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快发展青海黄南地区乡镇企业问题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海论文,乡镇企业论文,加快发展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黄南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出现了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的新情况、新特点。如何抓住机遇,推动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是值得认真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
现状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黄南地区乡镇企业确有长足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兴起的过程,为繁荣农村牧区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总量持续增长。1993年,黄南地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909万元,较1990年增长近一倍;共有各类乡镇企业904户,较1990年增加625户;从业人员2617人,较1990年增加1400余人。二是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且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一个以同仁、尖扎为重点发展区域,以建筑建材业为主,工、商、运、建、服务多业多轨运行,个体、私营、集体等一起上的多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同仁塌山砖瓦厂与隆务镇联营车队、保安乡骨胶厂、建筑公司等一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逐步提高,涌现出了一批善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而且已成为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骨干企业。三是促进了黄南地区农牧区经济的增长和国民经济、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首先,增加了财政收入。1993年,黄南地区乡镇企业上缴国家税金73万元,比1990年增长48.5%。其次,安置了部分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再次,扩大了以工补农、补牧和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资金来源,促进了农牧区两个文明建设。
总的来看,黄南地区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面临着不少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第一,起步晚、速度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发展乡镇企业,尤其是沿海和内地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而黄南地区的发展速度却严重滞后。“七五”期间,全国、全省乡镇企业年增长率分别为25%和14.7%,黄南地区仅为9.5%。1993年乡镇企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例和从业人员占农村总劳动力的比例,与全国、全省相比,分别低55个、18个、20个和6个百分点。第二,发展不平衡、面不广。全州39个乡镇,目前已办固定资产在5万元以上的企业仅有78户,大部分集中在同仁、尖扎两县。同时,由于地理环境条件和资金短缺等原因,乡镇企业效益差。第三,企业人员素质差,管理水平低。现有的乡镇企业大多设备简陋,工艺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市场应变能力弱;职工文化、技术水平低,管理和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第四、优惠政策难落实,尤其是税收优惠政策难落实。由于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与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矛盾十分突出,大部分县都无法将税收优惠政策完全落实到乡镇企业。第五,各种服务跟不上,组织实施不得力。主管部门服务功能弱,不能及时提供项目、生产、销售等方面的信息;办事手续繁多,新办一个企业要经过乡企、计委、税务、工商、银行、土管、城建等许多部门,费时费力。加之,资金、人才缺乏等,制约了乡镇企业较快、较好的发展。
尽管存在着上述困难和问题,但也应该看到黄南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优势。比如劳动力资源相对优势,价格低廉;目前已探明有一定储量的矿产资源达25种;可耕地面积22.2万亩,“两河”(黄河、隆务河)、两岸光热条件好,土地肥沃,灌溉方便,是发展立体农业的理想地区;共有草场面积2576万亩,可载畜(羊单位)400万头只,年产羊毛796吨,牛羊肉1.42万吨、牛奶2万吨、牦牛绒155吨,牛皮7万张、羊皮30万张,畜产品加工增值潜力大;森林蓄积519万立方米;还有得天独厚、徇丽多彩的旅游资源(如驰名中外的“热贡艺术”,具有典型丹霞地貌的坎布拉国家级森林公园,李家峡电站库区风光,麦秀原始森林,郭么日佛塔,泽库石经墙等自然人文景观)以及丰富的水能资源。只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这些资源优势就可转化为发展乡镇企业的优势。
对策和措施
国家发展乡镇企业战略西移,对地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黄南州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只有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大胆放手而又稳妥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才能促进黄南的经济发展。为此,应采取以下对策与措施:
