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模式选择及其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进步论文,我国农业论文,措施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我国农业科技工作的战略目标是, 以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为强大支柱,把传统农业转变到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为基础的现代持续农业上来,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到2000年,农业科学技术重要领域达到80年代初的世界先进水平,农业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到2020年,农业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
根据我国国情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进步模式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实现农业科技工作战略目标的前提。日本经济学家早见雄次郎和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拉坦在对技术进步模式选择的实证考察基础上,根据其诱导技术变革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技术进步模式的选择主要是取决于农业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即“机械和生物技术的进步,都是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和生产要素相对于产品的价格变化的反映,其目的是减少由缺乏弹性的土地和劳动的供给短缺造成的制约。”(注:早见雄次郎,费农·拉坦.农业发展:国际前景·商务印书馆,1993:169.)在劳动比较稀缺的经济中,相对较高的劳动价格将会诱导劳动替代型技术开发,农业技术会偏向于劳动替代的农业机械性技术进步模式;在土地比较稀缺的经济中,相对较高的土地价格将会诱导土地替代型技术,农业技术就会偏向于土地替代的农业生物化学性技术进步模式。美国选择以“节约劳动型”农业机械进步为主导的技术进步模式和日本选择以“节约土地型”农业生物化学性进步为主导的技术进步模式就是以上理论的很好证实。从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出发,现在或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农业发展都必须选择以农业生物化学性进步为主导的技术进步模式。其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我国农业土地尤其是耕地严重稀缺,且有不断加剧之势。建国后,我国耕地面积一直趋于减少,加上同期农业人口的增加, 从1959 年后的30多年间,人均耕地面积已从1959年的2亩下降到1994年的1.2亩,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同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我国仍将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地制度,也使农业经营长期处于家庭小规模经营状态。这种土地严重稀缺的状况必然会诱导土地替代型技术即生物化学性技术的发明、创新及采用。二是我国农业劳动供给相当充裕。1952年全国人口总数为5.75亿人,1995年增加到12.11亿人,43 年间增加了6.36 亿人。与人口增长相联系,就业人数也迅速增加。1952 年全国社会劳动者总数为2.1亿人,1995年增加到6.2亿人,43年中增加了4.1 亿社会劳动者。如此庞大的就业压力,在城市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见表1),只能大量滞留在土地上, 形成农村大量劳动力的“隐性失业”。据估计,农村这部分富余劳动力高达1.2亿。 如此庞大的过剩劳动力,使得选择以劳动替代的机械技术进步为主的模式成为事实上的不可能。此外,有关我国农村科研优先序的问卷调查也说明了选择土地替代的生物化学技术进步为主的模式的正确性(见表2)。
表1 中国城镇化的滞后状况
年份 中国城市化水平(%)
相同收入下国际
滞后程度(%)
城市化水平(%)
199026.4130.8 16.5
199126.3731.6 20.0
199227.6333.0 19.3
199328.1434.0 20.7
199428.6236.9 22.2
199529.3439.1 23.3
资料来源:经济绿皮书《1995 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年度报告兼析1996年发展趋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4页。
表2 最想采用的技术调查汇总结果
村名
样本数 良种 化肥 农药
地膜 农机具 调节 配方
剂
饲料
寻乌
高头 10 10 10
10 0 0 0 0
小田头10 10 73 6 0 0 4
卢屋 10 10 82 7 0 0 2
小布 9 9 26 0 3 1 0
黄塘 10 10 41 0 6 0 0
袁屋 8 5 02 0 2 2 2
沁园春
10 7 10 0 2 4 6
高坑 15 15 10
11 2 1 2 1
大墩 15 13 79 3 1 2 2
钟祥
灯塔 3 2 32 1 0 0 0
东风 2 2 10 1 0 0 1
合计102 93 53
46 201511 18
村名
新的栽培技术和耕作制度
其它
寻乌
高头 0 0
小田头
0 0
卢屋1 0
小布5 0
黄塘9 0
袁屋6 0
沁园春 10 0
高坑3 0
大墩6 0
钟祥
灯塔1 0
东风1 0
合计
42 0
资料来源:凌远云、郭犹焕:《农业科研优先序:技术采用角度的探讨》,《中国农村经济》1997年第8期,第71页。
二
如何搞好我国以农业生物化学性进步为主导的技术进步模式呢?除了进一步明确选择该模式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以外,还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农业科技的方向和重点,切实增加农业科技含量
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用于农业研究和推广的资金不足,这种状况在短时间内难以根本扭转,为此,就需要在农业科技中选准主要方向和重点,把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入,重点突破。根据我国对农业技术进步模式的选择,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农业科技的主要方向和重点要放在节约土地型的生物化学性技术上。在生物化学性技术开发和应用中,一要继续保持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广泛应用在改良种子、使用化肥、农药、地膜等方面的优势,在此基础上,继续培植高产优质品种,科学合理使用农业化学的科学成就;二是利用现代土壤科学的成就,采用现代改良土壤的先进科学技术,以盐碱洼地、酸性土壤、干旱风沙等中低产田(我国现有7亿亩)进行改造, 大力建设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三是在研究、推广和应用农业生物化学性技术的过程中,要重视继承和发挥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传统农艺技术,使现代科学技术同精耕细作密切结合,从而有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四是农业生物化学性技术要同动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相结合,努力将病虫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五是生物化学性技术应从我国不同地区的特殊条件出发,培育适应不同地区发展的适宜技术;六是将原子能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遥感技术等尖端科学技术同生物化学技术密切结合,推动农业科技向深度和广度进军;七是加强发展农用工业,特别是生产化肥、农药、地膜等农业现代化投入要素的生产部门,以此降低农业生物化学性技术要素的价格,满足农民对农业现代投入要素的有效需求。当然,选择节约土地型为主的技术进步模型,并不意味着排斥农业机械技术。用机械化的生产工具装备农业,对我国当前农业生产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方面是因为农业各种技术本身就是相互关联的,生物化学技术只有在机械化技术的配合下,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很难想象,完全在手工劳动基础上的生物化学技术会带来农业生产率的持续大幅度提高和农业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作用的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我国地域广大,各地经济发展不同,对于某些农村剩余劳动已被非农部门大量吸纳、农业规模经营已开始出现的经济发达地区,就必须开始转向以节约劳动型为主的技术进步模式,以机械代替人力。虽然就全国大多数地区而言,大规模实行以机械进步为主的技术进步模式尚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仍应创造条件加速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一方面要优先发展那些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且经济实惠,适应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民操作和使用的农业机械;另一方面不能单纯着眼于耕作机械化,应使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如水利排灌、植物保护、农田基建、农业运输以及林、牧、渔各业都要逐步实现机械化。
