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获取学术信息资源:走向“主流”的转折点_论文发表论文

开放获取学术信息资源:逼近“主流化”转折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折点论文,信息资源论文,主流论文,学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学术期刊和论文为代表的开放获取学术信息资源(开放学术资源)已成为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资源,正逐步逼近“成为学术研究主流资源”的转折点。开放学术资源的管理与利用非常不同于传统商业学术资源的采购、组织、利用和保存方式,因此对于研究图书馆来说,这可能带来颠覆性影响,也可能为其提供更好地服务于用户的空前机会。本文对开放学术资源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揭示其“主流化”走势,为研究型图书馆建立应对策略提供基础。

1 开放学术资源发展的动力框架

开放学术资源发展直接体现为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数量增长和影响力增长,但有多重因素促进这些增长,包括开放获取出版者的增加、出版模式的创新、机构知识库对学术论文开放获取的促进以及科研人员和科研资助机构对开放学术资源的支持。图1描述了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下文将分别介绍这些因素本身的变化:

开放获取机构知识库的发展 开放获取论文数量 开放获取期刊影响 开放期刊增加

出版模式创新开放机制创新 新的和高水平参加者 资助者和机构政策支持 科研人员支持

图1 开放学术资源发展的动力框架

2 开放获取期刊和开放获取论文迅速增加

统计数据显示,开放获取期刊和开放获取论文均呈现强劲增长趋势。根据开放获取期刊目录DOAJ[1],截至2012年2月,已经有7 522种有质量控制机制的学术性开放获取期刊。此外,根据Suenjr Dallmeier-Tiessen等人[2]2009年的研究,在商业出版期刊中约2%的论文是按篇开放(即复合开放出版,Hybrid OA)的。最近的一项关于开放获取期刊增长率的研究[3]显示,1993-2009年开放获取期刊年增长率为18%,开放获取论文的年增长率为30%(包括在开放获取知识库中存储的开放论文)。Suenjr Dallmeier-Tiessen等人把完全开放获取期刊论文与复合开放期刊论文相加,计算出2009年约发表了120 000篇开放获取论文(其中,定期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2800种,其他为复合开放获取期刊的开放征文)。考虑到2009年全球学术论文产出约为150万篇[4],因此开放论文占全球学术论文产出量的8%-10%。尽管现在开放获取期刊数量的增长速度已经有所缓解,但由于下文将提到的以PLoS ONE为代表的超级开放期刊的出现和出版商开始大踏步进入开放获取期刊出版市场,我们仍推测开放获取论文数量的增长将保持较快的步伐。

开放获取论文的另一形式是存储到机构知识库后开放获取的论文,或指直接在机构知识库中自出版的预印本或报告。这方面的发展也令人注目。根据OpenDOAR[5]的统计,截至2012年1月,全世界的机构知识库数量超过2150个,年增速超过30%(即使是这个数字,我们也认为偏于保守,例如中国科学院已经建成了78个研究所机构知识库,但在OpenDOAR中登记的知识库只有30个)。反映机构知识库增长的另一个方面是存储论文量及其数据使用情况。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PubMed Central[6]中共存储论文230万篇,包括1017种期刊的全部内容和1649种期刊的生物医学相关内容;arXig.org[7]存储72.9万篇预印本;RePEC[8](经济学领域的开放获取知识库)存储113.5万篇预印本和论文。RePEC的数据使用情况生动说明了这些知识库的影响力:从1998年起,RePEC存储论文的年下载量达到620万次,2011年12月该知识库的论文下载量高达58万次。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群也反映了它们的影响力:中国科学院自2008年启动机构知识库建设,截至2011年已有76个机构知识库投入运行,包含125万篇论文全文,2011年下载量达57万次。

3 开放获取期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开放获取期刊的影响力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论文下载量、引用量的增加。体现开放获取期刊影响力的简单指标之一是看其是否被收录到主要的期刊引文索引中。表1是开放获取期刊在汤森路透公司《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JCR)的收录状态变化,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开放获取期刊被收录到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中:

