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层隐蔽油气藏滚动勘探开发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江尚昆,王德英,孙哲,彭靖淞,赵弟江[1](2022)在《渤海油田油气勘探阶段及储量增长潜力》文中研究表明近20余年来,渤海油田发现了一大批大中型油气田,储量持续高速增长,但近年来渤海油田油气勘探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勘探阶段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的勘探阶段,其储量增长的特征、规律不同,勘探的思路和方法也不相同。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大中型油气田的发现数量、油气探明程度、探明速率、探井控制面积、储量增长曲线及其变化特征等多因素,指出渤海油田目前处于勘探高峰早期阶段。渤海油田储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但浅层、中层和深层储量将逐渐呈差异化增长的特征:浅层油气勘探程度相对较高,但仍处于勘探高峰早期阶段,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可能进入勘探高峰晚期阶段,发现大中型油气田的数量将逐渐减少,中小型油气田数量的比重将逐渐增大,在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同时,浅层应该加强中小型油气田的勘探,加强一体化勘探和油田内部挖潜,加强隐蔽油气藏勘探;中-深层油气勘探程度较低,处于勘探高峰早期阶段前期,储量将高速增长,将是推动渤海油田储量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领域,中-深层应该以寻找大中型油气田为主要目标,以新理论新技术提高勘探成功率。
龚银[2](2021)在《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构造差异、沉积响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是南海北部油气勘探的重要区块,是典型的“小而肥”的富油气凹陷。由于其处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结合部,新生代以来经历了强烈的构造活动,形成其垂向上与平面上构造差异的特点。福山凹陷油气富集规律上具有西油东气、上油下气的差异分布特征,这种差异特征与福山凹陷构造差异发育密切相关。本次研究针对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复杂的构造,以构造差异特征分析着手,充分利用岩芯、钻录井、地震及测试分析等资料,建立研究区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格架;在此基础上分析福山凹陷的构造演化特征,重点讨论福山凹陷构造差异发育特征及其成因;并以此为主线,在等时地层格架内研究福山凹陷地层展布、物源、沉积充填及沉积体系对构造差异的响应特征,进一步探讨构造差异与油气成藏之间的关系,提出典型油气成藏模式。通过本次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进展与认识:1、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发现福山凹陷构造格局呈现上下两套构造体系、东西隆凹相间的特点。福山凹陷西部地区临高断层是强烈伸展作用下形成的铲形拆离断层,具有强烈控凹作用;而东部地区长流断层具有一定左行走滑分量,并伴随平移扭动特征,控凹作用较弱;南部斜坡定安断层是在海南隆起顺时针旋转、过隆升程中刚性基底发生脆性破裂而形成的高角度正断层,基本不控凹;西部美台断层始活动性强,对西部凹陷的沉积充填具有显着控制作用。福山凹陷发育深浅两套断裂体系,分别为基底卷入型与盖层滑脱型。此外,受东西隆凹相间构造格局与应力差异的影响,平面上断裂体系可划分为西部伸展断裂体系、中部构造转换体系和东部伸展走滑断裂体系;并且东、西部地区古近系发育差异构造样式:西部地区受到强伸展作用的影响,主要发育伸展构造样式,东部地区则受到一定走滑作用影响,发育扭动构造样式。通过对沉降史与伸展量的研究,揭示了福山凹陷古近系构造活动演化特征: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沉降过程具有明显差明显的差异性,并且沉降中心具有由西部向东部迁移的趋势;伸展作用方向主要以北西-南东向为主,且凹陷各个时期的伸展速率都远大于沉降速率;伸展和沉降过程具有幕式演化的特征,但是伸展和沉降作用的幕式变化又不具有同步性。2、在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福山凹陷古近系识别了7个三级层学,各层序地层展布、物源、沉积充填及沉积体系与构造活动紧密相关。(1)不同构造演化阶段沉积地层的厚度分布具有不同的特征:裂陷Ⅰ幕的长流组沉积时期地层厚度中心仅发育于西部洼陷处,东部地层很薄;裂陷高峰期的流沙港组沉积时期,随着裂陷作用的增强,地层厚度逐渐增大,东部地区地层厚度增大最为明显;裂后期的涠洲组沉积时期,裂陷作用减弱,断层活动性减弱,进而对厚度分布的控制作用减弱,沉积中心远离边界主控断层。(2)与构造相关的四种控砂模式:(1)多级断阶控砂模式、(2)构造转换带控砂模式、(3)绕区坡折带控砂模式、走滑调节带控砂模式。(3)沉积体系的发育受到构造阶段性活动影响。3、在层序地层格架下,本次研究统计了福山凹陷己知钻井的油气分布,结果显示福山凹陷油气分布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东部白莲地区油气资源具有极高的气油比,显示出该地区烃源岩具有过成熟生气的特征。在时间上,油气主要分布于流一段高位体系域、流二段低位体系域和流三段高位体系域。在空间上,流三段高位域和流一段高位域的油气主要富集在中部地区,其次为东部地区。而流二段低位域油气主要富集在东部地区,其次为西部地区。4、基于福山凹陷古近纪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针对凹陷构造差异特征,探讨福山凹陷油气成藏模式。研究显示福山凹陷构造-沉积-成藏具有很好的响应关系,不同构造背景产生的构造样式控制着不同类型的沉积充填特征,进而在不同的构造-沉积部位形成了相应的圈闭分布模式。福山凹陷发育的深层反向和浅层顺向两大断裂系统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深层反向断裂形成时间早,活动性差,有利于形成多种圈闭和对油气的遮挡成藏,控制了福山凹陷绝大多数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浅层顺向断裂形成时间晚,长期多期活动,断层遮挡油柱高度小,不利于油气的聚集和保存。深层反向断裂控制的油气藏位于断裂下盘,浅层顺向断裂控制的油气藏位于断裂上盘,油气主要富集在深层反向断裂控制的下盘圈闭中。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主要四种成藏模式:西部滚动背斜成藏模式,中部构造转换带成藏模式,东部反向正断层成藏模式,东部牵引走滑构造成藏模式。
