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经验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启示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研究香港教育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香港是一块仅一千平方公里、人口600万且无资源可言的弹丸之地,但经过战后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南中国海岸的“东方明珠”、世界著名的商埠、购物天堂以及世界金融、贸易、旅游、信息中心之一,被誉为“亚洲龙”。1995年人均本地生产总值逾2.4万美元,人均寿命男女分别高达75岁和81岁,近年来连续被世界权威机构评为最佳投资地区和最有发展前景的地区。考察香港战后经济历次转型和连续起飞的历程,可以看到,推行教育现代化起了极其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其特有的实践和经验,揭示其中的时代启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探讨东方型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香港是战后世界诸多新独立国家和地区学习西方推行教育现代化、办教兴邦中少数获得成功的佼佼者,探讨它从资源匮乏和战后生存危机到成为“亚洲龙”的发展经验以及用战后50年完成了发达国家近300年的发展历程的秘诀,将有助于认识后发型教育现代化在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华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具体特征,从而加深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理解。
2.有助于探讨现代教育发展规律和现代教育模式。香港以华人为主体,既受到中国封建教育影响又受到英国古典教育强烈作用,且曾建立过中国旧教育制度并又套搬了英国传统教育体系,探讨这种既复杂又保守的教育体的时代更新和模式转变的具体进程,将有助于认识现代教育发展规律以及这种规律在特定文化背景中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模式变体以及演变阶段和方式,把握教育的现代转型和推行改革的切入口、攻坚部位等,找到建构现代教育模式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3.有助于把握教育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香港作为一个多元社会,中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此汇聚、交织和演变,因而提供了教育与多元文化的最直接关系,并将向我们展示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最彻底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教育变革过程中的最真实的冲撞、融汇及更新的过程,为中国走向多元化社会进程中相应的教育改革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4.提供有益的示范和可直接借鉴的经验。香港除政体外,与内地有重大的相似性,如都属于中国和中华民族,使用同一语言,共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在求学、兴学及教育传统上均有一致之处;经济发展与内地密切联系,尤其与珠江三角洲已一体化,都将提出类似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原先发展起点相同,都注重追赶发达国家,因而发展类型相同且过程一致,有一定的可比性和直接借鉴的意义。
二、香港教育现代化演进的基本历程
香港原属广东东莞县的一个小渔村,香港开埠直接源自于鸦片战争这一中国历史重大转折时期,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紧密联系。英军强占香港后,牧师莫礼逊(MORISON)于1843年11月创办了香港第一所现代意义的教会学校。综观自第一次鸦片战争至今一个半世纪的香港教育现代化进程,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把这一进程划分为两大阶段。战前的百年香港教育有一定的发展,在亚洲较早创办了香港大学(1911年),且在当局大力扶持下英文教育日隆。但相对来讲,这一时期香港教育基本上属传统精英教育模式,主要为少数上层人服务,目的是要维系英人对香港的统治,本质上是脱离生产实际的。香港大学初期仅有54名在校生,且偏重人文古典学科,就是要培养在港的英国殖民代理人和管理阶层。香港教育的真正发展是二战之后。二战和中国国内战争,使大批难民和科学家,工厂及资本流向香港,促进了香港经济的逐步转型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真正起步。许多人认为香港主要是转口贸易发展起来,分析表明,转口贸易对香港经济发展有很大作用,但最重要的乃在于它建立起自己的工业生产体系,创建了符合现代经济发展规律的现代教育体系,从而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一次次转型升级,形成一波高过一波的经济飞跃浪潮,促进了香港从单纯的小型转口贸易向现代大型工业、金融、贸易、旅游服务业一体化经济体系发展,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世界著名大商都。教育在为经济发展中也获得有效的改革和较快的发展,形成一个不同于中国也不同于英国的、特色鲜明的现代教育体系。这是一个不同于前一阶段的伟大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主要集中表现为四次重大的教育改革浪潮。
