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论文_李善华

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论文_李善华

李善华

郴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

摘要: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不仅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自身发展和收益更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包括生命健康在内的根本利益,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近年来,我国建筑企业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建设工程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强化监督,狠抓落实,从而取得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趋向稳定好转。但是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趋向大型化、高层化和复杂化,给建筑业的安全生产带来了新的挑战;再加上建设工程的特点,如:1、建筑施工大多数是在恶劣的露天环境中进行,施工人员在生理和心理上容易疲劳,极易造成安全事故;2、建筑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人员素质高低不同,也使得安全生产难以得到保证;3、由于工程项目施工的分散性特点,施工人员分散于施工现场的各个部位,对于安全生产的管理也是一大难题;4、建筑机械的使用导致事故的风险因素非常多,给安全生产造成越来越多的事故;5、工程建设往往是多方参与,管理层次较多,管理关系复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总包、分包)、监理单位、供应单位和中介机构等。所有这些都会使得安全生产的危险系数和管理难度大大增加,不断出现问题,本文也主要从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现状以及对策展开一些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高速发展;高楼大厦;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一个建筑项目的施工,关乎许多人的生命安全,一个不小心的失误,很有可能就会造成人员伤亡的状况,给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必须得到相关建筑企业的重视,同时也应该将其摆在首要的位置,尤其是当代社会下,频频发生的一些建筑工程上的安全事故,更加凸现出在建筑施工环节中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总的来说,我国的建筑行业,目前在安全监督管理这一块中还有着一系列的问题,而人身安全问题,也是当代社会人民更加普遍重视的问题,因此,在新的时代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不仅要抓住时机创新发展方式,还需要加强安全监督工作。

一、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建筑工程中相关体系不完善

建设工程特点是产品固定而作业人员流动性较大,施工周期长、涉及面广,工程多样化,又是露天作业,受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的影响大,而且施工作业人员的操作不稳定,使建设工程施工成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因此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现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为: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也就是构建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不足也是明显的。比如:

政府统一领导,那只是宏观管理,政府主管部门一年仅靠一两次年检半年检,很难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往往是出了安全事故急急忙忙行个文,专项治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与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脱节。

部门依法监管,也就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监督单位对建设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精简机构” 在建筑企业落实得很真实。现在的建筑施工企业3~5个管理人员的很多,有的就两三个人,项目部都是临时组建的,监督站对此实实在在是疲于奔命,管理效果也是不尽人意。

企业全面负责也很艰难。一方面从业人员建筑技术教育培训严重不足,在操作技能技术传承几乎没有的情况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可想而知。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教育根本就没有了;项目级教育是做做样子做做资料应付一下;班组级,几个父子兄弟侄儿的组合,谁都不懂,谁教育谁。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可说是如履薄冰。

至于群众参与监督和全社会广泛支持,那纯粹是个美好的愿望。施工现场都是封闭的,安全生产的好坏看不到、几乎不了解,怎么去监督和支持?

所以,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应与时俱进,监督管理体系也亟待完善。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度体系不完善,存在许多重复和交叉管理问题,管理规章制度又不明确,对违法的行为处罚条款又不够具体,导致建筑工程在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中监督难以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机械化施工改变了建设工程各类型事故的比例

在我国,建设工程机械化程度不是很高,但是这几年随着房屋建筑的高层化、复杂化、大型化,机械设备使用越来越普遍,导致事故的风险因素也越来越多,如果不及时发现并且排除,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

根据《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2007年)》中的建筑施工事故统计分析,2007年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类别主要是高处坠落(45.5%)、坍塌(20.4%)、物体打击(11.6%)、触电(6.6%)、起重伤害(6.4%),占全部事故概率的90.5%。近几年,高层建筑的普及,安全生产管理的加强,前四种事故发生的概率已经很低,反而是塔吊、施工电梯等起重机械事故频频发生,事故概率排在第一。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我们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

(三)人员教育培训的不足

目前,我国建筑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相对偏低,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较一般行业低得多。大量没有经过全面职业培训和严格安全教育的农民工在施工一线。原来的建筑工程从业人员,除了大中专学校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筑工人都是从建筑技校学习两年,然后到施工企业后跟师傅学习三年,考核合格后才能转正为“建筑工人”。 但如今这些都已经不复存在,施工一线从业人员几乎全部是临时招募的农民工。农民工几乎没有经过任何职能教育和培训,所以他们的安全意识很差,包括质量意识。同时农民工的流动性特别大,有些人干脆直接拒绝对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督管理,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导致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难以到位。

(四)监理单位的安全意识较差

除了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以外,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责任主体的监理单位安全生产意识也比较差。有些监理单位不能按规定取得足够的费用,或者工程量不足,或者有的工程由于资金问题导致监理工期延长而收入又没有相应增加,监理单位入不敷出,监理人员的工资普遍偏低,导致监理单位难以留住合格的技术人员,使得现在的监理人员许多都是能考试不能做事的人。其次,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组织的设计和危大工程方案的审批不够认真仔细,先施工后签字的情况经常出现,审批环节只是走走过场,对于安全施工完全起不到作用。最后对于安全隐患整改督促工作落实不到位,普遍的表现为部分的监理人员个人素质差,安全意识不足,施工现场专业管理水平差,责任心不强等。

二、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一些措施

(一)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

针对我国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监督工作管理现状,必须采用相应的对策来提高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首先,需要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由于管理体系、法律法规体系不尽完善,导致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存在许多漏洞,所以,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分析出建筑工程中的安全薄弱环节,制定出符合建筑工程施工的一系列的管理体系,尽量避免重复和交叉管理。同时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让他们遵纪守法,使得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每个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身上。

(二)加强建筑工程中的防护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人才是建筑工程的主体,所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是所有的建筑工程企业必须放在首位的问题。我国安全生产政策也一直强调,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保障人民的安全利益。具体的做法首先要加大对于建筑工程中,安全防护设备的投资,因为在建筑工程中,工作人员的安全,首先要依靠设备来保

(下转第181页)护,例如施工人员的防护工具,这些在质量上一定要有保证。其次,对于建筑工程中,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要让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操作,持证上岗,他们的安全意识以及施工经验都相应要高,能够尽快的、精准的完成这个阶段的工作,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三)培养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管理制度完善、相应的防护工作也做完之后,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只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提高,他们才能自主的保护好自己,将自己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我国,长期以来安全生产工作一直是所有行业中的重点问题,尤其是在建筑工程这种安全系数低的领域中,更要增加建筑工程施工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具体的操作例如,首先可以在每天施工前开一个早会,让每个环节的负责人,对于这个环节的操作人员,强调安全意识和注意事项,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时时刻刻注意自身的安全问题,同时还可以建立一个平台,让操作人员,将每天进行的工作情况发表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汇报讨论,针对一些环节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要提醒后续的工作人员进行修改、注意,使得全体工作人员都能参与到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当中加工过程中。其次,要勤设警示牌,例如一些危险部位要布置安全警示牌,给予施工的工作人员一个视觉冲击,让他们注意到这块地方是有危险性的,只有将这些安全理念落实到相关的工作人员头脑中,才能够保障建筑工程顺利实施。

总的来说,每个行业都有一些客观的因素导致安全问题的发生,尤其是在建筑行业危险系数更加高,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建筑企业也必须将施工人员的安全摆在首位,加大防护投入力度,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使得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实施,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发展,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洪月.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装饰装修天地,2015,(11):58-58.

[2]白宇.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与预控[D].西南交通大学,2016.

[3]李振国.新时期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7):1564.

论文作者:李善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论文_李善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