宋明水[3](2021)在《胜坨油田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文中指出胜坨油田是渤海湾盆地乃至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最大的整装油田。自1963年勘探发现以来,经历了勘探初期的快速探明、快速建产;勘探中期的高速开发、高产稳产;勘探后期的理论技术创新拓展勘探领域、高含水油藏精细开发技术攻关提升采收率,保持油田产量缓慢递减等阶段,每个阶段均有储量增长。至2018年底,勘探开发历程已达50余年,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12×108t,累计生产原油1.93×108t,2018年末仍稳产150.00×104t以上。丰富的油气源条件,紧靠油源的大型背斜构造背景,多种类型储层、圈闭及有利的油气运移通道构成了胜坨油田优越的成藏条件。早期注水开发,高含水期精细油藏描述、层系细分与井网油藏矢量调整、韵律层细分挖潜等精细开发技术以及高勘探程度阶段油田主体周缘砂砾岩、浊积岩油藏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为胜坨油田持续增储及长期高产、稳产提供了有效支撑。
王广昀,王凤兰,赵波,孙国昕,蒙启安,王永卓,梁江平,方艳君[4](2021)在《大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形势与发展战略》文中提出目前,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简称大庆油田公司)面临"后备资源接替不足、开发难度日益增大"等难题。通过回顾大庆油田公司油气勘探开发历程,总结了各领域勘探开发成果与技术系列,阐述了存在的关键问题和攻关方向,提出了大庆油田公司发展战略构想。分析认为:大庆油田公司油气勘探完善了陆相生油理论、源控论,发展了陆相坳陷湖盆、复杂断陷、火山岩、致密油气等勘探理论,形成了配套的勘探开发特色技术。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不断拓展与延伸,结合大庆长垣油田的特高含水期开发和长垣外围油田的难采油气储量动用等方面面临的一系列开发难题,大庆油田公司明确了在完善已有勘探开发技术基础上,加快页岩油、碳酸盐岩勘探开发配套技术攻关及大幅度提高采收率、难采储量有效动用配套技术攻关等,以期实现后备资源有效接替和提高油气产量目标。同时,通过分析面对矛盾和挑战,以及自身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大庆油田公司提出了"本土油气业务持续有效发展、海外油气业务规模跨越发展、新兴接替业务稳步有序发展和服务业务优化升级发展"的发展战略。基于大庆油田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编制了"十四五"油气勘探开发规划方案,为大庆油田公司转型升级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张鑫[5](2020)在《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泌阳凹陷处于河南泌阳县和唐河县之间,面积为1000 km2,作为南襄盆地中一个相对独立的断陷构造单元,属于叠加于东秦岭造山带之上的晚中生代-新生代“后造山期”断陷-拗陷型盆地,可划分为南部陡坡带、中央深凹带及北部斜坡带三个构造单元。论文在充分消化吸收前人对泌阳凹陷古近系构造演化、沉积体系、烃源岩及储层特征和分布以及油气成藏等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等研究,厘定了成岩类型及成岩序次或成岩序列,并依据不同岩相及不同产状包裹体荧光颜色和荧光光谱,确定成熟度及生排烃幕次,并初步确定充注幕次;根据盆地埋藏史及热史模拟结果分析,结合油包裹体及其所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确定较为准确的油气充注年龄;通过现今地层压力刻画及古流体压力模拟,基本弄清了作为油气运移充注原动力的古今地层压力特点及分布;在不同成藏动力系统油源对比的基础上,根据生排烃过程、古流体压力演化及油气充注过程等特点,深入分析了泌阳凹陷油气动态成藏过程中的源汇耦合关系,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进而探讨了泌阳凹陷的勘探潜力,并对有利的勘探区域进行了预测。通过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认识如下:通过烃源岩和砂岩储层样品透射光、荧光和冷阴极发光分析,并结合茜素红染色片观察、SEM+微区能谱元素分析及稳定O-C同位素组成分析,厘定了泌阳凹陷的成岩过程,认为核桃园组沉积时期为封闭性的咸化湖泊,经历了早成岩、埋藏A、B及C阶段Fe-方解石、方解石胶结、Fe-白云石胶结、石英次生加大边形成,以及长石局部溶蚀和石英颗粒及次生加大边碱性溶蚀等“酸-碱交替”溶蚀过程。在成岩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和显微荧光观察,确定了不同成熟度的四幕生排烃及不同构造单元的“四幕油和一幕天然气”充注,其中第一幕充注低熟油,第二-第四幕充注成熟度相当。根据油包裹体及所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并结合盆地模拟的埋藏史及热史结果,厘定了凹陷油气充注年龄,进而结合泌阳凹陷构造演化史,确定凹陷两期油气充注成藏过程,第一期发生于主裂陷期阶段,包括第一幕(36.1~23.5Ma)、第二幕(34.1~21.2Ma)和第三幕(30.9~16.2Ma)成藏,具有多阶连续性充注特点;第二期发生于拗陷期阶段,即第四幕油(7.9~0.2Ma)和一幕天然气成藏(3.0~0.8Ma)。利用钻井实测压力资料和重复地层压力测试等资料,以及二维地震速度谱资料对现今地层压力进行刻画,认为泌阳凹陷大仓房组及核桃园组发育中低超压,并且存在正常地层压力带、超压过渡带及三个超压带复杂的地层压力系统;运用盆地模拟法和古流体包裹体法对古压力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泌阳凹陷大仓房组顶部在距今39.30Ma已经形成两个超压中心,至32.99Ma时期,基本已拓展形成一个超压体系,但下二门地区超压明显较周围强,直至距今10.5Ma,下二门地区较强超压区基本消失,形成单一超压中心。