另外,汤森路透公司中国办事处告知笔者①,2011年底SCI已经收录了1100多种开放获取期刊,而Web of Knowledge平台收录了1400多种开放获取期刊。另一项研究显示,有1365种开放获取期刊获得ScimagoJR排名[10],而这是Scimago Journal Ranking系统给予有重要影响的期刊的类似影响因子的评价指标[12]。

一些高质量开放获取期刊也为开放获取期刊影响力的不断增加提供了生动案例。据2010年JCR[13]的数据,PLoS Medicine影响因子为15.6,排名5/153(指在同主题领域153种期刊中排名第5,下同);PLoS Biology影响因子为12.4,排名1/86;甚至是“发表一切值得发表的科研成果”的PLoS ONE也拥有4.41的影响因子,在生物学领域排名12/86。另一主要开放获取期刊出版商BioMed Central旗下的220种期刊已有95种被JCR收录,其中Genome Biology影响因子为6.89,排名11/160;BMC Biology影响因子为5.2,排名6/86。

高影响力开放获取期刊时代到来的另一标志是:2011年6月,德国马普学会、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英国惠康基金会宣布将联合出版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顶级开放获取期刊,暂定名为eLife[14]。该期刊将致力于出版具有潜在高影响力的研究论文,提升科学认知、拉动领域发展,直接与Nature或Science竞争。

目前还缺乏对开放获取论文下载量、引用量的系统数据,但来自主要开放获取出版者的数据可提供形象的范例:截至2010年底[15],PLoS Biology 2003年的33篇文章,篇均下载达12 400次,2010年的160篇文章,篇均下载达3200次;PLoS ONE 2006年的137篇文章,篇均下载达8800次,2010年的5 250篇文章,篇均下载达900次。另据BioMed Central报告②,中国科学院作者2011年发表在BMC开放获取期刊上的近100篇文章的2011年度平均下载量已超过500次。可见,尽管多数开放获取期刊年限仍短,但高质量开放获取期刊的不断增加是毋庸置疑的。

4 传统期刊出版商正积极进入开放获取出版市场

出版商们已经意识到,开放获取期刊已经是一种可靠的商业模式。正如出版商协会(PA)和学协会出版商协会(ALPSP)在2011年召开“开放获取:未来十年”期刊出版商论坛时所承认:“开放获取已经扎下根来,而且得到了学术出版的关键参与者的支持”[16]。因此,众多商业出版社正积极进入开放获取期刊出版领域。据统计,2011年有530家传统的学协会出版商共出版开放获取期刊616种,而2007年时只有425家传统出版商出版了450种开放获取期刊[17]。即使是大型出版商,也开始试验开放获取期刊的规模化经营,例如Springer出版SpringerOpen系列开放获取期刊[18],Wiley-Blackwell and Blackwell出版Wiley Open Access系列开放获取期刊[19],Taylor & Francis出版Taylor & Francis Open Journals系列开放获取期刊[20],甚至Elsevier也出版了开放获取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CASE Reports[21]。

同时,出版商还在扩大复合开放出版业务。有研究显示,12家大型出版商(覆盖8100种期刊)复合开放出版期刊比例已达25%。表2是部分出版商复合开放获取出版项目:

5 研究机构集体推动SCOAP[3]转换开放模式

SCOAP[3]是高能物理领域一种新的快速培育高质量开放获取期刊的模式[22]。它通过将科研资助机构、科研机构、大学、重要实验室、国家图书馆和重要专业图书馆组成联盟,将原订购经费转换为共同的出版经费,招标出版商,将高能物理领域的原来以订阅方式出版的重要期刊以开放获取方式出版。这些期刊包括:Physical Review D(美国物理学会,APS)、Physics Letters B(Elsevier)、Nuclear Physics B(Elsevier)、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英国物理学会,IOP)、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C(Springer),以及包含部分高能物理论文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s(美国物理学会,APS)和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A(Elsevier)。目前,国际上从事高能物理研究领域的主要机构几乎都加入了SCOAP[3]。

