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 合肥市职业病防治院 安徽合肥 230022)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职业病科中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来我科进行治疗的职业病患者3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对照组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方面只进行简单的宣教和安抚,观察组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病心理干预措施 结果:观察组抑郁、焦虑、怨恨、恐惧、其他负面情绪评分数据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对职业病患者具有显著意义,可以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值得职业病科室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9-0292-02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长期接触到粉尘、放射性等有害物质导致其发生各种疾病,该疾病具有容易反复,恢复时间较长,并伴有其他并发症等特点[1],且患者多因为家庭及工作单位原因,对疾病恢复抱有悲观情绪,导致患者容易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而长时间的心理问题会不仅会导致患者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最重要的长期以往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2],会减少患者的依从性,因此在职业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是及其必要的。我科于近年来对来我科进行治疗的职业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来我科进行治疗的职业病患者3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所有患者诊断程序和标准均符合职业病诊断相关政策,其中观察组15例,男性为8例,女性为7例,年龄分布为24~73岁,平均年龄为37.42±3.1岁,主要疾病包括粉尘肺10例,职业病皮肤病3例,其他2例。住院最长时间为568d,最短时间为27d;观察组15例,男性为9例,女性为6例,年龄分布为26~78岁,平均年龄为39.42±2.2岁,主要疾病包括粉尘肺11例,职业病皮肤病2例,其他2例。住院最长时间为601d,最短时间为24d,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方面只进行简单的宣教和安抚,观察组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病心理干预措施,首先 针对职业病患者的特点,对患者进行职业病诊断标准和医保报销政策,消除患者的后顾之忧,减轻患者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其次针对患者的不同不良情绪进行有 针对性的护理心理干预,患者在患病以后容易产生,焦虑、易怒等不良情绪,对于非常焦虑的患者应该采用和蔼可亲的语言让患者对其病情有着深入了解,让其对治疗和恢复从新树立信心,通常患者在得职业病疾病以后,医疗费用较高,且收入下降,难免会对现状不满,表现为易怒、脾气暴躁等,这个时候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开导,对于缺失有费用困难的患者,应该寻求社会渠道的帮助,在可能的情况下帮助其协调原单位,进行相应的处理。职业病患者经常因为治疗时间较长,对康复缺失信心,特别对了一些年轻的患者,有可能造成生育功能损伤,因此护理人员在面对这些患者时,应该保持高度的同情心,耐心劝解,安排曾经在我院治疗的已经康复的患者现身说法,给患者树立榜样,对未来生活重新充满希望。 最后在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时候,要保持一颗高度负责的心态,在与患者沟通时应该给予患者肯定的语气,由于患者经常由于病情的心态导致情绪不稳定,说话时应该让患者能够感受到护理人员对其康复的支持,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并让患者学会使用氧疗等基本方法和技能,增强生活独立性,减轻对家属的依赖,恢复其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 18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值大于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1.4 评价方法
通过自制的心理学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评分理论来源于SDS与SAS量表)进行调查,每个评测指标满分100分,对心理学抑郁、焦虑、怨恨、恐惧、其他负面情绪进行评分,并对疗效评价和满意度进行评分。
2.结果
结果见表1、表2。
在两组抑郁、焦虑、怨恨、恐惧、其他负面情绪评分对比中,观察组抑郁、焦虑、怨恨、恐惧、其他负面情绪额分值分别是41.2±3.1、39.7±2.3、45.4±2.8、43.6±4.1,对照组抑郁、焦虑、怨恨、恐惧、其他负面情绪额分值分别是57.4±2.5、59.2±3.2、57.6±2.1、55.4±2.0、56.5±3.0,观察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
两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评分中,观察组治愈人数为10例而对照组治愈人数为5例,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人数为14例,对照组满意人数为5例,观察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
3.讨论
职业病患者是由劳动者在劳动中,因工作条件的原因,接触了放射性物质、粉尘等引发的疾病[3],很多职业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再加上工作遇到困境,经济负担普遍较重,时常会导致发生心理障碍,在患者治疗中,除了家属的安慰和鼓励外,护理的心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每个患者进行沟通,从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劝解,护理过程中要细心,有责任感,逐渐消除患者对治疗的抗拒心态,提高依从性,早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积极的面对生活[4]。在本文的研究中发现,进行了积极心理干预的患者,观察组抑郁、焦虑、怨恨、恐惧、其他负面情绪评分对比中均比对照组要好,并且治愈人数较多,患者满意度较高,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心理干预对职业病患者具有显著意义,可以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值得职业病科室应用。
【参考文献】
[1]宋杨.临床心理干预在职业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1):226-227.
[2]赖丽丽,郑倩玲,蔡品,等.职业性噪声聋患者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关联研究[J].中国职业医学,2014,41(03):310-314.
[3]张华强,王洪林,徐春生,等.青岛市电焊工职业病防护行为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4,27(03):207-209.
[4]林丽.矽肺患者生存质量调查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0):1071-1073.
论文作者:王勤,罗金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4
标签:患者论文; 职业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论文; 病患者论文; 职业论文; 焦虑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