而核三下段古压力在距今39.30Ma前开始聚集,距今32.99Ma开始发育中-低幅异常超压(以压力系数1.2为界),并且形成双超压中心,但下二门地区超强较弱,距今28.94开始两个超压中心向盆地中心扩展,形成一个统一的超压体系,至距今23.03Ma达到超压最大,随后无论发生泄压还是泄压-增压,地层压力始终保持超压直至现今。通过泌阳凹陷油源对比发现,泌阳凹陷深凹区核三段及核二段烃源岩为本区同层位油气提供油源,而南北斜坡核三上段及核二段原油来自深凹区同层位烃源岩,而核三下段原油来自本地同层位烃源岩;泌页1井生排烃过程分析表明,烃源岩在大约37Ma进入生烃门限,所发现的橙黄色荧光的油包裹体就是最好的例证;而在32Ma处进入中成熟阶段,23.03Ma达到生烃高峰,其中所发现两幕中成熟的油包裹体表明排烃过程的存在。从模拟剖面来看,深凹区核二段的下部地层已进入生烃门限,生成低熟油;而深凹区和陡坡区整个核三段进入生烃门限,核三上段处于低-中成熟阶段,核三下段处于中-高成熟阶段;仅在西部和北部表现为低成熟阶段。泌阳凹陷地层超压为油气运移充注连续性成藏持续提供原动力。凹陷所持续存在的地层超压所造成的剩余压力,以及浮力及毛细管力等的复合作用使得生烃深凹区流体势增强,油气能够持续从烃源区的高流体势区向凹陷斜坡区及凹陷低流体势区运移;而构造-沉积古地貌及其所控制的张厂及侯庄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及“古城-赵凹”走滑断裂多种优势输导通道,以及砂体-断裂立体高效复合输导体系的存在及展布,保证油气高效输导多幕充注成藏。通过油源对比、烃源岩生排烃过程、运移输导充注过程及圈闭形成等综合分析,发现泌阳凹陷生排烃阶段(39.0~37.0Ma→23.03Ma→0.2Ma)与古流体压力演化过程中超压的形成与演化(39.30 Ma→32.99 Ma→23.03 Ma→0 Ma)较为一致,保证了油气的运移的原动力,并且地层超压及浮力和毛管压力所造成的流体势使得油气从深凹区的高流体势区向南北两侧的低流体势区运移;并且存在张厂及侯庄三角洲砂体及“古城-赵凹”走滑断裂优势输导多通道,以及砂体-断层立体复合输导体系,保证了油气的高效运移输导,并对前期或同期所形成的不同类型圈闭进行充注。由于以上过程的相互耦合,使得泌阳凹陷能够发生多期多幕连续成藏,即第一成藏期第一-第三幕(37.2~16.2Ma)三幕油充注成藏,以及第二成藏期第四幕油及一幕天然气(7.9~0.2Ma)充注成藏。通过动态成藏过程剖析,结合泌阳凹陷油气分布特征及地区性差异分析,探讨了泌阳凹陷勘探潜力,并预测了凹陷的有利油气勘探区域,认为泌阳凹陷深凹区及深层系为大仓房组及核三下段泥页岩油气有利潜力区,以及岩性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潜力区;而凹陷北部的张厂及侯庄古低槽区域及其周缘地区为深层构造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有利潜力区,这些必将成为泌阳凹陷下一步重点勘探新领域区。
吕传炳,付亮亮,郑元超,李昆,黄志佳,冉爱华[6](2020)在《断陷盆地油藏单元分析方法及勘探开发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断陷盆地具有典型复式油气聚集特征,同一构造单元上同层系油气藏多藏伴生、成因复杂、认识难度大。传统油藏研究通常以层系或油组为对象,多藏笼统分析,用构造模式认识油藏,造成岩性地层等复杂类型油气藏地质认识存在误区,制约了勘探发现。油藏单元分析方法在理论上突破了经典石油地质理论中圈闭概念的束缚,提出了油藏单元的新概念。以油藏单元为对象开展研究,精细解剖复式油藏,能够准确揭示不同类型油藏的成因机制和富集规律。冀中坳陷大王庄构造带的应用实例表明,油藏单元分析方法使油藏特征和成藏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岩性油藏成因机制和主控因素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相构配置、满盆成藏"是岩性油藏基本的成因模式,岩性油藏在盆地内不同部位广泛分布。根据新的成藏认识指导大王庄构造带精细勘探获得重大突破,使一个勘探开发40余年的老油田重新焕发青春。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对准确认识复杂类型油气藏、丰富完善油气聚集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探索出了一种成熟探区岩性油藏勘探新思路。
庞礴[7](2019)在《南堡凹陷新近系相势源耦合控油气作用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发现储量的品质也越来越差。我国近10年来新增油气探明储量6.94亿吨,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的可动用储量所占比率不到25%,探究油气富集程度主控因素并建立地质模式对于提高勘探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高尚堡地区为例,先分析了油源对比,然后采用统计分析法研究了南堡凹陷高尚堡目的层段内油气富集程度的影响因素与变化特征,接下来用相势源耦合原理对高尚堡地区的油气藏进行定量表征,最后对有利勘探区进行预测。最后定量表征结果显示,对于烃源灶的控制作用,油气藏离烃源灶越近,油气藏的含油气饱和度越高;对于低界面势能的控制作用,油气藏的界面势能越低,油气藏的含油气饱和度越高;对于岩石物理相的控制作用,储层的孔隙度越大,油气藏的含油气饱和度越高。相势源三元耦合之后,油气藏的含油气饱和度仍然呈现了极高的正相关性,这对南堡凹陷高尚堡地区接下来的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倪伟[8](2018)在《高邮凹陷真武-曹庄地区戴南组油藏滚动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真武-曹庄地区位于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带,其主力产层古近系戴南组存在构造复杂、储层展布特征不明确等问题。为此,本论文以沉积岩石学、储层地质学、油气田地下地质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采用标志层对比法及旋回对比法开展了真武-曹庄地区戴南组的地层划分与对比,建立了精细地层格架;通过构造模式分析、三维可视化地震解释及地震属性分析等方法开展了构造精细解释;通过岩心观察描述识别相标志,分析了沉积微相类型及展布,利用地震反演、地震正演、地震属性分析等各种地震储层预测方法对储层展布进行了预测,最后对具有滚动潜力的区块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1)戴南组底部的“五高导”黑色泥岩层为本区主要标志层,戴南组旋回特征明显,根据沉积旋回划分出12个砂层组。(2)真武曹庄地区以北倾断层为主,局部地区(真84块、真2块)存在南倾断层;整体上为两个背斜构造——真武背斜及曹庄背斜,真武高点埋深高于曹庄高点埋深。(3)研究区的主要沉积相类型为扇三角洲相和近岸水下扇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扇中水道砂体是区内主要储层类型,扇三角洲相在区内广泛分布,近岸水下扇仅分布于曹庄地区。(4)分别采用物源综合分析法、地震正反演技术预测区内不同特征的砂体分布,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5)对潜力区块进行综合评价表明,真24北断块、真29东断块、真63断块及曹4断块是有利目标区块。
