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林业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案;社会效益
一、虫害产生的条件
1.1预防工作不足 当下林业发展过程中,部分林业为人造林。而人造林其树种较为单一,基于此,容易产生生物多样性低、物种单一以及森林免疫力较差的现象出现。再加上部分林业地区只重视于林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而对防治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度,其检测工作、树种检测工作以及树种配置工作都相对不完善。在此情形下,极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进而对我国林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1.2农药不合理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药作为一种辅助树木生长手段被逐渐运用到林业发展过程中。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部分林业人员对农药的使用没有正确的衡量标准,如若农药的使用量过少,不仅不会起到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还会增加害虫自身的抗药性,使得病虫害发生的几率变得更大。另外,农药的过度使用会对树木造成严重的影响。
1.3检疫工作不到位。当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林业检疫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相对较差,没有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高重视度,没有对防治知识、技术有足够的认知和掌握。进而在实际检疫工作过程中,无法做到对工作认真负责,检疫工作无法达到标准的需求。致使患虫害的树种被引进到森林中,进而产生病虫害,对树木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防治存在的问题
2.1没有明确的防治概念
对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来说,它不但是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还是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但是实际上很多领导层都把资金和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经营及生产之中,忽视了对病虫害的防治,使得防治工作开展困难,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等环节无法实现环环相扣,形成合力,进而影响了防治效率及治理水平。
2.2林业结构过于单一
受到经济效益的驱使,当下人们过于重视树木的生长速度,在那些大面积的人工林之中林木的品种相对比较单一,整个生态系统非常简单,所以抵抗性都比较弱,一旦发生传染性的病虫害时,就会在短时间之内使大面积的林业受到传染,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及生态问题。
2.3防治人员技术缺乏
防治人员的防治能力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工作经验、专业能力以及防治理论,从当下我们国家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情况分析,虽然很多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都比较强,但是因为缺少相应的工作经验,就导致在实际治理当中不能熟练地以实际情况为准采取对应的措施,影响了防治效果,进而给林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三、基于绿色防控技术的林病虫害防治
3.1梳理课教学的营林造林理念
在林业管理过程中,我们不能阻碍气候因素对林业病虫害防治造成的影响,但是我们可以适应这种影响,积极树立科学的营林造林理念。针对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温室化现象导致病虫害越冬时间缩短的问题,要做好林地的日常管理工作。在秋季林木落叶之后,做好林地的清理工作,降低病虫害的越冬场所,及时将患病树枝去除,带出林地集中处理。此外,还要做好林木刮皮和刷白工作,通过这两项措施降低害虫在林木中的越冬空间,降低林间病虫害基数。同时,还要建立本地区造林专用的育苗基地,培育无病虫害苗木,减少外来引进苗木,树立科学的营林造林理念。
3.2生物防治措施
通过对生物防治力度的提升,可以有效增强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效益,这需要进行各类生物防治方法的使用,进行以虫治虫方法的推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需要积极展开病虫害生物的研究,遵循生物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实现对林业资源的生物防治,从而有效降低化学药品的危害,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营造适合林业病虫害天敌生活的环境,在这个环节中,需要进行天敌昆虫数量的控制,避免泛滥成灾的问题。
3.3坚持科学用药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坚持绿色防控技术并不是完全不用药物,而是坚持科学用药的方法,根据病虫害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用药方式,与生物之间相生相克的特点相互结合,提高用药的效果。具体建议如下:
(1)在选择农药时,尽量选择低毒、环境友好型、低残留的农药,生物农药是最常见的绿色农药,该农药使用的是生物活体或者代谢产品,从而对有害生物进行有效的科学防治。这种农药在实际操作与使用中选择性强,没有污染,不容易产生抗药性,值得推广与使用。
(2)合成农药也是一种效果良好的绿色农药,这种农药是有机合成与农业学交叉的科学化产物,在实际种植与操作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某果园应用光活化农药,包含杀虫剂和光活化除草剂,成本低、无污染。
3.4多样化的林区安排
引进昆虫天敌,达到防控虫害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保持生态平衡确保林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或者引进益鸟,通过鸟类防控病虫害,如啄木鸟、灰喜鹊、山雀等。因此,如条件允许,应提倡采用绿色环保的生物防治。同时还可以实施多样化的林区种植方法,合理栽培多种多样的树种,形成一定的生物动态平衡体制,以形成相应的保护体制。或者采用相对高级的微生物防治措施,微生物防治相对环保且防治强度高,可持续性强。同时对于部分严重的病虫害该方法的防治效果较好,但是在实际的林区生产中,大量的化学药剂使用并不利于多样化的林区安排,所以在实际生产中还是要以生物防治为主要措施。
四、防治技术方法
4.1重视防治工作
在林业保护工作当中,病虫害防治占据重要地位,所以相关部门及人员都必须要重视起来,强化防治意识,改变防治观念,增强自身的工作责任感。另外还需要重视技术培训,增加人员知识水平,进一步丰富防治经验,正确认识病虫害的类型与分布,确保可以依据当地的实际气候情况和病虫害生长的基本条件及时采取可行性的措施把病虫害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防治进一步扩大。
4.2构建多样化的林区
构建多样化的林区,合理栽植多样化的树种,可以提升林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强化林区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增加绿色的覆盖面积,实现生物多样性,增加虫害天敌,使整个生态系统食物链变得复杂起来,提升抵抗力和自我恢复的能力。比如可以引进一些抵御病虫害能力比较强的树种,提升自身的抗害能力,以土地的实际情况定期给林木提供营养。
4.3强化生态保护
当下林区发展渐渐多样化,但是环境保护条件及病虫害防治却与其不相匹配,所以相关部门就必须要对管理方式进行改革。例如要严格依照国家规定去使用农药,进控制住农药给林木、土壤及环境带来的损害。对于氧化乐果和内吸磷这类残留类农药必须要加大控制,积极运用生态农药,构建健康的种植环境。或者是也可以运用微生物防止措施,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引用,最终提升防治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人工造林面积的逐年增加,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也日益繁重。因此,我们必须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严把检疫关,在加强监测的基础上,以营林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治理好森林病虫害,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桥.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与管理探讨[J].现代园艺,2018(18):74-75.
[2]于俊伟.北方林业病虫害特点与生态防治措施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27):131-132.
?
论文作者:张民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病虫害论文; 林业论文; 农药论文; 工作论文; 林区论文; 生物防治论文; 树种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