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极化研究中的几个误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多极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多极格局是冷战两极格局结束后国际政治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但人们对这一进程的研究和思考过于乐观,对多极化格局可能会出现的消极因素和消极作用估计不足。本文旨在从另一方面来思考多极格局的问题并引起人们的注意。
第一个误点:多极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人们看到了两者之间的同一性,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矛盾性。
同一性即两化的趋势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重合的,全球化的趋势支配、影响和决定着多极化进程的许多重要特征,它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赖以生存的环境。
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极”与“极”是不同的,今天的极不同于冷战时的两极的极,也不同于20世纪初时多极的极。如果与两极格局时的极相比,那么,今天的极只是相对的,是在一个全球化时代的极,是世界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相互依存的时代的一个部分,它的独立只是相对的,而依存性是绝对的。多极首先是全球这个统一世界中的组成部分,这和两极格局时代一个极与另一个极的对立、隔绝占主导,两极形成两个分裂的世界不同,两极时代的极从意识形态上要么姓社,要么姓资。二者虽然也有缓和,也有和平共处,但到最后,不是你吃掉我,就是我吃掉你,非此即彼。而今天的极在文化意识形态上则是多元化的,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国际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和佛教,相互并存,共同发展,反映这个时代中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文化的多样性空前发展的特点。同时,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意识形态又有同一化发展的趋势,人类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也越来越多。全球化时代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是世界格局面临的问题与过去完全不同,两极格局时代的主要问题是,一个超级大国试图取得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军事和政治的优势,控制世界政治的主导权,它的中心点是对世界霸权的争夺。在这样一个格局中,哪一个超级大国拥有军事经济优势,哪一个超级大国就能得到世界的主导权和控制权,并通过它控制的军事政治联盟把它的意志强加于国际社会,这样的格局主要建立在某一两个国家的实力基础上。
而在全球化时代,多极化格局面临的主要任务将是解决全球问题,如环境、安全、反污染、控制核武器扩散等。没有任何一个超级大国能独自解决这些问题,这决定了这些问题的解决只能建立在各个主要国家之间的合作基础上,至少建立在几个主要大国的合作基础上,这样一种因素必然要求建立多极化的格局。
但是,多极化与全球化的趋势也有矛盾性,这也正是研究者们很少注意的一个问题。这种矛盾性从字面上也可以看出来,全球化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是经济一体化,它使全世界各国的经济在空间上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彼此不可分割。这种趋势引起的问题和危机,如墨西哥、东亚和俄罗斯三大金融危机表明,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全球性的问题正在呼唤一个更有权威性的世界性的机制来控制和处理经济一体化进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的问题,它要求超越各国的主权和独立,更多地进行合作,全球化的进程呼唤的是世界政府而不是多极化。
但国际政治格局却呈现似乎是相反的趋势,在多极化形成进程中出现的各极或被认为将来必定成为一极的各个力量中心在许多问题上都在各行其是,因为各有不同的国家利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核不扩散:在两极对抗的年代中,已经形成的五个核国家被默认为只有它们才是合法地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而在冷战后的多极化进程中,这一定式似乎成了问题,那些已经成为一个或者正在准备成长为一个新的力量中心的国家提出的问题是:谁来决定核大国只能有五个?在有没有核武器被视为一个国家是否是一个超地区性的、甚至是世界性的大国的一个标志的世界中,尤其是在国家间还存在尖锐的矛盾的环境中,潜在的核国家数目似乎比冷战前更多而不是更少了。
地区强国和地区力量中心成长为一极的进程,会不会成为彼此间为竞争在多极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展开激烈的政治经济竞争从而引起更多的地区冲突?在各国经济军事实力都以比过去快得多的速度增长的情况下,各国和各地区之间实力对比的变化也比过去更快了。这样不断产生着力量的不平衡发展,新兴的地区力量中心与过去的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的矛盾就容易激化。过去的时代许多战争都是因为领土争端等历史遗留问题而产生,武装冲突和战争这一古老的国家间问题会因为全球化进程而逐渐消失吗?或者相反,由于地区力量中心的成长会以新的表现形式进行新的势力范围的争夺?
