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篇词汇衔接模式

英汉语篇词汇衔接模式

金铠, 罗亦君, 谯秋春[1]2005年在《英汉语篇词汇衔接模式对比:实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衔接作为构成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而在词汇衔接领域成果最为突出者当属侯易。然而,国内外学者对衔接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词汇衔接,却相对描述较少。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理论为基础,以侯易关于词汇衔接的发展为框架,对比了英语及其汉语翻译对应语料(Hartmann称之为A类语料)的词汇衔接,探讨两种语言所采用的具体词汇衔接手段的异同,以及在运用不同衔接手段时的数量差别。本研究把词汇衔接手段划分为九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类似九九乘法表的重复矩阵,然后又用衔接数目代替矩阵内的具体词汇,并以此建立各句之间的联结网络。本文尝试将所选取的英语原文同汉语译文进行对比,从而探讨英汉两种语言在阐述同一语篇内容时在词汇衔接模式方面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其对中国学生双语写作的影响。

金铠[2]2009年在《语篇的词汇模式与翻译教学》文中认为语篇中的词汇衔接关系非常复杂,对英汉对应语篇建立词汇矩阵图以体现词汇的衔接模式是可能的。它充分显示了词汇衔接对语篇连贯的关键性作用。通过这些复杂的网络关系,我们既可以观察相邻句对间的词汇衔接模式,又可以观察非相邻句对间的衔接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区别出双语语篇在词汇衔接方面的异同之处,从而为二语教学,尤其是翻译教学服务。

王晓霞[3]2007年在《现代汉语语篇的词汇衔接》文中研究表明词汇衔接是指跨越句际的两个或多个词项相互之间词汇意义上的联系,词汇衔接对构成语篇的文本性有决定性作用。我们可以认为,研究语篇的衔接在许多情况下就是研究词汇衔接。本文的出发点是现有的关于词汇衔接研究的一些不足:一是对词汇衔接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形式的描述上,并且因为没有探讨词汇衔接的作用机制,即使形式描述也是不全面的;二是没有追索词汇衔接的本质,使得这一研究只能在语言的表层进行,无法深入到它的内在机理中去。我们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究现代汉语语篇中的词汇衔接的本质和词汇衔接机制的作用。语篇中某一成分的理解需要借助于语篇中另一成分,这是词汇衔接的本质,也是衔接的认知基础。如果我们在理解该成分时确实寻找到了另一成分为参照并理解了它,这两个成分所在的片断就被衔接了起来。在把握好词汇衔接本质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词汇衔接具有双重性,这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一方面它是一种指称关系的确定。这一部分主要借鉴摹状词理论,但这一理论并不能直接拿来用,因为词汇衔接中很多起到摹状作用的语言单位是上下文提供的,是零形态的;另一方面词汇衔接也是语义的关联。词汇衔接可以起到帮助我们理清文本内在联系,整合上下文意义的作用。它包括:语义块内部语义串联——主要靠词义与词义在语义块内部穿针引线;语义块外部语义关联——主要靠关联词语在语义块外部整体关联。

张喜荣[4]2010年在《英汉叙述语篇参与者标识手段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参与者是体现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界定为引入语篇并给予语言标识的现实世界中的经验实体。随着语篇的发展和及物性过程的推进,参与者必然被再次或多次提及,由此产生了由首次提及和随后提及参与者标识手段表达式组成的参与者标识链。本文从语篇视角出发,对英汉参与者标识手段进行实证性对比研究。我们对比的是英、汉语对同一个参与者首次和随后提及时所使用的语法标识手段的异同。我们将参与者框定为及物性过程所涉及的参与者。为了阐明参与者标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我们提出了四个概念:参与者指称特征,参与者指称特征标识层位,参与者标识手段,参与者标识手段表达式。参与者的语法特征和语篇特征之和(参与者指称特征)构成了参与者标识的内容。参与者标识的形式可以分为叁个层面:用于描写参与者指称特征的标识层位,用于标识参与者指称特征的语法手段,以及用于传递参与者指称特征的语言表达式。我们以Martin的英语参与者标识体系为框架,经过一定的补充和修正,确立了16个首次提及参与者标识手段、8个相关性首次提及参与者标识手段和18个再次提及参与者标识手段。基于叙述语篇翻译对等语料的英汉参与者标识手段对应率统计结果显示:1)97%的专有名词、代词、名词词组在英汉语际转换时没有发生语法手段类别上的改变;2)不对应主要表现为“英有汉无”、“英有汉省”、“英此汉彼”叁种情形。我们认为导致不对应情形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语法层面的差异,另一个是语篇层面的差异——英汉参与者再次或多次提及语法标识手段的选择因循了不同的制约原则。基于叙述语篇英汉/汉英翻译对等语料的参与者标识链因循原则对比分析显示:英语参与者标识链明显受到“再次提及代词原则”、“再次提及名词原则”和“复用名词原则”的制约,遵循“焦点参与者原则”的例子极少(自叙者“we”、“I”不计)。一定比例的汉语参与者标识链因循了以上原则,但这些原则对汉语再次或多次提及语法标识手段选择的制约力均不显着。我们在语料考察中还发现,汉语会通篇连续使用名词来落实参与者的随后提及,我们将这一制约原则称为“名词指称原则”。值得注意的是,受到“再次提及代词原则”和“复用名词原则”的交替制约,英语参与者标识链不能因循“名词指称原则”,也极少因循“焦点参与者原则”。我们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名词指称原则”和“焦点参与者原则”是汉语参与者标识链的个性制约原则。