与许多悲观的预测相反,SCOAP[3]计划正在逐步实现。最近由欧洲粒子物理中心牵头进行的出版商调查显示[23],许多主要出版商都表示愿意承担SCOAP[3]的开放出版计划,包括Elsevier、Springer、Nature出版集团、美国物理学会、欧洲物理学会、Hindawi出版公司、日本物理学会与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World Scientific公司等。这些出版商同意SCOAP[3]提出的原则:出版内容应永久开放获取,且允许宽泛的再利用;从自己的数据订购库包中扣减SCOAP[3]所覆盖的期刊订购费用,以便图书馆可将原来用于采购的经费转而支持SCOAP[3]。根据计划,SCOAP[3]将在2012年进行正式招标,从2013年1月1日起提供出版服务。

6 超级开放获取期刊重新定义出版模式

PLoS ONE是PLoS出版社自2006年起出版的跨学科开放获取期刊,其不仅致力于学术论文的开放获取,还努力改造现行的学术出版机制。按照其创办者的说法[24],它不设篇幅限制,发表一切值得发表的科学成果。它建立了严格细致的客观评审标准,要求评审专家主要根据论文研究是否符合严谨的科学研究规范、是否符合科研道德规范、结论是否得到可靠数据支持、撰写是否严谨合理来决定是否录用,而将论文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留待读者来决定(通过论文详细下载数据来体现),因此保证了合格的科学研究论文能快速发表,从而避免了科学家常采取的“先投顶级期刊、按期刊等级逐级拒稿改稿”所造成的严重的发表延误。尽管许多人认为PLoS ONE不会成功,但恰恰是这种革命性创新为该刊带来了巨大成功,也对整个期刊出版领域带来巨大震动。表3是该刊投稿量和出版量增长数据(引自Peter Binfield[25],2011年出版量数据来自该刊网站):

根据JCR 2010,PLoS ONE影响因子达到4.41,在JCR 2010生物学的86种期刊中排名第12位,其出版者估计,它在2012年的发表论文量将占科学与医学论文总量的3%[22]。

其他出版商借鉴PLoS ONE的成功案例,纷纷启动自己的超级开放获取期刊计划,如表4所示:

这些超级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及其对出版业的未来影响将非常值得我们关注。Peter Binfield预测[22],多数的超级开放获取期刊将成为各自学科领域的主要出版阵地(因而“拥有”这个学科领域),“到2016年,50%的科学、技术与医学文献将由约100种超级开放获取期刊出版,其余的有影响论文则由100种高质量的商业期刊出版”。

7 研究者和机构日益加强对开放学术资源的支持

真正让人们信服开放学术资源正走向“主流资源”的,不仅仅是上述“表面”趋势,更主要的是科学家、科研机构和资助机构等以越来越积极、有力的态度支持开放获取。

最近的几项大规模调查提供了可靠证据。欧盟SOAP项目通过对38 000多名研究人员的调查发现[26],89%的被调查者赞同“科学研究将从开放获取期刊中获益”,超过85%的被调查者赞同“公共资助的研究成果应该开放共享”。欧洲癌症研究协会88%的成员也赞同“公共资助的研究成果应该开放共享”[27]。欧盟“数字时代的科学信息”(Scientific Information in the Digital Age[28])项目的调查结果也显示,90%的科研人员支持“公共资助研究产出的出版物应该开放共享,并将其作为一项原则”。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全球科学家对Elsevier的抵制及所带来的巨大影响[29]。2011年12月,美国两名议员向美国国会提出了Research Works Act(RWA),试图禁止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关于所资助科研成果必须在发表一年后开放共享的决定。美国出版商协会以其成员名义公开支持RWA,但是包括Nature出版集团、美国科学促进会(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美国物理协会(AIP)、Wiley & Sons等在内的19个出版机构公开表示不支持RWA。为了制止出版商们试图扼杀NIH开放共享政策的企图,菲尔兹奖获得者Timothy Gowers在2012年1月21日发起了对最为积极支持RWA的Elsevier的抵制,号召科学家拒绝向Elsevier投稿、拒绝为其评审期刊论文、拒绝参加其编辑工作。短短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就有7000多位科学家签名参加抵制。面对如此猛烈的反对浪潮,Elsevier不得不在2012年2月27日宣布撤销对RWA的支持。随即,RWA的两个提案人也明确宣布不再推进这个法案,并声明:“新技术使得出版成本一再减低,我们将继续目睹开放出版的增长。这种新的和创新性的出版模式似乎是未来的趋势。……美国人有权利获取他们付费支持的科研成果”。

