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数学;六年级;学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教授给学生们的数学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想要获取更多的知识就必须通过学生的自行学习得到。我们教师应该为学生打造一个崭新的实践平台,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教师通过引导、启发学生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稳固的提升与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一、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力的发展
自主学习并不代表者让学生自由散漫地学习,不是想怎么学就怎么学的那样,而是要在我们数学老师的帮助下,有计划,有规律的学习,同时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数学教师的辅助就像指引前方道路的路灯一样,为学生照亮前进的方向,老师会总是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在学生数学思路受阻的过程中给予点拨。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倒数的认识》这一课时,这节课是围绕着让学生理解相应的倒数概念的知识,并让学生们掌握一个数倒数的方式方法。根据这一课程的目标我们相应的数学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导学案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我们首先让生们自主研读课本中关于倒数的知识,再让学生通过分组的讨论自主探索出其相应的基础知识点,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通过我们数学老师的点拨让学生们产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们深入理解倒数的意义所在,并能准确判断出一个数的倒数形式。我们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中让学生先以理论理解知识点为主,通过自行阅读课本知识了解与倒数相关的数学知识概念,这样会避免学生盲目地进行阅读学习。还可以让学生们以实战练习为主,通过课本习题与练习题的例子巩固其理论的数学知识,内化能力。并且这些练习题是数学老师尽心挑选设计的,是为了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的需求,而科学合理化地设计是为了学生数学素质全面地发展。
二、开展课堂活动,发扬传统文化德育
从古至今,传统文化一直都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壮大,而这些传统文化一般都有着具体的载体,这些载体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发展和延伸。传统数学文化的学习不仅要依靠课本知识和课堂学习,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传统的文化活动来进行实现。因为传统文化学习是需要学生不断去感受和了解的,通过自身的体会和感受,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并且主动去将传统文化的优良品质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组织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让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习传统文化德育。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六年级《分数乘法》时,教师可以在这堂课后的十分钟,带着学生一起来翻开课本“你知道吗?”的部分。教师带着学生去感受并作出这一道古时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历史,这样组织日常传统文化德育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知识,掌握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课内生活,让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能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学习传统文化德育知识。
三、学以致用,开展数学问题生活化
在课堂上要想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氛围当中,就必须让学生有自己独立学习意识,而要唤醒这一条件就必须考验老师的课堂临场能力了。小学时期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学生自制力差,好奇心强烈,学习时心里压力很大,教师要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处处留心观察小学生的心理动向,要从小学生的心里变化开展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地、自愿地去学习,而非以往的沉闷,枯燥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不了兴趣,也不利于教师进行简单有效的教学策略。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百分数的应用》中关于“利息”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现有的利率是怎样的,并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压岁钱进行如何存钱在划算,以及在存储的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积极配合老师,有一部分学生制作了一张表格,把银行的从开始存进的第一年到未来几年的年利率进行估算并记录再案;也有另一部分学生制作了扇形统计图进行分析应得到的利息。在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计算过程中,学生对利息、利率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培养了他们不乱花钱的习惯,从而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这样与生活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强大魅力,满足了内心的求知欲,也在实践中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
四、铺设语言的阶梯,引导学生的数学语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标理念虽然受到很多学校的重视,但是在实践运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究其本质为实践行为不符合新课程教育理念,新课程应注重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改进,所以数学教师应树立与时俱进理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室是锻炼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重要场所,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借助教材中涉及的日常话题,巧设数学语言的阶梯,让小学生具备语言表达的基本技能。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成应用题》时,“某学校组织学生去植树共去200名学生,可分成4个植树小组,已知第一组和第二组的人数之比为3:4,第二组与第三组的人数比为5:6,第三组与第四组的人数之比为6:7,问这4个消除分别有多少人?”我们老师要引导学生先看清题意,这道题问的是什么?先讲的是一个什么事情?再告诉我们要算什么?最后仔细分析问题。只要明白了这些词句,学生就能从应用题中的生活语言中找出解题的关键线索,把握应用题的主导线路才能解决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反复读题目,并通过自己的思路口述解题。这样会使学生利用生活的语言来解答数学的语言,通过这两种语言的相互转化形成数学语言的阶梯,来促进数学语言的发展,并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巩固和拓展教学内容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高新科技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多媒体技术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中,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更多的数学知识引入课堂,能够拓宽学生的视听感受,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种多媒体技术烘托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所以我们老师在教学六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运用,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对于难易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要重点分析其所具有的知识特点,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区别。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传达相应的数学知识,能为学生在日后的数学学习中,有效地提升自身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数学知识的能力认知。
例如,在学习小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时,教学分数除法基础的知识时把数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容易混淆、容易出错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设计成填空,选择,判断题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可以按照由易到难的方式进行设计,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题目的练习当完成自己的那部分后,可向上挑战较为困难的习题,培养学生不断挑战自我能力的信心,并且可以设计闯关游戏之类的模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这种模式下将所有的知识点环环相连,层层递进,进而可以促成一个清晰合理的知识框架,夯实基础知识。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而且激发学生了对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少犯错,进而提升了数学学习水平。
六、改善教学理念,增强教师评价体系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中很多簇新元素不断出现出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和特点都不尽相同。解决的一个办法,就是分层教学。把一个班级的学生,按照数学成绩水平的高低,分成优秀层、及格层和后进层三个层次。对同一个层次的学生,采取同一个教学策略,必要时做些微调。优秀层的策略是“超前学习”,后进层的策略是“做有用的事情”,而及格层是我们核心关注的焦点,它的策略是“脚踏实地”。同时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式教学,以此来肯定和鼓舞学生的士气,使小学生更加相信自己,并且增强了教师的评价体系。
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这一课内容时,我会构造这样的一个情形,拿一堆积木搭成的常见的图形矩形、正方形、菱形、圆柱、圆锥等让各个学生找出它们以前没有接触到的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画出来,我会进行检查评价并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新内容,优秀层的学生可能很快就找出来了,我会立马检查评价,然后让他们寻找更难的题目去做;后进层的学生可能会对着积木图形发会呆,我会时不时地提醒他们想想学过图形的特征,或者直接告诉他们特征是什么;及格层的学生可能起伏不定,我会留心观察他们犯下的错误,分析出错的原因,寻找改善的方式,并进行评价。由此看来,这样新式的教学理念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并让教师以此为契机评价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在需求不同方面下进行了相应的评价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同时也展现了小学数学教师的高超技巧,也提升了数学教师的评价能力,从而促使了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小学数学课堂教育的目的和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的目标不再是只为了应试,还应该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期间更加表明了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素,而要达成这种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我校数学教师要从我们学生的视角出发设计教学,使学生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明.提供学生言语的空间——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之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158.
[2]岑芸.在沟通中理解,在变化中升华——“百分数的意义”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9(20):66-67.
[3]沈东艳,欧巧红,徐方琦,郑紫薇,胡志伟.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湖州市吴兴区小学的调查问卷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3-15.
[4]林海燕.例谈“先学后教,多学少教”的教学——以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9(27):9.
论文作者:朱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能力论文; 知识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