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落日的落日--对戏剧未来的再思考_戏剧论文

无落日的落日--对戏剧未来的再思考_戏剧论文

不落的夕阳——面向戏剧未来的再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落论文,戏剧论文,夕阳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公元一千九百八十五年夏天,耳畔净是“戏剧危机”和“戏剧振兴”的回响,于是写 了《夕阳也是美的——面向戏剧未来的思考》一文。我提出:“戏剧如日中天的鼎盛时 期已经过去,我们得放下老大的架子,丢掉企图东山再起的幻想,重新确定自己在整个 社会文化结构中的角色作用。我们得学会适应,安于在不那么显赫的位置上发光。”为 了“实现戏剧长远的稳态发展”,我把戏剧比喻为“夕阳艺术”。

此言既出,惹恼了不少前辈。当时很有些不安。

星转斗移,差不多一代人的时间过去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史无前例的伟大变化 。有表层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城乡建设日新月异,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今非昔比 ,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甚至日常用语都与从前大不相同;也有深层次的、不易觉察 却能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的变化——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 转轨的伟大创举带来社会各领域的结构性改变及其对人的思想观念的冲击。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二十年的市场化改革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各艺术门 类在市场竞争中重新洗牌,戏剧已经从大众文化的主流退居为次主流、支流乃至次支流 。戏剧已经学会在“不那么显赫的位置上发光”了,尽管有些人心里还不大情愿。

一、对“振兴戏剧”的再认识

魏明伦先生总能用他自己的语言为读者端出一碗思辩的浓汤。他用“台上振兴,台下 冷清”这对仗工整的八个字概括戏剧当下的生存状态。这话,我信。

就从“振兴”说起吧。二十年前,不甘人后的戏剧工作者喊出了让人热血沸腾的口号 “振兴戏剧”。那时,改革刚刚触及旧体制的皮毛;那时,戏剧的尊贵地位刚刚受到市 场的挑战。但是,在提出这个口号时,我们是否弄清楚了戏剧该朝什么方向振兴?是否 想过该把戏剧“振兴”成什么样子?

有必要从戏剧文化的源头对戏剧的历史与功能作一番再认识。

农业文明塑造了戏剧,戏剧是人类农业文明重要的精神标志。

传统戏剧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构成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是非宗教性, 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没有宗教仪式的薰染和宗教人士的耳提面命。旧中国目不识丁的农 民读不了四书五经,看戏是他们学习本民族的历史,接受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中国 读过鲁迅的小说《社戏》的人应不在少数。那里边描述的摇着乌蓬船的孩子们呼朋引类 嘻闹着一起去看戏的情景是多么惬意啊。世世代代、千千万万的“闰土”们就是这样在 孩提时代接受了戏剧文化的滋养,把上一辈人的习俗道德变为自己的精神需要,完成了 被社会学家称之为使个人的社会角色内在化的过程。鲁迅走出家乡、走出国门,后来成 了鲁迅。“闰土”们留在家乡的土地上长大,后来成了“闰土”,或者得意时会唱起“ 我手持钢鞭将你打”的“阿Q”。中国古典文学的成就无疑是辉煌的,但在通俗与普及 方面就无法与戏剧比肩了。与西方戏剧相比,中国传统戏剧在道德传承,文化普及,正 统观念的灌输等诸多方面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使命。一个民族造就了一种文化,反过 来说也行,一种文化造就了一个民族。

上个世纪初的五四运动通常被我们当作中国开始进入现代的标志。五四前夕,中国知 识分子中的少许精英从欧洲“拿来”了话剧。话剧虽未能在民间扎根,但在民族危亡的 历史关头却义不容辞地承担了为唤醒民众团结民众而呐喊的责任,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 的史册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后来,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戏剧一度演变为斗争的工具,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 非常突出的政治地位。历史将永远记得,所谓的“文化大革命”就是从一台新编历史剧 《海瑞罢官》那里发难的。

于是回到刚才的问题:在我们提出振兴戏剧的时候,想把戏剧振兴成什么样子?