(一)确立正确的指导方针和发展路子。从全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出发,根据黄南地区的地理、历史、民族和经济发展的特点,今后一个时期,乡镇企业的发展,必须坚持“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有计划地发展工业小区和小集镇,集中连片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对外横向联合,依靠广大农牧民,加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富民富州的目标。在发展路子的选择上,必须走资源转化、贸工农(牧)一体化和种养加相结合的路子,走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高起点发展的路子。花大气力建立一批“龙头企业”,促使乡镇企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二)合理布局,分类指导,重点和一般相结合。由于黄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分布的多样性以及不同的地理环境等因素,乡镇企业的发展不能“遍地开花”,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主要依靠当地资源优势,以开发资源为主,初加工为主,绝大能贪大求洋,甚至搞无条件的深加工、精加工。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乡镇企业要上档次、上水平、上规模、上效益,抓一批起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企业,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开发区和产业带。对于乡镇企业起步较晚的地区和经济比较薄弱的地区,除政策扶持和重点帮助外,还应在总体规划和发展方向上给予指导。暂不具备条件发展乡镇企业的乡村,可以先从农林草牧渔入手,采取户办、联办、村办等多种形式,依托资源、地缘优势,加工初级产品,逐步发展。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要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能个体办的就不要非搞村办的不可,能村办的就不要硬搞乡办的。总之,要以市场为导向决定项目。可以就水、路、电、市场、资源等方面进行异地选项,“借水行舟”,“借地生财”。进城办厂,外引内联,筹集资金,开辟优势产业,增强竞争实力。
(三)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制企业,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解决乡镇企业资金紧缺的问题,不能只靠银行贷款和地方财政的扶持,要在多渠道引进和多渠道筹集资金上下功夫。股份融资是解决发展乡镇企业资金缺口的有效途径。应坚持农牧民自筹、企业自身积累、银行贷款和国家扶持相结合的原则,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实行资金入股,土地、厂房入股,管理、技术入股等机动灵活、形式多样的股份合作制。在“资金共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积累共有”的原则下,调动生产者、经营者、所有者的积极性。同时,建立乡镇企业发展基金。各县财政每年从乡镇企业实缴税金总额中提取适当数额的资金,作为乡镇企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发展骨干企业的贷款利息。
(四)搞好科技和人才开发。黄南州乡镇企业落后的原因是科技落后,人才缺乏。因此在今后乡镇企业的发展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全力推进科技进步,搞好人才开发。这方面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件事:一是建立科技星火示范区,为乡镇企业推进科技进步进行典型示范,树立样板;二是要尽快推广普及一批短、平、快项目,在生产中发挥效益;三是要立足于企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依章办事。逐步实行“人定岗、岗定责、责定分,以分考核”的岗位责任制。抓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意识,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以优质赢得信誉,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四是大胆选拔和放手使用那些勇于开拓进取、有科学头脑,懂经济,善管理,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各种农牧区能人;五是要采取各种形式,开发利用社会人才资源,包括已经离退休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六是鼓励和支持有才能,有志向,懂技术,会管理的机关干部去创办、领办、管理乡镇企业;七是引导州直机关单位科技人才下乡,帮扶发展乡镇企业;八是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大中型企业挂钩联合,用优惠的待遇吸引各类人才到乡镇企业工作。
(五)实行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要进一步认真执行青海省《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定》。在试产税、审批立项、贷款、土地征用等方面给乡镇企业以优惠政策。真正使国家和地方赋予乡镇企业的各项特殊政策得到落实,从而使乡镇企业放开手脚,大踏步前进。
(六)培养和发展市场体系,增强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企业生命在产品,产品生命在市场。因此,每一个乡镇企业都应建立一支精明强干的销售队伍。
(七)要加大领导力度,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对乡镇企业的领导是发展乡镇企业的关键,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有一名副职亲自抓乡镇企业,县级党政领导要实行定点联系乡镇企业的制度,切实帮助各企业解决一些突出的实际问题。有关部门要注意组建服务实体或组织,以保证乡镇企业从项目调研、技术开发、人才培训、经营管理到产品销售,形成一个自我服务,自我发育,自我完善,自成体系的社会系统工程。
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当前农村牧区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只要抓住机遇,路子对头,措施得力,乡镇企业必定能登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