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昆明 650501)
摘要:探此次分析旨在探究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应用PBL教学法的实际效果。主要方式则采用传统药物分析教学与PBL教学法两种方式进行比较教学。最后教学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相比较传统教学,PBL教学法一改以往的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积极学习为基本,在学生对药物问题分析方面有很大的提升以及有效的提升了学生对学习药物分析课程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对于提升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本身也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药物分析课程;PBL教学法;效果分析
药物分析课程是一门对于药物医学重要的课程,其基本特点包括:基本理论量多、体系繁杂,并且大多内容实践操作少,因而课程比较枯燥。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都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照本宣科式教学,虽能站在前人的基础上便利教学,但学生若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进入死循环,难以理解时,就很容易陷入弊端,难以继续前进,甚至对于药物分析课程产生逆反心理[1]。PBL教学法则是从问题开始,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让他们探讨、研究问题的解决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分析能力,在思维中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达到深刻的效果,而教师只是个问题分析过程中的引路人。经过长期的反复实践教学,目前PBL教学法在全球范围内都通用,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为了更深入的了解PBL教学法,明晰它的实际教学效果,特做以下分析报道。
1.实验对象与方法
1.1实验对象
随机抽取同一学校新入学的同一年级的两个不同班级的药物学专业学生作为本次药物分析教学的教学对象。其中一个班为对照班采用药物分析一般教学方式;另一班为观察班采用PBL教学法。观察班与对照班的学生对于药物分析基础知识相差无几,性别、年龄等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具可比性。并且两个班的药物分析教学教师为同一人。
1.2 方法
1.2.1提出问题
两个班级也将使用相同的教学材料。将观察班的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式进行分组,且每组学生人数相同,教师会在每次课堂之前依据药物分析系统理论大纲的要求,提出具体的问题,包括:质控指标的确定、药物鉴别、药物剂量等问题。提出需要关注的重点、中心点,使得学生心中有追求的方向,并以此制定查找答案的方案。
1.2.2解决问题
分好组的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分工协作、分段进行等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如:互联网资源、教师帮助以及向其他组的同学共享信息等等,将可用的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再由小组自行讨论,若有意见不一的,可再查相印证的理论依据,再由小组统一意见,形成最后结果。制成纸质或电子文档,以备检查。
1.2.3教师评估、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将记录学生的大多问题进行解答,再统一将学生所做的讨论结果在课堂上一一展示,先由所有学生间进行讨论评判,再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估,同时教师也会提出争议问题,由所有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再每一组讨论完结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并结合每组的综合表现给出相应分数,最后再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与反思。
1.3统计学处理
统计将使用 SPSS18.0 软件包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采用x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教学实验结果以最后学期完结进行期末测试,以期末测试成绩为比照结果,最终测试结果表明观察班理论及实验平均成绩都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PBL教学方式主要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教学方式,这从基本教学方式上有了质的变化。经过整学期的教学研究、最后通过期末测试的方式发现,观察班的药物分析课程理论与实验成绩的水平明显比对照班的要优秀,探究其主要原因则是教学模式的不同,在基础知识相差无几并且老师也为同一人的情况下采用相同的教材,因此教学模式的不同具有比较的意义。对照班的教学模式主要为一般的药物分析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下主要依靠教师的课堂授课为主,学生思考问题往往跟不上重点,会容易出差错,甚至课堂上也会难以接受知识点,显得被动接受,因此在教学效果上往往会事倍功半。而观察班的教学模式则采用的是PBL教学法,这种模式下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情况下,学生的积极性会提升许多。不仅如此,这种模式会以老师提出中心问题开始为主线,“先问题,后内容”的教学模式[2]。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问题答案的搜寻,这种效果使得学生能在课程开始之初便很投入的听课;其次在经过分组的情况下,小组讨论的模式,通过课程将问题答案形成模型,通过小组讨论进行深化理解,通过其他手段方式进行查找答案,能够有效地发挥学生主动追求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再经过小组间的评估讨论,将学生的思维扩展至最大可能,形成小组之间的配合、协作;最后再通过教师讲解,将主要问题透彻、明晰,这样的效果会增加学生记忆、吸收知识点的程度。
现目前PBL教学法在我国还不普及的原因主要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及教师对新教学模式的探究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备课时间,整理出系统的教学结构、步骤,才能游刃有余的进行教学,因此现在现代药物分析教学上仍采用传统的方式,也难免不了在校学习的学生会有抗拒心理,即将选择进入学校学习的学生会望而却步[3]。此外PBL模式也需要专门的物质基础上的支持,添设齐全的设备,但由于这种模式本身还不被重视,普及度并不高,因此仍在试点教学过程中。由于药物分析因其本身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在最初时期便要扎实基础,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过程,后期在讨论中才能主动跟上节奏进行问题的探讨。此外对解决问题后的汇总,经过教师评价后的信息共享也是重要的教学环节,这能够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
综合上述分析,PBL教学法虽在国内并不普及,但在国外许多医学教学中,成效显著,这给我国的医药学专业教学方式提供了实践依据,更何况本次教学实验结果也证明PBL模式教学法会为我国培育更多思维活跃、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的医药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实际意义较大,值得普遍推广。
参考文献
[1]范琦,袁佩,何丹,等.PBL在药物分析实验课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5):575-576.
[2]范晖,涂惠.PBL教学案例的筛选与探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1,17(5):999-1002.
[3]陈春燕,郭晓奎.传统教学法与PBL结合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08,35(9):1494-1495.
论文作者:张艳 杨立姮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药物论文; 教学法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程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教学方式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