是四大徽班进京的辉煌?是乡土戏剧对农民的文化浸润?是万人空巷争睹四大名旦的盛 况?还是抗战戏剧振聋发聩的伟业丰功?或是那年月八亿人民八台戏,大江南北、无人不 识阿庆嫂,无人不唱杨子荣的“繁荣”?

回到农业社会已不可能。戏剧在二十世纪前期和中期的火爆是文化历史长河中一个不 太正常的段落。记忆中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期待未来将一如既往无异于痴人说梦!

“振兴戏剧”口号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有些情绪化,少了点可操作性。所以,当 这许多年来市场用它那看不见的手逼着戏剧人拳打脚踢使出混身解数而台下冷清依旧时 ,难免会添了些许烦恼、些许困惑。

离开振兴戏剧的思维惯性去看戏剧的现状,你会发现“台上振兴、台下冷清”其实是 很正常的现象。因为我们如果承认记忆中戏剧曾经有过的“繁荣”是以阶级斗争为纲那 样一种不正常的社会形态中的不正常的文化现象。那么在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 线方针,坚定了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之后,戏剧就必然会有一个“摸着石头 过河”,实现市场定位的过程。“台上振兴”证明戏剧人一直在努力;“台下冷清”说 明市场定位有一个漫长而复杂的“磨合”过程。

“市场很小、赛场很大”也没什么不好。那是政府用看得见的手扶持戏剧。在文化市 场的建设还不够规范,大众文化消费心理还不够成熟的时候,用评奖和比赛刺激创作引 导消费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戏剧生命的源头在民间,但这不等于说,在它 兴衰沉浮的演变过程中政府的意志无足轻重。四大徽班进京肯定不是政府行为而是商业 行为,但你能说当时宫廷的喜爱与提倡对京剧的形成与发展没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也不赞成以偏概全,以为有了“北京的经验”就能说戏剧的日子过得多么滋润。文 化的市场化对戏剧的考验还远没有结束。君不见全国唯一的罗罗腔剧团——山西灵丘县 罗罗腔剧团为维持生计,不得不在演出中穿插流行歌舞,直至完全演出流行歌舞。为了 生存,剧团团长亲自走乡串户联系演出。想看戏的人没钱,有钱的人又不爱看。肯出钱 请剧团演一场的农户多半都是为了家里的老人,而一场演出的收入不过几百块钱。这点 钱还真不够明星大腕一餐的饭费!山东东营一家吕剧团已经改成了文工团。坚守戏剧的 付团长只想在流行歌舞演出中插演一段吕剧清唱或彩唱,还免不了被喝倒彩的青年人哄 下舞台。北京人艺一出《万家灯火》的票房收入确实达到了三百万,但如果同另外两个 数字做一下比较我们就不会沾沾自喜了。电影《英雄》首轮票房是两亿三千万。谁能告 诉我,全国所有省以上剧团全年的票房加在一起能达到这个数额吗?另外值得一提的数 字是与北京人艺同处一地的北京电视台去年的广告收入已经突破了十三亿。一家省级电 视台的广告收入可能超过了全国所有戏剧院团的财政拨款的总和!数字是枯燥的,但通 过枯燥的数字我们可以摸到市场鲜活的脉动。恐怕我们得承认以下结论:目前,戏剧在 文化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很小很小;戏剧在文化市场中的赢利能力很弱很弱。

哲人说:“凡是现存的,就是合理的。”北京人艺也罢,山西灵丘县罗罗腔剧团也罢 ,都是戏剧文化的“现在进行时”。它们迥异的处境说明戏剧在经济转型期出现的分化 ,虽有些无奈,却都是历史的选择。

我把戏剧称作“夕阳艺术”的本意在于提醒人们,不能只在戏剧的范围内盯着戏剧过 去的辉煌说戏剧,应当站在人类文明史的高度考虑戏剧的“振兴”,尽可能多地了解文 化生态系统怎样在时间的长河中运行,尽可能正确地把握戏剧在动态环境影响下的未来 走向。

