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巨资救塔河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工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塔里木河论文,塔河论文,巨资论文,治理工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使当地生态环境迅速恶化,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鲁克沙漠迅速靠拢,塔河下游的绿洲面临着重蹈楼兰覆辙的危险。给塔河的3次紧急输水揭开了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序幕。
2001年11月17日,泥沙翻卷的水沿塔里木河干涸已久的河床流入龟裂的台特玛湖,形成6平方公里的湖面,结束了塔里木河下游300多公里河道自1972年以来的断流史。塔里木河作为中国第一大内陆河终于再次刺穿中国第一大沙漠,滋润了河道沿线200万公顷的农田和30万公顷的胡杨林。
穿越沙漠,会让人立即联想到干渴与酷热。然而,许多从塔克拉玛干北部横穿新疆的人,并未体会到饥渴难耐的切肤之痛。这是因为有它的存在——塔里木河,一条流进沙漠里的河
“大河东流入海”已经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思维定式,河水丰盈塔里木河,自先秦以来,一直误传着它是黄河之源的说法。历史上记载,塔里木河流域,形如“九叉鹿角”,由发源于塔里木盆地周边高山、向心聚流的开都河—孔雀河、迪那河、车尔臣河等9大水系144条河流组成。
由于干旱等原因,塔里木盆地南部的克里雅河、西部的喀什噶尔河与塔河逐渐脱离,和田河也处于半脱离状态。现在的塔里木河,被称之为“四源一干”,即由和田河、叶尔羌河、阿克苏河、孔雀河四源补给,其中的孔雀河系通过扬水站从博斯腾湖抽水经库塔干渠进入塔里木河。
从最远的支流——叶尔羌河上源的提孜那甫河起算,塔里木河全长2179公里,流域面积19.8万平方公里,它的影响范围涵盖了新疆南部102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以其现有的四源流计算,塔河年流量达到256亿立方米,超过了海河,为黄河的一半。
楼兰古城、海头古城、米兰古城,一座座令考古学家欢欣赞叹的废墟诉说着塔里木河曾经的辉煌。随着人类活动的兴盛,塔里木河却在黯然中逐渐萎缩
在塔里木盆地的开发史中,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史前时期,人类由山地逐渐向平原迁移;随着人们与自然抗争能力的增强,人类的活动范围又由平原向山地扩展。这种变化始终围绕着“水”这个中心进行:人们不断向水的上游地区推进。
塔里木盆地是新疆农业开发最早的地区,自西汉开始即在盆地中多处推行屯田,至唐代,盆地中各绿洲的生产已有很大发展。至清末,已修建了563条干渠、1887条支渠,形成初具规模的绿洲灌溉网。
20世纪90年代,塔里木盆地的土地开发进入了一个高峰期,耗地面积达到246.25万公顷,人口超过900万人。耕地的增加、人口的膨胀势必需要更多的水源供给。
进人干流下游的水量由50年代的13.5亿立方米减少至目前的2.84亿立方米。从1972年开始大西海子水库以下断流。曾经“河水汪洋东逝,两岸旷邈弥望”的塔里木河裸露出320公里河道;“一望草湖,村舍不断,缩芦为室,水鸟群飞,一派江南景色”的台特玛湖,变成大片碱壳;黄沙侵入公路;“千年不死”的胡杨倒了;在曾创下棉花高产记录的地方,农工们用长绳吊着孩子到井中去舀井底的泥水。
水渗进沙砾空隙的沙沙声,浸入碱壳裂缝的嘶嘶声,润透胡杨残体的吱吱声,来自博斯腾湖的“血液”给塔里木河带来新的生机。胡杨林深处,幸存的野骆驼是否听到了这生命之歌?
塔里木河的危机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关注,由于塔里木河生态问题已经万分紧迫,治理期限由原计划的10年缩短至5年,投资总额107亿。
从2000年5月开始,三次从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紧急输水13亿立方米,但未解决断流的根本问题。要使塔里木河流域真正能焕发生机,还要依靠全面系统的治理工程。专家们提出了“治理上游,改造中游,挽救下游”的综合治理方针。
实现由阿拉尔至台特玛湖的塔里木河干流全程恢复,需要有大量的水注入干流,这些水要从中上游“节约”出来。河源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实施地下水开发利用工程可使流入塔河的水增加4.58亿立方米。平原水库面广水浅,蒸发和渗漏损失很大,在叶尔羌河流域和和田河流域,把平原地区的水库或改造或废弃,改在山区建立水利枢纽,这样就可节约出3亿多立方米的水。
塔里木河素有“无绳之马”的称谓,河道反复摆动,洪水期河水大量漫溢。但河道治理也不能完全封闭围堵,因为塔里木河流域的大片胡杨林每年就是靠这洪水漫溢来补充一年的需要的。
塔里木河流域大规模综合治理工程开始了,一俟完工,塔河自身每年将有3.5亿立方米以上的水量注入台特马湖。那时塔里木河生命的春天将真正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