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白细胞技术输血与常规输血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论文_林凤华

(湖南省永州市中心血站 425000)

摘要:目的 观察技术减少白细胞输血和常规输血应用于输血后不良反应降低的临床效果。方法 资料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入院的122例患者治疗需要配合输血,依据血液成分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1例)和实验组(61例)。对照组行常规输血,实验组以技术减少白细胞输血,比较两组免疫指标变化和输血后不良反应。结果 输血后,对照组免疫指标明显降低,实验组免疫指标lgA(1.57±0.54)g/L、lgE(1.66±0.39)g/L、lgG(6.11±0.61)g/L相比较输血前无明显变化,且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出现的总概率6.56%(4/61)低于照组22.95%(14/61)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技术减少白细胞输血相比较常规输血可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保证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优化血液输入效果,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常规输血;输血反应

血液的有效输送对于临床治疗起到保障性效果,可以争取足够的治疗和抢救时间[1]。为了进一步提升输血安全,研究观察技术减少白细胞输血和常规输血应用于输血后不良反应降低的影响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入院的122例患者治疗需要配合输血,依据血液成分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1例)和实验组(61例)。对照组男女比25:36,输血原因:产科出血16例、手术失血23例和消化系统出血22例;文化程度:7例小学,25例中学,29例专科及以上;实验组男女比22:39,输血原因:产科出血18例、手术失血24例和消化系统出血19例;文化程度:9例小学,22例中学,30例专科及以上。比较两组性别、输血原因等基线资料,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确定血型后,同时提取相同血站血液,静脉血样在采集时与抗凝液融合存储,输血前统一进行器械消毒,对照组提取常规输血,以静脉滴注输全血;实验组以技术减少白细胞输血,通过滤除器减少白细胞在血液中含量,适量浓缩红细胞的悬浮液,保障白细胞涵盖率控制在0.05%以下,然后进行静脉滴注。

1.3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两组在血液输入前后空腹采集静脉血样,进行分离血清,进行单向扩散法配合浊度法对血清免疫蛋白实施测量,检测指标包括lgA、lgE与lgG;观察两组24h内体征变化情况,判断输血后机体不良反应[2]。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均数±标准差(±s)表计量资料,百分比(%)表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P<0.05表比较在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免疫功能对比

对照组输血后免疫指标明显降低,实验组输血前后免疫指标无明显变化,且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输血后,实验组不良反应出现的总概率6.56%(4/61)低于对照组22.95%(14/61)不良反应率,差异明显具备统计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血液输入是临床常见的生命安全救治方式,通过静脉输送给患者提供血液供应,因此不恰当的血液选择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3]。对照组输血后免疫指标明显降低,实验组输血前后免疫指标无明显变化,且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不合理的血液输入对患者的体液免疫系统有一定破坏效果,会降低患者的免疫指标阻碍治疗的正常进行。输送白细胞会破坏患者体内原有的防御机制,对免疫指标变化有一定的关联性,技术性减少血液中的白细胞可以降低炎性介质在血液中的被激发的可能性,预防白细胞在进入机体后释放炎性介质破坏免疫性[4]。患者需要输血多数情况处于危机状态,技术性减少白细胞对机体免疫起到调整作用,抗原性减弱,促使机体异质排除进程加快,保障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血流运转。

患者在血液输送的过程,容易在机体内产生多重抗体,如血型抵抗及白细胞抗原体等,继而引发不同类型的排斥反应,因此正确的血液选择对血液输送有重要影响[5]。观察血液输入24h后变化,实验组不良反应出现的总概率6.56%(4/61)低于对照组22.95%(14/61)不良反应率。白细胞虽然具备消化和吞噬功能,可以抵御病毒和微生物的侵害,但是血液在离体后白细胞的防护机能会出现细胞活性和功能性会完全消失,导致输血后形成不了反应[6]。且血液输注时白细胞属于异体,在进入体内后伤害血管壁,阻碍血液流通供应损害脏器[7]。技术性减少白细胞提升了血液中红细胞的比重,保障血液的纯净度和质量,达到输血目的以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维持治疗效果[8]。因研究时间与环境因素制约,有关少白细胞技术在降低血液病毒方面的特性,需要临床实验进一步验证和研究。

综上所述,输血时相比较常规全血,使用技术减少白细胞后对血样有一定的质量提升,可以避免输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保全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保障治疗期间的救治和优化血液输入效果,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薛育晓,赵春米.大剂量常规输血及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10):90-90.

[2]方敏,周群刚,史蓉蓉,等.即采即滤型白细胞滤器对血液质量的影响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3):273-274.

[3]张秋会,张婧,刘丽娜,等.多次输血后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血小板抗体检测与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5):409-412.

[4]逄帅,于淑红,邢美玲等.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2):170-171.

[5]吴远军,吴勇,李惠森,等.高量减除白细胞治疗对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及血小板计数的影响[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4,37(6):516-519.

[6]曹廷卉,王广杰.红细胞输注的疗效观察与输注无效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10):1241-1243.

[7]古贤清.去白细胞输血技术在减少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5,(8):1626-1626.

[8]秦广荣.大剂量常规输血及去白细胞输血对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后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2):259-260.

论文作者:林凤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  ;  ;  ;  ;  ;  ;  ;  

少白细胞技术输血与常规输血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论文_林凤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