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道德课堂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思想品德论文

初中思想道德课堂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思想品德论文

试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现存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设计论文,试论论文,思想品德论文,课堂论文,初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0186(2010)01-0091-05

课堂教学设计是指针对一节课或某一个具体问题所进行的教学设计活动,也称为即时教学设计。[1]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在凸显教学的主体性和课堂资源的多样化等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毋庸讳言,目前的课堂教学设计仍存在诸多误区和问题,它们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益,制约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核心理念的贯彻落实。如何解决当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寻求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策略,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真正呈良性发展态势,是目前教学中亟待反思和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目标上,破坏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的整体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与标准。[2]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教学最优化的第一步就是用综合的观点选择和决定教学的任务。”[3]可见,教学目标的设计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思想品德新课程倡导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维教学目标,然而现实的实施情况仍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课堂教学目标过于倚重认知目标或能力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的培养与引导。如七年级上册(人教版,下同)“走进青春”的教学。新课标对该教学内容的要求是:“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有位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教材内容“青春期生长高峰图”和“青春期在生理上的三个变化”,既有图片演示,又有大量讲解,末了还有巩固练习,花费了很多时间;而对于学生如何悦纳青春期的身体变化,正确应对成长期的烦恼等情感内容,却缺乏正确引导,情感目标最终异化为认知目标。

二是有些教师过多强调情感目标的落实,而忽视了知识、能力目标的落实。这种做法其实也破坏了三维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如执教八年级上册“世界文化之旅”一课,教师以一位初中生参加“文化旅游”活动为教学载体,教学设计可谓匠心独运。课前教师也作了大量精心的准备工作,准备了中国传统节日常见的粽子、年糕、汤圆、春联等实物。课堂上不同国家和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着实让学生过了一把“文化瘾”。可待到上课终了的铃声响起时,教师还在绘声绘色地向学生演示、介绍各国文化风情。在这堂课上教师课堂节奏控制得不太理想,另外,对于三维教学目标的把握失当,也是导致教学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尽管在课堂上领略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还仍没有达成课标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因而留下了不少缺憾。

如何进一步有效整合三维教学目标,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辩证看待三维目标,整体把握和落实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不是截然分离的三个目标,而是组成一个整体,是一节课中需要同时贯彻落实的整体教学目标的三个有机部分。[4]但落实到具体的每节课,则应视课标要求、教材内容等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如有些课应侧重于情感目标的落实,有些课又应侧重于能力的提高或知识的传授。《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我们更应重视和落实情感目标。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当然,我们强调情感目标的重要性,并不能因此忽视知识与能力目标,否则只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其次,要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将三维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听选择的教学方法、创设的教学情境以及运用的教学手段等,必须服从并服务于三维教学目标的整体落实。教师不能因追求形式上的新奇华丽而忽视内容上的真实贴切,也不能因讲究形式上的热闹活泼而导致目标落实上的顾此失彼。教师应在充分把握课标、吃透教材、熟悉学情的基础上,讲究教学艺术,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做好教学的引导者、帮助者和组织者,以期真正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在活动设计上,注重热闹与新奇,缺乏教学实效

这是一堂青年教师的汇报课。他上的是九年级《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容。在讲解“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时,这位教师根据教材上的材料,设计了“演一演”的教学活动,由教师与学生即兴表演“大街上警察与孙志刚迎面相遇”与“收容所里发生的故事”两则小品。课堂上教师扮演的警察和管理人员犹如凶神恶煞,学生捧腹大笑。两则小品花了近10分钟时间。

新课程实施以来,思想品德的课堂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教师一改过去自己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更加注意“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其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5]这种变化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深学生的内心体验,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感染力,焕发思想品德课的生命活力。可以说,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场重大变革。