陆雷娜[5]2006年在《英汉语篇词汇衔接模式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衔接作为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吸引了众多语言学家的研究兴趣,如澳大利亚的韩礼德和哈桑(1976)、英国侯仪(1991)以及中国的胡壮麟(1994)、朱永生(2001)和廖秋忠(1992)等都做过衔接理论的研究。衔接可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词汇衔接通过词汇的选择来实现,是实现语篇连贯的多种衔接机制中最重要的一种。词汇关系是唯一有系统地构成多重关系的衔接方式,词汇衔接是创造语篇织体(texture)的主要手段。对衔接的研究大部分是对词汇的研究,对篇章中词汇方式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篇章词汇模式的研究。然而,国内外学者对衔接理论中最重要的这一部分的描述却相对较少,这与其在语篇构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相称的。 本文以侯仪(1991)关于英语篇章中的词汇衔接模式为框架,同时采用韩礼德和哈桑(1976)语篇衔接理论的部分观点,将词汇衔接手段划分为九类:简单重复、复杂重复、简单双向释义、简单单向释义、反义复杂释义、其他复杂释义、替代、共指和省略。在此分类基础上,本文对比分析了一篇英语散文以及相对应的叁篇高质量汉语译文的词汇衔接模式。结果表明,为达到语义连贯不同的语言特征导致英汉双语转换中在词汇衔接手段使用上呈现出很大差异。其次,分析对比了叁篇汉语译文之间的词汇模式,发现翻译者对词汇衔接手段有偏好。在忠于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有的翻译词汇衔接模式更接近于英语,有的则更符合汉语习惯。 根据理论论述和实际研究结果,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侯仪的词汇衔接模式理论也适用于汉语;其理论模式研究成果对词汇衔接的翻译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为翻译者提供了显性和隐性两种翻译策略。

李玲, 李志岭[6]2012年在《英汉叙事语篇词汇衔接模式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侯易的词汇重复理论为框架,按照等距抽样原则,从选取的英汉语料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对比分析英汉叙事语篇中词汇衔接的使用异同,结果发现两种语言在四种词汇重复手段的使用上均有不同,究其原因在于语言中形合与意合的区别。研究结果对英语词汇教学有如下启示:将词汇纳入语篇层次,关注语篇中的词形及语义网络中的单词。

