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帅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供排水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摘要:文章对当前城市供水水压不足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各种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旨在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城市供水;水压不足;原因分析;对策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CJ/T 316-2009城镇供水服务中第6.2条要求供水水压应符合CJJ58-2007中第3.1.3条,供水管网末梢压力不应低于0.14 MPa,管网压力合格率不应小于97%。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扩张,致使高峰用水期提前到来,尤其是一些水资源缺乏的城市小区,出现大面积供水服务压力不足,不能满足高峰期用水需求。
一、城市供水水压不足原因分析
1.1人口增长、水资源短缺、水污染致使地下水位年均下降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贫乏,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补给年内与年际变化大,大规模工业活动使水污染现象严重,加剧水资源紧缺。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座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m³,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建设更加剧了可供开采水量不足,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达19万km2。以地处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呼和浩特市为例,呼和浩特水源为地下水和“黄河水”,地下水补给主要依靠大气降水,但由于气候干旱、少雨、蒸发量高,地下水补给能力有限。随着用水量的逐年增加,地下水常年处于超采状态,过度开采却补给不足,造成市区深度水位年均下降1.7m,局部地区下降2.5m,长此以往,容易地面下陷。目前,城区日供水量尾65万吨/日,但人口增加,城区面积不断扩展,市政给水管网老化,虽然在持续不断改造完善管网,但供水矛盾还是较为突出。
1.2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
中水是污水处理后达到一定回用水质标准,能够得到数量可观的再生水,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日益突出的城市水危机。但在我国中水还没有作为重要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据调查,我国仅一些城市如北京、大连、青岛、天津等中水回用处于带头位置,在其他大部分省市并未广泛推广。大量自来水耗用在市政景观、工业冷却,冲厕、北方地区采暖期锅炉补水等,造成供水管网泄压。一些供水部门要求市政绿化等部门用水避开居民用水高峰期,但毕竟不是节水保压的最优对策。此外,达到一定面积的新建居住区和集中建筑区必须建设中水设施,也是政府对于水资源重复利用的政策之一。但是由于投资大,建设困难多,收回成本时间长,阻碍了污水资源化的进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二次供水管理权限不明确
城市二次供水,是在城市供水企业将自来水输送到建筑区划边界处的供水基础上,再通过业主共同负责管理的供水管网、加压等设施进行第二次供水行为实现的。它是解决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末梢和高楼压力不足或无水可用的重要举措。 居住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多为产权单位自建自管或物业公司代管,小区用户、物业、供水企业之间管理体制分割,责任不清,互相扯皮,经常出现水表、设施损坏,欠费停水等矛盾。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备很多都已经报废停用,有些未安装或没有开启供水二次加压设施。小区住宅楼超出了城市供水压力正常范围,却没有二次供水设备建设及维护的保障,楼层较高住户就无法实现正常供水。
二、解决对策分析
2.1合理调节,降低漏失率
面对严峻水危机,用水企业应最大限度减少漏失率,阻碍 断、跑、冒、滴、漏、偷的发生,推进中水利用项目,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供水企业加强高峰期用水的压力调节,实行时段性优化调度方案,如夏季高温天气时采取分段调压供水,在早、中、晚将供水压力调高,同时合理调节管网阀门,平衡各供水区域压力;加快推进供水调度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水务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通过远程管网压力监测系统确定优化开泵及管网阀门开启度方案,实现水厂配水量达到服务压力;此外,积极宣传节水常识,提高城市居民节水意识,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浪费。
2.2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缓解缺水城市供水压力
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缓解缺水城市供水压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坚持政策导向,提倡中水回用。加快中水利用立法进程,将“鼓励”变为“必须”,缺乏法律强制性条款,仅依靠节水部门规章制度规范,执行力度不够。利用法律的强制力的同时进行对中水设施建设企业的补贴、减税、酌情减免污水处理费等优惠政策。第二,推进中水市场化发展,可以将建设及运营权交由相关企业,企业可以通过运营收费受益。在这样的市场运营机制下,能激励中水企业不断提升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使中水回用,缓解城市缺水。第三,加快中心城区中水配水管网的建设,使中水的利用更加便捷。第四,对分散式中水处理,采用废水就地处理就地使用,降低中水运输成本。
2.3 科学保障二次供水
首先,明晰产权管理。将二次供水管理的城市特许经营权通过市场化招投标方式,交由供水企业,由其负责二次加压供水设施建设方案的设计、设施安装、到工程竣工验收后的维护和管理服务。对新建住宅,由开发商按建筑面积支付给供水企业作为二次供水建设费用,并计人房屋开发成本。这样可实现二次供水同城同质同价,使产权明晰,减少矛盾纠纷。对老旧小区存在问题的二次供水设施,原房产开发企业应与供水企业签订改造和移交协议,供水企业再对小区内的供水设施按照二次供水管理办法进行监督和改造,经费可参照《住宅共同部位共同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法》,提取相应维修专项资金用于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其次,加快制定和完善《二次供水管理办法),就设计、施工、监管、验收等方面进行合理规范,使二次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水资源短缺、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自备井开挖滥用、城市管网布置不合理以及二次供水管理权限不明确等因素,造成近年来供水企业越来越难以满足居民对水压的正常使用要求。城市供水事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与生活、城市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面对严峻形势,各供水企业及有关各方应积极分析存在原因,采用有效措施,缓解供水矛盾。
三、结论
总而言之,供水水压不足问题一直是影响城市健康发展的一重要因素,鉴于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做好各种预防方案,切实保证城市供水通畅。
参考文献:
[1]曾新,邱文心,李文建.分时减压阀的研制及在城市供水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2017(12)
[2]李子楠.关于城市老旧小区水压不足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河北水利,2017(09)
[3]石韬,姚芳,高金良,郑成志,刁美玲,杨浩.典型欠压城市供水系统升压供水水量估测及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7(05)
论文作者:王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水资源论文; 管网论文; 城市论文; 水压论文; 中水论文; 压力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