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 江苏盐城 224000)
【摘要】目的:探究培美曲塞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培美曲塞治疗,治疗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53.33%,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3.34%;对照组的有效率26.67%,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0%;经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类似,两组无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具有较大的意义,可较好的提高患者的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该病患者的治疗提供较为科学的临床依据。
【关键词】培美曲塞;卡培他滨;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3-0116-02
乳腺癌是一种多发于女性的恶性肿瘤之一,有关研究表明,在各种恶性肿瘤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占7~10%,是继子宫癌的女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易发年龄是40~60岁,绝经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近几年也越来越高。较大的影响着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健康[1]。现就选取2012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研究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排除60例患者的过敏史。对照组患者30例,年龄范围30~60岁,平均年龄(44.3±6.9)岁,病程范围0.8~2.2年,平均病程(1.3±0.2)年。治疗组患者30例,年龄范围32~62岁,平均年龄(48.6±5.8)岁,病程范围1~3年,平均病程(1.9±0.3)年。两组在年龄和病程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培美曲塞治疗,培美曲塞:5000mg/m2+0.9%氯化钠100ml,在10min之内静点;治疗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培美曲塞的剂量和用法与对照组相同,卡培他滨(国药准字:H20073024):口服:每天2次,每次1000mg/m2,连用14天[2]。
1.3 疗效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疗程评定为SD患者的病情相对稳定,PD患者的病情有恢复,疾病有进展,PR患者的部分楼层照组有所缓解,CR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缓解; 有效率=SD+PR+CR;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皮疹、腹泻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 11.0对两组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P>0.05时表示数据结果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果指数中只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经过一系列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有所改善,详细内容如图表1所示。
注: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患者出现骨髓抑制2例,手足综合征1例,皮疹1例,腹泻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0%,治疗组患者出现骨髓抑制2例,手足综合征1例,皮疹0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3.34%。经比较,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两组无差异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几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同时也越来越呈年轻化,较大的影响着女性的身体和生命健康。临床上采用的全身辅助治疗方案虽然能够减少该疾病的复发,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但是,大部分乳腺癌患者还是会出现复发和转移,因此,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就是化疗和放射治疗,因此,治疗药物的有效性就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关注的问题。目前,临床上对晚期乳腺癌患者制定的治疗目标有,最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等,寻找适合的药物是目前达成上述目标的首要任务[3-4]。
培美曲塞是一类新型多靶点抗叶酸药物,能够有效的它阻断DNA的复制和细胞的分裂,较好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5]。卡培他滨又叫希罗达,是一种抗代谢氟嘧啶脱氧核苷氨基甲酸酯类药物,可在人体体内转化成5-FU,能够较好的抑制细胞分裂,干扰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主要用于治疗紫杉醇,蒽环类抗生素化疗方案治疗无效的晚期原发性乳腺癌,直肠癌、结肠癌和胃癌等[6]。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 培美曲塞联合卡培他滨对治疗乳腺癌和消化道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这次研究中,培美曲塞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治疗效果有效率是53.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较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3.34%,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具有较大的意义,可较好的提高患者的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该病患者的治疗提供较为科学的临床依据,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采用。
【参考文献】
[1]郑向欣,管小青,吴骥,等.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4,01(6):12-15.?
[2]谷子.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与顺铂治疗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05(11):82-85.?
[3]李雯,哈敏文.培美曲塞与吉西他滨分别联合卡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比较[J].医学与哲学(B),2015,11(36):32-34.?
[4]王西礼,单建华.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与顺铂治疗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2(10):149-150.?
[5]陈冬云,赵文英,吉兆宁.培美曲塞联合卡铂与吉西他滨联合卡铂一线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3,12(18):1401-1405.?
[6]廖小莉,胡晓桦,李永强,等.培美曲塞联合丝裂霉素治疗晚期难治性乳腺癌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01(51):116-118.?
论文作者:马靓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患者论文; 乳腺癌论文; 晚期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发生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疗效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