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基与基础部分施工中常见的地下水位问题论文_杰恩斯•夏尔甫汗

建筑工程地基与基础部分施工中常见的地下水位问题论文_杰恩斯•夏尔甫汗

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新疆塔城 834500

摘要:地下水指的是储存在包气带以下的中的水,例如溶洞、裂隙、岩石孔隙等地层空隙。在水资源的构成当中,地下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农业灌溉、城市建设、工矿企业等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文章主要阐述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切合实际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地下水;地下水的类型;工程建筑;稳定性影响

1地下水对人类的重要性

地球上最珍贵的自然资源莫过于淡水,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分布不均匀,有很多水源埋藏在地下并不为人所知。地下水资源是在岩土中赋存和运移的、质和量具有一定利用价值。地下水是地球水资源的一部分,地下水的形成与自然天气有着必然联系。地下水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同于地表水,地下水可以饮用,被喻为人类的“生命水”。

2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地下水处理类型

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地下水处理工作中,最为主要的为基坑降水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利用各个井点,降低地下水水位,促进坑底、坑壁的稳定性,减少管涌、流砂现象的产生。该技术与传统的降水技术相比,在应用期间能够获得良好效果。所以,要对其广泛使用。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对地下水进行处理,还包括其他几类技术。其一,明沟加集水井类。主要是在基坑内为其设置集水井、名排水沟等,并利用抽水机对地下水排出。其二,轻型井点类。其主要是利用真空原理,将基坑内水分与空气形成水汽混合,并在管路系统中完成吸除。该方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也得以应用,与其他的方式进行比较,能够实现安全、经济性,特别将其应用到大面积的基坑施工工作中,会实现良好效果。其三,喷射井点类。该方式是利用高压水泵,将水管内的水压进外间,使用喷射器使其流入到喷嘴,促进喷射水的流动速度。该方式可以应用到深基坑施工工作中,使用期间,需要关注到井点管,将其与地面辐射的复杂管网进行连接,促进工作的完成。但是,该方式在使用期间,面对较大难度,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合理搭配。其四,管井井点类。利用钻孔成井方式,在基坑内部设置出管井,使其与工作水泵完成工作,实现地下水的抽取,能够获得良好的工作效果。该方式在使用期,也能获得良好效果,不仅能解决渗透系数过高现象,还能对碎石土层、沙质土层进行处理。其五,深井井点类。该方法适合应用到管径深度在15米以上,降水深度比较大的基坑内。当使用普通的水泵无法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要利用该方式对其解决。期间,不仅能有效在渗透系数高、土粒粗的基坑环境下对其处理,还能在建筑工程中得以广泛使用。其六,综合井点类。该方式存在一定的综合性特征,在基坑施工比较复杂的环境下,应用该技术,不仅能加快施工进度,还能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

3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方法

3.1轻型井点降水法

(1)轻型井点降水法的施工原理。轻型井点降水法又可以成为真空抽水法,它是在真空作用下来进行抽水的,运用这种方法需要两方面的准备,一方面是管路系统,另一方面是抽水设备。管路系统主要是由轻型井点管、过滤管、集水总管、主管、阀门等组成。抽水装置主要有真空水泵和隔膜泵型配套抽水装置。在施工的过程中,在抽水设备的作用下,将井点系统形成一个真空环境,在真空环境的作用下,井点附近的地下水经过砂井,通过过滤器被强行吸入到井点系统内从而使得井点附近的地下水位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轻型井点降水法施工时的注意事项。在地下水位下降之后,地下水位下降的周围的土壤会产生固结,会引起周围地面的沉降,会给周围的建筑物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预防这种现象的产生,最好采用回灌井点的方法,在建筑物的附近设置一排钻孔,在建筑物的地下水面出现下降的情况时,及时的向钻孔内注水,保证建筑物附近的地下水位不会发生变化,以此来防止建筑物沉降现象的出现。

3.2止水法

止水法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处理方法,一般来说,在建筑施工工地周围设置止水阀、止水帷幕等止水设备,是可以阻止地下水进人建筑施工基坑的一种有效的办法。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的止水法主要有沉井法、地下连续墙法、灌浆法等。但是在实际的建筑过程中,止水帷幕的效果并不明显,极易导致基坑漏水、倒桩等现象,从而引起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周围的地面班塌、沉降,危害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有效的地下水处理方法,促使我国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得到更好的发展。

3.3明沟排水法

此法最简单,适用于浅基坑施工中地下水位较浅的情况,特点是解决较小的渗水和雨水累积基坑中的排水方法。使用此种方法排水时,注意排水沟要挖在基坑的外围,沿着基坑四周挖排水沟,并根据现场的情况设置排水沟的宽度和深度。使用这种方法在排水过程中,往往操作人员粗心大意,没有及时排水,或者没有注意将排出的水及时排走而发生回灌现象,导致基坑内的水越排越多的情况,造成基坑的浸泡,严重时引起基坑边坡土体塌方。所以,在排降水的工作中要认真、细致,要注意观察排水情况和基坑土体浸泡、沉降、滑移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3.4截水法

此法是针对基坑外的地下水而采取的措施。通常通过截水帷幕来切断基坑外的地下水流入基坑内部。截水帷幕通常用注浆、旋喷法、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挡土墙等施工方法在基坑四周构建一层截水帷幕,截水帷幕的厚度和长度要根据基坑壁的土质、渗水量、基坑的深度和基坑等级等因素决定,有时需要辅助施工防护桩或防护墙,让截水帷幕具有足够的支撑力。截水帷幕的渗透系数宜小于1.0×10-6cm/s。截水帷幕分为落底式竖向截水帷幕和悬挂式竖向截水帷幕。当采用前一种方法时,应插入不透水层。当地下含水层渗透性较强、厚度较大时,可采用悬挂式竖向截水与坑内井点降水相结合或采用悬挂式竖向截水与水平封底相结合的方案。

结束语

地下水是生态循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人类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地下水的存在对工程建筑的设计、施工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在设计施工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下水的作用,为人们的人身安全及建筑物的耐久性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丁淑秋.关于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地下水处理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4):205.

[2]覃安平.浅谈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地下水的处理措施[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1):60-61.

[3]刘恭平.浅析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地下水的处理措施[J].低碳地产,2016,2(16):37.

论文作者:杰恩斯•夏尔甫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地基与基础部分施工中常见的地下水位问题论文_杰恩斯•夏尔甫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