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国家大力推广智能电网,需要在供配电中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才能满足电网的建设需求。在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供配电系统运行效率,其中包含的智能技术、仿真技术和电网技术,为供配电系统智能建设提供了可能。而且,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和应用,也是未来供配电系统发展的趋势,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讨电力企业的自动化技术应用特点及维护体系,希望笔者能够提出有效地建议帮助电力企业的发展更加长远。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供配电系统;应用
一、供配电系统的构成
根据相关规范,供配电系统共有三层结构,即配电自动化管理层、中间层、基础层。其中,配电管理层是最高层,用来保障供配电网络始终保持最好的运行状态。实现区域内的自动化管理。中间层主要用来连接主站与终端设备,承担着监控和管理供配电系统的责任。基础层是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最底层,利用大量终端设备获得配电网的信息,利用计算机装置采集数据,监测并保护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供配电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应用概述
供配电系统是解决社会生产所需而供应和分配的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无论建筑楼宇还是供电企业,对于供配电的需求不是一台或几台变压器,而是需要十几乃至几十台的变压器,由此对于供配电系统运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供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最大作用便是监督及保护。早期的供配电系统中还没有引进自动化技术,属于纯手工操作,不能够及时有效的合理配置电力供应利用人工操作,来完成操作,实现供配电,但是实践中,人工的操作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更无法及时对电力供应人员进行合理配置。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在供配电系统中,主要是通过使用计算机系统,对系统中各设备,进行自动控制,最终实现电力配置的科学化。通过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保证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也能够通过计算机来合理的优化配置电力供应。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针对配电系统中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分析并排除,自动化技术,还可以通过系统处理,对自动技术进行实施监控,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复杂情况进行监督,若发现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通知相关人员及时维修处理,从而保障电力系统安全有序运行。
三、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1.便于监测参数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存在让供配电系统中参数的记录工作变得更加简单,针对相应的参数能够进行自动化计算,同时对收集和整理之后的数据进行保存,能够让监测人员及时、有效地对供配电系统进行监控。如果供配电系统中的相关参数出现异常,那么系统会发出预警信号,这样能够让工作人员及时针对出现的故障进行调整和维修,从而保证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2.便于远程控制
在供配电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远程的供电和配电问题,通过远程控制的方式来对整个供配电系统进行远程控制,能够实现自动化监控。通过电气自动化能够针对不同的地区及自身的电力运输能力进行合理的调度,从而实现各个地区之间的用电平衡。
3.减少人力
电气自动化的最大优势是能够减少人力的使用,在供配电系统中通过自动化控制能够让原来需要工作人员长期值班的情况得到极大的改善,实现了自动化工作,解决了合理安排配电的问题。因为人力的减少,因此,在供配电系统中因为人为等因素带来的误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提高了供配电系统的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便于电力保护
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及时地发现供配电系统中存在的一些电路问题,准确找到故障点,从而能够迅速地进行维修,避免了原来在供配电系统中对电路不清晰的现象。电气自动化是通过电脑反馈的信息和一些数据来进行处理的,能够更加方便电力工作人员发现存在的一些电力问题。比如:出现线路故障的时候,可以通过电脑准确地找出故障点,然后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维修,及时地排除故障,能够保证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供配电系统的保护。
四、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的运用
1.完善数据网络技术机制
将电气自动化应用到供配电系统中,能促使其作用的实现。在供配电系统中,对网络上的数据进行改进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我国构建的法律法规以及安全制度,保证网络更为安全。供配电系统存在的调度数据网络发展规模、服务工作等都是固定的,所以,要在整体上为供配电系统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自动化和安全性。同时,还需要为其提供完善的网络外部条件,基于网络通道层,为其实现的电力调度工作构建专门的数据网络。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能在供配电系统网络和其他网络之间进行隔离,也能提高供配电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和可靠性。
2.保证数据网络的安全性
供配电系统实现自动化发展,能保证工作的调度化,也能维护网络体制的整体建设。首先,要保证其安全性。一定要加强电网调度网络体制的整体安全性,对其有效完善。基于管理机制、技术体制的创新性,能促使其工作的实现。将电气自动化应用到供配电系统中,能对电力调度工作数据进行维护,也能基于管理制度实现有效发展。在管理制度下,将其在整个网络中对各个节点进行思考,这样整体系统以及整个网络的安全性才能得到保障。基于数据网络运行机制,也能对电气自动化人员进行管理,各个人员也能认识到数据网络的整体安全性,增强其认识。并且,也能避免内部人员使用的数据不当现象,以免对其造成更大损失。还需要对供配电系统中的网络安全性进行检查,一些专家定期对电网的数据安全性进行诊断,以保证网络的整体安全性。在供配电系统工作中,应用电气自动化,能有效对电力调控进行隔离,维护其整体安全性,实现网络数据的整体传输。所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能为控制系统、生产系统提供保障,也能促进调度、生产工作的整体安全性。
3.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为了实现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首先应该加强系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计算机技术在整个供配电系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发电或者配电的过程中都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帮助。要想覆盖整个供配电系统的网络,就需要通过智能网络技术的帮助,从而实现智能化的工作。通过电网调动自动化技术能够保证不同地区之间的电力调度工作顺利进行,能够将国家电网和地区的局域网链接到一起,这样可以及时解决地方电力供应不足的情况,维护了供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对国家电网资源进行了充分的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存在让信息化和数据化处理更加便利,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记录,推动了供配电网络的智能化发展。
4.合理运用红外测温技术
①做好实际负荷电流与正确值、发热相与参照体的记录工作;②在测量参照体温度、正常值对点和发热点的时候,要保证所用仪器是一样的;③适当条件下,要尽量获得最热点实际温度值,并对不同部位进行全面检测,保证数值准确、可靠;④测量工作要保持测温范围的科学合理,对于测量距离、相对湿度以及大气温度等补偿系数,注意输入正确数值;⑤检测中,要选择专业环境温度对应参照体,以保证检测的客观性;⑥合理选择发射率。
五、结语
在当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备受人们广泛重视,应用水平也逐渐提高,把其利用在供配电体系中,不但高效的提升供配电体系良好、健康运作,同时还能延展了供配电体系的运用性能,这同样为供配电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刘育玮.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5)
[2]金峰.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7,(14)
论文作者:孟红军,曹卫星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供配电论文; 系统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技术论文; 网络论文; 数据论文; 安全性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