其实,许多科研资助机构已制定专门政策推动公共资助研究成果的开放共享,例如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英国研究理事会(RCUK)、欧洲研究理事会(ERC)、英国惠康基金会(Wellcome Trust)、加拿大国立健康研究院(CNIH)、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德国研究基金会(DFG)等,要求受资助研究的出版物在指定公共知识库中公开共享,或资助在开放获取期刊上出版研究成果[30]。正如澳大利亚国家卫生与生物医学研究理事会所指出的[31],“澳大利亚政府通过投资研究来不断提升社会福祉。为了使研究投资的利益最大化,从这些研究中产生的出版物必须尽可能广泛地传播,使得其他研究者和更广泛的社群能够获取。……我们要保证本研究理事会投资的研究成果能够最广泛的、最经济有效和尽可能早的获取。因此,我们要求,所有源自我们资助研究项目的出版物必须在发表之后12个月内存缴到一个开放获取的机构知识库”。另外,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自2010年12月起,根据2010年的America COMPETES重新授权法的要求,就联邦政府资助科研成果的长期保存和公共获取问题,已组织了公众咨询,将这一问题明确提上公共政策日程[32],并为美国政府出台推进公共资助科研成果开放共享的行政措施制造了舆论。

同时,越来越多的重要科研教育机构制定出了自己的开放获取政策。例如,以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首的北美22所顶级大学,建立了自己的教职员工开放获取政策,要求教职员工在出版论文时保留版权,并将论文存储到学校的机构知识库中供开放获取。这些大学成立了开放获取政策机构联盟(Coalition of Open Access Policy Institutions[33]),汇聚和提升开放获取政策的影响力,推动学术出版市场的积极变化。以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为首的16所大学还成立了开放获取出版资金联盟(Compact for Open Access Publishing Equity[34]),承诺各自设立一笔持久经费,资助本机构教职工在开放获取期刊上发表论文。英国多个高校成立了开放获取实施组织(UK Open Access Implementation Group[35]),致力于帮助高等教育机构实施支持开放获取的政策,欧洲OpenAIRE[36]项目通过34家合作伙伴为欧洲各国的开放获取提供实践经验和交流支撑服务。

8 结语:为开放学术资源“主流化”做好准备

虽然本文引用的数据还不完整,但其揭示的趋势已很明显:①开放获取期刊已成为可靠的学术资源和得到证明的商业模式;②开放共享机构知识库已成为机构和公众认可的机构研究成果管理和公共资助研究成果开放共享平台;③开放学术资源得到资助者、机构、科学家群体甚至传统出版商越来越强劲的支持;④开放学术资源日益成为学术信息交流不可或缺的资源,并展现出在不远的未来成为主流研究资源的可能性。尽管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如果像许多人预计的那样,超级开放获取期刊持续迅速发展,或者美国“联邦研究成果公共获取法案”成为法律[37],将推动开放获取资源迅速成为“主流学术资源”。

如果超过50%以上的学术论文以开放获取方式出版,研究图书馆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传统商业学术期刊的边缘化毫无疑问将颠覆图书馆深度依赖的以采购为基础的馆藏和服务模式。研究与教育机构需要全新的政策、服务、技术等来管理、利用开放学术资源。如果研究图书馆不想在开放学术资源主流化时变得无关或无能,必须从现在起就严肃和积极地应对相关的挑战。那么,挑战是什么?如何应对?谁来应对?研究图书馆究竟能做什么、如何做、现在就应该做什么?

我们将在后续文章中提出开放学术资源“主流化”挑战因素框架,分析相应的政策实践,并提出系统化的开放学术资源战略,并简要介绍国家科学图书馆已经采取的主要措施。

*本文基于Chines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发表的论文Defining an open access resource strategy:Part I——The coming main streamlization of open access resources(2011年3/4期)而写,征得该刊同意修改后以中文发表。

注释:

①Private communication to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北京:Thomson Reuter China Office.2012.

②BioMedCentral.中国科学院2011年会员报告2012.

标签:;  ;  

开放获取学术信息资源:走向“主流”的转折点_论文发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