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纲领--“党的十五大文论”研究_股份合作制论文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纲领--“党的十五大文论”研究_股份合作制论文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纲领——学习十五大文献笔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纲领论文,五大论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文献论文,笔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纲领,我认为是基本路线在经济方面的展开与体现,是指导经济工作的基本纲领,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经济纲领。我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纲领,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党的基本路线领导下,又经十五大总结近二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形成的。它阐述了经济方面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论证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它是经济工作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南。根据我学习十五大文献的体会,把它梳理为十五条。

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实际

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党的十五大又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在党的纲领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这在马克思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经济文化不发达,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不发达的核心是生产力不发达,因此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首先要集中全力,解决羁绊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合理的方面和环节,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经济领域中的主要矛盾。邓小平准确地从全局上把握住这个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以阶段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高举邓小平的理论旗帜,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们在经济工作和现代化事业方面发生过种种失误,主要是“左”的政策失误

犯“左”的失误的根子,在于我们党犯了超越阶段的错误。先是改变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正确决议,超越了新民主主义阶段;接着又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脱离了中国的最大实际。近二十年来,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纠正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点和政策;同时又抵制了那种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我们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完善了社会主义,而没有离开社会主义。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

在初级阶段,我们要在经济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使命;同时要在经济领域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把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业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把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把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把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经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差距和城乡差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的历史阶段,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民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水平;并在巩固与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五、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需要有一个符合我国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

这个战略大体上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翻,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即建国 100周年纪念的时候,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广东等沿海省市要提前完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确保实现第二步的战略目标,今后几年内,我国要保持8~9%的增长率;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我国要保持年均7%的增长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 只要宏观全局上不出现重大失误,年均增长率还会有超过的可能。

六、要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发达状况,必须全面提高经济素质与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从战略全局上保持经济结构的协调

具体要求主要有以下五点:

1、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大力推进科教兴农, 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节水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继续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村小城镇的城市化建设。

2、改造与提高传统工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加大调整、改造加工工业的力度,振兴民族工业的支柱产业,发展大型的国有企业集团,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发展规划。

3、要在一、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的发展。发展第三产业,也要区别对待,缺的要补,慢的要快。不可停止不前,也不可一哄而上。

4、促进地区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更加重视和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事业。

5、必须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和计划调节机制, 合理发挥两种调节机制的作用;加快投资体制改革的步伐;完善国家产业政策,解决“大而全、“小而全”的矛盾,坚持制止不合理的重复建设,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到实处。

七、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合理调整与完善我国所有制结构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经历了三次突破性的调整:第一次突破性的调整,是从“一大、二公、三纯”的“一社一制”(1978年公有制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9%)的所有制结构,调整为“一社多制”,即以公有制为主体、私有制为补充的所有制结构。第二次突破性的调整,是从“一社多制”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第三次突破性的调整,是从“一社多制”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调整为“一社多制”与“一企多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在多次调整与完善所有制结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这就是说,中国的改革,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不动摇。始终拒绝那种全盘私有化的理论主张不动摇。也许有人会问:私有制经济是不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是不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把我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新民主主义社会,非常明确地区分开来,从根本上回答了以上两个问题。

八、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必须相应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它的数量标志是指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我们说的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还要注意质的提高。党的十五大强调要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素质。”党的十五大指出,在三个前提条件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这三个前提条件是:(1 )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3)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加强。这就表明党的十五大没有接受那种对国有经济实行非国有化的理论主张,也没有接受那种主张国有企业全部退出竞争性行业的理论主张。

九、关于社会主义分配方式,党的十三大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党的十五大继续肯定按劳分配为主体,对其他分配方式又明确肯定“按生产要素分配”;并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继续“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依法保护合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依法惩处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开征遗产税等新税种。这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依法保护合法的私有资本的原始积累,同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适当时候,还要节制资本。开征遗产税是节制资本的好形式,节制资本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经济纲领,看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适当时候还用得着。

十、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民族经济的脊梁,也是实现国家经济独立的物质基础

必须采取相应治理措施,治好国有企业的综合症。治理国企的战略思路就是“一强三改”。“一强”是强化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要选聘一心为公的能人充当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一、二把手。国有企业有个政治强、业务精的领导班子,就能加强管理,又能不让腐败的祸水侵蚀国有经济的机体。机制因素是重要的,但不能忘记人的因素第一。如果没有全心全意为办好国有企业而奋斗的领导班子,国有企业就不可能办好。“三改”中的一改是改革产权制度,硬化产权机制。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可以实行国有制经济同非公有制经济股份经营,即通过市场,以资本为纽带,组建股份公司,使国有制经济的代理产权同非公有制经济的直接产权相联合,以提高国有产权机制的制衡硬度。二改是改革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国有企业的技改投入,偿还国有老企业的技改欠帐。如全部还清欠帐,国家财力不足,因而被迫出台“抓大放小”政策。三改是改组,即推动国有存量资本的流动与重组,达到调整产品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目标,合理解决国有企业的市场问题;根据需要与可能,把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成不同层次的股份制企业。