我把戏剧称作“夕阳艺术”也不是为了宣布戏剧的日暮途穷。恰恰相反,我始终认为 ,戏剧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拥有不竭的生命。在我看来,戏剧——是不落的“夕阳”。

二、“夕阳”为什么不落

人类的创造被我们称之为文化。任何文化(当然包括戏剧)都是为了人的需要而产生, 而存在,而发展的。需要不存在了,相应的文化也就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不是历史悠 久的文化就一定万寿无疆:人类驯马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但汽车的出现很快 就把马作为代步工具的历史划上了句号。科技含量高的创造也不一定就前途无量:1985 年时中国还没有开放无线寻呼市场,而十几年后的今天整个寻呼行业就已经气息奄奄。 还可以举一个与戏剧沾边的例子。专为互联网制作的电脑连续剧1996年在美国诞生。在 电脑上,观众可以随时调出演员的资料,查看前后的剧情。但是人们很快发现,这种艺 术欣赏方式并不比碟片来得方便。新发明便很快成了昨日黄花。

那么,戏剧凭什么在使自己在未来强手如林的艺术园地占据一席之地呢?

答案只有一个:因为戏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的需要。这种需要是过去、现在 和将来的观众走进剧场的理由,是戏剧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泉。

以往关于戏剧属性的论述成千上万,但让所有的人都心悦诚服似乎很难。我也不指望 自己的观点能让每个人心折,而只是想叫大家知道,戏剧是多么神奇的人类情感!人类 的“潜戏剧意识”和戏剧演出的“场效应”是怎样使戏剧成为不朽的艺术。

什么是人类的潜戏剧意识?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恐怕先得搞清楚什么是潜意识。心理学 认为:人作为一种有精神活动的高级的生命体,生来就有其先天的、潜在的、不易遏止 的内在冲动。潜意识就是人类潜在的、不明确的、不易为人所认知的心理指向、心理需 要。与意识相比,潜意识的特征在于并不是自觉的明确的意识,而是与生俱来的隐蔽的 意向。

人在生命活动中可以形成很多具体的需要,小到一个玩具、一件衣服,大到事业、爱 情、家庭。但人的基本需要并不是具体需要的总和或抽象,而是人与生俱来的生理和心 理机制的要求和表现。它与每一个健康的生命共在,是人自身固有的生理心理需要所生 成的,因而也被称为潜生意识。与潜生意识相对应的是潜化意识。潜化意识是经验的、 后天的、在生存环境的潜移默化中生成的。民族性格、地域文化特征、人的心理定势, 都是潜化意识起的作用。

“食色,性也”。中国的先哲早就认识到,人的基本需要出自天性。然而人类出自天 性的需要并非只是“食色”两种。心理学的研究证明,除了觅食和求偶这两个主要的“ 天性”,人还有其它一些次要的“天性”。比如支配的欲望、交流的欲望、自我表现的 欲望。如果我们承认人的潜意识中包含了隐蔽得很深的自我表现的内在冲动。那我们就 不妨把人类这种生理心理需要称为“潜戏剧意识”。

人类的游戏是潜戏剧意识的外化。一切游戏从本质上说都是戏剧性的。因为所有游戏 都包含着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情境和行为规范的模仿。每个人童年的游戏都是从模仿开始 的,五大洲的孩子都有“过家家”的经验。当然,这种与生俱来的兴趣与能力必须被启 发,被磨练。否则其发展就会受到抑制。在文明社会,大部分人在后天的经验中接受了 传统及社会习俗的影响,遮蔽了自身的潜戏剧意识。“克已复礼为仁”,中国的文化传 统更强调对人的潜生意识的约束。有机会发展自己与生俱来的潜戏剧意识的是那些以表 演为生的职业演员,他们的模仿能力得到磨砺和发挥,并从中获得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 会到的快乐。

