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质教育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教委正式推出并开始实施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突出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培养和造就能够适应21世纪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整体素质的高级人才。改革的思路是从打破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束缚入手,确立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构建各类人才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要全面贯彻国家教委这一改革计划,还有一些教育理论问题需要思考。
一、素质与素质教育
何谓素质?在心理学上,素质又叫遗传素质,先天素质。这是指人的机体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包括人的机体的构造与形态,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神经系统的特点,大脑的结构与机能的特点。由此推断,所谓人的整体素质就是指人的各种机体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之总和。
在教育理论中,教育学对素质的理解显然不会只停留在心理学素质概念的理解上的。教育学认为,素质是学生个性、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生物学——生理学)基础(或前提)。如果离开了这个物质的自然基础,就谈不上学生能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例如早期聋哑儿童就不具备音乐能力发展的素质基础。这是教育学中对素质理解的唯物论。然而,教育理论认为,素质并不等于能力、个性,一个人也不能根据其先天宿命论地决定其一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这就是教育理论对素质理解的辩证法。因此,教育学认为,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包括能力、个性)的生理条件。它并不完全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内容及其发展水平。人的心理内容及其发展水平主要应取决于社会实践。对于学生来说,主要取决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教育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团队教育和自我教育。教育学认为,人的素质也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人的某些先天性的素质缺陷,甚至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即某种素质缺陷可以通过其他高度发展的素质所形成的个性、能力予以弥补或代偿。这正是教育的魅力所在。
何谓素质教育?由前述有关素质概念的推论可知,素质教育乃是运用教育的手段,一方面使学生充分发展素质中那些天赋的遗传性特质,或通过其他素质的长足发展以补偿某些素质的先天不足(或缺陷);另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素质按照社会的需要,在某些方面或某个方面,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
为什么要在今天突出素质教育?它在教育理论上有什么突破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界观念的转变及教育思想的发展轨迹。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学生(这里主要指大专学历以上的学生)由国家包分配。因此,长期以来大学生根本就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由于计划经济固有的弊病,使得学校教育越来越成为脱离社会需求的象牙之塔。教育界在教育中追求的是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和科学性,相对忽视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和适应性,从而形成了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模式。改革之势风起云涌之后,教育界也深感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当时社会对大学生的反映主要是“高分低能”,“缺乏解决实际问题和动手的能力”。在改革形势的推动下,中国的教育界展开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大讨论。通过讨论形成了以下三点共识:一是在当代信息化社会,教育界也面临着信息爆炸的问题,靠延长学制根本无法解决“人生之有限而知识之无穷”之间的矛盾。单纯的知识传授走进了死胡同,必须另觅出路。二是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为学生在学校里所获得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如果通过教育能使学生学到“捕渔”的能力,那么他们毕业以后就可以自己到知识的海洋中去捕“鱼”。三是知识与能力的辩证统一。能力的获得不能游离于知识传授之外,而知识传授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随着“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讨论的深入,西方现代教育理论逐渐进入国门。当人们研究了美国心理学家基尔福特的“智能结构模型”以后,通过总结教育改革的实践发现:当学生具有一定知识和能力之后,在实践过程中,这些知识和能力将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不是这些“知识”、“能力”的机械相加,而是它们的有机组合或组装。这种组合或组装的能力是超越于从知识中获得的能力的更高级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在大学里两个学习成绩差不多的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会不同;或者成绩差的学生,在工作中的贡献反而大的基本原因之一。
二、问题与难点
由此引发出一个深层次的教育问题,一是知识、能力对于从事某项工作的人来说,必须具有合理的结构;二是知识、能力就其各自的微观结构来说也应该是合理的。为了探索这两个方面的合理性,我国的教育改革由“知识+能力”的模式转变到“智能结构”模式上来了。深化课程改革(教育内容、教学方式等)的目的就在于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能培养出具有最佳智能结构的各种人才。
然而在教改的实践中又暴露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教育实践证明,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他们是否能做出贡献,除了他们的智能结构之外,还有各种非智能因素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这种非智能因素的作用常常超过智能结构的作用。
第二个问题是:学校作为生产“人才”的“工厂”,尽管制定了合理的教学大纲,精心进行了课程设计,但教育的效果常常还取决于学生个人的素质发展。这就是说,越是用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生产人才”,就越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教育界才提出了“素质教育”这个教改方向。素质教育确实是针对当前学校教育的这两个致命的弱点所采取的改革措施,在素质教育中,既包含了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主要指注意力、观察力、逻辑识记力、思维力、联想力等),也包含了对学生技能(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培养,还包含了对学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建性活动的能力、创造性活动能力、动手能力等)的培养。同时,它还包含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情感、意志、言语、气质、性格等)的开发。