第一次是于1945年前后掀起以扩大教育规模、满足发展需要为特征的教育改革浪潮。从而第一次对以英文古典教育为主体、以培养少数上层精英为主的英式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改革,第一次提出香港教育必须为香港发展服务,为香港人服务。这次教改的核心是:(1)大力普及初等教育,使每个儿童都有书读;(2)改独尊英文教育为中英文教育并举,创办新大学满足有志青年求学;(3)倡导从古典人文教育转向实用为主的新教育,尤其是大力举办适应当时大量从内地移港工厂技术要求的职业培训。该次教改直接导致了港英当局特邀英国曼彻斯特首席教育官彼舍(MR.N.G.FISHER)来港考察两个月,发表《彼舍教育报告书》,提出下列重要建议:一是大力发展小学教育以满足日益增多儿童入学要求,并在低年级尽可能用中文讲授,三年级后再设英文,小学要毕业统考,统一颁发文凭;二是鼓励民办公助发展私校;三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四是积极推行成人教育;五是扩大师范教育,培养合格师资;六是更新学校设备,多建新校。该报告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对香港教育改革有重要影响。香港于1950年和1952年相继举办小学和中学会考,分中文与英文两种举行,并使各行业建立起按教育水平录用员工的人才使用体制。这次教改对香港发展起了重大作用:(1)顺应了以华人为主的工商企业的发展,教育的扩张既保存和吸纳了大量优秀人才,又培养了各种香港发展需要的大批人才,推动了50年代香港经济的转型,在中国受外国封锁使香港丧失转口贸易港的不利条件下顺利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2)是一次现代教育对英国古典教育的公开宣战,促使香港教育开始走出世袭精英教育的模式,放弃以古典人文教育为核心和以等级教育为特征的教育体系,转向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普通大众服务。香港大学在校生首次突破百人大关,1951年增至852人,并开设多种工商科目,1956年设立了校外课程部。此外,香港还成立了多所专上院校,并大力开展成人职业技术教育,为建立现代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3)是一次中西教育文化上的一次冲击和交融,意味着单纯套搬英国教育模式时代的结束,开始走向探索建立香港发展需要的教育模式的新里程。
第二次是始于60年代中期并延续到70年代的以推进教育转型促进工业化为特征的教改浪潮。60年代后,香港工业发展很快,1966年本地生产总值已达136.4亿港元,纺织及制衣业规模最大,工厂迅速增加,从1960年4784家增至1969年14078家,工人从21.6万增加到52.4万人,而且新兴工业如橡胶、电子、金属加工、玩具等行业开始兴起,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一方面是对各种人才需求量剧增,另一方面以往仅注重培训低层次技术工人为主的教育体系已日益不适应要求,迫切需要培养大量中等以上的高技术人才,从而触发了新的教改浪潮:(1)扩大教育规模,学生人数迅增。一是大力普及小学并扩充中学教育;二是在崇基、新亚、联合三所书院基础上成立香港中文大学(1963年10月17日),1967年把三所师范学校升格为学院,并在中文大学增设教育学院,以解师资严重不足;三是成立浸会学院、岭南学院(1967年),1969年摩理臣山工业学院开始招生,并成立工业训练中心。(2)推进教育转型,强化为经济发展服务。一是转变传统科目,实行重大改制,以适应香港两头在外的典型外向型经济对现代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要,如中文大学自创办起就注重开设如电脑、电子学、生物化学等各种高新技术科目,香港大学一改以英国古典遗风著称的学术传统也先后增设了工学院、建筑学院等应用性院系,两大学都加速专业调整,加重理工科比例。二是适应香港技术升级,提高技术教育档次,创办香港理工学院(1972年)。该院创办是香港教育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推进香港经济起飞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工商界人才极为匮乏,按当时测试,香港的主要工种必须增加2000个技师才能达到英法类似工种的技术水平。该院成立当年就招收12000多人,到70年代末在校生已近2万人,80年发展成为拥有7个学院共24个学系,开出230多项课程,在校生近3万人的全港最受工商界青睐的学院。