实现需要的满足,达到潜生意识的释放,是生命固有的冲动。如果社会习俗道德压制 了绝大部分人的生命冲动,这社会习俗道德岂不违反“人性”?欧洲谚语说:“如果有 人关上了你的房门,那上帝一定会给你打开另一扇窗子。”在人的潜戏剧意识被普遍压 制的同时,社会又以广泛存在的各种戏剧性的文化形态给了人们释放生命冲动的可能。 人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各种活动、各种仪式(比如送往迎来、婚丧嫁娶、阅兵式、狂欢 节)都包含了戏剧的要素,都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释放潜戏剧意识的需要。这,就 是人类生活的泛戏剧形态。以文明社会每个人都曾置身其中的各种仪式为例,就总是构 成一种每个人都可以参预其中的表演。欧洲戏剧就是从宗教仪式直接发展而来的。我甚 至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宗教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戏剧”;经典的“剧本”亘古 及今,固定的表演程式代代相传,演出时间绵延千百年,参预演出的人以亿万计,遍及 城乡的教堂都可以看作是宗教的“剧场”。当然,宗教对人类的影响是戏剧无法企及的 。把宗教比作伟大的“戏剧”在于说明,宗教本身包含了丰富的戏剧性,而宗教仪式则 是人们释放潜戏剧意识的重要途径。现代生活中,最接近戏剧的另一个领域是体育。或 者说,体育是现代人创造的最大众化的戏剧。这当中最有戏剧性和感染力的是足球。每 一场足球赛都像一场盛大的戏剧演出。现代人(不论你是否喜欢足球)都领教过赛场上的 足球怎样叫人忘乎所以、热血沸腾。我以为足球风靡全球的真正原因不在于足球本身的 技巧难度或观赏性,而在于人类的潜生意识因足球比赛得到最大程度的宣泄和释放。

当然,走进剧场仍是现代人释放潜戏剧意识的主要途径。当人们走进剧场,他就不是 一个孤立的个人,他就和别人一起在扮演一个角色——观众。他要面对由真实的演员制 造的虚构,而他自己也乐于成为这虚构活动的参预者。看戏的过程也是观众自我表现的 过程,是观众释放心理生理需要的过程。国外的观众看戏时非常讲究着装,这其实也是 表现自我的需要。所以,与其它仪式(我们不妨把戏剧演出也看作一种仪式)相比,戏剧 更亲切,更具文化内涵,更引人入胜。

接下来说说戏剧另一个引人入胜的法宝——“场效应”。

戏剧理论家们早就发现,戏剧最吸引人、最神秘、最与众不同的特性是演出过程中观 众中会出现一种共同的反应,一种不可避免的相互呼应,一种共同的感情体验,这种感 情体验和演员的表演交互作用,使剧场出现了只有戏剧演出时才会出现的特殊的集体心 理环境。已经有很多人试图对上述现象做出理论的说明。但我们目前对人脑的了解仍是 有限的,已知的自然科学理论还无法解释人类的思维和情感。我们目前对人的情感活动 的分析还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分析,而不是以实证方法和逻辑方法为基 础的纯客观的基因工程意义上的科学说明。

我想引入一个物理学的概念——“场效应”去说明戏剧引人入胜的奥秘。稍有自然科 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自然界存在着两种已知的场——引力场和电磁场。一百多年前诞生 的物理场的概念揭示了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是几千年来人类认识能力的重 大发展。

如果我们承认生命是物质的,承认生命本身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那么我们 也应当承认人类的生命活动存在着“场”和“场效应”。