然而,课堂活动固然优点多多,但设计不当,同样会产生各种问题。如脱离教学目标,为活动而活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不能有机整合。正如前例中那位青年教师设计的活动,尽管教师与学生“表现”很投入,台下学生也为师生惟妙惟肖的表演所感染,气氛煞是热闹。暂且不说这样的活动对于教学主题的关联有多大,也不说时间安排上的延宕,单是教师“塑造”的角色就可能对学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再如活动频繁,却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有些课有小品,有辩论,有才艺表演,还有接连不断的讨论等。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忙得不亦乐乎,但收效甚微。笔者在调研中还发现,现在课堂讨论存在次数太多、时间过长、任务不明确、问题不够开放等突出问题。有时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教师也要组织一场讨论。耐人寻味的是一次省研讨课后,主办者组织了专家、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一位学生直言不讳:“老师,您要我们讨论的问题,其实我们不讨论也都能回答。”听了学生的这句话,该是我们反思的时候了!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活动无疑是课堂上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载体。但活动设计必须依据教学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化解疑点;还必须研究和把握学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发展能力、感悟人生、健全人格。同时,活动设计还必须注意适度,把握活动的节奏、时间和形式,做到动静相生、张弛相间、疏密有致、快慢得宜,切忌过多过滥,为形式而形式。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还要考虑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考虑活动展开的有序性,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灵活运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角色模拟、小品表演、课堂讨论等活动,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也易造成课堂局面的失控,因而教师还应注意发挥主导作用,扮演好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角色,对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引导和调控,以确保活动设计真正起到实效。

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单一,过于倚重演绎教学法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九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这一内容既是教材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一位教师为了化解这一教学难点,在课堂上投影演示了好多材料,其中文字材料5次、图示材料2次、漫画1次。一次又一次的材料演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分析,教师上得很累,学生学得吃力。每次归纳后,这位教师又让学生齐声朗读课文中的关键段落,达5次之多。

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正确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课标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误区。

第一,在教学方法设计上形式单一,缺乏变化。重复意味着单调。上例中的教师由于一味采用“阅读(材料)—分析—回答—归纳—朗读”的形式,结果使学生感觉乏味生厌,教学效果也便可想而知。新课改后,教师十分注重启发学生参与课堂,探究问题,但也有部分教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出现“满堂问”的现象。例如,有位教师在上课时一共提出50多个问题,而且有相当多的问题是那种“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思维含量较低。这种课堂表面上看来热热闹闹,其实对学生知识的落实、能力的提高、情感的滋养并未起多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在演绎法和归纳法的选择使用上,过于倚重演绎教学法。演绎法和归纳法是知识的两种呈现方式,也是教师常用的两种教学方法。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变化和重新组织的过程。要真正实现学习的目的,就必须使学习过程顺应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学生的顺利学习创设条件。[6]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既善于采用归纳法从特殊到一般去学习新知识,又善于采用演绎法从一般到特殊去运用新知识,以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归纳法由于能有效地促使初中生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概括、综合,使初中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同化和顺应,从而使知识呈现的逻辑顺序切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的教学内容。但时下有不少教师不顾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一味地采用演绎教学法,即先呈现结论,后进行分析解释;先呈现理性知识,后分析提供感性材料,这就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学习障碍。

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运用。有效运用教学方法,必须注意:一是要综合并灵活使用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选择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接受能力。特别要选择使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将抽象概念和道德观点具体化,创设明理与激情和谐统一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展认识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还应注意教学活动中的突发因素,做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同时,还要注意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相结合,将教法落实到学法之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觉悟和行为能力。三是要贯彻启发式教学的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因而我们在选择、确立和具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时,都要贯彻这一指导思想。[7]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合理分析、科学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多种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预设有余,生成不足

这是一节课题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八年级上)的评优课的课堂实录片断。

一位女教师在引导学生归纳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后,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当自己不小心伤害了别人,你应当怎么办?”

生:向他们道歉。

师:当自己被他人伤害时,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宽容他人。

师(追问):为什么?

生:对任何的事、任何人都要宽容。

师:那不一定!

旋即,教师演示课件材料,进入另一个教学环节……

我们要宽容别人,但并不是要“对任何事、任何人都要宽容”,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遗憾的是,教师对这一生成性问题未作准确到位的引导,而是匆匆引入下一个话题。假如教师能顺着学生的话题,引导学生作进一步分析:宽容不珍惜宽容的人是滥情,宽容不值得宽容的人是姑息,宽容不可饶恕的人则是放纵,从而归纳出“宽容是有原则的,宽容要讲究策略”,这样的引导也许“搅乱”了课前预设,但毫无疑问教学效果会更好,课堂会更精彩!