在冷战时期,两个超级大国划分势力范围,各主要地区和主要国家不是在以美国为中心的一方,就是在苏联控制之下,像中国这样独立的国家和地区是不多的。冷战后,过去受到两个超级大国压抑的地区矛盾表现出来,一些地区出现了地区强国,这些地区强国不依赖于大国,甚至与大国在本地区处于对抗状态。
第二个误点:关于多极化进程的影响和作用
现在人们一谈到多极化,几乎总要用一种满怀喜悦的、愉快的心情说,世界正在加速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或者说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多极化的世界,对多极化总是持一种特别的肯定和积极的态度。多极化进程也在这种心态中被美化了,似乎它是一种比过去的两极世界更为合理和理想的机制,只要进入这样一个多极化世界,许多问题就会容易得到解决。其实不然。
我认为应当指出三点:
一、多极化进程只是一个客观趋势,本身无所谓好与坏,人们用不着为它欢呼呐喊,也用不着害怕、恐惧。它并不比两极世界好多少,也不会比两极世界差多少,一切都取决于每个国家自身的努力,看你是不是能抓住时机来发展自己。这正如两极世界一样。两极世界听起来似乎不怎么舒服,这等于承认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垄断世界事务,一切由他们说了算,似乎所有别的国家在这样一个两极世界中,都只能要么为苏联要么为美国控制。其实不然,两个超级大国正是在相互竞争中消耗了自己的实力和资源,为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机会。如中国,在两极世界中发展并不差,中国利用两家的矛盾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好处,而且正是在这样一个格局中初步成长为一个新的力量中心。东亚许多国家也是在两极格局中抓住机会,使自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所以,一个国家能否发展,并不因为某种格局就必然好或不好,关键要看自己。
二、现在的多极化存在着多种可能性,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模式,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而这些不同的多极化模式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因此人们在谈到多极化时,首先要清楚,你欢迎的是什么样的多极化?是以美国为中心的一超多强的格局,还是像一战前的欧洲那样的多强争霸?是各极之间彼此争斗不休的多极,还是干脆无序的世界?
现在的世界与过去的世界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过去世界的变化是以百年,几十年,至少也要以十几年计算,现在的变化速度要快得多。东亚金融危机使许多国家的实力在几个月甚至几天时间中就倒退了若干年。还有一些有被肯定认为是一极的国家如俄罗斯的情况似乎比人们预料的要复杂得多,一个强大的俄罗斯与一个虚弱的俄罗斯对多极世界的影响可能会是很不同的。同样,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美国或经济停滞不前的美国,在多极格局中发挥的作用可能也会不一样。所以,人们在讨论多极格局时,还应当考虑什么样的多极格局是比较理想、比较现实的。
三、对多极格局的积极和消极作用都要有全面的分析和估计。不管出现哪一种多极格局化,可能都会有一些共同的积极和消极作用,没有一种会是完美的。就积极点而言,大体上可以肯定的是:
1.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反对一些大国的世界霸权,减少一两个大国主宰世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其他国家的情况,有利于发挥世界主要国家在解决世界事务中的作用;
2.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3.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各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和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反对西方模式的全球化,有利于体现世界的多样性。
