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疲劳表面短裂纹群体演化行为研究及数值模拟

高温疲劳表面短裂纹群体演化行为研究及数值模拟

谭伟同[1]2013年在《高温疲劳短裂纹微观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工程中很多金属构件工作在高温下并承受着交变载荷,容易产生高温疲劳断裂。随着冶炼和金属探伤技术的进步,实际构件存在长裂纹的机会不大,且大量统计数据表明构件的疲劳寿命绝大部分都消耗在微观短裂纹阶段(MSC),这就使得对于高温疲劳短裂纹方向的研究变的尤为重要。短裂纹行为与长裂纹行为有很大不同,其萌生、扩展等行为受到微观组织结构的强烈作用,诸如晶粒大小、晶粒取向、晶界分布、及材料成分等都影响着短裂纹的行为,使之与长裂纹相比有更大的随机性。加之高温带来的表面氧化及晶界滑动作用,更使得高温疲劳短裂纹行为的微观机理变的复杂有待深入研究。相比于晦涩的数学模型,物理模型能够更直观的反映问题,特别是当研究对象具有较大随机性时其优势就更加明显了。因此建立物理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是揭示高温疲劳短裂纹行为微观损伤机理,并实现疲劳寿命预测的重要研究手段。以往数值模拟对于微观组织结构的考虑不够全面有较大的局限性,有必要对模拟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本文采用部分腐蚀的20#钢试件进行大量高温低周疲劳试验,观察不同试验条件下试件表面微观组织结构对裂纹行为的影响,统计整理试验数据,建立了高温下疲劳短裂纹的物理模型。基于模型,采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实现对短裂纹行为的数值模拟。具体工作如下:1、进行大量高温低周疲劳试验,总结了高温下多晶体金属的疲劳短裂纹萌生、扩展、合体、干涉等行为的规律。发现裂纹萌生主要是由铁素体晶粒内的滑移带在晶界和试件表面产生的位错积累造成的,既有驻留滑移带开裂引起的穿晶萌生,又有晶界开裂引起的沿晶萌生;由于高温的作用,裂纹初期的扩展多数都是沿着晶界进行的,而且珠光体对裂纹扩展有着强烈的阻碍作用;当裂纹尖端塑性区重合时裂纹发生合体,塑性区的大小和裂纹长度及加载应力状态密切相关;相邻裂纹的干涉行为在试验中表现的非常明显,主裂纹周围少有长度超过3个晶粒尺度的裂纹。2、用修正的voronoi多边形模拟了金属表面的微观组织结构。区分了铁素体与珠光体晶粒,用特定的随机数组使珠光体呈带状分布;赋予铁素体晶粒以3*3的随机方向余弦矩阵以表征晶粒的三维随机取向,并用过核心的线段表示滑移面在试件表面的投影;提出基础能量的概念以表征不同类型晶粒对于裂纹萌生及扩展不同的抵抗能力。3、基于建立的微观组织结构采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可视化的再现了不同循环周次下裂纹的萌生、扩展、合体、干涉等群体演化行为,实现了对高温疲劳短裂纹行为(沿晶与穿晶共存)的数值模拟,对比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郭隽[2]2000年在《高温疲劳表面短裂纹群体演化行为研究及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表明据统计,在各类构件的失效中,大约有80%是由疲劳破坏引起的。对疲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意义。实验证实,疲劳断裂过程归根到底取决于那些或明或暗的裂纹。虽然宏观断裂力学研究已经产生了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然而实验表明,许多疲劳断裂过程取决于短裂纹的萌生、扩展过程,短裂纹阶段有时可占总寿命的80%以上。传统的宏观断裂力学理论不再适用于短裂纹,而且短裂纹扩展速率表现出很大的随机性。因此要求我们从宏观重返微观,深入研究短裂纹行为规律。此方面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正确地进行寿命预测、适时进行设备检修、及时更换部件,以避免事故的发生,而且也有助于探讨抑制裂纹萌生、扩展的方法,从而延长构件寿命。目前对短裂纹的研究还处于刚起步阶段,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与发展。 本文就是以高温疲劳表面短裂纹群体演化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分析来获得了短裂纹特征,并建立了描述其演化过程的物理模型,进而实现寿命、余寿命预测。 本文主要是基于Monte Carlo方法,来对短裂纹群体萌生、扩展、合体直至破坏的物理过程进行可视化再现,吸收实验和理论分析结果并考虑短裂纹的随机行为,同时引入分形理论,模拟并预测材料的破坏。本文主要内容可概述如下: 1、论述了高温强度研究的工程背景及意义,系统地评述了当前疲劳学界正在探讨的各种疲劳长、短裂纹模型。 2、对2.25Cr-1Mo进行了多种条件下的高温疲劳表面短裂纹的实验研究,采用中断试验和复膜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高温疲劳表面短裂纹群体演化行为的观测与分析,获得了其演化特征及损伤破坏的细观机理。 3、把图像处理技术应用到材料金相组织与裂纹的观测实验中。通过将图形图像技术相结合,设计了材料金相组织和短裂纹扫描照片的图形图像处理程序,免去了照片的人工量化任务,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和精度。 4、根据金属凝固过程是—Monte Carlo过程,建立了金属材料显微组织的简化Monte Carlo方法,采用“随机投放,等速生长”的方法形成矩齿形晶界图,并通过逐点判断法识别出晶界三重点,剔除奇异三重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点,并识别出晶界及晶界问相邻关系,从而获得晶界结构的直线近似形态图,为细观组织短裂纹的数值模拟作好准备。 5、建立了高温疲劳短裂纹群体演化厅为模型,模型计及了细观组织结构的障碍作用及裂纹间的干涉效应,可以描述裂纹萌生、扩展、合体的全过程,使疲劳短裂纹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视化,并可对短裂纹进行统计分析。 6、将分形几何学引入到疲劳短裂纹分析中,用数格子法对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分别进行了分形分析,得到了裂纹分形维数随循环过程的演化特征,指出短裂纹的分形维数可以作为材料总体损伤的参数。 7、口顾了当前高温疲劳余寿命预测的各种方法,提出了本文模型在余寿命预测中的应用方案及前景。通过将短裂纹的物理模型与分形分析相结合,并设定临界最大裂纹长度和临界表面裂纹分形维数等多个参敢,来进行结构余寿命预测。结果表明,以分形维数作为失效判据是合理可行的。

