率,还会影响到施工质量,如果将信息化手段应用到工程管理中,就可以将管理工作的失误降到最低,因此施行工程进行管理信息化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3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3.1 物资量庞大管理成本较高
站在建筑工程的角度上进行分析,社会对其需求程度正在逐步上升,这就为建筑工程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非常好的时机。然而,建筑工程的核心——物资,其在整个建筑工程持续期间的用量十分巨大,这也就造成了比较高的管理成本。首先建筑行业的发展带动了物资供应商的发展,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下,一旦巨量的物资需求导致了物资紧缺的情况发生,就会出现建筑企业控制成本而物资供应商提高价格的尴尬局面。为避免这一情况发生,建筑企业会采取囤积物资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物资的影响,但是为储存物资而长期租赁的仓库也会造成成本增加,最终拉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2 信息技术应用意识薄弱
由于当前大部分的建筑企业不够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因此也导致了工程管理信息化无从开展,在大部分建筑企业的传统印象中,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就是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对工程资料进行查看和传输,没有其他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不仅没有将工程信息化应用到工程预算、物资管理、工程结算等方面,而且对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智能性、透明性、精确性、稳定性等各种特征毫不关心[2]。
3.3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总体发展不平衡
我国有成千上万的建筑企业,同时也有很多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这也就造成了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比如在沿海发达地区工程管理人员的科技素养比较高,容易接受信息化技术,同时也有很多的实践机会。而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比如三四线城市的县城和乡村,工程管理人员的科技素养较低,不太容易接受信息化技术,实践机会也比沿海发达地区的工程管理人员少了很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就造成了建筑工程信息化的发展不平衡,只有在一些发达地区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 施行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措施
4.1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物资管理
在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环境下,很多企业都看到了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物资的效果,并且希望通过信息化管理物资的方式使企业有更大进步。但是,物资管理信息化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进一步扩大信息化物资管理的普及,其普及手段也不应只是单方面的宣传,更要进入实际的应用。首先,大型的施工项目通常不会全部交给一个施工企业,他们会对施工项目进行拆分,将小部分外包给中小型建筑企业来做,即缩短了工期又可以保证工程质量。而此时的中小型建筑企业就要积极向总部学习物资的管理信息化方式,及时将工程期内的物资情况进行记录整理,如发现物资不足及时汇报,由总部采购并且调派物资。其次,建筑企业与物资供应商应选用可以相互匹配的物资管理软件,企业和供应商共同进行管理,不仅可以使账目更加清晰,而且会避免供应商提价而企业想节约成本的尴尬局面,本质上提高了物资管理的水平。
4.2 加强培训提升信息化管理意识
首先,建筑企业要加强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能培训,工程管理人员掌握了一定的管理技能之后,才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有效的进行工程管理,同时也更加有利于信息化意识的提升。其次,建筑企业不仅要提升工程管理信息化意识,而且要将信息化实际应用到企业的工程管理工作当中。最后,工程管理信息化意识的提高必须有企业领导人带头,领导人发挥自身的模仿作用才能使建筑企业建立起完善的工程管理信息化意识,由此才能保证建筑企业整体的工程管理信息化意识都有提高。
4.3 构建信息化数据平台
由于建筑工程具有很多复杂的项目,而且牵扯到了单位业主、建筑设计、工程监理、地方政府等很多方面的利益,因此在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程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结合多方利益搭建多元化的信息化平台,有效的管理各种主体数据并且实现资源共享。另外由于建筑工程从设立项目到投标其引入的内容和数据十分庞大,工程量也分厂巨大,给工程管理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因此构建信息化数据平台要结合当前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综合各种项目内容来进行,打破建筑企业原有的局限性,将建筑项目与工程管理信息化有机结合在一起[3]。信息化数据平台的构建不仅能有效促进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平台上还可以实现工程管理的大数据化,为我国众多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人员提供良好建议,有利于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平衡发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也带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因此推动工程管理信息化十分必要,众多的建筑企业应对信息化工程管理的精确性和高效性有足够的认识,通过信息化手段对物资进行管理、构建信息化平台,实现工程管理信息化在我国众多建筑企业中的共同发展,最终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尚亚军.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11):159-160.
[2]王鹏.新形势下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08(03):156+176.
[3]李金国.建筑工程物资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建筑技术开发,2016,10(01):62-63+158.
作者简介:宋阳(1991-2),男,汉族,辽宁沈阳人,现任职于沈阳融创置业有限公司,职位:土建工程师。(注:原户籍为辽宁省盘锦市,现迁为辽宁省沈阳市。)
论文作者:宋阳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2017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工程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企业论文; 物资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红地产》2017年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