现时香港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经理都毕业于该校。三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中等以上成人技术教育。除大专院校开设的成人专业课程外,1965年设工业训练咨询委员会推动工业技术培训,1971年后相继成立多所工业学院,到70年代末能提供3.5万个学位。四是大力发展非正规教育。60年代中后期后,各种社会力量纷纷参与职业技术培训,兴办各种成人学校,对提高香港整体劳力素质起了重大作用。(3)加强基础教育,强化普及教育水准,在普及小学教育基础上,提出普及初中教育的任务,进一步提高香港社会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总之,第二次教改运动基本上实现了香港教育的转型,建立起以经济发展为基点的强有力的经教互动机制,有力促进了70年代香港经济的起飞。
第三次是起于80年代初的以促进现代教育革新、推动高科技兴起的教改浪潮。80年代初,香港现代经济体系已基本形成,金融、房地产、旅游业以及信息服务业更加成熟,逐步走向世界中心舞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下,产业开始从劳力密集型转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迫切需要改革教育,以便在更高的水平上整合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适应经济的更大发展。在社会各界的推动下,香港当局下决心改革教育,在1978年9月全面推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同年发表了《高中及专上教育发展白皮书》,提出扩大高中教育规模,成立更多的工业学院。1981年特邀国际教育顾问团全国评估香港教育制度,次年发布《香港教育透视》报告书,从而拉开了第三次教改运动的序幕。这次教改主要表现为:(1)继续扩大教育规模,一是扩大香港理工大学规模,专业体系更加完善,在校生达2.8万余人;二是于1984年创办城市理工学院,办学次年就招收学生4500多人,专业达20余个;三是扩大工业教育规模,新建工业学院4所,工业训练中心10所,使两者分别达到8所和18所,至1990时已可提供11万个各种学位。(2)重视教育规划,强化行政统筹作用,先后成立教育统筹委员会、教育委员会、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职业训练局等机构,制定中长期教育规划,每两年发表一次咨询报告,突出调动全社会参与教育和宏观统筹的作用。(3)建立系统的科技教育体系。在两所理工学院基础上,1986年再兴建旨在成为一流学府的香港科技大学,并创建科技学院,形成不同层次类型的科技教育体系。1991年全港接受不同层次科技教育人数10万人,1995年达20余万人,科技教育带动了香港科技发展。1983年全港电子技术人才4400人,尔后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1990年已达万人之巨。(4)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成立公开进修学院,1979年首期招生就达10万人之巨,成为开发香港人力资源的一支重要力量。可见,第三次教改促进教育更大发展,培养出大批高水平的人才,支持和发动了香港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浪潮。
第四次是起于90年代初的以创建具有地方特色教育体系实现香港社会转型的教改浪潮。80年代末,香港产业已倚借国内及东南亚各国实现了低层次产业的转移,为创建高级的地区产业体系获得了雄厚资金和广泛的支撑关系。自此,香港信息业异军突起,高新科技产业群系开始形成,产业出现了新的转型升级,对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从而使教育改革成为与政体改革一样受到港人的广泛关注。自90年代来,香港教改频繁,突出表现为:(1)强化科研意识,注重研究型人才培养。一是提出建立具有世界水准的“卓越学科中心”,把“投资放在其先进设备和学术活动上,以维持其在国际上的优先地位”。二是大力扶持高校科研活动,加大科研投入,1995年审批项目454项,拨款2.05亿港元,平均每项45.15万元,而1996年则达每项55.26万港元,其研究经费比80年代成倍增长。三是创建科技大学,大力培养研究类科研人才。四是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1985年,全港在学研究生不足三千,1991年达6960人,1995年达13643人,且攻读研究型高级学位人数倍增。(2)注重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三学院升格为大学。升格三所大学,是香港90年代初教育界的大事,从根本上突破早期偏重单一技艺性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了把培养有科研基础、素质全面的高水平应用性人才放在首位的办教方针,其二是各专上院校招生规模一再扩大,尽管适龄青年人数不断增加,入学率仍从1990年的9%增至1995年的18%,开始进入大众型教育阶段;三是高教专业设置更加广泛,几乎覆盖所有有关行业。(3)强化教育质量。