十一、股份合作制是公有制产权新的实现形式,是群众在改革中的创造发明

党的十五大作了充分的肯定,股份合作制经济是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的统一,是以劳动联合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合作经济,即集体所有制经济。单一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其所有制性质属于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但是,股份合作制同传统集体所有制相比较,在产权机制上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集体所有制的所有者不能直接占有产权,是一种代理产权,而股份合作制由所有者直接占有产权,是一种直接产权。这种产权,既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又使劳动者直接占有企业产权的部分,成为企业的主人,硬化了公有制产权机制的制衡力度。国有企业中实行职工持股的股份合作制,其所有制性质属于国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的联合。在国有企业中不要排斥职工持股的股份合作制,也不要硬把股份合作制拔高为国有制。同时,也不可把企业的原来的国有产权降格为股份合作制产权。党的十五大指出,股份合作制是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一个突破。看来,也为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开辟了新路。目前,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农村,非农业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农业人口的比重,大体上已占70%以上,农业生产力迫切要求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推行股份合作制的土地产权制度,为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现代化经营提供新的土地产权制度。沿海地区一些经济发达的农村,试行土地股份合作制,有的已经有五年的实践,克服了土地家庭承包制的某些局限性,初步发挥了股份合作制的优势。当然,从全国情况来看,土地使用权家庭承包制仍然要继续稳定。也没有必要推行“两田制”。那种“两田制”不是为了发展农业规模经济。但是,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农村,土地制度的深化改革已势在必行,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飞跃的时机已经到来。

十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国策

对外开放,不可能是单向开放,必定是双向开放。十五大已经把所谓“外向型经济”改为“开放型经济”,进一步拓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这是新的战略性突破。

我们要优化出口的产品结构,以提高效益为中心,扩大商品与服务的多元化的对外贸易。改革开放的19年来,中国对外贸易以年均16.5%的速度增长。 这个速度比世界的贸易增长年均高出8 个百分点。 预计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将达4000亿美元。

我们要积极利用外资,对外资企业逐步实行国民待遇;在现阶段,继续实行对外资企业,包括符合条件的进口设备,实行合理的优惠政策。

中国不断主动开放市场,自1993年以来的四年中,我国已经四次主动降低关税税率。其中1996年4月1日,我国关税税率降幅达30%,使当时的我国关税总水平由32%降至23%;我国又决定于1997年10月1 日起,再次实行主动降低关税,使我国关税总水平比1993年降低60%;并承诺到本世纪末,我国将把关税税率降低到发展中国家关税税率平均15%的水平。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对外开放要“保护国家的安全”。要做到这一条,关键是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积极发展与壮大民族经济,支持并鼓励民族产业走向世界。

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让它们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继续发挥对全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邓小平生前曾作出“在内地造几个香港”的开放战略决策。所谓“造几个香港”,实质上就是设立几个单独关税区(指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港,下同)。过去,我们对设立单独关税区没有经验。现在,香港已经回归,澳门也将于1999年回归,到那个时候我国将拥有两个单独关税区,完全可以借此总结单独关税区的实践经验,就更有把握在内地的沿海港口城市再设立几个单独关税区,以实际行动落实邓小平生前的遗愿。

设立单独关税区,也可以采取更稳妥的步骤,在设立新的单独关税区之前,先分别把现在的香港单独关税区和1999年后的澳门单独关税区,分别伸延到深圳和珠海两个经济特区。在经济特区实行“一制、两区”。所谓“一制”是指同内地一样,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所谓“两区”是指不同于内地,设立单独关税区,即同香港一样是单独关税区而区别于内地。

十三、进一步健全宏观总量平衡机制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从1992年到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既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又抑制了通货膨胀,避免了大起大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国家外汇储备显著增加。”国外传媒评论说,中国的宏观调控,实现了“软着陆”,具有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这个评论道出了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宏观制衡机制的特有魅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遇到经济过热引发的通货膨胀,只要宏观决策准确,措施得法,不要很长时间,就能出现“软着陆”的奇迹。这也表明,宏观制衡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具有左右全局的调节功能。

党的十五大报告在回顾过去的五年工作时指出:“改革开放取得新的突破。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大步推进了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计划、投资、价格、流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体制改革。”我的理解,通过这些宏观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制衡机制体系的框架已经初步建立。

