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荣成市第三十二中学小学部 264314
因为工作的关系,笔者观摩了不少的优课、优质课、公开课,却发现这些课都太“喧哗”了——无度拓展、滥用媒体、翻新花样、随意解读等。感觉就像《红楼梦》中贾府的茄子,经过诸多的加工,吃到嘴里的已不再是茄子味,而是富贵。这样的课,用学生的话讲:“热闹是课堂的,我什么也没有。”
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努力让课堂“静”下来——洗去一些无关的东西,为学生的“不需要”去优化教学,使课堂由“胖”变“瘦”、由“浮”变“实”、由“花”变“朴”,做到随性而不随意。
一、教师“静”下来:让自主落地
1.讲是为了不讲。教师的讲意在相机诱导,而不应是担心冷场或是担心完不成预设。过多过细过全的讲解,知识会像煮过头的面条,失去思考的张力。因此,可以不讲的一开始就不要多讲,可以提问或指点,但给指点时也是为了后面少指点,最后做到不指点。
2.要尊重学生的“不需要”。教师要克制自己,不打扰学生的讨论,不急于评价。笔者曾见过这样的场景,教师看一名学生苦思不解,就想出言提醒,没想到学生并不领情:“等等,老师,我再想想……”那位老师微笑着沉默。是的,学生需要怎样的教师,我们就应该努力成为那样的教师。
3.要学会倾听。倾听,不仅仅是对学生,也是对教师的要求。只有静心倾听了解了学生的思维、情感走向,感知学生的学习困难,才能有教学上的灵动与机智,才能促进学习真实的发生。
二、学生静下来:让能力安放
任何知识的价值都远远小于学习能力,获得了学习能力,以后再学什么也就没有问题了。因此,课堂教学要聚焦于能力的生长,聚焦于学生的思、学生的悟、学生的困惑、学生的惊喜,做到“要一奉十”。
1.让学生“静”下来,首先要弃“作”务实。要摒弃各种“作秀”,学生独学能弄明白的,不“对学”;“对学”可以解决的,不使用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切忌被合作,带着学生的思维走“捷径”,一定要“以独立之心,做合作之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静能生智。只有“低威胁、高挑战”的环境,才能使学生从安静到安心再到安定,才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更多的解放,促使学生进入知识的内核,裸思裸想,主动去“求取”知识和“组织”知识。
3.鼓励试误。要把学生从教师的预设中解放出来,扩大学生与知识的接触面,与知识对话,产生共鸣,咀嚼、反思,获得不一样的体验,去发现未知、发现规律,变被动吸收为主动建构。
只有学生真正地“静”下来,学习才能不再是单纯的“填鸭”和“记忆”,能力才有了安放的空间。
三、设计“静”下来:让本味回归
太多的技巧是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的根源之一,为追求出“新”、出“奇”,往往一个简单的问题硬生生拓展出太多的“弯弯”,绕来绕去就把学生绕晕了:“我原本是懂的,老师反而把我讲不懂了。”只有给设计“减肥”,才能唤回本色、本味。
1.“看山是山”,回归原点。唯有教者的真诚与深刻,才有精彩的生成。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自身独特的规律,教师只有立足教材、深入挖掘,才能匠心独运地取舍、解读与重构,学生的分析才有依据,思考才有方向。任何脱离学科特点而设置的学习环节、学习障碍和陷阱,都是赘疣。
2.“以学定教”,丰简有度。没有经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是粗糙的,没有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的设计是盲目的。微课、微视频、希沃等媒体的选择与使用,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势,用学生喜欢的、乐意接受的方式,给他们更多的弹性空间、更独特的体验与丰富的想象力。
四、文化“静”下来:让素养有“魂”
课堂教学是立体而多维的,既是师生教与学的场所,更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原野。每种事物都有一种意义,如果我们的教学只剩知识与技能训练,那就把人类的思维训练降低到了动物训练的水平。教育最大的浪费,是课上了但学生并没有受到教育。如果我们的教学最终让学生看不起学习,用过后如弃敝履,这对师生都是一种伤害。技巧、方法可以解决一些知识问题,但思想、品格、习惯等素养才是学习之“母”。
1.借由题目,导向心魂。大多数教师总有种感觉,知识、技巧是实的,而思想、文化是虚的,没有抓手,很难落实。我们知道,教材只是个例子,当我们赋予它一个鲜活、现实的载体,意义就会自在其中。笔者曾听过一节德融数理课《小时候,我们在妈妈的怀里有多重》,没有说教,没有灌输,当结论“在你10岁以前,妈妈的双臂要承受100辆载重为5吨大卡车的重量”出来时,学生们惊讶了、感动了,一堂原本枯燥的数理课,自然而然演变成一节孝道课。
2.眼中有课,心中有人。课,首先是学生的,其次才是教师的。教师要从烦琐的教学流程中解脱出来,在解惑的“闲瑕”中去琢磨、去发现:教师发现学生,学生发现自己——情感在哪儿舒展?感动在哪儿滋长?让学生不仅有“智”,更有“悟”,有习得。
英国作家狄更斯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有力量。只有教师“心中有人”,教育才能不固化人,才能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也保有对事物的欣喜和探索的欲望。
总之,让课堂“静”下来,除了需要教师的勇气,更需要教师的自觉。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愿意做出一点点尝试和改变,相信假以时日,课堂将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虽然每日“粗茶淡饭”,却滋养人、幸福人。
论文作者:滕夕涛 李玉凤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2月总第1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课堂论文; 都有论文; 能力论文; 发现论文; 《教育学》2017年12月总第1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