由此可知,素质教育的内涵更丰富(主要指其内涵更抽象,适用性更普遍)、外延更广阔。确实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
然而,在教改实践中进行素质教育,其难度也是很大的。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教育战线的一场革命。它触及到学校教育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我认为其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这是一场教育观念的革命。就大多数人而言,观念往往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在教育领域也是这样。观念的转变又是一个“软转弯”的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能转变的。几年来,各校的教改已经上了几个台阶。可是毋庸讳言,有些教师的观念(包括有些教学管理人员)还停留在“智能结构”阶段,甚至有少数人仍然保留着“传授知识”的传统观念。
2、这是一场人才思想的革命。要培养适应21世纪的社会所需的人才,就需要在人才思想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党中央规划在2000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必须要使人才培养也纳入市场化的轨道。因此,要使人才培养面向未来,在观念上必须要有超前意识。
3、这是一场教育、教学思想的革命。素质教育必然要求我们重新设计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之而来的是重新制订教学计划,根据素质教育的特点、规律转变人的教育、教学思想。
4、这是一场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革命。素质教育要求在教育中以学生素质的提高为教育过程的最终目的。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始终围绕着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这一目的。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上有很大的改变或突破。
5、这是一场教材建设的革命。教材乃教学之本。教学的改革已属不易,要编写出符合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要求的教材,更是困难重重。
6、这是师资队伍的一场革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是不行的。要培养学生有较好的整体素质,学校就必须拥有一支整体素质好、教改积极性高的师资队伍。
三、对策咨询
根据上述素质教育的难点,我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1、深化教育改革,必须先从转变思想观念着手。我认为,学校应结合日常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和党团活动,组织学校师生员工开展素质及素质教育大讨论。
2、学校应适时召开教学改革工作会议,以统一全校教学管理人员、教研室主任以上干部的教育思想,在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等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工作上取得共识,就学校办学特色的整体设计(包括系及专业的归并设置)作出建议和计划,并上报主管部门批准。
3、教学管理部门依据本校办学特色的整体设计,会同相关的系及教研室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基本文件,以使素质教育有所依据。
4、各教研室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优化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前者主要指就某一专业领域的培养目标而言,必须通过哪些课程学习加以保证;后者主要指就某一课程而言,应该围绕素质教育讲授哪些内容。课程内容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增加新的教学内容,消除教学凝固现象,摒弃旧知识、过时技术。基础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要“少而精”,提高基础课的现代化内容的比例;应用理论以“应用、适应”为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重视实例、案例教学;实验课应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提高工艺性、综合性实验的比重。
5、要开设具有本校教育特色的选修课体系。教学管理部门应对选修课开展专项研究。通过科学论证,逐步筛选出最有利于学员整体素质培养的相应选修课。我认为选修课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教师想开什么课就可以开什么课,而是要从效益(教学效果及教学经济效益)出发,进行选修课的结构优化。
就我所知,目前国际上对“素质教育具体有哪些”这一问题,尚处在研究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思考,我认为素质教育应有以下目标体系。
①思维。以提高学员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为主旨。以哲学、逻辑学和数学为依托课程。
②创新。未来社会最需要有创新能力的学员。创新既是常规逻辑思维娴熟而灵活的运用,又是非常规思维的突现。为此应以培养学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旨。以科学方法论、创造学等为依托课程。
③语言。以提高学生的言语(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书面表达能力)水平为主旨,包括母语与外语,以形式逻辑、修辞、演讲学、中国语言和外语等为依托课程。
④使用与交流。21世纪群体的力量将会进一步加强,为此必须提高学生适应群体的能力,积极开展个体与群体(包括其他个性)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这一类选修课应以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力为主旨。公共关系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学等为依托课程。
⑤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适应未来,必须具有把握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这一类选修课应以培养学员的超前意识为主旨。历史学、科学学、市场战略学、未来学及相应的工具和方法(如线性规划、决策论、系统工程等)为依托课程。
⑥组织。以培养学员的组织能力为主旨。以组织结构学、管理学、思想工作学、人才学等为依托课程。
⑦操作。以培养学员动手能力为主旨。以计算机、综合性实验、调查研究方法等为依托课程。
⑧追踪。以培养学员追踪未来社会市场变化、发展能力为主旨。市场学、档案文献学、情报学、控制论等为依托课程。
⑨开拓。以培养学员非智力因素为主旨。主要指情感、兴趣、态度、需要、意志、道德等方面的个性修养。以伦理学、美学、教育学及相应的人文科学为依托课程。
⑩休闲。以丰富学员精神生活,提倡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休闲方式为主旨。以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文学、书法、体育(包括棋类)、欣赏或练习等为优化课程。
当然还可以提出其他的指标体系。优化选修课的课程体系,除了有相应的理论研究外,更应注意它的实践过程。每一个子目标,可以看作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模块。要求校方和学生两个方面都努力探索适合于因材施教的最佳模块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