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_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论文

事业单位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_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论文

事业单位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路径论文,事业单位论文,困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292(2007)02—0031—03

一、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产生于特定时期的我国事业单位,在巩固国家政权,发展国民经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等方面作出过巨大贡献,并将继续发挥它独特的作用。但传统的事业单位隶属于政府,是政府权力的衍生物,具有经费依靠国家财政、高度的社会福利取向、人员编制和机构设置行政化、典型的官办官管官养等特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健全,与之相适应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和复杂性,一些事业单位实际上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阻碍,尤其是一些脱胎于行政机构的单位,成为事业单位后,很难从管理机构变成服务机构。具体表现为:

1.人员急剧膨胀,财政供给不堪重负。据2004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全国各类事业单位的总数为130多万家,从业人员总数大约为3000万人。其中:教育系统机构数31万多家,从业人员为1368万人;农林牧水技术推广与服务系统机构数28万多家,从业人员为321万人;医疗卫生系统机构数10万多家,从业人员为392万人。另外,文化系统机构数5万多家、广播影视系统机构数4万多家,科研设计(含勘探)系统从业人员为118万人,交通系统从业人员为104万人,新闻出版、城市公用、社会福利等系统也占有相当比例。事业单位拥有国有资产近3000亿元,拥有全国人才总量的60%,拥有全国科研人员的70%,拥有全国教师、医生的95%,占国家财政预算开支的1/3。根据多国研究表明,通常事业单位这一领域(在国外称公共机构)的财务结构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从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其服务和其他一些产品中获得的收入和服务费、政府补贴、私人直接捐款、来自外国捐款者的基金。平均而言,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收入总额中,48.2%来自产品销售和服务,41.3%来自政府,只有10.5%来自国家和私人慈善捐款。我国的事业单位,大部分由政府主办主管并直接财政拨款,实行事业经费供给化,国家财政成为事业单位的唯一来源。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大学生分配、军转干部分配时又大量分流到事业单位,造成事业单位财政供给不堪重负,公共服务面临紧缺的尴尬场面。一方面,公民对事业单位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政府必须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另一方面,政府面临着人员的增多,财政负担的更进一步加重,无疑限制了事业的发展和人的积极性的发挥。这种现状在县乡两级政府表现得更为突出,矛盾已经越来越尖锐。因为从事业单位职工在各级政府间的分布情况看,中央级的职工人数只有8%,60%以上的事业单位职工都在县、乡两级。

2.机构重复设置,政事不分,资源浪费严重。行政化是中国传统事业单位的一个特征。介于政府组织和营利组织之间的事业单位,由于分别附属于不同的政府机构,重复性设置、行政性垄断、市场分割等现象时有发生,人力资源和财力浪费很大。另外,前期改革中采取的“放权”、“搞活”措施,使一些机构的业务活动内容及活动方式过分自由,很多机构的目标和行为偏离了社会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过分突出机构和小团体利益。其结果是该放的权没有放下去,不该放的却放了,存在放权过度和约束不足的现象,造成社会事业领域已经出现了“乱”的局面。可见,中国的事业单位改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十分艰巨。

3.资源配置和服务非社会化,社会效益不高。相对于事业单位所拥有的资源,它对社会的贡献很不成比例。据统计,事业单位对中国GDP的贡献大概在5%~10%之间,2001年,科、教、文、卫四大行业只占5.1%。而事业单位就业人数占公共部门就业人数的34.4%,城市劳动力的10.6%,中国劳动力总量的3.5%。在传统管理体制下,国家包办事业,事业单位不实行经济核算,事业运行过程中缺乏竞争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造成了事业单位运行机制的低效率。虽然在管理方面正在由原来“政府主办并主管”的指导思想逐步转变为“政事合作”的指导思想,但是由于没有相关的法规制度的配合,造成了现在管理方面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局面,工作性质相近的事业部门分散在不同的系统,互不统属,协调性差。事业单位在内部管理上普遍采用行政机关的管理模式,长期远离市场,缺少商业化资本运作和经营,经营管理不善,效率低下,不能有效地配合政府在公共服务事业上的部署,也就不能达到规模效应。

4.体制、机制改革滞后,资源流动困难且缺乏统筹规划。事业单位的行政化直接导致了事业单位资源配置的非社会化,主要表现为事业单位的相对封闭。虽然自1978年以来,在中央“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的指导下,对事业单位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引导和调整,但是事业单位改革仍然处于局部试点、单项推进的探索阶段,造成事业资源流动困难,资源闲置浪费情况严重。况且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政策力度,缺乏明确的依据和目标,改革步骤设计不周全,其效果并不明显。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路径选择

我们知道,有效政府必须是既有效率又有能力的政府,有效政府并不取决于政府自身是大政府还是小政府,也不取决于政府干涉事务的多少,而是取决于政府能够实现对社会控制的程度。要实现有效政府,就要摆脱权力的自利性,强化政府的责任意识,不断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具体到我国的事业单位改革,就需要把改革的重点放在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减少成本、提供服务上来。