一是强化普及教育质量,在实现全面普及中学教育基础上,推出诸如目标为本课程、联考制度、教学语言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语文能力等教改;二是强化专上教育质量,注重学科评估,努力提高学科质量水平,并实施教育实绩考评制度,完善校外考试委员制度。(4)建构新型的教育体系。以往香港教育以梯级分工为主,由下至上各司其职:工业学院培养高级技工及技术员,理工学院培养高级技术员和工程师,大学培养高素质的研究型专业人才。三所学院升格大学以后,这种教育体系的分工被打破,形成一种在梯级分工基础上以专业分工为主的新教育体系,这种体系突出以不同的专业特点和办学类型作用于香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应层次和产业领域,适应了新的产业转型升级。(5)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不仅与世界各著名学府合作,也强化与内地教育学术交流协作,如香港中文大学与广东和美国耶鲁大学合作进行有关南中国发展的研究,并在北京成立联络处;理工大学与国内14所理工大学建立协作关系;科技大学正与国内外各大学合作成立研究型大学协会,等等,充分显示香港教育正在大力推进国际化中迈向光辉的21世纪。总之,第四次教改秉承了战后香港教育现代化运动的一贯宗旨,其目的都是要进一步促进香港的繁荣发展,但与前三次又有质的不同,即前者主要是在规模扩张中推进教育的转型,而后者则更多的是在推动转型中扩张发展,努力创建有香港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这是一场关系到香港教育跻身于世界前列的重要改革。
香港教育经过百多年的发展,已建立起系统的教育体系,实行幼儿园3年、小学6年、中学5年、大学预科2年、大学本科3年、硕士研究生1—3年、博士研究生2—5年的教育制度。儿童3岁入幼儿园,6岁入学,实行九年强迫义务教育,1993年入高中阶段学习者达90%以上,表明已基本普及两年高中阶段教育。中三后考试分流,升学者分读文法中学、工业中学、职业先修学校等。中五及相应学历者毕业后,参加香港普通教育程度会考,升读大学预科、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等。一般说来文法中学以升学为主,但其他学校学生也可与中七毕业者一样参加香港高级程度会考,合格者进入各相应大学。1995年,香港有幼儿园731所,学童467718人;小学860所,学生470997人;中学575所,学生479301人,其中文法中学419所学生416151人,工业中学21所学生21395人,职业先修学校26所学生22299人,实用中学2所学生约900人,特别技能训练学校3所学生约900人。香港官方认可专上院校8所,其中受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科技大学、理工大学、城市大学、浸会大学和岭南学院,共有在校生76357人,被认可的树仁学院有在校生2600人。7所工业学院在校生48421人,两所科技学院在校生12961人,香港教育学院在校生8759人,香港公开进修学院有到校系统上课学员20085人。21所工业培训中心每年培训人员达2万余人。据初步统计,全港各种成人教育课程的注册人数,近年每年均逾50万人次以上,约占总人口的1/10。日益发达的教育是香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结果,也是香港进入现代城市化、工业化社会,实现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的根本保证。
三、香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经验
以上可见,香港人以其聪明才智,积极有力地推进了这一独特社会的教育现代化运动,成功地推进了经济的连续起飞,促进了香港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进步,创造了时代性的辉煌业绩,其主要经验可归结为下列方面:
1.转变办学模式,坚持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战后香港教育改革的最成功经济是敢于变革英国古典贵族型精英教育模式,坚持推进教育与香港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为其服务,逐步建立起教育与经济的互动机制。如战后顺应华人社会发展,改独尊英文为中文与英文并举,倡导中文主体英文实用的教育策略;坚持教育民主和民主办教原则,允许多种办教体制并存,使教育获得宽松的发展环境;坚持注重实效的办教原则,放弃传统纯学术的教育模式,突破封闭的脱离实际的办学机制,坚持按实际需要办学,设专业、选课程,培养各种香港需要的人才;积极推进平民教育运动,在加速普及基础教育的同时,成人教育也得到蓬勃发展,从而较快地全面提高香港社会的劳力素质和文化水平。香港教育现代化进程,始终贯穿着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办学模式从传统转向现代,逐级转型提升的进程。这是任何国家推行教育现代化实践中的最根本的经验。
