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黄县凤冈镇第一小学 梅惠英
所谓的“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根据美国教育学家加涅的观点,就是凡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活动就是有效教学。
一、注重激发学生灵感
在教学中,教师的学习指导要恰到好处,当学生的思路阻塞,处于瓶颈状态时,教师应推动学生思维向前行进;当学生的理解出现错误时,教师的指导应注意体现激励性,发现学生的可取处、闪光点,保护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
在上课开始3至5分钟,教师可创设一定的情境,如音乐、画面、声响、故事、谜语等,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强烈的求知氛围中,再提出本课所要达到的目标,激发强烈的学习愿望,在开启学生思维的同时,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情感参与,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讨论、质疑、解答,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问互答,师生共同评议。鼓励学生敢于发表独到的见解,激起求异思维的火花。学习的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完成一般的学习任务,要指导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拓展、深化。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词语接龙、童话剧创作、古诗吟唱、想象描绘、广泛阅读等,让学生进入一种意犹未尽的境地,让更多的“顿悟”和“灵感”涌来。
二、注重培养学生语感
所谓语感,就是读者或听者通过听人讲话或阅读直接感知语言,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知力。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
诵读是从文章的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反复诵读,可以捕获作品的艺术形象,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领略作品的韵味意境。久之,就会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语感。
鉴赏文学作品必须进行想像,从文字看出画面,从文字领会意境,语文教材大多数是文质兼美的记叙文,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体味文章所展现的意象,激发学生的形象感,使学生在头脑中再现课文中描写的情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从而使语感得到提升。
语言材料是说和写的语言仓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积累语言材料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转化运用,只有让学过的东西流之于口头、笔端,才能够记得牢,才能在表达上见成效。如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口头造句训练、口头作文训练、口头讲故事训练等,既训练了学生听说能力,也培养了语感。只要语文老师积极探索语感培养的途径,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机会,学生的语感能力就能不断获得升华。
三、注重激发学生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随时都会遇到难点,于疑难处发问,可引导学生改变思维方向,进入探索学习的情境。学生在分析、推理的过程中,也受到了深层次的思维训练;想象是立足现实又跨越时空的思维活动,是由此及彼的思维飞跃,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方法,学生可展开想象的翅膀,再现事物形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由于作者构思炼意,运笔行文的需要,许多文章中往往省略了一些内容,形成了语言文字的空白。教学时,于空白处设问,引导设计空白,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能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面对一篇阅读材料,原有的认识与新接受的信息总有不相适应的地方,教师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舍本逐末提问,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十里长街送总理》在“等灵车”的一组特写镜头中,作者刻划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老奶奶为什么显得那样焦急?又为什么那样很有耐心呢?作者将这一对反义词放在一起是否矛盾呢?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针对上述问题,让学生去揣摩、体会,学生终于发现: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复杂的心境,而这一切都源于对周总理的深切的爱。
发展语言同发展思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我们应把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机地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注重指导学生朗读
朗读是为了帮助理解,而理解又可以促进朗读,使朗读更精彩。学生进入角色深情地朗读,让真情充满课堂,充满每个孩子的心中,不仅使课文内容得到升华,更使孩子们的感情得到升华。如果在课堂上大量分析讲解,会使原本优美的文章变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学生对美的感受也被冲淡了。只有声情并茂地读,才能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每堂课都涉及到拓展训练,如创作或阅读链接。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成小诗或短文,也可以是教师提供材料,学生朗诵出来,这是学生情感的又一次升华。
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说:“求知、想好、爱美,三者都是人类的天性。”教育的目的在启发人性中固有的求知、想好、爱美的本能,使他们尽量伸展。通过恰当的朗读评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更能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展现,语感得到培养。我们强调评价不仅仅是师对生,也应该是生与生之间的评价,学生在对别人评价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认识。
读中想象,读中理解,读中评价,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树立为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论文作者: 梅惠英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学生论文; 语感论文; 思维论文; 语言论文; 教师论文; 评价论文; 口头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