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与妇女解放_科技论文

科技发展与妇女解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发展论文,妇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科学技术与女性解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之际,探讨这个问题更有着特殊的意义。首先,本文作者在分析科技发展对女性就业、女性素质及女性自醒等方面影响的基础上,论证了科技发展为妇女解放提供的前提条件。同时,作者还就科技发展对改变整个社会的妇女观,以及科技发展对妇女组织活动的影响这两方面的问题,阐明了科技发展为妇女解放创造的客观基础,其目的在于使女性同男性一样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

在世代男权文化的熏陶下,女性没有自我独立的价值系统,社会评价女性的生命意义也是以男性的需求为标准的。因此,妇女解放,归根到底是解放妇女的劳动,让妇女能和男性同样得到全面、自由地发展,使女性的价值完全实现。

只有消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以及旧有的固定分工,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最终实现,而这两个条件的出现都是以科技发展为前提的。因此,也可以说:妇女解放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与科技发展的过程相伴而行的。

一、科技发展使女性重返社会得以经济自立

恩格斯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返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而只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妇女解放只有在妇女可以大量地、社会大规模地参加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的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1〕世界范围内女性就业的兴起是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机器大工业的出现联系在一起的。

在以第一产业为主体的手工劳动的经济社会中,体力就是动力,而性别差异明显地反映在体力上,男性占据就业的优势,多数妇女被束缚在家庭中,形成了一种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

近代技术革命促使水力和蒸汽动力机器的问世。近代化工厂也应运而生,形成了一批以纺织工厂为主的机器大工业。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一方面,机械力代替了人力,这就使体力较弱的女性劳动力进入市场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大机器生产的产品是由全体工人共同创造的,这样就使原来比较复杂的劳动变得简单了,于是广大妇女纷纷加入了熟练劳动力的大军。如法国,到1848年,棉纺织业中妇女已占56%,毛纺业中占69%,丝织业中占70%。〔2〕随着机器不断进入一个个工业部门, 供妇女选择的新行业也越来越多,出现了机器和妇女同步进入工厂的局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原来需要重体力劳动的行业和工种逐渐实现了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增大了工人与生产过程的距离,加上防护设备的日益完善消除了一些危险性工种和有碍于健康的环境,弱化了男女的体力差异,使原来不适宜女性的工作领域也有相当一部分女性涉足。如美国,从1970年到1977年,从事蓝领工作的妇女人数翻了一番,到1978年,在全国2900万个蓝领工作职位中,妇女几乎占了20%,其中包括公共汽车司机、冲孔机操作工、女动物饲养员、女屠宰工、女建筑工、女汽车修理工等。〔3〕

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微电子技术为先导,以电子计算机及新材料、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现代科技革命,极大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改变了社会产业结构和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这些变化促使整个社会的就业结构相应地发生变化,其显著特点之一是:劳动就业的主导方向迅速从生产领域转到服务领域,从第一、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这就更适合于女性劳动力心灵手巧、耐心细致等生理、心理特点。例如:在70年代和80年代,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妇女就业人数都增加了,其中1988年英国、法国、原西德25—39岁的妇女就业率分别达到61%、75%、87%,到1991年,瑞典、丹麦、波兰、芬兰妇女就业率也分别达到了70%、70%、75%、85%。在第三产业中,不仅生活服务领域给女性创造了就业岗位,而且生产服务领域也为女性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产生、检测、存储、变换、处理、显示、传递、识别、控制、提取和应用等环节以及信息部门或与信息技术部门涉及广泛的有关部门都为女性就业创造了机会,见下表:

从事金融、保险、不动产事业的劳动力 单位:(千人)

(资料来源:1989年《世界统计年鉴》)

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了女性择业比男性择业更加容易的趋势。 如英国,1995年1月,18—24岁的失业人口中,男性为12.7万人, 而女性只有3.8万人,目前,英国女性工作的人数达女性人口的2/3。〔4〕在意大利,最近18年中,社会为男子们创造了15万个就业机会,而为妇女创造的就业机会达到创纪录250万,这是划时代的变化。

最后,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家庭信息技术”的出现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家庭工作制、非全日工作制、灵活工时等劳动方式成为可能。例如:目前,全英“非全日工作者”已经有近1000万人,占全国雇员总数的37%,估计到本世纪末,这个数字可能增加到50%。

由上可见,女性就业队伍的扩大是与科技发展相伴而行的。恩格斯曾指出:“生产劳动给每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体力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5〕因此,科技进步使妇女走出家庭, 投身社会是实现他们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必由之路。妇女就业不仅取得了经济上的自立,懂得了生命是属于自己的悟性,改变了传统的家庭角色,提高了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而且在社会实践中,扩大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实现了女性自身的社会价值。