罗洪飞[9](2017)在《高邮凹陷周庄油田E2d1岩性油藏地质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邮凹陷周庄油田E2d1岩性油藏储量规模不大,但单井产量较高。如周15块E2d122012年复算的地质储量为12.0×104t,而累计产油量为5.99×104t,采收率接近50%。近年来,对周庄油田E2d12-9砂体上倾尖灭边界的认识、向高部位滚动的潜力、除周15、周22块之外其它区块是否成藏等,一直是横陈在周庄岩性油藏增储稳产面前的难题。为此,本次研究以综合全面分析第一手资料为基础,以矛盾找问题、从问题找潜力,突破前人思维定式,大胆提出新思路,严谨验证,寻找增储上产的新潜力、新场面。通过研究,取得以下5项主要成果。1、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地层精细对比、利用生产井的动态资料发现矛盾,提出了研究区发育与吴(1)断层斜交的次生羽状断层的构造模式,并基本落实了这些断距仅为2040m低序级小断层;2、针对前人认为周庄地区E2d1沉积物源来自东部吴堡低凸起与E2d12-9砂体向东上倾尖灭的矛盾,本报告突破前人认识,大胆提出该区沉积存在“双向物源”。通过岩心观察以及对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研究发现,该区E2d12下部沉积物源来自西北部花庄地区,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物源较远,沉积相对稳定,单个河道砂体厚度可达78m;3、通过对钻井、测录井等资料的分析,并利用连井剖面对E2d12下部地层、砂体变化趋势的分析,结合地震反演对砂体的预测,完成了对E2d12-9砂体平面展布的描述;4、在对全区井钻遇资料、动态生产资料的分析,并结合单砂体沉积微相和储层描述的认识,确定了E2d12-9砂体上倾尖灭边界;5、通过统计周庄油田各含油断块的油藏规模与其相对应的主控断层断距的关系,总结岩性油藏成藏规律,预测了成藏有利区块,针对有利区块布署的周22-7、周22-8井取得了较好的滚动挖潜效果。
朱兆群[10](2017)在《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气不均一分布理论指出油气的不均一分布是一种普遍现象和客观规律,也是成藏差异性的具体体现,并具有层次性,而开展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可以定量刻画认识油气的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特征,对深化油气地质认识、提高勘探开发综合效益以及提供科学决策指导意见等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在充分梳理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建立起针对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并重点围绕不同层次的评价进行实际应用研究,以期能够为更好地开展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如下:通过系统归纳初步给出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的相关定义、理论基础、评价流程和评价原则等,指出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是以油气不均一分布理论和差异性思维为指导,在立足于已有有限的勘探资料和成藏地质认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借助于系统评价方法及计算机技术等手段进行油气勘探目标评价以实现快速、直观地刻画分析不同层次的油气不均一分布和成藏差异性特征,进而能够直接服务于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其中油气分布评价单元的划分、差异成藏评价指标的确立以及定量评价方法模型的构建是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的主要环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单元的层次划分方案,并通过成藏差异性影响要素分析重点针对油气区带-圈闭单元、钻探目标-储聚单元、油气藏-储层单元所对应层次的评价对象建立起初步的评价指标库;对构造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进行定量评价可采用的方法模型进行系统总结,提出了选择评价指标和方法模型的一般原则,并针对不同层次单元的评价特点建立起初步的评价模型库;指出评价指标的有效筛选处理以及不同评价模型的组合改进等是提高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质量的重要手段。以济阳坳陷邵家地区沙四段为例开展基于油气区带-圈闭单元的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通过构造特征及流体势分析确定出主要的区带和圈闭单元,并结合油气分布和差异成藏要素特征采用粗糙集方法筛选出主要的评价指标;针对研究区评价对象多,钻探结果差异大,油气勘探程度偏低且以定性认识为主的评价特点,围绕地质风险及有利性采用具有不同评价思路的改进的层次分析和地质风险概率法、集对分析法以及分类建模评价方法等对评价单元进行组合评价和综合分类,并刻画其平面展布,同时通过多重对应分析、统计分析等手段对成藏差异性进行对比;最后综合定量评价结果揭示出成藏主控因素和差异特征,提供有利目标,为油气勘探决策部署提供指导依据。