事业单位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机构,政府设立公共机构的目的是为社会全体公众的利益服务,以保证社会中的每个公民都能公平地享受到最低限度的文明成果,以弥补市场缺陷。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于事业单位的改革,不能把改革目标仅仅定位在消极的削减人员和经费上,而应该定位在积极公平地分配公共资源、改革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上。这一目标定位,与新时期我国政府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的新的发展战略是一致的。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会增加,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着眼于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只有把事业单位改革定位在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上,才能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才能保证改革的成功。具体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1.按照经费来源和权力支配等标准对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我国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是提供教育、医疗、科研、文娱、体育等公共服务。应进行如下分类:(1)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主要指经国家法律和法规授权、受政府委托承担具体行政行为或具有为政府行政行为提供行政支持、执法监督、行政保障等职能的单位,如各类行政执法机构、独立监督机构等。(2)纯公益类事业单位。主要指承担国家交办的发展公益事业任务,面向社会提供普遍服务的单位。如义务教育、基础科研、社科研究、信息统计、公共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文物保护、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公共卫生服务、环境保护、体育运动、社会福利等单位。(3)准公益类事业单位。主要指承担国家交办的发展公益事业任务,面向社会提供普遍服务但不是国家指定性任务,而是国家允许、提倡和鼓励发展的公益事业。如非义务教育、非营利医疗卫生、文化艺术、水利资源维护、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基层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等单位。(4)经营类事业单位。主要指承担的不是国家指令性任务,而是国家允许、提倡和鼓励的公益事业,其产品具有一定公益性的单位。如大中专学校所属的实习工厂、农场、俱乐部、宾馆(培训中心)、招待所、房屋维修队、劳动服务公司、物资供应站、开发性科研机构、市政施工单位、房地产管理单位、工程勘察设计单位、非公益性地质勘察单位、经济鉴定类社会中介机构、电影公司、各类农林牧渔场等单位。这实际上是一个职能归位问题。

2.按照“分类改革、分类管理”的思路进行事业单位的改革。在未来社会事业体制改革中,对不同社会事业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依据其职能和特点差异实施分类组织和管理应是一个基本方向,即应当采取政府直接组织、间接组织乃至向营利性市场主体购买服务并举的方式,如采取转企、撤销、纳入行政机构序列、保留、整合等办法推进改革,既不能继续把没有公益性的机构保留在事业单位的盘子里,也不能把有公益性的机构简单地推向市场,造成过度市场化。具体做法是对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只允许政府举办,经费来源完全靠财政拨款,有执法收费职能的单位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依照国家有关标准配备编制,严格控制总量和编制规模,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可依照国家机关进行管理;对纯公益类事业单位,要严格控制发展规模和增长幅度,在控制总量和编制规模的同时,参照国家有关标准,按照其所承担的社会公益性、基础性和业务项目的多少,核定人员编制和财政补助,实现宏观控制、科学管理和合理布局,适应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需要;对准公益类事业单位,要建立政府补贴和收费相结合的、非营利的成本补贴机制,按照政府有关部门确定的公益服务价格进行收费,收不抵支时,政府核拨一定经费予以支持,实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逐步削减财政补贴,对涉及由财政支持的单位要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对经营类事业单位,按照人员编制实行总量控制的要求,从有利于事业发展需要出发,凡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单位,其内设机构编制调整均实行备案制,对这类单位实行社会化管理,依法进行法人登记。

3.尽快建立事业单位发展和运行的制度体系。首先,建立完善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和成本核算制度。我国事业单位经费的供给化,严重损害了事业单位自力更生的积极性,这也是我国当前的公共服务领域滞后于世界潮流的一大原因。因此,确立明确的经费来源目标和财务结构,对提高事业单位改革的质量是关键,针对基本事业单位实行以政府财政投资与补偿政策为主,社会投资与补偿、事业经营补偿、事业政策补偿为辅,面对我国当前一些很重要的事业部门资金投入不足,应该充分集中财政资源加大对它的支持和政策辅助,动员社会的积极投入;针对非基本事业单位可以实行以社会投资与补偿、事业经营补偿、事业政策补偿为主,辅之以政府财政补贴或补偿,参照具体情况,适当地对某些确实需要财政支持的单位给予适当的补助,否则可以尽量地放开,让其在市场中生存。这样,充分广泛地调动全体公民社会的参与,扩大其收入来源的多极化,不仅有利于其经营的独立性,也有利于其运行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与此配套的就应该建立完善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明确收入与支出两条线分开的原则,完善管理和监督体制,制定出比较明确可行的事业目标和投资取向,定期核查盘点,对事业单位运行绩效进行考核,并适当地运用激励制度和保障制度以便及时整顿奖惩。其次,建立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破除干部身份终身制,引入竞争机制,在事业单位全面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把聘用制度作为事业单位的一项基本的用人制度。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单位和个人的人事关系,明确单位和个人的义务和权利。通过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实现用人上的公开、公平、公正,促进单位自主用人,保障职工自主择业,维护单位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通过聘用制度转换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转变,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在聘用人员的同时还要处理好下岗分流人员的问题,这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局。

此外,还有有关现代事业组织的事业法人制度、事业领导制度、运行管理制度、事业评估制度、事业社会保障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应当是不同于中国传统的事业管理制度,但也不能完全照搬外国的管理模式,而应符合中国国情并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事业管理制度。

收稿日期:2006—12—11

标签:;  ;  ;  ;  ;  ;  ;  

事业单位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_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