玉斯英·玉素甫[7]2012年在《汉维语篇章衔接方式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语言的基本功能是社会交际,在实际交往中,语言的基本单位是篇章。然而以往对维吾尔语的研究,主要以语音、词汇和句子作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揭示了维吾尔语的语音、词汇和句子的规律与特点,但利用现代语言学的知识和国内外语篇研究的方法对维吾尔语篇章层次上的研究不多,尤其是对比研究汉维语篇章衔接方式方面的文章少之又少。随着双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双语教材的开发,汉维翻译等工作需求的增强,鉴于篇章的衔接在篇章构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针对维吾尔语篇章衔接问题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这一现状,笔者选择了汉维语的篇章衔接方式对比作为论文的切入点,比较和总结了汉维语篇章衔接方式的异同,分析篇章衔接在汉维语篇章构建和解读中的作用。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引言,概述了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研究意义、论文的语料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现状。第二章对结构衔接进行概述并对相关概念给予界定,对汉维语主要的结构衔接类型进行分类和总结。主要对汉维语篇章中的省略、替代和照应等结构衔接方式进行对比和差异分析,总结其异同。第叁章对逻辑衔接相关概念给予说明,对汉语和维语逻辑衔接的类型进行详细的分类和差异比较,研究汉维语篇章逻辑衔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分析其成因。第四章对词汇衔接在语篇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说明,并以大量的汉语和维语篇章语料为基础,对比研究汉维篇章中的复现关系、同现关系等词汇衔接手段。复现关系中主要对比研究重复、同义关系、上下义关系和概括词等方面;同现关系中主要对比研究反义关系、互补关系、局部—整体关系和组合搭配关系等方面。第五章是论文的结语。这部分总结了汉维语篇章衔接方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后续研究中应该继续努力和加强研究的方面。

金铠[8]2006年在《词汇衔接模式与中国学习者英语作文质量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侯易的词汇衔接模式为框架,对比英汉对应语篇的词汇衔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优、劣作文样本各六十篇。本文试图揭示词汇模式与写作质量的关系,特别是就中国背景下二语写作的教学意义进行探索并提出了拓展学习者使用语言的能力。研究表明,侯易的词汇衔接模式同样适用于汉语,只不过英汉两种语言倾向于使用不同的词汇衔接模式。同英语语篇一样,好作文倾向于使用更多的复杂词汇重复模式;而差作文,如同汉语对应语篇,则倾向于使用更多的简单词汇重复模式。因此,本文有理由认为词汇衔接模式与写作质量关系密切。

孔玮[9]2006年在《英汉语篇中的词汇衔接对比研究及其在翻译中的运用》文中指出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韩礼德和哈桑出版《英语的衔接》一书,并创立了衔接理论以来,衔接理论就一直受到语言学界和翻译界的关注,不少国内外学者力图建立衔接与连贯的关系及其在语篇生成中的地位。衔接被看作是生成语篇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在语篇翻译中占有重要位置。澳大利亚的韩礼德和哈桑(1976)、英国的盖·库克(1989)、侯仪(1991)以及中国的廖秋忠(1992)、胡壮麟(1994)、朱永生(2001)、张德禄(2003)等都做过衔接理论的研究。然而,国内外学者对衔接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词汇衔接,却相对描述较少。 事实上,词汇衔接在语篇构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赋予话语篇章性的重要手段,同时还起着组织篇章结构的作用。由于有词汇的衔接才能保证语篇的主题和语义场取得统一。而随着语篇分析和语篇翻译研究的发展,词汇衔接涵盖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正在逐步探讨衔接与翻译的关系,并且进行英汉衔接手段的对比研究,分析衔接手段的异同对于翻译的意义,但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把握和运用衔接手段方面的讨论还显得不够,对于英汉衔接手段的差异对翻译策略的影响显得不够系统和完善。为此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理论为基础,以侯仪(1991)关于词汇衔接的发展为框架,从英汉语言对比出发探讨了篇章以及衔接的概念,英汉语篇中词汇衔接的主要差异。本研究采用侯仪对词汇衔接手段的分类:简单重复、复杂重复、简单双向释义、简单单向释义、反义复杂释义、其他复杂释义、替代、共指和省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英汉两篇文章,之后随机选择了40篇新闻类文章(英汉各20)进行词汇衔接模式的统计及分析,对两种语言在衔接手段上存在的差异进行分类描述,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并针对英汉语篇词汇衔接的差异,系统性地探讨翻译策略。 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简要回顾衔接理论的起源与发展、衔接与语篇分析和语篇连贯的关系,说明作者的研究目的、范围和相关概念。第二章介绍有关衔接的研究状况,介绍了衔接的分类以及西方研究者例如韩礼德和哈桑、侯仪、盖·库克等人的研究重点,和国内一些学者如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等人对衔接理论的扩展和研究。第叁章在侯仪的词汇衔接理论基础上收集了大量的英汉语料,比较了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衔接模式的总体差异。第四章根据所列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英汉语言在词汇衔接模式上的差异,并指出造成两种语言在衔接方式上差异的根源。最后一章探讨在翻译教学中如何运用衔接理论,以及在翻译实践中如何重现衔接关系,有效地处理衔接手段的策略。