王璐[3]2012年在《复杂应力状态下高温低周疲劳短裂纹行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各类机械产品或设备逐渐向高温、高压、高速和大型化方向发展,疲劳断裂成为结构与构件失效的主要原因。据统计,现代工业各领域中大约80%以上的失效破坏都与疲劳有关,且疲劳断裂大多发生在复杂应力状态下,材料及工程结构中出现长裂纹的情况越来越少,大多损伤形式表现为短裂纹。实验结果表明,短裂纹阶段的寿命占材料疲劳总寿命的绝大部分,有些甚至可以占疲劳总寿命的80%以上。因此,深入研究复杂应力状态下高温低周疲劳短裂纹群体演化行为规律及特性有助于正确的了解材料疲劳性能,从而延长材料使用寿命。材料疲劳损伤研究的根本问题是确定损伤演化准则,目前现有方法大多集中于单根裂纹的研究,而实际上材料的损伤过程是群体裂纹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短裂纹的行为具有很强的群体性和随机统计复杂性,传统的研究方法在分析疲劳短裂纹的群体行为及随机行为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急需建立一种考虑群体疲劳短裂纹影响规律的表征新方法,从而深入探讨群体短裂纹作用下的疲劳损伤规律,正确揭示材料疲劳损伤的物理机制,进而为结构安全性与可靠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从数值模拟、疲劳损伤规律及寿命预测三个方面对高温低周疲劳短裂纹的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20#碳素结构钢材料为实验研究对象,并以复杂应力状态下的高温低周疲劳群体短裂纹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Monte Carlo方法对群体疲劳短裂纹演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应用分形理论进行高温低周疲劳短裂纹群体损伤演化规律的研究;采用GA-BP神经网络对试验数据进行训练并预测短裂纹的相关表征参数。对高温低周疲劳短裂纹进行了疲劳试验研究。通过圆环缺口试样实现复杂应力状态,试验过程中采用中断试验的方法并应用金相显微镜等测量设备对材料的损伤演化过程进行定位跟踪观测,获得了20#钢材料的损伤演化特征及裂纹萌生、扩展规律。同时,应用ANSYS软件数值模拟了材料疲劳试验的若干个循环过程,掌握了试件的缺口尺寸、加载幅值、瞬态时刻等参数对缺口部位表面节点的应力、应变分布的影响规律,获得了缺口中心部位节点的三维应力状态。对高温低周疲劳短裂纹群体演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基于Monte Carlo的随机思想,建立材料的细观组织结构模型及裂纹萌生、扩展模型,模型考虑了晶界阻碍作用及裂纹间的干涉作用影响。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基于Monte Carlo的数值模拟可以直观的再现短裂纹群体演化过程的形态,模拟数据与试验数据结果吻合。对表征高温低周疲劳短裂纹群体损伤演化过程的参数进行研究。引入分形维数作为表征材料损伤的新参量。将图像处理技术应用到疲劳试验照片的统计中,采用最大类间方差的Otsu算法自适应地选取阈值实现图像的二值化分割。程序化实现了裂纹观测照片的批量处理及计盒维数法计算分形维数。获得了材料疲劳短裂纹群体演化规律的分形体现,并与损伤参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形维数可以作为材料综合损伤演化的新表征参量。应用循环塑性应变能密度与分形维数进行关联,建立一种基于能量与分形维数关系Paris型的计算方程,并通过试验统计与数值模拟进行验证,验证结果显示该方程可以有效表征损伤与能量的关系并预测群体损伤演化寿命。对高温低周疲劳试验统计的相关参数进行神经网络研究。通过引入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改善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设计了遗传算法与BP神经网络结合的网络训练方案。将载荷幅值、应变幅值、温度、分形维数、缺口半径、寿命百分数等试验数据作为输入参量,分别将裂纹数密度、裂纹扩展速率及疲劳寿命作为输出参量,进行网络训练,网络训练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吻合较好,验证了基于GA-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模型的可靠性。