二、科技的发展有利于女性素质的提高

所谓素质是一个综合范畴,它包括心理素质、生理素质、文化素质等,这是人们气质、能力、品质诸要素的总和。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和劳动者的素质,尤其是占人口半数的妇女素质密切相关的。提高妇女自身素质是妇女解放的内在条件。人的素质并非与生俱来,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不断发展的。

在人类历史的源头,因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和生产工具的落后,女性在人类的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女性在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相对先进的生产工具,男性逐渐在生产领域中取代了女性,尤其随着个体婚制的出现,女性的生育不再被视为神圣,反而因为生育的负担受制于家庭的束缚,从而“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也就随之出现了。男子取代了女子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地位。千百年来,女性在努力塑造着“贤妻良母”的形象,男人把女人做为生育的工具,泄欲的工具,劳动的工具。因无法扼制的生育和“多子多福”观念的存在,使女性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同时,因为女性主体人格的失落,心理上也必然蒙受着巨大的创伤。只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使妇女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逐渐得到提高。

一方面,科技在社会生产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及所创造的奇迹说明,人力已不再是物质生产的唯一决定力量,“多子多福”的社会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另一方面,先进的医学技术和避孕药具使人类的计划生育成为可能。节育技术与妇女解放关系密切。首先,一对夫妇一个孩,可以迫使家庭从“唯男儿为后”的观念中解脱出来,不得不把女儿视为后代,重视其培养和教育,客观上起到了提高妇女文化素质的作用。其次,人口计划增长同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趋于平衡,这样可以增加女性就业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更有利于夫妻双方对彼此职业兴趣的理解和支持。夫妻间不仅是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同事、是朋友。妻子人格在家庭中得到承认,不仅有利于家庭生活的和谐、孩子的教育,也有利于女性的身心健康。最后,节育技术也可以使妇女从繁重的生儿育女的家务中解脱出来,使她们有精力、有时间学习和工作。所以,科学、先进的节育技术为妇女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及妇女的彻底解放铺平了道路。

科技的发展也加速了女性文化素质的提高。这是因为:做为经济增长火车头的现代科技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各国都已经意识到经济竞争的实质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院长莱斯特·瑟罗曾预言,在自然资源、资金、技术和人才四种因素中,前两种作用逐渐下降,因为材料革命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不如从前,资金不足则可利用世界资金市场,技术反转现象的出现也使先进技术的作用有所下降。在21世纪,劳动者的技能将成为最关键的。当竞争重心在于发明新产品时,教育制度要致力于25%的优秀人才;但竞争重心转移到改善生产过程时,胜负则在于总劳力后50%那部分人是否受过较优良的教育和训练。这说明将有限的教育投资投向哪一部分,将是影响下一世纪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选择。女性做为人类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参与者其素质如何,不仅影响着各国的经济发展,而且还关系到一个民族素质的优劣和整个种族的生存方式与水平的提高。高素质的母亲是高素质的后一代乃至高素质民族赖以产生的基础。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人类的手中,从某种意义上倒不如说是握在社会女性手中。所以,女性教育在社会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这种共识,近年来,各个国家都采取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多种渠道地对女性智力进行开发,使女性文化素质及科技素质迅速提高。各国女大学生占在校总人数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美国女学生占在校总人数的52%,每年攻读商业管理学位的7万毕业生中,女性占1/3强;前苏联52%,澳大利亚45%,约旦占50%。〔6〕

此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产业正在被以知识生产为目的的信息产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所代替,这就决定了信息社会劳动力结构和劳动性质、劳动职能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信息社会不是以直接物质生产为主和以人的体力为主,社会大量人员从直接物质生产、体力劳动中转向脑力劳动,特别是转向开拓性、创造性的脑力劳动。高精尖技术产业自不待说,就是成千上万适合于女性就业的服务性行业,也都会分出大量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这在客观上对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妇女为适应劳动职业角色的需求,必须努力学习文化与专业知识。

再有,从整个社会看,因科技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整个社会生产、生活的自动化、电子化和机械化,一方面是使从事直接物质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大大缩短,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家务劳动时间,减轻了家务劳动强度,家务劳动社会化的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一切都意味着可供人们自行支配的闲暇时间相对延长了。妇女们不仅使自己的精力和体力得到很好的恢复和调整,而且为女性从事自己爱好的、感兴趣的、能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能力的活动如学习提高、交往、文化娱乐等提供了可能。

