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5-0015-01
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正处于掌握语言的最佳时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顺应这一发展规律,让幼儿有更多学习语言和表达语言的机会。语言来源于一日活动中,要注重语言教育方式,应从以下两大方面来培养,既幼儿日常活动语言训练和语言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培养
1.语言教育渗入于生活常规中
小班幼儿刚入园不久,组织好幼儿秩序要有灵活的方法,而儿歌是最容易让幼儿接受的语言,儿歌念起来朗朗上口,押韵,容易让幼儿理解,既能让幼儿欣赏到语言的韵律美,还能提升幼儿的语感,同时可以让幼儿学习到字、词的发音,发现个别幼儿发音不准确要及时的更正,以免影响到幼儿普通话的规范性。生活常规包括幼儿入厕、洗手、吃饭、穿衣、教学前、区角活动前、户外活动前的秩序维持等等,如幼儿起床后,如何教幼儿穿衣服、鞋子、袜子,可以通过儿歌来帮助幼儿学习穿衣物。穿衣的儿歌:“一件衣服三个洞,先把脑袋伸进大洞口,再把手臂伸进两边的小洞洞,拉直衣服就完工。”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让幼儿学会穿衣,还学习儿歌的趣味性,同时对“dong”这个发音的学习,从而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2.语言来源于生活,幼儿在幼儿园接触的人主要是教师和幼儿,因此教师是培 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引导者,教师要注重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各个活动环节的语言学习,通过让幼儿有机会说、愿意说、学习字词句、学会完整的复述一句话、开阔视野、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与人交际等各方面的语言培养,这样才能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全面的提高。因此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每个活动的机会,把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教育渗入于各个活动之中。
3.语言教育渗入于晨间活动
晨间活动是幼儿最有精神面貌的时候,幼儿在就餐后会有自由活动时间,有的会去图书角,有的会坐在凳子上与同伴交流,还有则喜欢与老师沟通,这些现象都是一个可以培养幼儿语言的好机会。对于阅读图书的幼儿,教师不要打扰他们,让他们自由的阅读,图文并茂的图书会让幼儿了解更多的事物,例如车的标志、报警的标志,幼儿与幼儿之间互相学习,你不认识的我告诉你,我不认识的你告诉,一个快乐的分享就变成了两个人的快乐,既增长了幼儿的见识,也不用教师刻意的教,学习不费吹灰之力。对于同伴之间的交流,教师要多鼓励他们,有的幼儿不敢说话,就让爱交流的幼儿去邀请他,慢慢的消除他的紧张心理,渐渐的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只有幼儿愿意开口说,愿意与别人交流,语言表达能力才会提升。在幼儿交谈之间教师也可以适当的插入他们的话题,表扬和喜欢他们的话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幼儿会很有成就感,他们的交流也会更开心更有意义,良好的交流氛围对幼儿今后的交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爱和教师沟通的幼儿,教师要学会倾听,耐心地倾听幼儿的心声,教师只有与幼儿平等的相处,幼儿才会愿意把他的所见所闻告诉你,你就可以有效的利用这个机会,让幼儿多说,当幼儿都把事情告诉你后,你流露出喜爱的心情,非常激动,非常喜欢听他的故事时,幼儿心里就会有一种满足感,他会觉得自己倍受关注,会觉得这个老师真好,以后有什么事情,幼儿都会和老师说,这样不仅增进了师幼之间的情感,也可以不断的培养幼儿的语感,久而久之,幼儿的叙述的表达能力对越来越好,越来越能清楚的表达一件事情的经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语言教育渗入于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可以开阔幼儿的视野,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只有了解更多的事物,幼儿才有语可说。教师在幼儿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幼儿使用准确的表达用语,用自己丰富的语言感染幼儿并指导幼儿使用,让幼儿语言更精炼更有水平。
5.语言教育渗入于区角活动
组织区角活动时,教师的指导语言要规范,不能有断句活表达支支吾吾的现象,小班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任何语言都将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要表达清楚每一句话。如在建构区,幼儿经过自己的想象,搭建了许多东西,有房子、火箭、火车、大卡车、机关枪、小桌子等很多富有形象的事物,这时,教师可以适当的对幼儿搭建的作品给予鼓励,“你建的房子真是又牢固又漂亮”;“你造的火箭肯定一飞冲天”“你的桌子又宽又大,可以放许许多多的东西”等等句子,丰富幼儿的词汇,让幼儿接触到简练的语言,并学会运用。
二、运用专门性语言教育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1.谈话活动
组织幼儿谈论《我的爸爸》,准备各种不同的实物给儿童创设一种语言情境,并让儿童尽快地融入到情境中,跟随着教师的提问进行思考,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谈话,学会用简短的语言介绍自己的爸爸,如“我的爸爸工作是什么?”“我的爸爸喜欢吃什么?”“我的爸爸在家喜欢做什么事?”“你喜不喜欢你的爸爸?”然后通过提问,拓展谈话氛围,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等问题来讨论,通过谈话来培养幼儿关心和热爱爸爸的情感。在谈话过程中,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发言、自由交谈的机会,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将自己的体会、想法与他人共享。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学会倾听的习惯,发展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提高幼儿语言表达交往水平。
2.讲述活动
给幼儿讲述《小猪变干净了》的故事,故事中讲述的是一只小猪不爱干净,去找朋友玩,小白兔和小白鹅都不喜欢它,最后小白鹅带小猪去河里洗澡,变得干干净净了。这个故事教育幼儿要做一个爱干净、讲卫生的好孩子,才会受大家的喜爱。设计这个活动可以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用电脑制成PPT课件,生动形象的故事动物和鲜明色彩的背景吸引幼儿的眼球,给幼儿创造一个真实的语言情景,让幼儿更容易理解故事的内容,同时便于幼儿对故事情节的记忆。故事讲述完后给幼儿思考的空间,想一想为什么小动物都不喜欢和小猪玩,后来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小猪了,让幼儿自由表述。在幼儿已熟知故事内容后,让幼儿分角色扮演里面的动物、情节及对话,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
3.听说游戏
《买果子》活动过程中要求幼儿正确的说出:“梨、李、栗“等不同声调的听音字词,游戏中制定的规则是:“顾客”要先念儿歌,走到营业处,“顾客”必须要对“营业员”说清楚买什么水果,“营业员”才能将水果卖给他。如果发音不清楚,扮演“营业员”的幼儿要帮助他,回答正确后方可将果子交给他。然后将篮子交给对方,互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在游戏中,帮助幼儿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口语表达练习,训练幼儿倾听的能力,培养幼儿口语标准的发音,引导幼儿学会用“我要买......,不买.......”的句型,增长幼儿语言运用和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小班幼儿入园后,他们接触最多的社会环境是幼儿园,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对幼儿未来的发展、交际有着举足轻重的关系,因此,注重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语言教育的培养,经过教师不断指导和学习,相信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论文作者:董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幼儿论文; 语言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语言表达论文; 自己的论文; 儿歌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8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