王磊[4]2006年在《复杂应力状态下高温低周疲劳短裂纹合体与干涉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各种动力机械及高温高压设备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随之而来的安全可靠性问题也将更为突出。在工程实际中,各类构件的失效约有百分之八十是由疲劳破坏引起的。所以对疲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意义。实验证实许多疲劳断裂过程取决于短裂纹的萌生、扩展、合体与干涉过程,短裂纹阶段有时可占到构件总寿命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传统的宏观断裂力学理论不再适合于短裂纹,而且短裂纹扩展速率表现出很大的随机性。因此要求我们从宏观重返微观,深入研究短裂纹行为规律。这将有助于客观的进行寿命预测、适时进行设备检修、及时更换部件,减免事故的发生。目前对短裂纹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与发展。 本文是以复杂应力状态下高温疲劳表面短裂纹合体与干涉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所获得的短裂纹特征与已知的短裂纹规律,建立起描述其演化过程的物理模型,基于Monte Carlo方法,来对短裂纹群体萌生、扩展、合体与干涉行为进行可视化再现。吸收实验和理论分析结果分析疲劳损伤参数,进而实现寿命、余寿命预测。本文的主要内容可概述如下: 1、论述了疲劳裂纹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系统地评述了当前疲劳学界正在探讨的各种疲劳长、短裂纹模型。 2、参与并完成了16MnR材料的复杂应力状态下高温疲劳表面短裂纹合体与干涉行为的实验研究,采用中断试验和复膜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复杂应力状态下高温疲劳表面短裂纹合体与干涉行为的观测与分析,获得了其演化特征及损伤机理。 3、根据金属凝固过程是一Monte Carlo过程,建立了金属材料显微组织的简化Monte Carlo方法,采用“随机投放,等速增长,遂点扫描法”的方法形成晶界图,并通过识别晶界中的三重点,剔除奇异三重点,从而获得晶界结构的直线近似形态图,为细观组织短裂纹的数值模拟做好准备。 4、用Monte Carlo方法建立了描述疲劳短裂纹萌生、扩展、合体与干涉过程的物理模型,模型计及了组织结构的障碍作用及裂纹之间的干涉效应及合体现象,可以定量的描述裂纹萌生、扩展、合体与干涉的全过程,实现了材料疲劳损伤细观物理过程的可视化再现。 5、本文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表征材料损伤的疲劳损伤参数,最终提出一定面积上的裂纹总长度可以做为材料损伤的疲劳损伤参数。并拟合出裂纹总长度与材料相对寿命之间的关系式及曲线,用以材料的疲劳寿命预测。

