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利平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ICU四川610000
作者简介:谭利平(1977-),女,汉族,重庆石柱人,护理本科,主管护师,现任ICU护士长。【摘要】通过对病房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因素进行分析,针对隐患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将安全隐患最大程度地消除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缺陷及差错事故的发生,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满意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老年护理;护理安全;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506-02
护理安全是指护理的全过程均遵照法律和医疗行业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进行,并且患者没有出现心理、身体机能方面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等情况[1]。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对健康和医疗质量要求的提高使得近年来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明显提高。因此,分析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通过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保障护士的执业安全及患者的人身安全;提升医疗机构护理管理的水平。
1安全隐患分析
11护理人员的因素:在我国,相关卫生法律、法规教育的缺失使得不少临床护士进行护理操作时缺乏法律意识,不懂得加强法律自律并通过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工作中存在责任心及安全意识缺乏,对突发事件不能够有效控制。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态度较差,言语、行为不当使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降低,甚至产生焦虑、忧郁、急躁等负性情绪,给临床诊疗活动带来巨大麻烦,使其治疗效果大打折扣,最终甚至引发医疗护理纠纷[2]。除此之外,护理知识的缺乏及专业技能的不熟练使得在进行护理活动时违反相应的操作规范,导致护理操作失败或者错误[3]。
护理巨大的工作量及人员紧缺造成护患之间的沟通不良,不利于及时深入地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最大程度的起到治疗作用。加之护理工作量大,人员配备不足导致护士疏于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护理态度较差、语言生硬、行动迟缓、操作失误使得护患关系一度紧张,患者对诊疗方案的不理解,从而降低对治疗的配合,影响治疗效果[4]。
12管理层的因素:相关护理管理制度的缺失,加之缺乏有效地监督管理机制及雷厉风行的执行力度成为护理安全的重要危险因素。针对护理操作规范、职业道德等没有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6],护理人员紧缺导致其在护理活动中精力不济[7]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健康及护理安全造成一定的隐患。
13患者的因素:患者法律及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对诊疗的过高的期望值、自身综合素质较低尤其是心理承受能力低下使其临床治疗的依从性下降,使治疗效果明显受限。加之多数老年患者住院时间长,巨额的治疗费用以及较低的经济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患者极易产生对立、消极的心理,对治疗的配合度差造成病情加重,给护理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患者由于病情加重,或者长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及家庭关怀,坠床、跌倒、压疮、误吸甚至自杀等事件的发生率较高,极易造成护患关系的紧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防范对策
完善并严格执行由护理部、科室护士长、科室质控小组组成的三级管理制度,将安全责任具体分配到人,完善人才考评和监管机制,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临床常用技能及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进行培训,尤其应当重视新来人员的岗前培训及临床三基训练,使其从一开始就形成较好的法律思维模式,内化护理安全意识,养成严格遵循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增强临床服务意识。对思想懈怠,行动散漫、缺乏责任心的护理人员及时教育,必要时严惩不贷。
护理管理者根据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人员配置方面的调整,诊疗高峰时建立弹性排班制度并不断改革创新,针对突发事件及危重患者的急救可建立动态排班制度,在保障人员充足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护理人员的超负荷工作,对有困难的护理人员进行有效关注,必要时给于帮助支持使之能够排除干扰、集中精力处理护理事件,降低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及失误。倡导护理团队之间相互提醒和监督,对工作中的缺陷和漏洞及时修补,降低差错的发生率。
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及言行举止进行规范,必要时可对相关礼仪知识及沟通技巧等内容进行培训,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缓解护患之间关系紧张的局面,使之更加积极乐观的接受治疗,保证治疗效果。针对患者的病情发生发展的机理、诊断治疗思路、诊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注意事项、预后以及药物的服用方法等情况,通过合适的方式向患者详细讲解,以消除疑虑,并可签订知情同意书以增强护患之间的相互信任。使患者自觉自愿的接受治疗。
住院过程中,当日费用尽量当日录入,不乱收费,及时发放清单,发放清单前核对,当患者对费用产生疑问时护士要耐心解释,提供收费依据,直到患者、家属清楚,满意为止。
3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逐渐改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法律意识日趋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护理管理者与护理人员只有认识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制定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逐渐杜绝,才能保证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潘纲山,孙方敏.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2]张世丽,魏桦,郭峥.产科病房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4):6264
[3]韩艳萍,毛敏芬,张儿.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医嘱执行过程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3):21532155
[4]万和芝,吴婉清.低年资护士巡视病房存在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11):156157
[5]方秀莲,胡利霞.护理安全员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2):2324
[6]李平.儿科护理风险与安全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10):9294
[7]张立平.军队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386
[8]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51
[9]杨青,邓懿文,韦凤媛.谈谈零度宽容与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2,22(6):4142
[10]周立宁.营造安全文化防范差错事故[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2193
论文作者:谭利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3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1
标签:患者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护士论文; 对策论文; 法律论文; 病房论文; 《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3卷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