但多极化有可能出现一些矛盾,其中既包括国际关系体系中的旧矛盾在新环境中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又可能产生一些过去的两极体制所没有的新的矛盾。
1.多极化仍然会包括大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大国之间在多极化格局中的合作不能完全消除各国之间的矛盾,从可见的情况来分析,各大国与美国之间的矛盾在多极化情况下也会继续存在;美国作为一个主要的世界大国,仍然会有比其他国家更大的影响力,多极体制中的合作不等于各极之间的影响力完全平等;
2.各极之间在如何解决一些世界性问题上,仍然会有斗争和分歧;解决问题总会涉及到权利与义务、应承担的责任与国家的实力等的关系;国家利益的长久存在必将会在如何更合理地体现各国应尽的义务问题上存在不同的想法;
3.在更坏的情况下,多极化可能出现无中心、无秩序的混乱状态,各国之间在主要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又没有一个客观的有约束力的仲裁机制,各国自行其是,从而引起比两极世界更糟糕的情况出现。
邓小平同志在提到多极趋势时,在指出多极化趋势可能带来的积极变化时,对多极化趋势总的来说是持比较客观冷静的态度的。邓小平指出了多极化的两个重要的特征,一个是世界的矛盾并不因多极化的形成而消失,因为世界上的矛盾多得很,大得很,一些深刻的矛盾还刚刚暴露出来;(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4页。)第二个特征是未来的国际形势的发展充满了复杂的因素,不可测的因素多得很,这提醒我们,对未来的变化要有高度的警惕性,不能太悲观,但也不能太乐观;在邓小平看来,未来的世界对世界各国都是一个机会,但反过来说,它也充满风险,不能只看到一面。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也是我们在分析多极化时应当牢记的。
第三个误点是:多极化与美国的关系
在许多人看来,多极化格局就成了针对美国的单极世界的一种战略取向。要发展多极化格局就必须反对美国的独霸世界的意图,多极化世界只能建立在美国的相对衰落上,或者说,美国的相对衰落是多极化格局形成的条件和出发点,美国的相对衰落是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重要背景。
这些观点并不一定是错误的,但是还必须看到另一方面的情况。
首先,在多极化与美国的关系上,应当指出,美国是较早提出多极化思想萌芽的国家之一。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尼克松的所谓五个力量中心的论点被认为是多极化思想形成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其次,对美国的作用也要合理分析,不能把美国在世界上的作用都看成是霸权主义的行为。实际上,美国在世界上的作用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地道的霸权主义行径。表现为美国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给一些国家,甚至强加于整个世界,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的治外法权的扩展,把一些国内法如赫尔姆斯—伯顿法延展到整个世界,谁与古巴作生意就制裁谁,全然不把其他国家的主权放在眼里;
二是在维持世界和平、解决世界性问题上也有积极作用。美国在中东和平进程,在北爱和平进程,在解决世界性的环境、核扩散、污染、走私、贩毒以及援助发展中国家等问题上所发挥的作用不能完全等同于霸权主义,其中的积极作用应当肯定;
三是在同一个行动中,既有美国的霸权主义,同时又有积极的作用,二者是交织在一起的。如美国在海湾战争中趁机扩展了美国在这一重要地区的影响,在反对侵略的名义下夹杂了美国的私利,但它也的确保证了科威特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主权。