于淼[5]2006年在《复杂应力状态下高温低周疲劳短裂纹萌生及扩展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各种动力机械和高温高压设备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随之而来的安全可靠性问题也将更为突出。在工程应用中,各类构件的失效约有百分之八十是由疲劳破坏引起的。在服役结构可靠性与安全性评价中,现有工作一般以经典断裂力学为基础,采用长裂纹扩展率模型,适用范围是结构“初始”状态已经处于长裂纹扩展范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有些材料来说,疲劳总寿命大部分消耗在短裂纹阶段,短裂纹行为与长裂纹相比具有明显的异常,且这种异常行为不能为传统的理论所解释。对疲劳短裂纹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疲劳损伤的物理机制,解释经典疲劳理论的研究成果,最终为服役结构可靠性与安全性评价、寿命预测和疲劳—维修交互作用下结构安全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以复杂应力状态下高温低周疲劳表面短裂纹为研究对象,将实验技术和计算机模拟相结合,对16MnR材料进行多种条件下的高温疲劳表面短裂纹实验,采用中断实验和复膜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观测分析有效短裂纹的扩展、合体和干涉行为,并对裂纹平均长度、裂纹分布角度进行统计分析。应用基于Monte Carlo方法编制的高温低周疲劳表面短裂纹演化过程模拟程序,对16MnR材料高温疲劳表面短裂纹演化过程进行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模拟裂纹的长度等进行统计分析,并追踪主、次疲劳裂纹的扩展路径,对其进行短裂纹扩展速率的分析。实验观测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寿命前期疲劳损伤以裂纹群体萌生为主要形式,疲劳损伤可近似认为是均匀的,高温疲劳损伤起因于沿晶短裂纹是晶界孔洞的集结、成长和三重点开裂作用的结果;短裂纹多在接近与应力轴垂直的方向上随机萌生和扩展,裂纹分布具有较强的角度依存性;寿命后期疲劳损伤以裂纹扩展和合体为主要损伤形式,裂纹的扩展过程是多裂纹系统的演化过程,其中包含裂纹长度的演化、裂纹数量的演化及多裂纹间的相互作用等;裂纹的萌生和扩展情况受载荷大小和试样缺口形状的影响,主、次疲劳裂纹的扩展速率呈现出较大的分散性。文中还应用分形几何学进行疲劳短裂纹损伤规律的研究,通过Visual Basic语言编写程序,利用其图像处理功能获取实验结果图像和模拟图像的裂纹分形特征,并应用分形维数的像素点覆盖法拟合裂纹群体的分形维数值,对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分别进行了分形分析,得到了裂纹分形维数随循环过程的演化特征:即随着疲劳的继续,含裂纹表面的分形维数随循环次数成比例关系稳定增加,循环载荷越大,分形维数D随循环次数增加的越快,分形维数D可以作为材料损伤状态的表征量。

王璐, 王正, 于淼[6]2008年在《高温低周疲劳表面短裂纹合体与干涉行为的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文中研究指明依据16MnR材料三维应力状态下高温低周疲劳表面短裂纹的实验分析结果,提出一种表面随机分布短裂纹群体演化行为模型。模型计及材料细观结构影响及裂纹相互之间的干涉效应,并用该模型对16MnR材料表面疲劳短裂纹萌生、扩展、合体与干涉的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该模型能有效用于短裂纹的模拟。

