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利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0
摘要:当前不仅是国内还是国外,仍然存在大量的粗犷式建筑项目,这种项目会浪费资源,也会影响环境,为此需要逐步淘汰。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政策的不断支持,预制装配式建筑在今后会更加的完善。预制装配式建筑指的是按照建筑行业的规范指标完成预制构件的生产和加工,其预制构件的组装可以在施工现场完成。建筑BIM技术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之间可以相互融合,能够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BIM设计;标准分析
引言
如今,城市化进程日益推进,随着当前的城市化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也顺应市场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往往与人们的生活和实际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良好的建筑工程项目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质的建筑服务。然而,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是,许多粗放型的建筑工程项目依然存在于当前的建筑行业之中,如何能够进一步完善建筑施工技术、制定优质的建筑施工方案等内容不容忽视。基于此,必须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案,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资源的浪费,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合理提升。
1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内涵
所谓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实质上指的是在我国建筑行业设定的标准和规范之下,主要按照统一的建筑构件模式来开展集中性的、批量性的生产工作,并且,这种建筑形式要求在建筑施工的现场进行机械化的组装工作,进而形成完整的建筑。与此同时,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主要关注点是建筑施工的预制构件,必须对相应的预制构件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如今,在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十分重视预制装配式建筑,它可以对整个建筑行业的顺利发展和建筑工程质量的保证提供依据,因此,我国的诸多建筑类单位都纷纷以预制构件作为中心,从而展开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工作。基于此,便可以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行业的预制构件能够合理地进行信息传递,而且,这也有利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的工作都能够实现顺利的衔接。近年来,对于建筑行业的日益重视,以及积极推广BIM技术及其应用,可见,这是预制装配式建筑的BIM设计标准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将二者进行紧密的结合,方可进一步实现建筑工程行业的顺利发展。
2 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应用的设计流程
2.1方案设计阶段
对于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应用而言,其相应方案设计阶段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主要就是要求设计人员能够全方面收集相应工程项目相关的各类资料文件,进而也就能够促使其能够在相应BIM模型中进行体现,构建最为基础的建筑方案,促使其作为后续具体设计优化的基础。
2.2初步设计阶段
该阶段是在方案BIM模型上的进一步细化使其建筑构件最优化应用,主要通过分析构件应用的合理性,此阶段也会严格审查建筑构件的添加以确保整体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2.3施工图设计阶段
为了促使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设计运用具备更强实用性效果,还需要重点加强对于施工图设计处理,促使其能够在后续施工操作中具备理想的指导和约束效果。在此环节中,还需要分析相关构件和其它系统的关联性,避免出现较大的冲突和矛盾,促使其可操作性更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优化设计阶段
优化设计阶段主要深入优化经过上述阶段已形成的模型,使其各方面的需求能得到最大的满足;并保证承包方的需求和认可,保证整个项目的有序推进;且最优化预制装配式建筑相关构件的制作,使其展示更大的经济优势及质量优势。具体而言,预制构件的设计是整个BIM设计流程的核心,该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预制构件的配筋、预埋、连接、开洞留孔、保温、防水灯诸多事宜。另外,初步设计及优化设计阶段均需前面考虑预制构件的外观及功能设计,选择合理的构件尺寸及类型,尽可能提升预制构件的生产规模,进而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3预制装配式建筑的BIM设计标准
3.1分类标准
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中BIM技术的应用规范化控制而言,需要从分类标准方面进行控制。各个设计流程中涉及到的所有任务划分、角色划分、构件划分等,都需要进行标准层面的分类,如此才能够充分提升其整体落实效果。
3.2格式统一
统一预制装配式建筑BIM设计格式是通过全面控制整个设计流程的文件情况、合理设置数据格式,尤其是预制构件的模型参数,以确保不同格式文件交互性良好。
3.3交付标准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运用BIM技术还需要促使其能够在信息交付中具备合理的标准要求,促使其相应交付流程以及具体的交付文件都能够较为规范,并且能够完成上下游信息的有效过渡,避免出现交付偏差。
3.4信息编码标准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的BIM技术运用中,还需要结合国家统一标准进行规范,促使其相应信息编码标准能够较为统一,如此也就能够为后续应用提供较强的协调维护价值效果。
信息交付标准是预制装配式建筑BIM设计工作各阶段信息交换的支撑。实际施工时,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交付时涉及到的角色众多,且涉及大量信息,对应的信息交付路径比较复杂。为了全方面编制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信息交付标准,可应用IDM信息交付标准,取得的效果非常明显。该过程包括交付角色、交付流程、交付阶段、定义信息类型及深度,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定义信息类型及深度,其是后续工作能有效开展的基础。
涉及每个阶段,信息交付流程的具体情况根据具体的设计阶段分为:一,方案设计阶段,该阶段主要创建BIM模型,一般采用EM.1方案模型;二,初步设计阶段,该阶段设计较多的信息交互。首先,EM.4中的描述方面的信息交互,也即预制构件的初步设计模型,该阶段的交付信息主要是土建工程方面的专业信息,该信息的作用主要用于全面满足设计模型的功能及外观要求,提取原始构件信息,基于BIM技术的预制构件初步设计模型设计是最终交付给相应预制构件生产商,生产商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诸多因素,继续后续的深化设计工作。另外,RC.6信息交付是在深化设计基础上,根据综合多方需求,交互信息,最终服务于预制构件的生产。最后是预制构件深化设计模型,即EM.8信息交付,该模型是在优化设计阶段形成,主要就预制构件生产信息进行交互,建立最终的深化设计模型,节约工程成本的同时,提高工程质量,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结语
我们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实际施工环节,会牵涉到许多的设计方面以及施工方面的问题,都需要我们使用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及办法去处理,不断的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水平,以此保证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率。在当前阶段,建筑业中最为主要的建筑形式是预制装配式建筑,采取这种形式,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在其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BIM设计标准的框架体系,是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基础。对于BIM设计标准的研究,将有助于预制构件的设计以及生产工作。
参考文献:
[1]夏江婷.预制装配式建筑的BIM设计标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4):72-73.
[2]杨恺.预制装配式建筑的BIM设计标准[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11):242-243.
[3]宋爱民,冯禹琪,吕俊,等.BIM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与管理[J].工程技术研究,2018(9):186,194.
论文作者:杨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建筑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阶段论文; 信息论文; 标准论文; 使其论文; 构件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