2.重视科技作用,大力发展科技教育。香港推行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重视科技作为改革社会发展经济的带头因素作用,建立起系统科技教育体系。香港50年代创办理工学校,尝到了甜头,由此一发不可收,科技教育越办越好,越有特色。60年代后在改造两所大学的同时,创办工业学院和理工学院,大获成功,引发70年代经济飙升。80年代在兴建城市理工学院的同时,再度兴建科技大学与科技学院,如此豪举实属罕见,可见港人对科技教育确实情有独钟。现香港已建立起从初级科技教育到中等、专科、本科乃至研究生的系统的科技教育体系。中小学系统开设各种科技课程,现有21所工业中学、7所工业学院、2所科技学院、1所科技大学,据初步统计,目前接受科技教育学生数占全港同等水平学生数近一半。仅1995年,就读工业及科技学院学生61382人,理工大学和城市大学有近3万名科技类学生,科技大学有本科生5139人及研究生1156人,此外其他专上院样科技类学生约1万多人,足见香港已建成强大的科技教育基地。正是这一科技教育基地的形成,促进了香港教育体制的转型升级,使传统教育模式获得了根本的改造,建立起崭新的现代教育文明。正是重视科技教育,才为香港工业化培养了一批批出色的建设大军,使香港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国际大都市。
3.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培养实用性人才。这是香港教育现代化的另一重要经验。战后,香港急需发展经济,内地迁入的工厂也急需大量技术工人,但当时香港大学严重脱离实际,人才无法解决,从而促使职业技术教育的兴起,也由此促进了教育模式的改造。职业技术教育和科技教育一样,为香港产业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改造了香港的劳力素质。从50年代的劳工培训中心到理工学校,60年代的工业训练处,到目前从中等专上院校均已普设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建立起从初级到中级、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以及正规和非正规形式的完整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赋予整个教育体系很强的职业技术倾向。不仅培养了大批能商实干、能工巧匠的实用性人才,而且使香港的各级各类毕业生都具有较强的社会职业适应能力和实干能力。据称,香港专上院校中近2/3的专业属实用性的,都具有职业性特征。
4.坚持多元化教育体制,实施多样化办学形式。香港教育现代化的另一经验是坚持多元化的教育体制,中西合璧,兼融并包。如顺应历史潮流和市场规律,放弃单一英文教育,允许多社会团体的办学方式存在,倡导自由办学,平等竞争;而自由办学又促进了办学形式的多样化,使不同社团及经济集团都积极通过一定形式办学来改变本身的生存条件,从而使教育成为引导经济发展、改造移民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多元化教育动员了全社会的办学积极性,多样化的办学形式使全港人都有可能从不同方面支持教育,并能以不同的方式获得教育。目前香港已形成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式教育体,成为一个体系完整、覆盖面广泛的教育化社会。
5.注重通识教育,培养健全的现代人。香港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很重视人的整体素质发展,强化道德熏陶和学校德育工作。中文大学自创办后,就坚持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健全人格。目前香港主要专上院校都重视通识教育。60年代香港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在中学开设社会经济及公共关系课程,80年代初又根据新的教育形势,先后发布了德育指引、公民教育指引以及性教育指引等,教育署、廉政公署以及诸多社团都组织和发放德育教材和材料,加强年轻一代的品德教育,培养知识渊博、专业拔尖、社会适应力强、有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在其1993年报告书中指出,在当今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唯有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大学教育最重要之功能应在于培养具有全面了解能力之人才,不论其专业如何,必须具备广博之一般知识”。这一观点正是香港推进教育现代化中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
6.教育、科研、生产相结合。香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成功经验是使教育与科研与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是根据科研和生产的需要设置相应院校及专业科目,培养需要的人才;二是强化学校与用人单位的直接联系,政府不予干预,让生产和用人单位对专业学科进行直接筛选;三是设置严格的专业或课程评议机构和考核制度,强化专业实效性,淘汰不良专业,使课程建设始终瞄准经济发展的前沿;四是坚持多样化办学方式,促进教育与经济科研的互动和结合;五是倡导学校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或组织攻关课题,或参与社会咨询,目前各大学均有学者参加香港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各项工作,提供工业技术、电脑、工业发展等咨询服务。香港各学校已把为社会服务作为最基本的职能之一。香港中文大学在最近3年间都有上百人参与了上百个咨询服务机构的活动,有些还担任了要职。