刘建雄[7]2012年在《改进神经网络在疲劳短裂纹演化行为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疲劳的发展一般经历着循环变形、微裂纹的萌生扩展和裂纹扩展至断裂。虽然近年来对疲劳短裂纹的研究已成为整个疲劳断裂研究领域的重点之一,但是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相关理论。疲劳短裂纹阶段作为疲劳损伤的起始阶段,对疲劳短裂纹的发生、发展进行正确了解和评定,不仅有助于认识疲劳裂纹演化的微观机理,揭示疲劳损伤的物理机制,而且可以探究影响疲劳寿命的因素,为材料设计和工程结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最终建立疲劳寿命预测方程和评估方法,为结构可靠性与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完成20钢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高温低周疲劳短裂纹试验,开展了以下工作:(1)通过对表面光滑试件的试验研究,获得了20钢在高温条件下的疲劳损伤机制。研究表明,疲劳短裂纹在高温下通常萌生于铁素体一一珠光体晶界上,个别裂纹萌生于较大铁素体内滑移带,鲜有裂纹在珠光体中萌生。在微观结构影响阶段,短裂纹扩展遇到珠光体带状结构时,会出现一次明显的减速。之后短裂纹突破珠光体带状结构约束,发生裂纹的合体,疲劳短裂纹扩展剧烈加速,进入裂纹稳定生长阶段。主导短裂纹形成并逐步扩展,发展成为长裂纹,直至最终失效断裂。在疲劳短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过程中,短裂纹密度也呈现先剧烈增加,之后略有下降并趋于平稳的趋势,裂纹密度约在寿命比0.3-0.4间时达到最大。疲劳短裂纹角度基本与最大应力主轴方向垂直。(2)采用改进神经网络方法,引入自适应调整策略,发展了疲劳短裂纹演化行为表征方法,并对疲劳短裂纹密度和扩展速率进行了模拟预测。发挥BP网络算法的局部精确搜索和遗传算法的宏观搜索、全局优化特性,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确定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引入自适应调整策略,建立了改进神经网络方法。基于该方法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综合了影响疲劳短裂纹演化行为的多个因素,反映了其隐含的复杂非线性关系。采用该方法对疲劳短裂纹密度和扩展速率进行了模拟,并将其与单BP神经网络预测进行了比较,表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模拟结果更好,预测精度更高,基于该方法建立的疲劳短裂纹演化行为模型合理有效。(3)通过二值化处理试验采集图像,提取反映疲劳损伤过程的分形特征数据,采用改进神经网络模型,将分形维数作为输入参量,对20钢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建立的模型收敛较快、准确性较好。

于淼, 王正, 王磊[8]2006年在《三维应力状态下高温低周疲劳表面短裂纹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表明依据16MnR材料三维应力状态下高温低周疲劳表面短裂纹的实验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表面随机分布短裂纹群体演化行为模型。模型考虑了材料细观组织、细观结构影响及裂纹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用该模型对16MnR材料表面疲劳短裂纹群体演化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该模型能有效地用于短裂纹的模拟。最后提出微观短裂纹萌生驱动力与扩展驱动力概念。