2.增加农业科技经费投入,确保资金来源
充足的农业科技经费是加大农业科技含量的保证。1997年农业科技贡献率在大旱情况下还提高了3个百分点, 是因为在“农技推广年”中,从中央到地方都保证了农技推广的资金到位率。农业的基础地位以及农业科技的特点决定了国家对农业科技投资的主渠道地位。对农业科研投资年均实际增长应保持在5%,对农技推广则应高于5%的增长率,力争在“九五”期末使我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技术推广的经费支出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达到1%以上, 并使农业科技经费支出的增长速度高于农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为了保证农业科技资金的来源,还应建立专门的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专项基金。专项基金可由财政支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产品技术改进费、粮食发展基金等资金中的一定比例构成。国家每年定购1000亿斤粮食,如果每斤提取1分钱,仅此一项, 每年就能筹集到10亿元。湖南、浙江、辽宁、广东、云南等省近年来已采取了类似做法(注:如:1995年湖南省规定全省科技三项费用于农业科技部分的要占30%,农业大型项目、综合开发、扶贫等项目资金也有30%以上用于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广东省规定,各级政府每年在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中安排10%,在农业发展基金中安排15%以上资金,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已证明效果还是不错的。此外,为了使国家科技投资集中于商品性不强、市场能力弱的基础科技产业,对于以技术开发研究为主的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要通过技术开发、承包、服务和承办各类科研生产经营实体等形式,增收创收,使农业科技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和健全农业科技体制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以优化结构、分流人才、转换机制为重点,逐步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农业科技体系和开放、流动、竞争、有序的运行机制。为此,当前的农业科技体制应抓紧采取以下改革措施:一是合理分工,优化组织结构,建立高效的农业技术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应逐步建成国家和地方两级科研体系。国家级农业科研体系以中央政府投入为主,主要从事重点学科和领域的基础性研究、高技术研究和事关经济、科技发展全局性、综合性、关键性的技术研究,做好农业资源等基础和信息服务等公益性研究。地方级科研体系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主要从事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区域性农业重大科技攻关和综合技术研究。现有省级和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要按农业区划、专业特色进行必要的整合与重组,逐步形成不同的技术区位优势,从根本上解决低水平重复研究的问题。二是建立开放、流动、竞争、有序的农业科研机制和科研、开发、推广协调发展的农业科技整体运行机制。农业科技运行机制市场化是农业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今后对重点科研任务,采取“公开招标、择优委托”的方法,其资金主要由国家提供;一般科技项目,采用指导性、协调性计划的方式,其资金可由国家、地方、企业共同提供,但以地方、企业为主。在资金支持方式上,可根据不同类型的科研课题,分类采取全额资助、拨改贷、经费回收、效益提成等不同方式。对项目管理,也应由过去过程控制为主改为目标控制为主。对于目标的核定,必须注意目标的市场性,将专家目标与生产目标进行有机的结合。三是在农业科研系统内部实行分类管理,允许科研院所自主探索改革与发展的模式,进一步落实研究所自主权;对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应鼓励其转变为科技企业。四是鼓励和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和农民科技组织的发展,建立向农村技术转移的中介、咨询服务组织,积极开拓和发展农业技术市场。
4.充实农业科技队伍,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素质
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素质是实现科技兴农的关键。根据我国目前农业科技队伍的现状,一是按照科技组织结构调整的总体部署,各级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部门制定人员分流的量化指标和具体启动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创造条件,使科研机构的非专业人员和相对较多的研究人员充实到成果转化队伍中去。对现有农技推广干部要加强正规的专业技术教育,使之适应农业技术推广的专业需要。对确属不适宜在农业科技部门工作的低素质人员,应逐步安排其脱离农技部门。二是充实农业科技队伍,加快培养学术带头人。今后要继续充实农业科研机构的主要研究人员,研究人员的引进必须坚持高学历、高素质的原则,中央级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的引进必须具有研究生学历,尤其是要注意对具有博士学位研究人员的引进;地方级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的引进必须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但仍应以具有研究生学历的研究人员为主。要通过进修、实践和学术交流,努力拓宽广大科技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实验技术、新技术应用水平和科研能力。建立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定期进修制度,特别要加强对中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加速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国家通过设立青年科学基金、杰出优秀人才基金等,增加对中青年优秀人才的支持强度。三是改善农业科技人员特别是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以保持专业科技人员的相对稳定。四是积极组织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高素质地从事技术推广服务,参与科技示范区、综合开发区及各类生产基地建设。五是改革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技术职务评聘一方面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评定倾向,另一方面要实行评聘分开,动态管理,有效调动科技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应特别重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具备高等学历者的职称评定,在年限要求上应同其大学、研究院所的当年同学一视同仁,在业务要求上应建立一套同基层农技推广相适应的晋升条件,使这些投身于基层的农业科技人员能长期安心农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