以高邮凹陷永安地区戴一段为例开展基于钻探目标-储聚单元的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在平面上根据构造特征将永安地区划分出不同的三级圈闭和四级圈闭作为主要的钻探目标,在纵向上根据标志层法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将戴一段划分出不同的砂组作为主要的储聚单元;通过油气分布和差异成藏要素分析并采用条件概率法筛选出主要的评价指标,并针对研究区断块“小、贫、碎、散”,勘探程度不均衡且兼有定性和定量指标的特点,围绕评价单元的含油气性采用多个含油气概率模型包括变权Topsis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进行组合评价;利用空间叠合方法实现含油气性的立体量化表征,并通过星座图分析、应用统计分析等对含油气差异性进行对比;最后结合油气地质认识对评价结果进行成因解释,并提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思路和有利钻探目标。以苏里格气田苏29井区盒8下段为例开展基于油气藏-储层单元的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结合构型分析等对盒8下段低渗透油气藏进行地层细分,以单砂体作为主要的储层单元;通过成藏要素分析指出储层是影响油气不均一分布的关键要素,并采用熵权法筛选出主要的评价指标;针对研究区油气藏储层变化大,不确定性强,开发成果资料不完备以及以定量连续型指标为主的特点,围绕储层非均质性采用多种具有不同评价原理的模型包括改进的模糊灰色评价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以及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进行储层综合定量评价;通过空间表征刻画储层的平面非均质和不确定性特征,并采用简单对应分析、应用统计分析等对储层差异性进行对比;最后根据定量评价结果预测有利区并结合储层发育特征进行地质成因解释,以有效指导气田的钻探井位部署和开发方案制定等。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某种意义上隶属于油气资源评价中勘探目标评价的范畴。本文在评价中通过组合集成改进探索形成和引入了多种新的评价方法模型,并在实例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对丰富油气勘探目标评价方法手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同时本文对评价中的不足和展望进行了相关讨论说明,并初步设计了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系统。
二、深层隐蔽油气藏滚动勘探开发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层隐蔽油气藏滚动勘探开发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渤海油田油气勘探阶段及储量增长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勘探阶段划分方法 |
(1)勘探早期阶段 |
(2)勘探高峰早期阶段 |
(3)勘探高峰晚期阶段 |
(4)勘探萎缩阶段 |
2 渤海油田勘探阶段及其特征 |
2.1 勘探早期阶段(1966-1991年) |
(1)以凸起潜山为主的摸索时期 |
(2)以古近系为主的勘探时期 |
2.2 勘探高峰早期阶段(1992年至今) |
(1)以新近系为主的勘探时期 |
(2)多层系立体勘探时期 |
(3)精细勘探时期 |
3 储量增长潜力分析 |
3.1 浅层油气勘探 |
3.2 中-深层油气勘探 |
4 结束语 |
(2)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构造差异、沉积响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北部湾盆地及周缘地区构造地质背景 |
2.1.1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概况 |
2.1.2 北部湾盆地地质背景概况 |
2.2 福山凹陷地质概况 |
2.2.1 构造特征 |
2.2.2 地层特征 |
2.2.3 石油地质特征 |
第三章 福山凹陷古近系构造差异 |
3.1 福山凹陷构造格架 |
3.1.1 构造层划分 |
3.1.2 构造单元划分 |
3.2 断裂体系差异 |
3.2.1 主控断层差异特征 |
3.2.2 断裂体系差异分析 |
3.3 构造样式差异 |
3.3.1 伸展构造样式 |
3.3.2 扭动构造样式 |
3.4 沉降史差异 |
3.4.1 参数选取及数据采集 |
3.4.2 垂向上沉降演化特征 |
3.4.3 沉降速率平面特征 |
3.5 伸展量差异 |
3.5.1 伸展量的计算方法 |
3.5.2 伸展量的测线选择 |
3.5.3 福山凹陷伸展差异 |
3.5.4 福山凹陷古近系沉降与伸展特征综合分析 |
第四章 层序地层格架下的沉积响应 |
4.1 层序地层学特征分析 |
4.2 构造差异背景约束下的沉积体系充填演化 |
4.2.1 地层展布对构造的响应 |
4.2.2 构造对物源体系的控制 |
4.2.3 构造对沉积体系的控制 |
第五章 福山凹陷油气分布规律与有利油气勘探方向 |
5.1 福山凹陷油气分布规律 |
5.1.1 层序-油气分布规律 |
5.1.2 体系域-油气分布规律 |
5.1.3 油气空间分布特征 |
5.2 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
5.2.1 构造对成藏要素分析 |
5.2.2 断裂体系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
5.2.3 构造样式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典型油气成藏模式 |
5.3 福山凹陷有利勘探区预测 |
第六章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胜坨油田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胜坨油田地质概况 |
1.1 区域构造位置 |
1.2 构造特征 |
1.3 地层、沉积、岩性特征 |
(1) 沙四段(Es4) |
(2) 沙三段(Es3) |
(3) 沙二段(Es2) |
(4) 沙一段(Es1) |
(5) 东营组(Ed) |
(6) 馆陶组(Ng) |
(7) 明化镇组(Nm) |
1.4 含油气特征 |
2 胜坨油田勘探开发历程 |
2.1 勘探历程 |
(1) 第1阶段(1963—1965年) |
(2) 第2阶段(1965.05—1982年) |
(3) 第3阶段(1983—1996年) |
(4) 第4阶段(1996—2012年) |
(5) 第5阶段(2013年至今) |
2.2 开发历程 |
(1) 开发准备阶段(1963年10月—1966年5月) |
(2) 初建产能阶段(1966年6月—1969年12月) |
(3) 调整扩建阶段(1970年1月—1974年12月) |
(4) 高速开发阶段(1975年1月—1979年12月) |
