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园林绿化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园林绿化设计的水平,本文从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意义、植物造景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植物造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这三个方面对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进行阐述。
关键词:园林;绿化设计;植物造景
1、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作用
植物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第一:主要通过阳光在光合作用下吸收大量的CO2并释放出O2,从而达到净化空气及提高空气质量的目的。还有部分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如夹竹桃、大叶黄杨等具有抗SO2的作用;刺槐、桧柏等能够有效吸收HF;冬青、沙枣、紫衫等具有抗Cl2性;柳杉具有抗O3的功效;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可吸收水体中的细菌和有毒物质,具备净化水源的功能。第二: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降低噪音、减少污染等作用,特别是我国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转化和地区经济发展有着极重要作用。第三:为人们提供休闲场所; 从艺术上是创造美好的自然景观,缓解人们紧张、疲劳感,让人们远离城市喧嚣、回归大自然怀抱的美好享受。
2、植物造景应遵循的原则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应以当地的地理环境为基础,尊重当地的文化气息,遵循植物的生长习性,与当地的气候、土质有效结合起来,在科学的依据下,根据季节变化,设计出色彩多样性的具有当地特色的作品。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2.1遵循科学性原则
要以适地适树和尽量选用乡土植物为基础。在植物造景中不仅要了解植物的生态习性,掌握其对光照、温度、湿度、空气、土壤等的要求,还要对所需设计的地域环境和性质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让两者更好的融会贯通,才能设计出完美的植物造景,形成可持续的景观效果。植物造景在植物配置上还应与建筑、道路、山体、水体、园林小品等有机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给人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感受。
2.2遵循文化性原则
中国文化自古博大精深,多彩多姿。对不同的景观类型也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要根据景区的类型,了解其文化背景,再结合植物本身的特定含义进行植物造景,以求将植物和景区的文化内涵融会贯通。如:在寺庙中宜栽种菩提树、沙椤树、忘忧树、罗汉松、南天竹等,禁忌栽植桃树,因为桃树代表女性,也不宜栽种葱、姜、蒜等,因为它们代表荤腥。
2.3遵循季节性原则
在植物造景中要注重生态景观多元化。因此园林绿化设计在植物造景上要随四季的更替而有所变化,使之在不同的季节里都能突出一个应季的植物景观主题。力求在景观设计中,让游客一年四季兼有景可赏,确保游客流量增而不减。
2.4遵循色彩多样性原则
色彩单调,会使人产生视觉疲劳,增加色彩的多样性,给人以视觉的享受,使人心情愉悦。在植物造景中除了可以利用观叶植物的叶相变化,还可以利用花卉进行各种造形来点缀绿地,以此增加绿地的色彩层次,而且花卉盛开的时候,能够散发出芬芳的香气,使人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如世纪广场主要以各种草花为主,草花量占了绿地总面积的1/3,使用了大量的串红、万寿菊、矮牵牛、金山绣线菊、美女樱等,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还给人们带来了嗅觉上的享受,使人眼前一亮,精神愉悦!