塞缪尔·享廷顿认为“在冷战后的世界中,全球政治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多极的和多文化的”,“冷战后的时代的世界是一个包含了七个或八个文明的世界”。而在这样一个多极世界中,“一个美国不占首要地位的世界将是一个更加充满暴力,更为混乱,更少民主和经济增长,更困难的世界。维持美国在国际上的首要地位是保障美国人的繁荣和安全的关键,也是保障自由、民主、开放经济和国际秩序在这个世界上继续存在下去的关键”。(注:享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3月, 第5—8页。)这段话包含着霸权国家的狂妄,但同时也反映了部分现实。
所以在分析美国的作用与多极化的关系时,一定要看到两个方面,一是不反对美国的霸权就不能建立起多极世界;二是如果不能吸收美国在冷战后维持国际秩序中的一些合理的遗产,也不能建立起多极世界。多极世界不能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建立,与过去的国际关系体系总会有联系和继承。
第三,美国的作用不能等同于霸权。同样,美国在冷战后的意图也是多方面的,由多种因素决定,不会一成不变。
建立美国单极世界,这只是美国战略的一个方面,或者说只是美国意图中的一部分,是美国冷战思维的惯性作用的表现。
在分析美国对待多极化态度时还要看到另一面。
正如布热津斯基所指出的,美国国内在如何对待多极化格局上至少有三种态度和立场。一种是前面所说的,维护美国作为一个世界领导国的地位,使美国成为一个全球警察;但“大多数美国人一般不把美国新近取得全球唯一超级大国地位看作一件特别可喜的事”,因此有第二种立场,它认为“冷战的结束使美国有理由大幅度减少国际参与,不管这会给美国的国际地位带来什么后果”,还有第三种立场,这就是:“现在是实行真正的国际多边主义的时候了,美国甚至应为此交出部分主权”,而且“这两派意见都有自己的忠实信徒”。(注: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页,第41页,第48 页)这里的国际多边主义与多极世界有相同之处。在对中国和俄罗斯的评估上也有不一致,有些主张使中俄两国只在地区一级发挥重要作用,否认它们将来在世界中起积极作用;而有些认为,中俄两国不可阻挡地会作为全球大国崛起,因而主张美国与中俄两国在世界事务上进行合作。当然,现在在美国对外政策中占主导的还是第一种,但这不等于不会产生变化,也存在着美国实行美国式的多极化战略的可能性。例如,过去美国一直把防止出现对美国形成挑战的大国作为重要的国家利益,但在1998年3月一个美国众议员界定的美国国家利益中就没有这一点, 反而强调“即使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强国也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美国人民绝对不会支持扮演这样一个角色”。(注:李·汉密尔顿:《给国家利益下定义》,(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98年4月11日。)
首先,从美国方面来说,美国的单极世界的意图正在遭到越来越多的大国的反对,压力会越来越大,美国有可能重新思考其世界战略。第二,单极世界并不符合美国的长远的国家利益,因为它固然能压制潜在对手的出现,保持美国的领导地位,但这也意味着美国要承担更多的义务,付出更多的力量,而这种事情使美国即使再强大,也是无法独力承担的。同时,单极世界的意图表明美国国内的世界主义、干涉主义占上风,但美国国内也存在强大的孤立主义的思潮,对美国企图更多地干涉世界事务进行牵制。例如,美国出兵索马里的实际情况说明,美国没有对世界所有地区出现的事务都进行干涉的能力,无法独自履行世界宪兵的职责,让其他的大国更多地承担一些世界事务的义务,对美国是无害的。所以,也可以说,多极化格局并不意味着与美国利益相矛盾。第三,美国对一些强国的世界性的能力和责任也是承认的。比如,美国一再希望日本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布热津斯基在其著作中虽然认为中国只是一个地区性强国,但至少认为日本并非是地区性而是一个世界性强国(注: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第226页。)。第四, 在分析美国的意图时也要进一步思考,美国现在的战略意图到底是要建立一个美国的单极世界呢,还是要建立一个以美国为首的或维持一超多强格局的多极世界?在这样的一个美国设计的多极格局中,美国将部分地承认各大国和强国在世界事务中也承担责任,但美国将在其中占据较有利的地位。或许,美国建立一个以美国占主导的多极格局的意图甚至超过建立一个单极世界的意图?