如前所说,戏剧演出过程中观众中出现的“尽在不言中”的情感呼应,在呼应中被不 断强化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和演员的表演相互作用都验证了场效应的存在。场效 应是一种很复杂的情感现象,它包含了压抑与释放这两方面作用力的对立。无论对演员 或是对观众,场效应的作用都是不寻常的。场效应一旦形成,会在人的内心形成巨大的 驱动力,在个人行为上表现为超常规的投入、执着、直至痴迷。人在不知不觉中为它所 笼罩、所驱使。否则你无法解释剧场与众不同的心理氛围。在故事、人物、情节、性格 、情境、色彩造型等等艺术手段都被影视拿走之后,场效应就成了戏剧的看家本领。这 是戏剧的神秘之处,也是戏剧的伟大之处。古老的戏剧艺术因此保持不竭的生命活力。

戏剧就是这么神奇的人类情感!人类的“潜戏剧意识”和戏剧演出的“场效应”就是这 样使戏剧成为不朽的艺术。“夕阳”就是这样悬在天边,用永远的温暖抚慰着人类的心 灵。

三、小众化和分层化是戏剧走向未来的必经之路

生活在继续,变化每天都在发生。面对未来,戏剧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与时俱进, 就得用自己的变革适应时代的变革,变革的当务之急是小众化和分层化。在我看来,这 是戏剧走向未来的必经之路。

这话主要是说给管理层、文化官员、剧团领导和执着于戏剧的主创人员听的。对大多 数戏剧从业者说来,戏剧早就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每个人都有权力在文化市场内外自 由流动、自主择业。人尽其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是他们的当务之急。

这话是冲着大众化的思维惯性而说的。我们强调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已经有很多年了 并且今后仍将这样强调。戏剧也确实有着为大众服务的光荣传统。但是,传统不是一成 不变的东西,更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灵丹妙药。戏剧处于大众文化中心的时代已经 过去。不要再侈谈戏剧广泛的群众性了,这种过时的理念堂而皇之地忽略了时代的变化 和观众群体的差异,让我们错失了一次次争取观众、扩大生存空间的机会。要说大众化 ,如今谁也不是电视的对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电视普及工程 奠定了电视文化的“霸主”地位。电视不仅是新闻和信息最主要的传播平台,也是当下 中国老百姓最主要的家庭娱乐和文化生活方式。魏明伦先生的“斗室文娱时代”,说的 就是这件事儿。电视把人们从剧场、影院拉回了斗室;在电视的覆盖下,占人口百分之 九十以上的人民大众实现了信息共享和文化共享。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现代科技就这样改 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这是历史的进步。我们应当举起双手欢迎而不是酸溜溜地心存芥 蒂。大路通天,各走一边,在满足人民大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方面,戏剧首先要为那些 愿意掏钱买票走进剧场看自己演出的观众服务,首先要培养自己固定的观众群。小众化 ,说白了,就是这么一回事。

接下来说说分层化。当老百姓的文化娱乐由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引导单位掏钱变为市 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选择自由消费之后,分层化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眼下连最大众 化的电视都意识到分层的必要,越来越细分的栏目,越来越细分的频道,锁定不同的收 视人群,创造不同的品牌,被称为媒体的分众化。戏剧的分层化与媒体的分众化有所不 同,戏剧的分层不光是为了细分市场,锁定观众,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针对不同类型的戏 剧实行不同的政策指导,培育一个能让戏剧良性发展的戏剧生态环境。分层化就是根据 市场需求和艺术特性分出戏剧的层次,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戏剧已经出现了分层化趋势。我们看到了得到政府扶植基本上按传统方式运作的主旋 律戏剧和以顺应大众消费心理并完全采用市场化操作的通俗戏剧之间的分流;看到了前 卫的探索戏剧与扎根农村完全靠演出维持生计的民间戏剧的分流。现在要做是事情就是 从实际出发,对不同层次的戏剧实行分类指导。