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教学需要预设,因为预设是促成生成的前提条件。但教学更需要生成,因为课堂复杂多变,预设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穷尽这种复杂性和多变性。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7]而今的课堂,总体上说是预设有余,生成不足。课堂上教师总是忠实地按照自己的预设组织教学,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要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错失生成良机;要么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及要害。这种问题在一些评优课、公开课中尤为突出:学生的活动要经反复演练,学生的回答业经教师多次推敲,甚至回答问题的学生也由教师预先“钦定”。这种“作秀”味很浓的课只会使学生变成教师课堂表现的“道具”,从根本上扼杀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旺盛的创造力。无怪乎许多教育专家强烈呼吁教师应上“常态课”,坚决摒弃过度预设和集体作秀!

课堂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体。教学需要预设,更需要生成。教师一方面要注意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资源,有效把握学情,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将教学预案设计为一个开放的“心案”,为学生留出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创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教师只有在课前作好应付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意外的心理准备,并制定出灵活应对意外的“预案”,课堂上才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注重修炼和提升教学智慧,充分运用教学机智,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过程反应,有效利用课堂中学生的各种生成性资源,以弥补教学预设中的不足。同时还要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教育(学)契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从本质上说,教学过程不是教案的简单演绎过程,而是教师根据不断变化着的学情,促成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有机统一的弹性调控过程。[8]也只有这样,预设和生成才会相得益彰,课堂才会不断碰撞出师生智慧的火花,课堂才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课堂也才会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

在媒体运用上,追求花哨,脱离教学主体与教学目标

教学媒体是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或工具。广义的教学媒体不仅包括黑板、实物、投影、录音、录像等,还包括教师的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等信息传递载体。[9]本文所指的教学媒体是狭义的教学媒体,尤指现代教学媒体,即幻灯、投影、计算机等辅助教学手段。现代教学媒体具有图文并茂、信息容量大、交互功能好等优势,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益,作用十分明显。就思想品德课教学来说,还能将抽象枯燥的理论演绎为活泼生动的画面,增强课程的德育功能。

当前,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也已普遍注意运用。但不难看出实效并不是很理想。首先表现为颠倒主次,师生围绕“机器”转。部分教师将讲解的内容均设计成课件,甚至将开放性试题的答案也设计进去,课堂上教师会说:“我们来看看答案是怎样的?”鼠标一点,便将开放性论题的答案显示出来,完全排斥了学生的个性思考。一旦教师在课堂上成了“播放员”,学生便成了地道的“观众”,学生的主体地位便弱化了。其次表现在堆砌材料,脱离教学目标。在组织教学“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一课的教学时,有位教师为了说明当今社会未成年人受到非法侵害的事件屡见不鲜的问题,播放了大量触目惊心的图片,还配之以很刺激的音响。这种脱离教学目标的材料堆砌,其教学效果便可想而知。三是追求花哨,过分追求形式上的新奇与完美。如有些课件自始至终滚动播放着Flash小插件,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导致“喧宾夺主”,影响教学效果。

总之,现代教学技术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以前我们反对“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现在我们同样不赞成“满堂电”的做法,无论是“人灌”还是“电灌”“机灌”,都违背了教学规律,脱离了教学目标与学情,因而都有悖于以下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原则。

1.一致性原则。教学媒体的选择要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一致。这是选择、运用教学媒体的首要原则。[1](181)选用何种教学媒体、何时使用、使用多长时间都必须切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否则只会南辕北辙。教学媒体的运用还必须与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紧密结合,使教学媒体的运用真正能有的放矢,恰到好处。

2.主体性原则。新课程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发展能力。在教学媒体设计中,我们应避免由于教学媒体运用的时间过长、频率过高等原因,剥夺学生主动思考和创造的时间,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现象。

3.适度性原则。运用教学媒体,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也不能乱用,更不能滥用。如果一味追求使用量,则会使教学媒体成为教学的干扰因素,效果只会适得其反,优势会成为劣势。此外,教师还必须注意对教学媒体所呈现的画面信息加以限制,以免学生兴趣的转移。因为如果过分追求视(听)觉效果,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教学效效果。[10]

收稿日期:2008-05-23;修回日期:2009-07-18

标签:;  ;  ;  

初中思想道德课堂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思想品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