李玲[10]2008年在《英汉词汇模式的对比研究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长久以来,在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中,语法一直被置于首位,而词汇则被当作是意义固定、孤立而没有生成能力、依靠句法规则组成句子的“砖块”。但词汇的地位和重要性逐渐地受到认可和重视。最有影响力的理论由Michael Lewis提出,他认为“语言是语法化的词汇,不是词汇化的语法。”(Lewis,1993)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也丌始发现,语言并不仅是由传统的语法和词汇组成的,也包括大量的多元词“预制”组块。因此, James Nattinger·& Jeanette DeCarrico在其合着的《词汇短语与语言教学》一书中强调了词汇短语即词汇组块的重要性并建议外语教师引导学生像本族语学习者一样学习、使用预制语块。另外20世纪70年代前,对词汇的研究主要是在词组和句子层面进行。然而到了70年代,随着篇章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兴起和发展,语境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随之对词汇的研究也上升到篇章层次,而在其中充当桥梁作用的正是词汇衔接。关于词汇衔接最为着名的理论是由Michael Hoey提出的。他强调词汇衔接是“唯一重要的词汇衔接手段”(Hoey,1991:9),并分析了在非叙述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模式。基于词汇在语言中的重要地位,以Nattinger &:DeCarrico的词汇组块理论和Hoey的词汇衔接理论为理论框架,本论文意在探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在短语,句子和语篇叁个层面的词汇模式,并由此对两种模式的异同做对比分析。在短语和句子层面,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大量多元词组块,其结构介于完全固定与自由组合之间。本论文关注的是英汉语中固定和半固定的预制语块。两种语言中绝大多数固定词组的意义是不透明的(即无法从字面意义猜测词组意义),结构不可改变;而半固定词组的意义是不同程度的透明的,有极少一部分是完全透明的,结构上是可变的,因此在具体的语境里可能有不同的变体形式。英汉语中这两个层面的固定组块模式也存在不同点:英汉语中几乎没有结构和意义完全对应的短语。“四字”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都是汉语所特有的,在英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表达形式。虽然谚语是英汉语及其他语言所共有的,也仍然存在不同之处。在篇章层面本论文对从两本小说中随机选取的部分文字做了对比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出英汉语中对四种主要词汇衔接手段使用的异同点:最明显的共同点是两种语言均最倾向于频繁使用简单词汇重复,简单释义次之,复杂释义在再次,复杂重复使用最少。但在具体每种词汇衔接模式的使用上也存在不同之处,这一点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本研究能为中国的词汇外语教学提供启示:在短语和句子层面的教学上建议教师采用词汇模式教学法;在篇章层次,应当更多注意出现于重复衔接模式中的词汇。全面关注词汇在不同层面的模式,词汇教学才能踏上一个新的台阶,也才可能克服传统教学中的缺陷。这种词汇教学方法从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学生的产出性词汇量与其接受的一样大。本研究将词汇组块理论和词汇衔接理论相结合,同时关注英汉语中静态的及动态的词汇模式,因此是相对系统和全面的,为英汉词汇模式的对比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英汉语篇词汇衔接模式对比:实例研究[J]. 金铠, 罗亦君, 谯秋春.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 语篇的词汇模式与翻译教学[J]. 金铠.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3]. 现代汉语语篇的词汇衔接[D]. 王晓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 英汉叙述语篇参与者标识手段对比研究[D]. 张喜荣.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5]. 英汉语篇词汇衔接模式的对比研究[D]. 陆雷娜. 南京师范大学. 2006

[6]. 英汉叙事语篇词汇衔接模式对比研究[J]. 李玲, 李志岭.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2

[7]. 汉维语篇章衔接方式的对比研究[D]. 玉斯英·玉素甫. 新疆师范大学. 2012

[8]. 词汇衔接模式与中国学习者英语作文质量的关系[J]. 金铠.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

[9]. 英汉语篇中的词汇衔接对比研究及其在翻译中的运用[D]. 孔玮. 湖南大学. 2006

[10]. 英汉词汇模式的对比研究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D]. 李玲. 山东农业大学. 2008

标签:;  ;  ;  ;  ;  

英汉语篇词汇衔接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