(5) 稳产开发阶段(1980年1月—1993年12月) |
(6) 精细开发阶段(1994年1月至今) |
3 胜坨油田成藏条件 |
3.1 具备丰富的油气源条件 |
3.2 发育多类型储层 |
3.2.1 近岸水下扇体 |
3.2.2 浊积岩体 |
3.2.3 三角洲相砂体 |
3.2.4 河流相砂体 |
3.2.5 碳酸盐岩 |
3.3 发育多类型圈闭 |
3.3.1 背斜及断块圈闭 |
3.3.2 岩性圈闭 |
3.3.3 成岩圈闭 |
3.4 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 |
(1) 第1套生-储-盖组合 |
(2) 第2套生-储-盖组合 |
(3) 第3套生-储-盖组合 |
(4) 第4套生-储-盖组合 |
(5) 第5套生-储-盖组合 |
3.5 发育有利的油气运移通道 |
3.6 油气成藏模式 |
4 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
4.1 精细勘探关键技术 |
4.1.1 砂砾岩扇体精细勘探技术 |
4.1.2 浊积岩储层精细描述技术 |
4.2 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 |
4.2.1 早期注水开发技术 |
4.2.2 层系细分调整技术 |
4.2.3 精细油藏描述技术 |
4.2.4 多层砂岩油藏层系井网重组技术 |
4.2.5 反韵律厚油层韵律层细分挖潜技术 |
4.2.6 层系井网油藏矢量调整技术 |
5 结 论 |
(4)大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形势与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勘探开发历程分析 |
2 勘探开发进展与展望 |
2.1 松辽盆地北部石油领域 |
2.1.1 大庆长垣油田 |
2.1.2 大庆长垣外围油田 |
2.1.3 双城油田 |
2.1.4 中浅层页岩油 |
2.2 海拉尔盆地石油领域 |
2.2.1 中部断陷带 |
2.2.2 外围凹陷 |
2.3 大杨树盆地石油领域 |
2.4 松辽盆地北部天然气领域 |
2.4.1 营城组火山岩气 |
2.4.2 沙河子组致密气 |
2.4.3 古中央隆起带基岩天然气 |
2.4.4 深层其他领域 |
2.5 流转区块天然气领域 |
2.5.1 四川盆地流转区块 |
2.5.2 塔里木盆地塔东流转区块 |
2.6 海外石油开发领域 |
2.6.1 蒙古国塔木察格油田 |
2.6.2 伊拉克哈法亚油田 |
3 发展战略 |
3.1 面临的矛盾和挑战 |
3.2 优势和潜力 |
3.3 发展战略目标 |
3.4 发展战略蓝图 |
3.4.1 本土油气业务持续有效发展,重点做好“三大支柱产业” |
3.4.2 海外油气业务规模跨越发展,重点建设“三大基地” |
3.4.3 新兴接替业务稳步有序发展,重点培育“三个增长极” |
3.4.4 服务业务优化升级发展,重点推进“四个一批” |
4“十四五”规划 |
4.1 规划部署 |
4.1.1 部署思路 |
4.1.2 部署原则 |
4.1.3 部署方案 |
4.1.3. 1 油气勘探方案 |
4.1.3. 2 油气开发方案 |
4.2 风险分析 |
4.2.1 资源与技术产量风险 |
4.2.2 投资与效益产量风险 |
4.2.3 环境与施工产量风险 |
4.3 保障措施及对策 |
4.3.1 核心技术攻关 |
4.3.2 创新体制机制 |
4.3.3 争取政策支持 |
5 结论 |
(5)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异常超压研究 |
1.2.2 成藏过程分析 |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完成工作量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泌阳凹陷概况 |
2.2 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
2.2.1 构造特征 |
2.2.2 构造演化 |
2.3 地层特征及沉积充填演化 |
2.3.1 地层特征 |
2.3.2 沉积充填演化 |
2.4 石油地质特征 |
2.4.1 烃源岩 |
2.4.2 储集层 |
2.4.3 圈闭(油气藏)及油气分布 |
第三章 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 |
3.1 基本原理 |
3.2 成岩作用及成岩序次 |
3.2.1 成岩作用环境条件 |
3.2.2 成岩作用过程 |
3.3 烃源岩包裹体分析 |
3.4 砂岩储层包裹体分析 |
3.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3.4.2 单个油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分析 |
3.4.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特征 |
第四章 成藏期次及成藏时期划分 |
4.1 单井埋藏史和热史模拟 |
4.1.1 模型及参数选择 |
4.1.2 埋藏史和热史模拟结果分析 |
4.2 油气充注年龄确定 |
4.2.1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 |
4.2.2 油气充注年龄确定 |
第五章 油气成藏动力分析 |
5.1 现今地层压力刻画 |
5.2 古流体压力模拟 |
5.2.1 盆地模拟法 |
5.2.2 流体包裹体法 |
第六章 油气成藏过程及成藏模式 |
6.1 不同成藏动力系统油源对比 |
6.1.1 南部陡坡带油源对比 |
6.1.2 中央深凹区油源对比 |
6.1.3 北部缓坡带油源对比 |
6.1.4 大仓房组油源分析 |
6.2 烃源岩生烃过程分析 |
6.2.1 埋藏史及热史分析 |
6.2.2 有机质成熟及生烃分析 |
6.3 古流体压力演化分析 |
6.3.1 现今地层压力特征 |
6.3.2 古流体压力演化过程 |
6.4 油气充注过程分析 |
6.4.1 不同构造单元原油特点及输导关系 |
6.4.2 油气充注过程 |
6.5 源-汇耦合关系 |
6.5.1 烃源岩条件 |
6.5.2 储层条件 |
6.5.3 圈闭条件 |
6.5.4 运移输导体系 |
6.5.5 充注成藏分析 |
6.5.6 成藏要素耦合联动演化 |
6.5.7 成藏模式 |
6.6 勘探潜力分析 |
6.6.1 泌阳凹陷油气分布特点 |
6.6.2 有利潜力区分析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断陷盆地油藏单元分析方法及勘探开发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油藏单元分析方法提出的背景 |
1.1 断陷盆地油气富集基本特征 |
