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钢铁企业的稳定离不开机械设备的高效管理,只有将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做好才能使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设备投资得到最大化的降低,为钢铁企业的正常运转提供有力保障。本文基于钢铁企业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展开论述。
关键词:钢铁企业;机械设备;维修管理
引言
钢铁企业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使用直接决定了相关产品是否能够达到用户的使用预期,进而强化各项设施建设的安全稳定性。然而,在生产建设过程中,钢铁企业机械设备的运行效果易受外界环境因素、过渡损耗以及操作方法不当等问题影响,进而降低生产建设的效率与可持续性。为此,相关企业应将其作为重点科研对象,即在明确设备运行故障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的阶段进行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以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频率,进而将维修技术的运用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1进行钢铁企业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粗钢产量是衡量钢铁产量的重要指标。表1是2011年至2016年,我国粗钢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的比重,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每年的粗钢产量约占全球粗钢产量的一半,依此可以判断出,近几年我国的钢铁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钢铁生产设备是钢铁企业的发展基础,进行钢铁企业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可以增加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使设备长期保持在正常的生产状态,提高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保障钢铁企业的生产安全。进行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可以减少更换设备的成本,提高钢铁生产总量,增加钢铁企业的经济收益,提升钢铁企业的生产水平,对促进我国钢铁企业的发展,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
2进行钢铁企业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2.1技术问题
钢铁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机械设备类型丰富,而且科学技术的进步让钢铁企业机械设备具有极高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性能,在这种背景下,使用机械设备的人员必须具有极高的操作技术以及专业的素养,要求机械维修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维修能力,掌握有效的维修技术。目前来看,我国钢铁企业机械设备使用人员的能力素养相对较高,但钢铁企业中机械设备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无法满足钢铁企业在设备维修方面的要求,降低了钢铁企业的机械设备维修管理能力,使机械设备无法长期保持正常工作状态,难以达成机械设备的高效使用状态,无法进一步促进我国钢铁企业的快速发展。
2.2设备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主要表现为设备管理模式较为落后或流于形式,特别是在非公有制产业中,这种现象尤为严重。由于传统产业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较为轻视,多重视于企业的生产与安全工作。此外,因缺乏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也导致了机械设备管理队伍水平较低的情况。
2.3保管措施不到位,导致机械设备受损
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养等,而出现机械设备的保管不合理的情况。企业在放置机械设备时,通常将其放置在闲置的厂房中,由于厂房潮湿等,使其受潮进而发生锈蚀损坏等,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有的存放环境虽然较好,但由于管理人员较为贫乏,也会使机械设备在保管过程中受到损坏。
3钢铁企业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策略
3.1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由于机械设备是传统产业较为重要的固定资产,所以应当给予机械设备高度的重视,如建立相关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能及时得到有效的维修与保养。由于机械设备内部结构较为复杂,若是内部出现故障,就会导致机械设备无法正常运转,为此应要求管理人员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以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部分机械设备在长期的使用后可能会出现磨损等,企业应对此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保证能够进行正常的运行,尽量降低设备受损的可能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合理的选择以及组合机械设备
企业需要结合生产和施工特点,选择可以满足生产建设的机械设备,需要考虑到机械设备的性能、成本等因素,并且对该设备的参数和保养要求详细了解,进而在满足生产前提下,减少设备使用中的损坏,同时在科学的管理下使设备良好运行,为后续的维护和保养奠定基础。
3.3加强钢铁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和养护方法实施到位
在进行机械加工时,机械设备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对于钢铁机械设备来说也是如此,经过一段时间需要进行修理和养护。如果养护不及时就会产生一些问题,也会给维修带来难度,因此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设备的操作状况,采用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人员继续实际操作,可以增强钢铁设备的使用时间,出现的维修问题也会减少。所以,企业根据实际工作状况,有专人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科学养护。
3.4在钢铁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中实施奖惩政策
企业在发展中注重钢铁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激励员工做好此项工作,经过管理人员的研究对钢铁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实行奖惩政策,进行选择式的检测工作,增强管理人员对钢铁机械设备管理和养护的主动性,设立有专人负责的区域,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管理及时到位,经过一段时间后,机械设备的运行没有出现故障,对这样的负责人进行奖励,并对此事在企业上下进行大力度宣传,而对于在工作中没有做到及时管理和养护设备的,以及在设备运行中出现不规范运作的进行处罚和教育,并参加学习培训直至合格再重新进入工作岗位。对于在管理工作中做的突出的小组及先进个人也要进行一定的奖励,对有的小组管理工作不到位或造成生产损失的要进行适当的处罚,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使职工意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不会掉以轻心,有利于促进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确保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效益增长。
3.5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养
机械设备的使用需要得到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明确机械设备安全对企业的重大影响,定期对操作任何现场管理进行安全教育工作,使全体人员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让企业形成重视安全、重视管理的风气。企业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更要强化操作人员的技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编制出系统的操作流程和检修流程,使其科学的进行设备排查,具备正确处理修护问题的手段。此外,对于新引进的设备要制定专业人员操作,并且将操作经验和注意事项分享给后续要操作的工作人员。
3.6调整维修对策和检修周期
依据RCM逻辑图,选择最科学的设备维修模式,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并对维修工作进行评估,并结合评估结果,对维修策略进行进一步优化与更新。通过选择设备维护模式,对已有的不合理的维修项目进行重点审视,对长期不改变的周期检修项目进行重新评估,保证项目维修的科学性,对检修项目周期进行调整。也可以将这些项目纳入预知状态检修项目中。重点对周期更换项目做评估,如果能够经过点检就能够全面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则可以结合点检情况科学进行动态更换。而针对那些周期延长的检修项目,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点检标准做调整,以满足设备状态检修需求。
结束语
钢铁企业的发展会严重损害钢铁生产设备,为了保障钢铁企业机械设备的稳定运行,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钢铁企业必须加强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以保证企业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牛世祥,安海军.化工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技术与管理[J].化工管理,2019(09):154-155.
[2]牛金星.煤矿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9(03):150-151+153.
[3]许宏涛.探究有色金属矿山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与故障诊断[J].世界有色金属,2019(01):36+38.
[4]孙斌.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J].居舍,2019(08):170.
[5]裴崇鸿.机械工程设备维修管理[J].装备维修技术,2019(01):43-44+29.
论文作者:曾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0
标签:机械设备论文; 钢铁企业论文; 设备论文; 设备维修论文; 机械论文; 企业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