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信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 404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城市交通建设对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要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切实提高和保障市政道路建设质量,为国民经济和民生的发展做出积极有益的贡献。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基加固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中国现代施工技术的蓬勃发展,施工方法也越来越完善,特别是软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已在市政领域得到广泛认可。但是,由于有关部门的监督工作不到位,施工过程不规范,造成地基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导致软基处理失去加固作用,影响市政工程的安全性。在这方面,本文首先分析,市政施工建设中软土地基的特点与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旨在提高市政工程地基基础的稳定性,保障工程安全。
1 软土地基的特点
不同地区的软土地基的特性不同,但是也具有些共同特征,一般的软土地基的颜色为灰色和深色;同其他地基相比,其土壤的含水量要高一些;软土地基的粘粒组成比例高,具有较高的可塑性;此外,软土地基的渗透系数较小,液体不易渗透,在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固结时间也相对较长。由于软土地基具有上述特性,因此在进行软土地基施工建设时,面临诸多的问题。
1.1 排水不畅引发地基沉陷
由于地基的渗透性很低,在施工建设中,如果遇到暴雨等恶劣天气,将出现严重的排水不畅问题。水流的长时间冲刷,地基土体侧移的现象也很有可能出现,这将对施工现场的建筑物与地下管线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极易引发地基沉陷及造成路面裂缝等问题。
1.2 抗剪切强度低,剪切拉裂破坏
在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不规范的使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将破坏软土地基,出现剪切拉裂破坏的种种问题。这将导致路面出现裂缝,同时由于这些裂缝相互连接,一旦某一处裂缝受到破坏,将导致整个市政工程的连带损坏。
1.3 承载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由于强度较低,需要较长时间保证软土稳定性及变形大等特点,在进行软土地基施工时,如果不能合理运用处理技术,极易导致其承载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在静态、动态荷载作用下,或出现某局部损坏,或发生完全摧毁,这给市政工程施工埋下了诸多的安全隐患。
2 市政道路中软基加固的重要性
当前道路建设作为市政基础设施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其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的关注度也有所加大。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主动权,就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完善运营维护水平,确保道路完工后的正常使用。同时在道路施工中,还要严把质量关,确保各环节施工的标准性、规范性。软基加固处理技术是目前道路施工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施工方法,其在解决软基问题,增强地基稳定性上有着显著效果。基于此,在市政道路软基施工中,应结合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以强化软基处理效果,保证施工的质量与安全,为企业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3.1排水固结法
大部分软土地基所在地区的地下水位都很高,这也是因为软土地基渗透性很差,土层中的水分无法渗透。因此,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关键就是将软土层的中的水分排出。排水固结法可以将软土地基土层中的水分快速排出,是目前比较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通过这种处理方法能够提高软土地基土层的质感,其硬度也会随之提升,道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以及投入使用后会降低发生沉降的几率,变形问题也会得到很好的改善。在进行排水固结法施工前,对于施工现场的软土地基要进行全面的勘察,确定土质情况,然后通过塑料板或者袋装砂井对软土层进行排水处理,从而使软土层中的水分能够快速的排除,多余的水分也能够从软土层中释放,软土层水分减少后就会发生凝结,从而增加土层硬度,提高承载力,进而达到道路工程的施工要求。
3.2 换填置换法
软土地基中如果软土层比较薄,处理效果比较好的方法就是换填施工技术,也就是将软土地基中的软土层置换掉,从而使其符合道路工程的施工要求。换填置换技术的施工要点就是补充材料的选择,要根据软土地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补充材料,通常情况下采用砂砾、砂石等建筑材料进行填充的效果较好,这种材料强度高,渗水性能好,能够很好的处理软土地基问题。首先要考察施工现场的软土层,确定是否符合使用换填置换技术的条件,如果软土地基中的软土层比较厚,软土面积较大,这种情况下换填置换技术应用效果很差。而且在软土层厚的地区采用换填置换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施工成本,对于工艺技术的要求也很高,无论是施工人员还是技术人员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在采用换填置换技术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务必在软土地基符合要求后才能选择换填置换技术,并且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尤其是要计算施工成本,选择最适当的施工方案。
3.3 粉喷桩施工技术
软土地基对市政工程建设有重要影响。采用软土粉底喷粉桩施工技术可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的土体强度。避免其基础变形,这也被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建设中。软土地基粉喷桩施工技术一般用于软土地基中,具有高饱和粘土成分,粉砂质和粉质粘土含量。其加深的深度一般在15~20m之间。在采用软土粉喷射桩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必须使用深层搅拌机,然后根据设计的高度进行搅拌。随着搅拌的增加,将水泥粉末喷到设计的桩顶位置,然后在桩的上部5米范围内重复混合。随着反复搅拌的增加,对上部石灰土或水泥土进行回填,然后进行压实,从而增加相应桩位的土壤强度。
3.4 强夯法
强夯法又称为固结法。非饱和黏性土,砂性土及杂填土的软岩地基通常用该方法处理。由于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不需要太多设备,施工的效果好,速度较快,成本低,因此,其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中发展迅速。强夯法施工过程是起重机从相应高度坠入夯点土层并夯实地基以实现软土地基快速固结的一种方法。采用该方法处理软土地基,应首先进行测量,确定夯点的厚度大小,同时夯击的次数也应符合设计要求。通过严格的控制进而有效提高软基的承载能力。
3.5 真空预压处理技术
真空预压技术是在市政工程施工时,向基坑中填充些块状的有机物,当块状有机物混入土层中时,会影响土壤颗粒的密实度并形成空隙。采用该技术进行施工时,袋装砂井作为垂直排水体打入路基土中,在软土地基表层的砂垫层上铺上塑料薄膜,塑料薄膜应与土壤压实,不留空隙,避免空气进入内部。这种处理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在进行道路基坑回填时由于大量有机物的混入而引起的路基沉陷。
4 结语
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是市政工程基础施工的重要手段,施工质量的好坏,与市政工程的整体性能直接相关。因此,施工企业必须注意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使用,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在规范工艺技术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技术,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促进城市建设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谭冲.主要市政道路施工阶段软基加固技术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9):45-46.
[2]周夏磊.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析[J].工程技术与应用,2018(01):66-67.
论文作者:吴永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土地论文; 土层论文; 技术论文; 地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市政论文; 方法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