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科系 云南 芒市678400
摘要:傣医是德宏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国传统民族医药学中的文化瑰宝。本文通过对有关德宏的文史材料及傣医药古籍文献的分析研究,对德宏地区傣医药文化中的核心理论——“四塔五蕴”理论作出简要介绍与分析。
关键词:德宏州 傣医 四塔五蕴
一、德宏州的傣族医药文化
据《贝叶经》记载,2500多年前,傣族医药就已经出现。随着南传佛教自缅甸传入,德宏傣族在掌握原有医药知识的基础上,吸收了南传佛教经典中的印度医药学知识和一部分汉族的中医学知识,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典型地域特征的医学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傣医治病讲究医药相兼、因地制宜,最后达到便、简、验、快。往往药中有方、方中有药、一病多方、一方多用、一药多用。所用药物大多数是自采自种、自制自用,用药方法别具一格,除常见的水煎内服外,还有膳食、烟薰、驱避等剂型。诊治方法除使用验方、单方外,还有针刺、推拿、放血、按摩、薰蒸、外洗、指法等方法。此外,傣医在药物的鉴别、命名、采集、加工、炮制等方面,也有独到之处。
傣文化充满了和谐观和朴实的生态观,这一思想也渗透到了傣医学对于生命的论述。傣医以“和”阐释生命,认为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持生命和繁衍的前提条件,自然界的一切因素均会制约和影响人类。同时,傣文化受东南亚文化的影响甚于汉文化,这也促成傣医学拥有鲜明的佛教医药文化的特点。[1.以上材料参考自德宏州文化馆非遗办龚自麟同志提供的《傣医申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表。]
德宏州傣医药文化的核心理论被称为“四塔五蕴”理论。
二、德宏州傣医的“四塔五蕴”理论
(一)四塔
“四塔”一词源于佛教的四大元素(风、火、地、水),塔即元素,傣族医学将四塔引入对生命的阐释,认为四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物质基础。四塔先天禀受于父母,称为佤约塔(风塔)、爹卓塔(火塔)、阿波塔(水塔)、巴他维塔(土塔),分别简称为塔拢、塔菲、塔喃、塔拎。
1.佤约塔
《帷苏提麻嘎》“那内自身的风,有支持性或动性的,似风的(气),吹动的故名为拢(风气)。它有支持、资助的特相,有转动的作用,以此促进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2.李朝斌.傣医四塔五蕴的理论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29]因此,傣医认为:风能资助和支持促进人体和万物的生长发育。风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基础,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平衡和维持机体各脏腑机能正常运转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爹卓塔
《帷苏提麻嘎》“那内自身的火,似火的,有遍熟性和暖热特相的,以它而熟,而热的,以它而衰老,根坏力竭,皮皱发白的,以它而燃烧及以它而使之食的,饮的、嚼的、尝的,得以消化的,以它而燃烧使之发育长大,或其他一切内自身的,所执持(维持)故名菲塔(火),同样包括了其他(土、水、风)三种元素。”[3.李朝斌.傣医四塔五蕴的理论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31]傣医认为没有火就没有人体和生命,火是人体生命的根本表象,是人体发育的本源之一。它具有温化、腐熟人体所摄取的食物,促进消化功能的作用。从而达到温煦机体,抵抗寒冷,提高免疫力。
3.阿波塔
《帷苏提麻嘎》“那内自身的水,似水的,所执持(维持),以粘结性和流动状态,湿之为性而达全身各处的故名为阿波(水-体液),包括了土、火、风三种元素”。[4.李朝斌.傣医四塔五蕴的理论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31]傣医认为水遍布全身为机体内的物质贮藏,是人体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来源,滋润脏腑,保护组织器官。血水可吸收过多的火,调节体温,水能摄集一切,使其他三塔聚合。在傣医中水的物质多达一二十种。
4.巴他维塔
《帷苏提麻嘎》“那内自身的,属于自己中生而属于自己的,坚(硬的),固体(粗触),所执持(保持),有住立(站立)作用的故名为巴他维(土),同时也包括水、火风三种元素”[5.李朝斌.傣医四塔五蕴的理论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31]傣医认为土塔是构成人体的第一物质本源,为四塔之本,包括了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和其他器官。其功能是消化饮食物,化血生气,滋养躯体,排泄糟粕。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和协调脏腑之间的生理功能。土塔实质上是整个人体的代名词。[6.郑进,林艳芳,张超.傣医基础林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5]
(二)五蕴
“五蕴”一词源于佛经,蕴即蕴积、蕴藏。傣医学借鉴佛教的五蕴思想说明人体的生命现象、精神现象和合的情况。傣医认为人是由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构成的身心合一体,并采用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认为生命及生命现象的产生要依据一定的条件和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五蕴包括:鲁巴夯塔(色蕴),维呀那夯塔(识蕴)、先雅纳夯塔(想蕴)、维达纳夯塔(受蕴)、山哈纳夯塔(行蕴)
1.鲁巴夯塔
指人体形态、外貌及人的精神状况,是人体结构及生命活动的外在表象,具体而言是指构成各种脏腑、组织器官构成的机体外表以及脏腑组织表现于外的各种生命现象。
2.维呀那夯塔
指人对外界的认知、识别、判断能力。
3.先雅纳夯塔
指人的理性活动,想象、思维能力等。其作用是决定人对事物和现象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反应力。
4.维达纳夯塔
指人的身心感受和人对冷热痛痒各种刺激的反映和耐受性,是对外界信息刺激产生的感知能力和应答反映。
5.山哈纳夯塔
指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内在变化,即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人体和人一生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的各种变化。这种理论与佛教对人生的划分:生、老、病、死是相一致的。
三、“四塔五蕴”——物质与意识有机结合的傣医生命观
我们不难看出傣医的“四塔五蕴”理论是在借助佛教哲学世界观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医学生命观。四塔五蕴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他们都有物质的属性,而四塔凸显了生命的物质性,五蕴则凸显了生命的精神性,“四塔五蕴”是一个精神与物质有机结合的整体。如《帷苏提麻嘎》“四大和合,人畜健壮;四塔各离,百百疾缠身” 《嘎比迪沙迪巴尼》“火旺费水、水大土过于失,有火必有风,风水才会流动。有水生于土,土又须水来浇溉,需风来吹拂,需或来温煦,人才健康,才易于成长,反之火旺风又大,水少火又旺,土干风又大等现象,将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即人会出现异常现象。”[7.伍雄伍,韩培根.傣族哲学思想史论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98
作者简介:吕隽(1974-),女,汉族,云南省大理人,硕士研究生,现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云南边疆民族历史教育。
]四塔五蕴理论在生命观上首先肯定了人的物质属性,认为生命的运动是四大物质运动的表现,而五蕴是人体生命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有机结合。南传佛教认为身心的合一就是五蕴,傣医学将四塔单独提出是为了强调生命的物质性,这是医学作为实用科学的唯物性所决定的。
注释:
论文作者:吕隽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2
标签:生命论文; 人体论文; 佛教论文; 傣族论文; 物质论文; 云南论文; 现象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1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