3、植物造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3.1植物造景与其他园林要素的融合
3.1.1与建筑的融合
园林植物与建筑的融合体现的是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植物柔和的线条和优美的姿态,建筑硬直的线条,若两者处理得当,进行合理的搭配,能有效的弥补建筑的不足之处,使之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美的景观组合。
3.1.2与园路的融合
园路相当于整个园林的骨架和脉络,也参与园林的造景,和园林植物、建筑、地形、园林小品共同构成园林景观的统一体。根据园路的不同性质合理的配置园林植物,可使整个园林形成一个在时间上和空间的上艺术整体。
3.1.3与山水的融合
“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媚”,在中国古代基本形成了“无山水不成园”的理念。因此,依山傍水是我国园林设计的一个永恒主题。山刚水柔,这就需要植物造景从中协调,使“山”、“水”形成一个更好的有机整体,更好的融入到园林景观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4与园林小品的融合
园林小品造型丰富,类型各异,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要素。单独的一个园林小品,会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若能与园林植物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可以给人一种自然贴切的感觉。
3.2植物造景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效果
3.2.1利用园林植物造景展现地域性特色。根据园林植物生态习性的不同和各地气候的差异进行配置,使之呈现出地域性的景观。
3.2.2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创造。中国园林善于应用植物题材,表达造园意境。如在纪念性陵园种植松柏,表示革命烈士的精神长青永存。
3.2.3作为主景,体现植物的个体美和观赏价值,如孤植树景观。
3.2.4作为其他园林要素的背景,形成鲜明对比,以此突出主景,如用作石雕的背景。
3.2.5用来阻挡视线,分隔空间,起到组织空间结构的作用。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营造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植物在空间上的变化,可以运用借景、障景等手法来表现,也可以通过人们的视线的改变产生效果。
3.2.6柔化建筑生硬的线条,使之体现刚柔相济的美感。
3.3植物造景的方法
植物造景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式种植、规则式种植、篱植、草本花卉配植等形式。自然式种植主要体现景观的自然美,多选择外形优美、自然的树种,无固定的株距和行距,不需要对称排列,但是讲究搭配自然,发挥树木自由生长的姿态,不强求造型。一般运用孤植、丛植、群植等配置方式:
3.3.1孤植
孤植是利用形态优美的树种,单独种植的景物配置形式,有时候为了增强构图效果,也用2-3株同一树种紧密地种在一起,使之形成一个单元,给人一种繁茂雄伟的感觉。适合孤植的树木要求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能突出个体美。
3.3.2丛植
丛植体现的是组合美。它是由两株至十余株的树木构成的一个组合。丛植的配植形式有:二株丛植、三株丛植、四株丛植、五株丛植等形式,一般采取不等边形形式进行栽植。
3.3.3群植
群植一般是由几十株乔、灌木混合栽植而成,体现的是群体美。群植不需要精细的挑选各种植物的单株,只求能够恰到好处地组合成一个整体,表现出群体美。另外,乔木作为群植的第一层,要选择阳性的,第二层应选择半阴性的亚乔木,而种植在乔木下的灌木,则要选择半阴性或阴性的植物。群植过程中还要注重高低起伏的变化和季相变化。群植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相当于一个小气候、小环境。
规则式种植人为痕迹明显,具有较强的几何性。一般在纪念性区域,广场入口,建筑物前、道路两旁等地方适用规则式布置,以衬托雄伟、庄严、肃穆的景观氛围,主要有对植、行(列)植、林植等形式:
①对植
两株相同规格的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作对称或均衡的种植方式。依主体景物的中轴线作对称布置,两树的连线与轴线垂直并被轴线等分。
②行(列)植
乔灌木按照固定的行(列)距成排成列的种植,多用于行道树。此种栽植方式凸显园林景观整齐划一的气势。
③林植
按照固定的行距和列距成片的栽植树木。有纯种林和混交林两种形式。纯种林整齐、壮观,但色彩单调,缺少季相变化;混交林由多树种组成,有明显的季相变化,较纯种林的景观要丰富一些。城市园林中林植一般出现在大的公园、林荫道旁、小型山体、较大的水面边缘等。多选取具秋色叶、树干光滑、无病虫害的种类,如银杏、马褂木、栾树、杨树等。
篱植可以用来分隔空间,多以绿篱和绿墙的形式表达。将不同的功能区域,运用绿篱或绿墙的形式使其分隔出来,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还可以将道路两旁设置成绿篱的形式,起到指引游览路线的作用,使游客沿着满载绿篱的小径不知不觉的漫步到一个个景点。对于不希望游客看到或穿过的地方,可以用刺篱、绿墙等形式起到屏蔽视线和防范边界的作用。
草本花卉在植物造景中应根据园林规划布局和风格而定,以花坛、花池、花丛、花镜、花地、花群、花带等形式提升园林景观的色彩美。
4、结束语
园林绿化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植物造景是绿化设计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植物造景利用各种植物的不同形态和色彩,通过设计形成各种自然景观,创造各种引人入胜的美景,产生各种不同的观赏效果、生态效能和经济效益。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应从客观实际出发,科学的设计生态园林景观,使城市真正成为适宜人们居住的优美环境。
参考文献
[1]高文玲.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10期
[2]李莉.浅析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年16期
[3]农明双.浅谈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J]《现代园艺》-2012年16期
[4]黄波,王磊.园林绿化理论在可持续性城市绿化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0年33期
论文作者:杨文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7
标签:植物论文; 造景论文; 园林论文; 景观论文; 组合论文; 作用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