随着科技进步使女性受教育层次的逐渐提高,女性的就业层次也不断提高。近年来,世界范围的女总统、女首相、女部长、女省长、女市长层出不穷;女企业家队伍也在迅速扩大。据统计:1972—1983年间,美国工商业女经济增加了一倍还多,即从140万增到350万人,1992年妇女创办的企业比男性多三倍。美国一位经济学家指出:过去能够主管公司的妇女,通常是大公司老板的妻子和儿女,当今在美国有一大批女强人,正沿着企业的阶梯一级级往上爬,她们之所以能登上高位,并不是依赖家庭关系,而是凭仗自己的能力、才华。在20年前,美国警察还坚信,警察这一职业不是女人干的,而今,美国妇女进入司法界的数量日益增多。1980年女法官占法官总数的17%, 90 年代这个比例已增加到35%或40%。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女性科技队伍不断扩大,以我国为例,1982年—1993年女博士生为1149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各类女专业人员数字约为174000人,其中国家级专家152人。另外,1993年, 中科院女院士为29人,他们已成为高科技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支实力雄厚的队伍。

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取决于妇女的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女性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这不仅可以使女性自身价值得到升华,而且也为女性的思想解放创立了前提条件。

三、科技的发展加速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马克思说:政治解放,虽然是沿途的一个目标,却不是人的最后解放,对一个人来说,更重要的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亦即一种价值判断。作为女性,在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之前,有意识地建立、发展自己的价值系统,树立自己的价值观是主要的。

过去,由于认识手段的落后,人们的认识范围很狭窄,思考问题往往单凭经验和习惯或旧有的文化心理定式进行直接推理,如男尊女卑、男强女弱、三从四德等封建的传统道德观,世代困扰着广大妇女,连环效应使上一代与下一代女性的人生价值目标没有什么区别。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则唤醒了沉睡多年的女性自我意识。这首先是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物质财富迅猛增加,人们已从单纯谋求物质生活资料的困惑中解脱出来,对生活的追求已不仅仅停留在物质上,也开始了对高质量的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尤其那些长期处于从属地位,在感情上受奴役,在精神上受束缚的女性,更是强烈要求解除精神上的羁绊以获得独立和自由。

其次,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知识的载体工具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以中国为例,从汉代至今,知识的载体技术由甲骨、竹简、丝帛到蔡伦造纸术乃至宋代毕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实现了文字书写由手工转向机械操作的伟大转变,特别是到了今天电子计算机时代,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的问世,大大缩短了图书出版的周期,加快了以纸为载体的各种报刊、杂志传播社会信息和科学思想的节奏。另外,现代宣传工具如电影、电视、录音的采用,使文字、语言、图像的传播大大缩短了时间,缩小了空间,哪怕是在偏僻的乡村,斗字不识的女子只要拥有一台电视机或收音机,就可以足不出户地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思想、新信息。

科技发展带来的现代宣传工具使人们克服了自身感觉器官的局限性,拓宽了人们的认识领域。广大妇女不仅通过获得的大量新的信息的思考,使思维从封闭型转为开放型,而且大量、全新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的传播,也帮助她们迅速觉醒,破除陈旧的传统观念,反思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在寻求新的自我,塑造新的自我中奋争;她们正不断地探索着新的价值目标,更新自己的角色观念,并勇敢地向低质量的婚姻挑战;她们已经意识到自身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比婚姻及孩子更为重要。她们正在用自身的奋斗及事业上的成功去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去纠正社会及男性的偏见。

当然,在妇女解放过程中,不仅需要女性自身的努力,同时还必须在客观上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即依靠整个社会的力量,帮助妇女卸去历史和传统强加在她们身上的沉重负担,在这方面,科学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妇女解放运动与社会整体的“妇女观”具有高度的同步性,因此,必须摧毁歧视女性的男权文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高科技文化正在代替传统文化形态,这必然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传统观念发生动摇,从而打破整个社会传统文化的心理定式,消除沉积在人们头脑中旧有的“妇女观”,从社会舆论上创造一个有利于妇女解放的氛围。

另外,妇女解放靠自发的、松散的联合,力量是有限的,必须有宏观统一组织去引导。信息产业的兴起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扩大了世界性交往,缩小了人们活动的空间范围,加速了“妇女组织工作”的国际化,使国内外的妇女组织能够在彼此互相继承妇女解放运动的积极成果,学习先进经验基础上,不断地以新的“参照系”来寻找对妇女问题认识的新视角,从而互相交流,共同提高,促进了妇女解放运动由自发的到有组织领导的,从各国孤立地进行活动到国际性组织活动的开展。如从1975年6月在墨西哥城召开的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到1995年9月在中国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及历次国际妇女代表大会前的各区域性准备会议的召开,都应归功于现代交通运输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

综上所述,科技发展为妇女解放提供了主观前提,也创造了客观条件。科技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是世界性的男权文化的崩溃,使各具特点的两性(男人和女人)在和谐共处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发展。

标签:;  ;  

科技发展与妇女解放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