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企业是分是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合资企业论文,是分是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独资化看涨
2000年9月10日,北京日化二厂向外界正式宣布:已经与宝洁(中国)洗涤用品有限公司达成协议,提前终止“熊猫”的使用合同,收回使用长达6年的“熊猫”品牌,宝洁公司控股的合资企业变成了独资企业;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北京熊猫变成了独资公司,宝洁(中国)公司也拟变成独资企业。
2000年11月,上海牙膏厂宣布从合资公司联合利华手中收回“美加净”品牌,与联合利华的合资实际上也停了下来。
2001年1月,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公告股权变更,中方股东退出。
据统计,去年以来,我国吸引外资总额中,外方增资比例占据40%以上,在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这一比例更是高达近50%。去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商独资企业占一半,达573家,以北京为例,1999年北京引进外资所注册的企业中,有40%是独资;2000年,已升到50%;2000年一季度,在累计新批的213家三资企业中,外商独资企业有93家,同比增长1.3倍。中国一批最优秀的合资企业相继分手,出现了独资化浪潮,单方增资也成为一种趋势。
一批在80年代初期合资的企业,协议到期后,是增资还是撤资?中国汽车行业第一家合资企业——成立于1983年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宣布,其合资双方北京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与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签署了进一步加强与扩大合作的框架协议。双方同意新增投资2.26亿美元,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愿意在适当时候增加股本比例。LG集团在化工原料生产的投资中一直在增资,但韩方控股60%的状况没变,它们在积极准备上市,上市后扩股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因为他们目前的回报率高达20%以上。
在独资化浪潮中外资企业几乎都采取了同样的手法,收购中方股权。西门子采用的是中方退多少,他们进多少的策略,在增资扩股和中方对市场有不同看法时,西门子经常会出现赎买中方的股权,进而在他的45家中国合资公司中占有40家的控股权。保洁的美国股东利用手中的税收牌,迫使中方从保洁中国公司中逐步退出,到现在中方仅仅保留了象征性的1%的股权。
业内人士分析,从领域分布看,目前外商增资仍以加工业为主,据统计,在1999年广州外商增资的338个项目中,加工贸易类企业增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就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增资项目中,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占据多数,而且与我国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领域基本一致。
另一方面,在金融、保险等服务贸易领域,目前我国仍有许多限制。加上过去占第三产业投资大头的房地产行业不甚景气,第三产业增资比例不高,也是预料之中的事。随着“入世”后对外商投资在地域、经营范围的逐步放开,服务贸易领域外商增资趋势将日趋明显。
“合资——控股——独资”,面对外方日渐增强的增资扩股趋势,面对外商投资趋势的变化,中国简单地从政策上加以限制,恐怕不是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做法,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企业的挑战更大了。
双方各有一盘棋
外方控股意愿何在?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的内在动力以及体制、机制、观念、文化的冲突造成的外方经营理念和意图难以贯彻,决定了外方控股意愿增强。
不仅新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希望在华建立属于自己的企业,众多中外合资企业,也逐渐把目光转向控股或独资。宝洁公司股权变化就很有代表性,该集团下属的多家合资企业股权比例发生了急剧变化。在一家合资厂,中方股份由最初的50%降到了1%,而且这1%也是在中方再三要求下才被象征性地保留下来的。综观中外合资企业的现状,外方控股欲日渐增强。
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早在1984年,也就是合资仅仅4年之后,外方瑞士Schindler公司就提出了增资扩股的计划。虽然中方在控股权问题上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在合资15年之后的1995年底,双方签署了延长合资期限50年、外方增资6.5亿元的新合作协议,Schindler公司的股权比例最终由25%提高到65%。
事实证明,在中方控股或者双方股权各占50%的合资企业里,外方确实缺乏引进关键技术的主动性。但是,根据“所有权优势理论”,越是高新技术企业,外方控股欲望就越强烈,反之在一些传统产业中,特别是没有特殊核心技术的产业中,引进技术在外方是否控股中并不起决定作用。那么,是什么使外方有那么强的控股欲望?
