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比较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论文_蒋凤鸣

蒋凤鸣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吴集卫生院 江苏 淮安 223335)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预分娩孕妇90例,分为A组和B组,A组孕妇行无痛分娩,B组孕妇行常规分娩。结果:A组孕妇镇痛总有效率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χ2=31.8,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孕妇总产程较B组明显缩短(P<0.01);A组孕妇行经阴道产的分娩率明显高于B组且差异显著(χ2=5.07,P<0.05)。A、B两组孕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分娩临床疗效较好、镇痛效果较佳,可以使产程有效缩短并且能使剖腹产率下降,该法对母婴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无痛分娩,产科,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1-0179-02

分娩[1]是女性一生中面临的重要阶段,然而分娩过程产生疼痛的却令人难以忍受,对产妇的心理及生理造成了很大影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痛分娩技术[2]使产妇分娩疼痛大大降低,增强了孕妇分娩的信心、增加了自然分娩的机率,同时也对母婴健康安全提供了保障。基于此,笔者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预分娩孕妇9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近四年收治的足月健康预分娩孕妇90例。根据自愿的原则将上述孕妇分为A组(无痛分娩组)和B组(常规分娩组),每组45例。A组,年龄19~35岁,平均(26.9±4.3)岁,孕周37~41,平均(38.8±1.7)周;B组,年龄20~34岁,平均(27.1±4.2)岁,孕周38~40,平均(37.9±1.6)周。A、B两组孕妇年龄、孕周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产妇行无痛分娩,当A组孕妇宫口开到2~3cm时,对其行腰麻+硬膜外麻醉,进行硬膜外腔穿刺,穿刺成功后,再行蛛网膜下腔穿刺,在孕妇子宫收缩期间缓慢注入0.25g葡萄糖、20mg麻黄素、2.5g芬太尼及2.5mg布比卡因。采用微量泵连续给药或者分次给药的方法进行给药,待产妇宫扣完全开全后需立即停止注射药物。B组产妇行常规分娩。

1.3 观察指标

观察A、B两组孕妇总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及临床疗效。

1.4 疼痛疗效标准判定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疼痛分级进行评定[3]:⑴Ⅰ级:分娩过程中,孕妇未出现明显疼痛且生产顺利;⑵Ⅱ级:分娩过程中,孕妇疼痛轻微但可以忍受;⑶Ⅲ级:分娩过程中,孕妇疼痛剧烈。总有效率=Ⅰ级+Ⅱ级。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A、B两组镇痛效果对比A组镇痛总有效率为95.6%,B组镇痛总有效率为4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χ2=31.8,P<0.01)。结果见表1。

2.2 A、B两组孕妇各项指标的对比 A组总产程与B组相比明显缩短(P<0.01);A组经阴道产的分娩率高于B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χ2=5.07,P<0.05)。A、B两组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3.讨论

分娩是很多健康女性面临的重要阶段,其产生的剧烈疼痛会致使孕妇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这些将会对孕妇及其生理、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严重者会对母婴造成威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分娩有了不同的看法,选择无痛分娩的孕妇越来越多,不但使孕妇的疼痛得以减少,还能对新生儿的健康提供保障。研究表明,无痛分娩对于提高孕妇镇痛效果、缩短产程非常有利,可使孕妇经阴道产的分娩率提高,不但使孕妇疼痛减轻,还能使新生儿的健康得以保障,且无痛分娩不会导致产后出血、胎儿呼吸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等事件的发生,临床效果较好。本组研究结果显示,A组孕妇镇痛总有效率为95.6%,B组孕妇镇痛总有效率为4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χ2=31.8,P<0.01);A组孕妇总产程与B组相比明显缩短(P<0.01);A组孕妇经阴道产的分娩率高于B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χ2=5.07,P<0.05)。A、B两组孕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述,无痛分娩临床疗效较好、镇痛效果较佳,可以使产程有效缩短并且能使剖腹产率下降,该法对母婴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华.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分析.基层医学论坛,2014,18(8):958-956.

[2]孙立萍.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效果观察.临床合理用药,2013,6(7):138-139.

[3]谭淑春,赵丹.谈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中国医学创新,10(8):118-119.

论文作者:蒋凤鸣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7

标签:;  ;  ;  ;  ;  ;  ;  ;  

分析比较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论文_蒋凤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