7.社会重视,科学管理。正由于香港教育坚持模式转型,为经济发展服务,从而使全港上下重视教育,积极投资,热心办学,这是香港教育现代化得以成功的重要经验。政府所拨教育经费逐年上升,1975年至1985年增长5.2倍,而1985年至1991年又增长5倍多。同时社会投资办学踊跃,教育经费中每年约有6—8亿港元来自社会捐助,香港赛马会一次捐资近20亿港元于科技大学基建费用。香港各界对教育之热心也为各地所少见,香港兴建的大专院校包括香港大学,都是社会各界推动的结果。香港非常注重教育的科学管理,强调人才预测,每一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提供人才调研报告,并经常对课程进行效益评估,不良者中终止拨款。香港多次特邀国际教育专家到港咨询教育,成立教育统筹委员会,每两年就香港教育的重大问题提供一份咨询报告。香港各教育团体经常举办各种教育研讨会,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为了强化科学管理,香港还设置了一些相关机构及制度,如学术评审制、目标管理制、香港学术评审局、大学教育咨询委员会、教育委员会等。正是这些努力,使香港教育较好地适应了社会发展,促进了香港经济连续飞跃。
战后香港推行教育现代化成果巨大,但与面临新千年纪以及主权回归赋予的巨大发展要求相比,仍有许多重大问题,诸如消除有关殖民教育色彩的问题;教育经费投入过低(仅占本地生产总值的2.8%,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值的4%);以及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语文能力下降、小学半日校、新教材的编写、大学学制等问题都困扰着当前香港教育的发展。目前,香港教育工作者从各个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研讨,他们正以新的姿态努力策应未来的挑战。
四、香港教育现代化实践经验的启示
以上仅作一简要探讨,但也可使我们发见,一百多年来香港的教育现代化实践,实质上就是一个努力推进香港教育从封建的传统形态转向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文明形态的历史变革进程。这是一个艰巨而伟大的探索过程。揭示这一实践及经验所蕴含着的深刻的时代启示,对中国教育现代化实践是极为有用的。
1.应尊重并遵循后发型和区域教育现代化的独特形式和发展特征。考察香港教育现代化实践,最重要的时代启示之一,就是使我们认识到,香港现代化从一开始就置于世界现代化形势之下,因此走的是一条与发达国家的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很不相同的后发外生型发展道路。一是这种后发型现代化的发展逻辑与早发展型不同,后者推行先机械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的道路,而后发型却必须推行从教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的道路。发展教育具有关键性作用。二是这种后发型教育现代化的启动并非是自发的,也没有缓慢而漫长的自然生长过程,而是在外界巨大发展压力和政府的干预下强行起动,通过示范作用,学习先进经验,以跳跃的方式迅速发展。可见,后发型教育现代化不是西方化,它要借鉴外域经验,但并非是照抄;它能实现较快的赶超,但由于引进先进模式实现跳跃发展,既中断了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也会取消早发型那种在缓慢演进中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磨合过程,造成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失误和错位,如一方面迅速兴建了大量新校舍,很快普及义务教育和高教大众化,而另一方面片面追求升学率、高分低能、文凭主义的现象越演越烈;一方面要求教育促进生产发展,培养出大批毕业生,而另一方面求才如渴的企业却找不到合格的毕业生等。香港的实践证明,只有深刻地认识后发型教育现代化的特征,才有可能对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做出科学的决策。
2.把握现代教育发展规律,建构实践型教育模式。香港教育现代化实践的另一时代启示是,它证明了一个简朴但又不易为人们认同的真理:现代教育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但并非是教育发展了,经济就能自然发展。香港实践证明,现代教育的每一次成功改革,本质上就是进一步推动教育走出贵族的学术堡垒,更紧地与生产相结合,而两者结合得越紧,水平越高,社会经济发展就越快,教育也才能因此获得发展。尽管香港教育战前整整经历了一个世纪,还引进当时先进的英国教育制度,办了大学等,但仍沿袭封建教育模式,发展缓慢。战后在生存的压力下积极改革教育,逐步同生产结合起来,推进了经济的起飞。香港战后实际在建构着一种实践型(PRACTIC亦称实用型)教育模式,即一种表现为教育与社会整体互动发展的体制,其核心为:一是必须坚持为经济发展服务;二是办教育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要求相适应;三是必须根据最大效益原则,按市场竞争机制发展教育。香港实践证明,坚持这种模式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起飞的重要条件,而能否按不同经济水平来建构这一模式的相应形式,就成了衡量现代教育意识的重要标志。