第一个层次是经典戏剧。

经典戏剧是传统的、优秀的、经受过历史考验的戏曲剧种及其代表作品。中国目前的 剧种仍有近三百个。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 典戏剧的重要使命是继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这不仅是对昨天的承诺,更是对今天和明 天的承诺。在大众的文化消费取向引领市场趋势的今天,指望传统戏剧与时尚文化一争 高下是不现实的。市场份额的急剧萎缩终将使一部分剧种成为古典的样式,乃至成为一 种博物馆艺术。毫无疑问,我们应当像对待珍贵的历史遗产那样对待有的剧种、有的剧 团、有的剧目(如同对昆曲已经做的那样)。现在需要做的事情是从宏观上制定一个规划 ,像保护文物那样投入财力对一批剧种剧团实行特殊的保护政策。我们恐怕无法回避一 个问题,必须有人牵头做一件很难做、很容易“挨骂”的事情,那就是划定保护范围( 同时也就划出了不被保护的范围)。如果说十多年前提出这样的问题还显得有些不合时 宜,那么,在改革开放二十年后的今天仍旧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就显得有些不可思议 了。

我手里有一份2000年的统计数据:全国在编剧团有2600多个,这当中处于“瘫痪”状 态全年无演出的剧团有345个,约占剧团总数的13%。处在“半瘫痪”状态全年只演出几 场的剧团有多少,没统计,也没办法统计。可见,戏剧院团的体制改革已经远远地落后 于文化的市场化进程了。于是就有大家熟视无睹的“穷庙富和尚”现象,一方面是财政 拨款不足以让艺术家在艺术上有所追求,另一方面是大量的演职员拿着事业单位的工资 福利不干工作干私活。“钢”没有用到“刀刃”上,这种状况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

像保护历史文物那样保护本民族精神文化遗产是各国政府都在做的事情。因为民族优 秀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民族认同的前提。既是保护,就该有配 套的措施和规则(包括立法)。可以参照文物保护那样设定不同的保护级别。昆曲是世界 级的,还可以有国家级的,省级的。区别对待,不搞终身制。保护还应当一步到位。别 让从事这项事业的艺术家有经济上的后顾之忧。日本在保护本民族传统艺术方面有一些 行之有效的办法。在中国成为世界第六经济大国之后,我们应当有气魄做得比日本更好 。

第二个层次是实验戏剧。

创新是戏剧永恒的主题。没有创新,戏剧就没了灵魂,没了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 每一个新创作的剧目都应当是实验戏剧,都应当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新意。人类对戏剧本 质及其与人类精神的联系的认识是没有穷尽的,戏剧的创新因此也没有止境。内容与形 式的创新、舞台造型手段的创新、人物形象的创新、只要不脱离戏剧的属性,舞台就永 远是戏剧创新的广阔天地。

我们得承认,眼下以流行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对戏剧创新的导向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这 里起作用的不是大众文化对戏剧家心灵的吸引和征服,而是票房和从众心理的诱惑。戏 曲加流行音乐、话剧加时装表演都可以看作戏剧认同流行趋势的无奈之举。这种“创新 ”的直接后果就是损害了自己的形象。所以先得明确戏剧创新的目的。直截了当地说, 不能把提高戏剧的市场竞争力当作戏剧创新的主要目的。创新也不可能从总体上改变戏 剧的市场竞争力,“台上振兴,台下冷清”就是对这个结论最好的注脚。在我看来,创 新首先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的文化需求,是为了创造与时代同步的先进文化。所 以,在考虑如何在舞台上标新立异的时候,戏剧家首先应当忠实于生活,忠实于自己的 内心感受。如果我们能够密切关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和最广大的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创作出深刻体现民族精神的新戏剧,就一定会赢得观 众赢得未来。

赢得未来需要鼓励实验提倡创新的环境。于是,政府的导向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如果说经典戏剧需要政府保护,那么实验戏剧就需要政府的援助。发达国家有成熟的社 会非牟利体系援助教科文事业。在中国,目前还只能通过政府行为实现这种援助。援助 的方式也应该推陈出新。除了传统的评奖表彰之外,还可以有其它的扶持方法。