王魁[9]2011年在《基于分形理论的复杂应力状态下高温低周疲劳短裂纹群体行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生产的进步,疲劳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统计,在实际生产中约有80%的构件失效是由材料疲劳引起的。目前,在结构安全性与可靠性评价中,一般以经典断裂力学为基础,采用长裂纹扩展模型。然而实验表明,对于大多数材料来说,疲劳断裂过程取决于短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过程。与长裂纹相比,短裂纹的演化具有明显的异常,而且这种异常不能用传统理论进行解释。因此,开展疲劳短裂纹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疲劳损伤的物理机制,理解经典疲劳理论的研究成果,而且可以从理论上为在役结构提供安全性与可靠性评价。本文对20号钢进行高温低周疲劳试验,观测试样表面疲劳短裂纹的萌生、扩展及合体的演化过程,分析试验结果发现:在材料寿命初期,疲劳损伤表现为裂纹群体均匀的萌生,裂纹通常在与最大主应力轴相垂直的方向萌生和扩展,当有个别裂纹发展成为主导裂纹时,其周围的次裂纹扩展减速甚至闭合;在寿命中后期,疲劳损伤的主要形式为裂纹的扩展和合体现象,通常会发展成为两条较为明显的主导裂纹,随后它们将进行合体,产生的新裂纹迅速扩展,同时裂纹的扩展方向也会发生改变,另外,在主裂纹周围将不再萌生新的裂纹;此后,疲劳损失形式将以裂纹合体现象为主,最终发展成为宏观长裂纹导致试样断裂失效。由于疲劳短裂纹演化行为的复杂性和随机性,采用传统方法很难进行定量描述。近年来,分形理论的应用十分广泛。研究发现,疲劳裂纹的扩展也具有分形的特征,可以用分形理论来进行解释。裂纹扩展的分形维数中包含很多物理因素,如:加载条件、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等。本文应用分形理论对疲劳短裂纹的群体演化行为进行了定量的表征,首先对试验图像进行分形提取,计算包含有裂纹信息的图像的分形维数,从而得到裂纹的分形维数随循环次数的演化特征,计算结果表明:疲劳短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行为具有分形特征,裂纹群体的分形维数随着疲劳进程的发展而稳定的成比例增加,并且分形维数不产生缺口依存性,可适用于不同应力比的复杂应力状态下疲劳短裂纹的表征。随着应变幅的增大,分形维数会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初始阶段分形维数随循环次数的迅速增长,到中期的平稳缓慢增长甚至出现平台期,再到最后阶段的加速增长。依据分形维数曲线的演化规律,可以预测材料在短裂纹阶段的寿命,从而对材料疲劳的短裂纹阶段进行安全与可靠性评价。

郭隽, 郭成璧, 梁莎莉[10]2001年在《2.25Cr-1Mo合金钢400℃下表面疲劳短裂纹群体演化行为研究及计算机模拟》文中提出依据 2 .2 5 Cr-1 Mo合金钢多种条件下表面疲劳短裂纹的实验分析结果 ,提出了一种表面随机分布短裂纹群体演化行为模型 ,模型计及了材料细观组织的障碍作用及裂纹相互之间的干涉效应。并用该模型对2 .2 5 Cr-1 Mo材料表面疲劳短裂纹萌生、扩展及合体的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 ,结果表明短裂纹统计数据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还对单条短裂纹行为进行了模拟分析

参考文献:

[1]. 高温疲劳短裂纹微观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D]. 谭伟同. 大连理工大学. 2013

[2]. 高温疲劳表面短裂纹群体演化行为研究及数值模拟[D]. 郭隽. 大连理工大学. 2000

[3]. 复杂应力状态下高温低周疲劳短裂纹行为研究[D]. 王璐. 大连理工大学. 2012

[4]. 复杂应力状态下高温低周疲劳短裂纹合体与干涉行为研究[D]. 王磊. 大连理工大学. 2006

[5]. 复杂应力状态下高温低周疲劳短裂纹萌生及扩展规律研究[D]. 于淼. 大连理工大学. 2006

[6]. 高温低周疲劳表面短裂纹合体与干涉行为的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J]. 王璐, 王正, 于淼. 机械强度. 2008

[7]. 改进神经网络在疲劳短裂纹演化行为中的应用[D]. 刘建雄. 大连理工大学. 2012

[8]. 三维应力状态下高温低周疲劳表面短裂纹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J]. 于淼, 王正, 王磊. 压力容器. 2006

[9]. 基于分形理论的复杂应力状态下高温低周疲劳短裂纹群体行为研究[D]. 王魁. 大连理工大学. 2011

[10]. 2.25Cr-1Mo合金钢400℃下表面疲劳短裂纹群体演化行为研究及计算机模拟[J]. 郭隽, 郭成璧, 梁莎莉. 航空学报. 2001

标签:;  ;  ;  ;  ;  ;  ;  ;  ;  ;  

高温疲劳表面短裂纹群体演化行为研究及数值模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