我认为,这种变化可能会从现在追求维护美国一国领导的战略,变为承认多极化,但使多极化格局向美国的多极化格局模式转变。美国式的多极化格局也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在美国不能建立和形成或维持美国单极世界的情况下转变战略,从美国单极世界战略变为美国主导的一超多强式的多极世界,在这一格局中,美国承认在部分世界事务中与其他四极合作,但美国利用其一超的地位,在多强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二是扶日欧,压俄中,让日本和欧洲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或与日欧结成实际上的联盟,形成美国—欧—日三极轴心世界,而使中俄两国局限在地区大国、强国的地位上。
在一些美国政治家的思维中是存在这种意图的。如布热津斯基就认为,美国可以承认中国的地区大国的地位,但不应让中国成为世界大国,因为中国不仅是个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是最有可能对美国的领导地位形成挑战的国家,而且对美国构成“最大的潜在危险是中国与俄罗斯或许还有伊朗结成大联盟,这次当头的可能是中国,而俄罗斯是随从”。更危险的是中日轴心形成,它“可能在美国失去在远东的地位和日本对世界的看法发生根本改变之后出现”。美国对俄罗斯也不放心,因为俄罗斯发展的方向不明,不排除俄罗斯重新成为一个欧亚帝国的可能性。因此,美国不能让中俄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对日本,美国则应把它看成是一个“国际事务的一个主要大国,美日联盟通常也应当被视为美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强国之一,日本显然有潜力发挥一流的政治影响”,更主要的是,日本是一个民主国家,它“更愿意在美国的保护下行事”,“美国与日本的双边关系、政治和军事关系,把亚洲最强大的经济同美国捆在一起,使日本仍然实质上是美国的一个保护国”。在欧洲,虽然有法国这个刺头,但美国通过英国、德国和北约,使欧洲与美国连接起来,在美国看来,欧洲是美国的天然盟友,它与美国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大体相同的宗教传统,实行一样的民主政治。因此,美国的政策是使欧洲必然成为一个全球性大国。(注: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第70—73页,第59—60页,第36—37页。)所以,美国可以实行扶植日本和欧洲成为世界事务的主要参与国的政策,对中国和俄罗斯则使之局限于地区范围内。一个以美、日、欧为主的多极化格局对美国没有什么危险。
在分析美国的相对衰落时也要全面一些。一是要适当地估计美国相对衰落的程度,与其说美国是冷战的胜利者不如说也是冷战的失利者的观点是不能让人同意的。它的相对衰落与当年英国的相对衰落有所不同。在冷战后,由于各国的发展,美国在经济上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时代已经过去,这表现为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世界第1退到世界第9位,国民生产总值也已被联合的欧洲联盟所超过。但是美国的衰落是有限的,其趋势是相对的,表现为它的地位有时会有回升。如近年来,美国在世界生产总产值中的比重,从80年代后期占24%上升到1994年的27%。其二是美国几年来经济增长率一直高于西欧和日本,从长远发展来看,也要看到美国有三个改变其相对衰落幅度的条件。一是过去美国由于与苏联进行军备竞赛,把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用于军事工业上,拖了国民经济的后腿。现在冷战结束,美国用于这一方面的力量大大减少,可以把更多的力量投入到国民经济领域,因此日本和西欧过去利用美苏竞赛发展经济、超赶美国的优势不再,难以继续保持过去的发展势头。二是美国近年来对经济进行了重大的结构改革,使美国在信息产业、高科技产业方面保持了较大的领先地位,这对美国经济在21世纪的发展是很有利的。三是美国有雄厚的教育力量,可为自己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在人才培养上也处于优势,这使美国在下一世纪的竞争中占有很好的地位。
再者说美国不可能永远保持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处在相对衰落的状态当然是对的,但这种相对也是双重的。现在的几个大国的发展也有自己的困难,它们也不可能永远保持过去曾经有过的高速度,它们在追赶美国方面的发展和上升势头也是相对的。日本自9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低增长,无论经济改革还是政治改革,都有很大的难度;欧洲的高失业也长期困扰着经济的发展,在欧洲的统一方面也步履艰难;中国也有很多发展中的问题,今后几年在国有企业改革、金融行业整顿、机构改革、大量的下岗工人的再就业、整治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上也面临着严重的考验;俄罗斯至今还在政治经济的危机和低谷中徘徊;东亚新兴国家在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中也受到挫折。
所以,在建立多极世界的进程中,一方面要反对美国的霸权政策和单极世界战略,另一方面也要推动和争取美国成为建立多极化世界格局的建设性力量,这是多极化格局发展的两个相互矛盾但却必不可少的方面。不反对美国的单极世界,就不可能建立多极世界,没有美国的参与,多极化格局也难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