3.坚持借鉴与创新结合的发展原则。战后香港教育现代化的真正启动得益于两点:一是借鉴国外现代化教育模式和发展经验;二是能结合本地实际,作出相应的创新。作为后发型教育现代化,教育必须具备很强的开放性,对各种教育经验兼收并蓄,积极学习,但这种学习并非盲目照搬,而是从实际出发,注重学习的实际效果,把借鉴与创新结合起来,从初期较多地借鉴逐步过渡到具有较多的创新,逐步建立起符合本国本地实际的教育体系。所以,香港教育貌似沿袭英国,实际上包含着世界各种教育经验,包含着香港教育工作者的独特创造。
4.展示了东方文化在教育上的时代更新。当代探讨以中华儒家文化为特征的东方文化为世注目,其中以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关于东方文化与现代化相悖的论断最为典型。自此西方学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落后文化,而保持这种文化的民族就是落后民族。香港这一中国本土上的独特实践有力证明,尽管作为整体的儒学体系已经过时,但儒学中诸如忠贞爱国、社会责任、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等人格价值仍闪耀着时代光芒,尤其积淀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传统在时代的作用下正在获得现代性更新,从而成为推进现代化的力量,并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弥补西方文化不足的独特优势。香港的实践不仅有益于审视儒学在教育现代化洪流中的嬗变和更新,也有助于洞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西方文化与儒学体系的对抗及相融合的文化整合过程。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历史实践,它有助于从教育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批判继承,从中创建一个符合时代主体搏动的新民族文化。
5.注重教育调研及规划,强调教育的政府行为。香港推行较彻底的市场经济,但仍非常重视教育调研,制定各种教育规划。它显示,后发型教育现代化只有通过制定教育规划,从中注入政府行为,才能使教育改革在民众认识不足下启动,避免改革造成的混乱和无序,把握跳跃快速发展的方向。规划集中反映了政府对教育的宏观调控,保证教育改革和发展符合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总体目标。香港注重人口普查和人才预测工作,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教育规划,教育模式的转型和规模的扩张,乃至80年代后研究生数量大增,都是根据教育规划推行的。教育统筹委员会每两年的咨询报告,实际上也是为决策提供的一种规划。这些规划有力地保证了教育按经济社会要求发展,体现了官方和财团对香港教育“积极不干预”的干预行为。活力来自市场,方向全靠政府。香港经验证明,制定科学的教育规划是后发型教育现代化必具的重要手段。
6.必须重视和大力发展科技教育。这是香港教育现代化实践的重要启示,科技是社会变革中受阻最小、作用最大的带头因素。鸦片战争后一切变革社会主张均触犯“龙颜”,而“船坚炮利”却为朝廷接受,正是这些科技传播最终改变了中国教育乃至政体。香港建立庞大完整的科技教育体系,既有力地改造了旧教育模式,也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同时也是扼制所谓教育过剩的弊端,因为过剩的只是过多的文史哲学生,而并非有一技之长的实用性科技人才。这点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发展教育中都应吸取的时期性经验。
7.教育观念现代化是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香港的实践表明,教育观念现代化对发展中国家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意义,与筹建一所新学校相比,教育观念更新要艰巨得多,但也重要得多,且前者在一定种度上也是由后者决定的。因此这既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也是衡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突出表现为:一是要认识现代教育的重要性,懂得什么是现代教育和如何办好现代教育;二是要真正建立起教育为本、教育立国、教育先行的国策框架:既使国家发展放在教育这一基础上,又要使教育得到充分的支持,即使教育真正为经济发展服务,又真正确立经济发展必须依靠教育的思想。这不仅是教育者的认识,而是整个民族教育观的更新。香港的实践告诫我们,教育观念现代化是一项极其艰巨且相当重要紧迫的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