1.2 主要勘探理论 |
1.2.1 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 |
1.2.2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理论 |
1.3 复式油气藏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 |
1.3.1 复式油气藏概念定义的不明确 |
1.3.2 勘探实践中圈闭与油藏对应关系的矛盾 |
1.3.3 复式油气藏研究方法的误区 |
2 油藏单元分析方法 |
2.1 油藏单元的概念 |
2.2 油藏单元分析方法的内涵 |
2.3 研究内容与流程 |
2.3.1 油藏单元划分 |
2.3.2 油藏特征再认识 |
2.3.3 富集规律再认识 |
2.3.4 实施精细勘探 |
2.3.5 实施精益开发 |
3 应用实例与岩性油藏成因机制 |
3.1 油藏特征新认识 |
3.1.1 留485断块 |
3.1.2 留107断块 |
3.1.3 对比认识 |
3.2 岩性油藏成因机制 |
3.2.1 沉积体系自身岩相、岩性变化是岩性圈闭形成的内在因素 |
3.2.2 “断砂耦合”是构造-岩性圈闭形成的基本样式 |
3.2.3 油源断层控制岩性油藏的形成与分布 |
3.3 复式油气藏富集主控因素 |
3.3.1 充足的油源是复式油气藏富集的基础条件 |
3.3.2 区域构造背景控制复式油气藏富集 |
3.4 应用成效 |
4 勘探开发意义与应用前景 |
4.1 勘探开发意义 |
4.2 应用前景 |
5 结 论 |
(7)南堡凹陷新近系相势源耦合控油气作用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相势源耦合发展 |
1.3.2 相势源耦合概念 |
1.4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地质背景 |
2.1 南堡凹陷区域地质概况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沉积地层特征 |
2.4 油气成藏特征 |
2.5 油气分布特征 |
2.6 勘探开发简况 |
第3章 油源对比 |
3.1 烃源岩特征 |
3.1.1 不同层序烃源岩的发育特征 |
3.1.2 不同沉积体系烃源岩的发育特征 |
3.2 沙三段烃源岩的分布特征 |
3.3 沙一段烃源岩的分布特征 |
3.4 东三段烃源岩的分布特征 |
3.5 烃源岩分类 |
3.6 原油地化特征 |
3.6.1 源岩碳同位素分析 |
3.6.2 原油甾烷分布特征 |
3.6.3 原油划分 |
3.7 油源对比 |
第4章 源控油气作用 |
4.1 浅层断裂控油气富集作用 |
4.1.1 浅层断裂控油气特征 |
4.1.2 浅层断裂控油气模式 |
4.2 深层烃源灶控油气富集作用 |
4.2.1 深层烃源灶控油气特征 |
4.2.2 深层烃源灶控油气模式 |
第5章 势控油气作用 |
5.1 低势控藏原理 |
5.2 低势控藏特征 |
5.3 低势控藏模式 |
第6章 相控油气作用 |
6.1 沉积相控油气作用 |
6.2 岩石物理相控油气作用 |
第7章 相势源耦合 |
7.1 相势源耦合模式 |
7.2 相势源耦合验证 |
7.3 油气富集区域预测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高邮凹陷真武-曹庄地区戴南组油藏滚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杂断块的滚动研究现状 |
1.2.2 隐蔽油藏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4 主要成果认识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层特征 |
2.2 构造特征 |
2.3 沉积特征 |
2.4 勘探开发历程及现状 |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地层划分与对比原则及方法 |
3.2 地层连井对比剖面分析 |
第四章 构造精细解释研究 |
4.1 研究思路及方法 |
4.2 地震资料分析 |
4.3 速度分析 |
4.4 构造解释方法研究 |
4.4.1 断层精细解释 |
4.4.2 层位精细解释 |
4.5 构造解释成果 |
第五章 沉积微相研究 |
5.1 沉积相标志及特征 |
5.1.1 扇三角洲 |
5.1.2 近岸水下扇 |
5.2 单井沉积相分析 |
5.3 剖面相分析 |
5.4 地震相分析 |
5.5 平面相分析 |
第六章 储层预测研究 |
6.1 研究思路 |
6.2 测井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 |
6.3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
6.4 物源综合分析法 |
6.5 地震正反演联合预测技术 |
6.6 地震储层预测成果 |
第七章 潜力滚动区块评价 |
7.1 真24 北断块评价 |
7.2 真29 东断块评价 |
7.3 真63 断块评价 |
7.4 曹4 断块评价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高邮凹陷周庄油田E2d1岩性油藏地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思路与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
1.4.1 完成的工作量 |
1.4.2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三章 地层对比及构造解释 |
3.1 精细地层对比与断层落实 |
3.1.1 精细地层对比 |
3.1.2 断层落实 |
3.2 构造精细解释 |
3.2.1 构造解释难点分析 |
3.2.2 层位标定与速度分析 |
3.2.3 构造精细解释思路 |
3.2.4 多种解释技术的运用 |
3.2.5 构造样式研究 |
3.2.6 构造解释结果 |
第四章 沉积相、微相研究 |
4.1 沉积背景 |
4.2 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
4.3 沉积相物源分析 |
4.4 小层沉积微相分析 |
第五章 储层特征分析 |
5.1 岩石类型与储层物性 |
5.2 储层发育与展布特征 |
5.3 地震储层预测研究 |
5.3.1 地震正演技术应用 |
5.3.2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应用 |
5.3.3 储层预测综合分析 |
5.3.4 E_2d_1~(2-9)砂体尖灭边界综合分析 |
第六章 成藏规律研究及有利区块分析 |
6.1 油藏流体特征 |
6.2 岩性油藏分布特征 |
6.3 E_2d_1~1和E_2d_1~(2-9)成藏规律分析 |
