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_韦海志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_韦海志

(广西省河池市大化县北景镇初级中学,广西 河池 530814)

摘要:历史学科作为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基础学科之一,不断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每个历史教师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传统以接受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倡导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对于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本文从四个方面简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有效性

1 前言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也正是培养学生三关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是他们成长的基础。学习历史,会激发人的聪明才智,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更可以使人明智,理性对待世事,所以会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起到积极的影响。这也表明了初中历史教学非常重要,所以我们的历史教学也应好好地推敲一下,怎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学生的学习。

现代社会,资源极其丰富,咨讯极其发达,这就为我们的教学带来极大的优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丰富我们的课堂,使课堂生动起来,同时采用别样的教学方式,联系社会时事,关注社会热点,使我们的历史课堂与现实紧密联系,让历史课成为一个纽带,把历史与现实相融合,学生审视历史,关注现实,学会理性思考,同时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培养其历史责任感、使命感。为此,我们不妨从以下的方式来摸索一下历史教学。

2 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2.1 缺少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将语文、数学、英语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课程设置上也以语数外为主,使得学生和家长逐渐忽视了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认为初中历史教学无关紧要,学生渐渐失去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了厌恶的心理。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只知道被动的接受知识,并对一些历史知识点死记硬背,以一种应付考试的心态来学习,使得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较为片面,无法在历史学习中实现人文素养的提升。而且教师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较为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只是利用板书将只是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只能记录笔记并对知识点死记硬背,缺少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2 教师缺少综合素质

历史知识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包含着古、今、中、外多方面的内容。为了更好的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教师就必须具体综合素质,对多方面知识都有点涉猎。但是,很多教师都没有做到这一点。甚至还有一些学校由于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忽视,使得在历史教学中缺少专业的历史教师,只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进行兼任,使得初中历史教学开展的基础较差。教师缺少专业的历史知识,使得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只能死板的传授历史知识,无法提高历史教学的深度,让历史课堂较为沉闷,形成了恶性循环。一些教师为了提高整体的历史学习成绩,会在考试之前为学生归纳重点,让学生对重点内容死记硬背,使得学生无法会历史知识进行思考,缺少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3 初中历史教学方式缺少丰富性

历史知识的理论性较强,若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历史学习中,使初中历史教学的效率较差。而且历史学习的内容已经是过去时,存在固定性和客观性,要想学习历史就需要对大量的知识点进行记忆,使得学生疲惫不堪,缺少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素质

3.1 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

国家意识对初中生来讲主要指的是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对于国家意识来说,这两者重要性就正像是自行车的两个车轮,鸟的两对翅膀,缺一不可,二者都是国家意识的核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国家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在:于国内而言,能够妥善处理好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并且在双方之间产生冲突之时,强调以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为重,要注意全局的利益问题和观念;在对待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要以国家民族的尊严和利益作为最高的标准,不能做出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事情,必须以热爱祖国为荣,将危害祖国的行为视为可耻。

3.2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所谓法律意识,就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的总和。其形成和发展往往与人们直接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并受其制约。法律意识结构包括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思想等。

3.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一种自觉意识,同时也是一种传统美德。张家华、张积家指出“责任感是我们生存中作为社会角色所必须履行的义务”。强烈的责任意识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只有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初中学生才能将自己成才、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国家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把自己培养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合格公民。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责任意识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3.4 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

公德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公共生产秩序的基本准则规范。如爱国守法、诚实守信、勤劳俭朴等等。遵守公德是合格公民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之一,是优化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3.5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尤其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发展经济而损坏环境恶性事件屡见不鲜,致使雾霾天气频发,已经对人们的生存环境和发展逐渐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我国将环境保护作为我国应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并付诸于行动,并且明确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国利民利己。

3.6 增强交流与反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无论是新的教学模式还是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和措施,归根结底还需要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良好的沟通和反馈,只有建立良好的交流,那么才能够保证教学的质量,尤其是在课堂教学。具体来说,增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反馈,对于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首先,初中历史课程学习,并非一门“灌输”历史知识和文化的课程,需要学生能够在穿插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深入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而要想能够深入的了解历史背后的内容,这不但要求学生有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还需要一定的文化积淀,而老师在这个方面能够给学生很好的指导,因此,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学生能够从与历史老师的交流沟通中获得更多课本之外的信息和知识,而老师则能够从学生的存在的疑惑和兴趣点更为高效的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手段。由此可见,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良好交流与沟通,是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4,5]。因此,我们需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建立良好的交流和反馈机制,通过丰富的交流与反馈措施,让师生之间能够进行更好的交流和沟通。

4 结语

新形势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发展,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发展之路可谓是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我们能够紧紧把握发展的目标和趋势,认清教与学,发展教学新模式;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那么就一定能够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高月仙.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体品质[J].山西教育(教学),2011年01期.

[2]罗海亮. 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9):175+177.

[3]任斌英.试论新课改下如何创新初中历史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9:111.

论文作者:韦海志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  ;  ;  ;  ;  ;  ;  ;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_韦海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