第三个层次是社区戏剧或者说民间戏剧。

“社区”是眼下媒体最爱使用的高频词之一。你可能想象不到,在二十年前出版的《 现代汉语词典》里,这个词还没有被收入。“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一个词语的使用, 我们窥见了身边正在发生的意义深远的历史性变化。变化之一,经济体制和人事制度的 改革正在让城市居民从“单位的人”回归社会。变化之二,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城镇 化的迅猛发展。有报道说,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达到4.3亿(这几乎相当于美国和日本人 口的总和),比十年前翻了一番。在中国,社区的意义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毫无疑问,发生在社区里的戏剧活动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民间戏剧的主流。上海的京 昆演出很少,但大小京剧票房却有二百多个。其中大部分是社区文化的精华。《北京青 年报》报道了北京福绥镜社区剧团的演出活动和组织方式,从中可以看出未来社区戏剧 的端倪。

我们不能漠视身边的变化,我们必须未雨稠缪。我们必须关注社区戏剧、研究社区戏 剧、发展社区戏剧。戏剧的根在民间。没有专业戏剧之外的民间戏剧,就没有戏剧的生 机与后劲。社区戏剧使戏剧成为大众化的参预性娱乐,为戏剧培养了潜在的观众;更重 要的是,社区戏剧将有助于形成一种以尊重每个人的人格为核心的新的人文精神,我们 还应当关注完全靠演出来维持生计、主要活跃在农村的民间职业剧团。据报道,这样的 剧团达5000家!民间剧团的活跃说明了民间存在着被专业剧团漠视的文化需求。也说明 管理的滞后。请给这些最底层的戏剧从业者提供一些公平竞争的机会(民间剧团以往是 被排斥在文艺评奖范围之外的),给他们提供一些真正的人文关怀吧。当务之急是尽快 制定民间剧团的“游戏规则”,表彰守规矩的,驱逐那些不守规则的害群之马。这些事 情又得政府出面去做了。不是我们不合情理地指望政府做太多的事情,是中国的国情决 定了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指导扶助。应当看到,现在的民间职业剧团只是过渡 性质的文化现象。随着剧团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速,民间职业剧团将 不可避免地向社区戏剧和实验戏剧分流。因为今后的戏剧的社会结构将主要是经典戏剧 、实验戏剧、社区戏剧的区别,而不是国有和民营的区别。

经典戏剧、实验戏剧、社区戏剧这三个层次也不是互相隔绝的,就像海水中不同深度 的水域生存着不同种类的鱼群一样,三个层次的戏剧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组成了戏剧自身的生态系统,构筑了戏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秘密”,一个和戏剧有关的“秘密”。

“秘密”的发现源自一个追问。仿佛在冥冥中得到启示,一个历史的问号突然横在我 的面前:如果把一百六十年前的鸦片战争算作中国被迫和“国际接轨”的起点,从那时 起,在西方的物质文明成果与精神文化思潮夹泥沙玉石滚滚而来的冲击之下,东方古国 发生的沧桑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照老样子生活了。从衣、食、住 、用、行到教育、医疗、健体休闲等等,以这些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文化 为例,基本保持鸦片战争前的原貌,没有被较高科技含量的现代文明所取代的,还有没 有呢?掰着手指头算了算,真是有也不多了。称得上基本保持原貌的大概还有三种,一 是饮食文化,二是中医药文化,三就是戏剧文化。这三株东方文明之花历经风霜绽放如 初,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智慧的标志。

披沙拣金,戏剧经受了岁月的冲刷,彰显了金子般的品质,在历史的深处熠熠闪光。

戏剧不仅是传统文化的成果,也是传承文明的载体。戏剧连着乡情,连着中华民族的 根。有着影视文化、时尚文化所没有的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的意义。这,就是我想和大 家分享的“秘密”。

经济越发达,文化就越显得重要。戏剧文化的独特价值就越珍贵。所以,当我们眺望 未来的时候,我们不仅有理由自信,而且有理由自豪一下了。

面对流行趋势的喧嚣,戏剧不妨用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台词作为回答:

“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标签:;  ;  ;  ;  

无落日的落日--对戏剧未来的再思考_戏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