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经济学理论的兴起与应用_环境经济论文

论环境经济学理论的兴起与应用_环境经济论文

试论环境经济理论的崛起和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理论论文,环境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环境经济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定义,前者涉及国民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问题,包括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和加强环境经济管理的基础理论,以及研究和掌握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为环境经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后者主要属于技术经济评价和环境保护损益分析的方法论方面,要求全面地权衡和比较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使经济规划和环境措施的方案达到最优。环境经济理论也正是从这样两方面逐步形成和发展、完善的。

环境科学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形成的,它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与发展、调节与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综合学科。虽然恩格思在《自然辩证法》中,总结过由于人们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生态环境,而损害长远利益的历史教训,但是在经济科学发展中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对此探讨过。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由此带来的损失迅速增加,研究环境科学的人们开始关心环境污染形成的经济原因,探索估算环境污染造成损失的经济评价方法,这才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注意。于是有的经济学家开始运用一些经济学原理分析环境问题。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他所著的《经济学》书中,首次指出环境污染是一种外部的负经济效果(即外部不经济性)。以后,研究环境经济的人士逐步吸收了经济科学中马歇尔和庇古的外在性理论、威克塞尔和鲍恩的公益理论、瓦尔萨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列昂节夫的投入产出法以及费用效益分析的研究成果,并以这些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环境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物质基础原理、对立统一原理、外部费用原理要构成了环境经济理论的内容。

所谓物质基础原理是指,自然环境是社会经济的物质基础,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都是一种珍贵的商品。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研究环境资源,可以得出这么两点结论:第一,环境资源的取用必须是有代价的,不应该无偿地使用,例如工业污染耗用了自然净化的容量,使环境质量降低,就应该象消耗其它物质一样,对污染者征收排污费,不能让其无代价地转嫁给社会来承担;第二,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兼顾到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最佳平衡,使可更新的资源得以再生和恢复,例如森林资源的开采就必须与其自然生长量相适应。

按照对立统一原理,环境与经济之间存在着即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关系,它们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统一的。实践证明,经济发展的确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但又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才能提供足够的物质条件,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样,保护环境虽然占用了部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而得不到直接的经济效果,但也只有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前提下,社会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从外部费用原理来看,一切商品和劳务在计算生产成本时,都应该包括环境的外部费用在内。这里所指的环境外部费用只是对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言的,象消费性工业品,二次能源和汽车这三类商品的环境外部费用都比较高,因为它们要耗用较多的自然资源或引起较大的环境污染。

这三个基本原理构成了环境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由于它研究的是环境领域中的经济问题,是环境科学和经济科学相交叉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因而它具有鲜明的复合性,即不必研究单纯的环境问题与单纯的经济问题,而要集中研究环境与经济两者复合过程中形成的环境经济问题。而这种研究又必须从环境与经济的全局出发,而不是局限于一地区,才能揭示环境经济问题的本质,所以说它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全局性。由于贯穿于整个环境经济理论的核心是环境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因而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作指导,才能深入领会和理解这些理论,所以说,辩证性是环境经济理论的又一特点。

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都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充实。随着人们对经济再生产过程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认识的深化,对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相互关系和综合用途的研究,将有可能取代目前对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的分别研究。这将为建立一种既能充分利用、保护、提高自然生产力和环境自净能力,又能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多层次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提供条件,从而保证经济发展既有利于提高近期经济效益,又有利于发挥长远生态效益。

研究环境经济学,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环境优化的协调发展,是一项迫切的战略任务。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根本目的与保护环境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满足人们的需要,使人们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要使物质产品极为丰富,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一个清洁、安全、适宜的良好环境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我国的环境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利用环境经济学的科学性和预见性,能动地寻找一条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环境优化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

西方发达国家几乎都曾走过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于是就有人提出这是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是不可避免的。这种观点对于处理我国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实现协调发展,是很不利的。它把一般现象当作发展规律来看待,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对此我们至少应有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我国与过去工业化国家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托尔巴博士指出,至少有三点理由证明“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走不通:高度发达国家处于工业化时期,具有丰富的廉价资源、能源和充足的劳力,拥有经济缓冲器的有利优势,在他们走了弯路以后有可能采取补救措施和付出高昂代价去治理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但现在的发展中国家却很难同时具备这些优越条件了。正如托尔巴博士指出的: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国目前的资源和能源供应已经很紧张了,不允许再挥霍浪费了。

第二,先发展后治理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实践证明:后治理的费用要比发展的防治费用高出几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如果加上由此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损失,费用就更高了。

第三,有些环境问题后果严重,甚至具有不可逆转性,诸如土地沙漠化、不合理的城市和工业布局、不适当的大型水利工程和交通工程等,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如果建设时只图一时的省钱省事就会铸成难以挽回的过失。

第四,发达国家工业化初期出现的问题与当时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是分不开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种环境问题都有了防治措施,我们又何必去重蹈西方发达国家的弯路呢?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长足进步,我国在总结了历史上大起大落的经验教训后把环境保护列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提出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确立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行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统一,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既照顾到眼前利益,又可兼顾到长远利益;既可照顾到局部利益,又可兼顾到整体利益。这是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建立的一种统筹兼顾、健全发展的模式,是对那种互不联系、相互脱节的传统发展方式的改革。照这样的原则去发展,许多环境问题就可以避免。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推行经济的合理布局,发展低害或无害的技术,广泛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等,都提供了协调发展的经验。为解决11亿农民的生活燃料问题,我国积极发展生物沼气,将植物秸秆、杂草、人畜粪便掺合,经厌氧发酵,制成沼气,供作生活燃料。这种能源利用方式,既解决了燃料供应,又改善了环境卫生条件,保护了林木和草地,并为农田提供了优质有机肥料。这样的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发展经济中需采取几条基本措施:

首先,目前,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产权关系日趋明晰,经济成份已趋向多元化,利用征收资源补偿费,排污费制度以及征收环境税制度、财政刺激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制度等等一系列经济手段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已基本具备,按照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原则,通过市场机制,将环境成本纳入各级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促使污染、破坏环境资源者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更有利于环境的生产经营方式,从而改变过去无偿使用环境资源并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的作法,最大限度地实现环境、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

其次,实行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是: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时,要编制环境保护规划,切实将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纳入国民经济的社会发展计划,并将有关防治费用纳入各级政府预算,确保其实施。

第三,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发展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和无污染、少污染的产业,淘汰那些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工艺、装备和产品,重点支持治理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产业、产品,大力发展环境保护产业并将其列入优先发展的领域。

第四,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只考察物质产品的流通,忽视自然资源的投入和耗竭,没有反映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转状况,因而就造成这样一种荒谬的现象:一个国家可能耗尽其矿产,伐光其森林、侵蚀其沃土、污染其水源、毁灭其生物,而实测国民生产总值则在这一过程中竟然稳定地上升。所以,应该将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中。

第五,在考核各地经济工作和干部政绩时,不但要看某些期间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而且要看这期间在优化环境方面的效果,切实加强环境管理,保证环境保护投入。

我国正在深化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如何加强政府对这一进程的有效控制,如何彻底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环境经济学所要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因而有必要建立和发展中国的环境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在中国的起步是以1978年制订环境经济学和环境保护技术经济八年发展规划(1978~1985年)为标志的。1980年,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的成立,推动了环境经济学的研究。近年来,我国许多环境保护工作者、自然科学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对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学科的体系形成和完善应用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亟待发展充实。

标签:;  ;  ;  ;  ;  ;  

论环境经济学理论的兴起与应用_环境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