6.4 有利滚动区块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气地质与勘探理论研究现状 |
1.2.2 油气勘探目标评价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理论 |
2.1 评价相关概述 |
2.1.1 评价定义 |
2.1.2 评价流程 |
2.2 评价理论基础 |
2.2.1 油气地质与勘探理论 |
2.2.2 评价学理论 |
2.3 评价一般原则 |
第三章 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方法 |
3.1 评价对象单元的划分与表征 |
3.1.1 评价对象单元的级次划分 |
3.1.2 评价对象单元的层次介绍 |
3.1.3 评价对象单元的信息表征 |
3.2 评价因素指标的确立与处理 |
3.2.1 油气成藏差异性影响因素 |
3.2.2 评价因素指标的类型与特点 |
3.2.3 评价指标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
3.2.4 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化处理 |
3.3 评价方法模型的选择与构建 |
3.3.1 评价方法模型的分类与比较 |
3.3.2 评价方法模型的优化与改进 |
3.3.3 评价方法模型的选择原则 |
3.3.4 评价的一般方法模型库 |
第四章 基于油气区带-圈闭单元的评价应用 |
4.1 研究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
4.2 评价对象单元的确定 |
4.2.1 油气地质单元的层次划分 |
4.2.2 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1 油气差异成藏评价要素剖析 |
4.3.2 基于粗糙集的指标优选及权重确定 |
4.4 评价方法模型的应用 |
4.4.1 改进的层次分析评价 |
4.4.2 改进的地质风险评价 |
4.4.3 集对分析评价 |
4.4.4 分类建模评价 |
4.5 勘探目标组合评价及统计分析 |
4.5.1 油气不均一分布组合评价 |
4.5.2 成藏差异性统计比较 |
4.6 油气勘探开发启示 |
第五章 基于钻探目标-储聚单元的评价应用 |
5.1 研究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
5.2 评价对象单元的确定 |
5.2.1 油气地质单元的层次划分 |
5.2.2 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 |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3.1 油气差异成藏评价要素剖析 |
5.3.2 基于条件概率法的指标优选及权重确定 |
5.4 评价方法模型的应用 |
5.4.1 基于变权TOPSIS模型的评价 |
5.4.2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评价 |
5.4.3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评价 |
5.5 勘探目标组合评价及统计分析 |
5.5.1 油气不均一分布组合评价 |
5.5.2 成藏差异性统计比较 |
5.6 油气勘探开发启示 |
第六章 基于油气藏-储层单元的评价应用 |
6.1 研究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
6.2 评价对象单元的确定 |
6.2.1 油气地质单元的层次划分 |
6.2.2 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 |
6.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3.1 油气差异成藏评价要素剖析 |
6.3.2 基于熵权法的指标优选及权重确定 |
6.4 评价方法模型的应用 |
6.4.1 改进的模糊灰色综合评价 |
6.4.2 人工神经网络综合评价 |
6.4.3 数据包络分析综合评价 |
6.5 勘探目标组合评价及统计分析 |
6.5.1 油气不均一分布组合评价 |
6.5.2 成藏差异性统计比较 |
6.6 油气勘探开发启示 |
第七章 认识与展望 |
7.1 评价不足与展望 |
7.2 评价系统设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深层隐蔽油气藏滚动勘探开发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渤海油田油气勘探阶段及储量增长潜力[J]. 江尚昆,王德英,孙哲,彭靖淞,赵弟江. 海洋地质前沿, 2022(02)
- [2]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构造差异、沉积响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 龚银.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3]胜坨油田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J]. 宋明水. 石油学报, 2021(01)
- [4]大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形势与发展战略[J]. 王广昀,王凤兰,赵波,孙国昕,蒙启安,王永卓,梁江平,方艳君. 中国石油勘探, 2021(01)
- [5]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D]. 张鑫.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6]断陷盆地油藏单元分析方法及勘探开发意义[J]. 吕传炳,付亮亮,郑元超,李昆,黄志佳,冉爱华. 石油学报, 2020(02)
- [7]南堡凹陷新近系相势源耦合控油气作用的研究与应用[D]. 庞礴.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8]高邮凹陷真武-曹庄地区戴南组油藏滚动评价研究[D]. 倪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9]高邮凹陷周庄油田E2d1岩性油藏地质特征研究[D]. 罗洪飞.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10]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朱兆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