进一步健全宏观总量制衡机制,目的是制衡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所谓制衡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也就是制衡市场供需总量的平衡。如果市场供需总量失衡,就必须表现为两种不同形态的市场。宏观总量制衡的目标是实现适度的买方市场,反对有效需求过度不足的买方市场;不赞成卖方市场,尤其反对需求过度膨胀的卖方市场。

一种是求大于供的过度的卖方市场。这种过度的卖方市场,实际上就是市场需求过度膨胀。这种市场必然导致经济关系的过度紧张,包括能源、运输以及原料供应的过度紧张。市场需求过度膨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表现为通货膨胀;而且通货膨胀势必导致市场机制的扭曲,给生产企业传送扭曲的信号,就是“皇帝女不愁嫁”,诱发生产企业粗制滥造行为。通货膨胀迫使居民购买力贬值,实际上就是政府对居民的无偿掠夺。如果引起居民的不满,就会冲击社会稳定。

为什么会造成市场需求过度膨胀?原因就在宏观调节失误,没有发挥宏观总量制衡制度的功能。它的具体表现,就是过量的货币发行,支撑了财政赤字与信贷膨胀;财政赤字与信贷膨胀,必然造成投资与消费过热;投资与消费过热,最后表现为求大于供的过度的卖方市场。

怎样消除投资与消费的过热现象?首先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避免改革与发展“双驹争道”的矛盾;并在这个基础上发挥宏观总量制衡机制的功能。具体措施:一是调节货币发行量,严禁货币的超经济发行。二是坚持财政收支平衡,如果国家预算出现支大于收的差额,只能用发行国库券办法弥补。三是坚持信贷平衡,不得出现信贷膨胀。这三项措施所体现的功能,就是宏观总量制衡机制的功能。

实行货币、信贷、财政紧缩政策,实际上就是紧缩社会总需求。这种紧缩有效地消除通货膨胀现象。但是,经过几年紧缩,也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卖方市场。这种买方市场会造成人为的生产过剩,使得一部分有效生产能力闲置,还会造成人为的失业现象。这是又一种总量失衡。遇到这种情况,宏观总量制衡机制就要发挥合理启动需求的作用。不及时启动需求,就会发生束缚乃至破坏生产力的现象。这种现象本质上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出现的生产过剩现象。我们不是制度原因,而是宏观调节上主观失误所致。

制衡机制的目标是组织平衡,即变不平衡为平衡。平衡机制是不能改变的,如果要改变,所能改变的只能是它的形式,而不能否定平衡机制本身。哲学上说的平衡是相对的,不能理解为可以不要平衡,可以否定平衡。社会主义经济不能否定它,共产主义也不能否定它。谁要硬是否定它,绝不会逃脱它的严厉惩罚。

十四、建立与健全资源配置的制衡机制,制衡国民经济的结构协调

所谓制衡结构协调,本质上就是制衡市场供应的商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商品结构相互协调。制衡结构协调问题,实际上是合理调节资源配置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起调节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又要合理发挥计划机制的宏观调节作用。再生产领域应当由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配置资源,使市场机制成为动态结构的自动调节机制;扩大再生产领域的竞争性行业,由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为主,计划机制的宏观调节只起必要的补充作用;扩大再生产领域的非竞争性产业,由计划机制的宏观调节资源配置为主,以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为辅。因为非竞争性产业,最终也不能脱离市场需求。

在出现结构失调的情况下,怎样调节资源配置?怎样把失调的产业结构重新调节为协调的产业结构?存量资源部分,现在一般不采用“关、并、转”的老办法,而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存量资产的流动与重组,实行资源的局部再配置,具体办法是兼并、联合、参股、收购等等。增量资源部分,新的投入主要用于现有结构的“填平补齐”。分别不同情况,有主有辅地发挥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宏观调节资源配置的功能。何者为主,何者为辅,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常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边是产品过剩,一边还在那里上新项目,进行不合理的重复建设,造成人为的资源浪费,用新的资源投入去扩大原有的结构失调。治本的办法,是切实落实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十五、坚持社会主义建设的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是发展中国家,必须实行科教兴国战略,要重视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务必处理好经济现代化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植树种草,保持水土,治理沙漠化。

积近二十年最宝贵的实践经验,要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落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纲领,最根本的保证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只有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才能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基本经济纲领不动摇,才能防止来自“左”的和右的种种干扰。

标签:;  ;  ;  ;  ;  ;  ;  ;  ;  ;  ;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纲领--“党的十五大文论”研究_股份合作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