中方控股,非市场化的机制很自然会占据上风,加之在观念和文化上与生俱来的差异,中外双方在应变能力、发展战略、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就很难达到和谐。以迅达为例,在外方控股前,合资双方在企业发展的战略上的矛盾竟达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外方希望增强企业的服务意识,电梯维修保养由公司承担,中方却一直强调生产的重要性;外方希望将收不回的账计入“坏账”,中方却担心这样做会导致企业亏损……另外,以中方为主、平均年龄高达58岁的企业管理层,也明显不适应变化的市场。
克莱斯勒在北京吉普的遭遇也如出一辙。早在合资初期,外方就建议不分红,把税后利润拿来再投资,以扩大生产规模。可中方觉得当时市场供不应求,年产几万辆,日子也蛮好过,没必要急着投资,不如把每年两三亿的利润拿出来实在。外方退后一步,要求单方增资。中方又觉得,股比结构发生变化后,即便仍然由中方控股,每年分红减少了,还是不合算。结果,90年代中期,吉普车市场发生了变化,车型没有及时更新、规模没有得到扩大的北京吉普,很快走向亏损。
同时,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中,一个共同的难题是管理和文化上的冲突。一般的外资进入中国后,喜欢全面掌控合资企业,对管理、人事、销售等一把抓。但在国内,这种做法往往行不通。因此,为回避冲突,取得更大的盈利,中方或者外方通过股权转让将企业变为独资已经是大势所趋。所以,除了必须采取合资方式才能进入的一些行业,如寿险、电信、咨询业等,目前的多数中国合资企业将采取独资或控股的方式,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更加集中。
中方独行实力不足
独资化浪潮并不单是由外资方掀起的,在中国家电行业,80年代“阿里斯顿”在中国就有九个兄弟,而在90年代以洋品牌为后盾的企业都脱掉了帽子,产生了长岭、美菱等驰名品牌。海尔在海外投资建厂,超越日本日立跻身世界家电十强;长虹海外市场拓展很快,去年出口量继续保持了300%的增长,在印尼、澳大利亚、俄罗斯建立了生产基地、营销机构。出口国家和地区也由原来的东南亚、中东、澳大利亚,扩展到了中亚、欧洲、北美。可以预计,2001年长虹海外市场的拓展还将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他们有能力独资了。在饮料行业,非常可乐开始叫板可口可乐。在洗涤剂行业,目前国内洗衣粉的企业类型中,国有企业占63%,合资企业占37%。在洗衣粉市场上,国产品牌如:白猫、奇强、活力28、熊猫、加佳等并不比合资品牌奥妙、碧浪、汰渍、宝莹等逊色,它们不仅拥有较高的知名度,而且消费者对这些产品的曾用率和在用率均比较高。
所以有人称中国企业需要洋拐棍的时期过去了,中国企业已经有能力独资建公司了,甚至可以建跨国公司了。还有人说,20世纪70年代,日本人开始大批量跨出国门,创建跨国公司;80年代,韩国人开始在国外创建跨国公司;21世纪,该中国人创建跨国公司了。
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齐勇锋却不这样认为,他说中国企业要真正扔开洋企业,还是办不到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核心技术弱、竞争力不够。一般发达国家对技术的投入占到总投入的10-20%,而我国好的企业才达2-3%。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都与外商有技术方面的合作。所以中国企业的独资化浪潮还没有来。
中国外经贸研究院研究员马宇认为,目前,对外投资的时机尚未成熟,体制桎梏是我国对外投资的最大制约因素。当前产权、体制、企业制度等深层次的问题尚未解决,中国建跨国公司的条件还不成熟,我国吸收外资远远大于对外投资。在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市场主体,政府不能从严审批和管理。他说要解决这个问题,短期的办法就是“区分政策”:对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大幅度放宽限制,长远的做法就是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
齐勇锋说,90年代后,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独资化扩大,与国内政策环境有很大关系。《外商独资企业法》的不断完善,取消了一些不适合市场经济运行的条文,加上中国市场极具吸引力,这给了外商独资的机会。外商独资应鼓励,但还要继续鼓励合资,中国人创建跨国公司的时候还没到。他认为在竞争性行业,国家投资应逐步退出,让民营、独资、合资都进来,让市场竞争起作用。中国如果真到了创建跨国公司的时候,在竞争中自会显露。
合资还会继续
一直以来,社会上围绕着引进外资和外资大举进入中国这个话题,更倾向于把引进外资和“振兴民族工业”放在同一个框架中加以审视,甚至将两者搞成对立面,惊呼“狼来了”。这就难怪有传闻民族品牌“乐凯”与“富士”要合资,并达成初步协议:乐凯持股51%,富士持股49%,对此事乐凯却没有承认,他们有压力。
引进外资与发展民族品牌是否对立呢?外资的引进对民族品牌产生的威胁大还是利益大?
齐勇锋说,我们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他有矛盾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其实,我们应明确:引资的主流是健康的。我们应全面看待利用外资与发展国内工业的关系,不能把一些企业的不景气完全归因于外资的冲击。在发展经济中,用堵外的方式保护自己绝非上策,只会再一次使民族工业失去更多的发展机遇,失去竞争的有利刺激和拉动力。
另外,由于科技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经济的全球化日趋明显,各国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民族工业的概念不再是自我封闭的民族资本。如果可以说中国“依赖”外资搞建设,那么同时是不是也意味着外资依赖中国市场求发展?不理解这种依赖,就无法理解中国“市场牌”在对外关系中的重要性,也就不能理解外资竞相进入中国市场的行为。
有数十年历史的“中华牙膏”实际上是合资企业所生产。资料显示:中华牙膏是1954年在上海厂正式投产的,迄今已有45年的历史。凭借良好的品质和大众化的价格,她一直是上海牙膏厂的拳头产品。1994年1月1日,上海牙膏厂与联合利华公司合资成立了上海联合牙膏有限公司。该公司被获准成为“中华牙膏”品牌在中国内地的独家使用者。1999年联合利华在沪的4家公司合并重组后,“中华牙膏”更被确定为联合利华在华业务优先发展的六大品牌之一。
对“中华牙膏”走上合资之路一事,有些人以为“中华”这个民族品牌被卖了,民族工业受到了损害。
曾有人质疑:“中华牙膏”是不是被联合利华收购了?联合利华公司负责人明确表示:联合利华与“中华牙膏”之间不存在谁收购谁的问题,双方是一种彼此都能收益的合作关系。联合利华的经营理念一直是以融入当地社会,为当地消费者服务为宗旨。联合利华相信,使用当地品牌,会使消费者和产品之间产生强烈的亲和力。也正因为如此,合资后的“中华牙膏”这个老品牌没有易“帜”,中国广大消费者心目中“中华”品牌形象“华表”、“天安门图案”和“中华牙膏”4个字依然保持不变。联合利华为中华牙膏注入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资金,并希望最终与“中华牙膏”达到双赢。
这位负责人还拿出了颇具说服力的数字佐证自己的观点:凭借优秀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和遍及全国的分销系统,合资企业付出的努力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到1998年底,“中华牙膏”的市场占有率由1993年(合资前)的16.7%攀升至近20%,在同行中稳居第一,而在全国的铺货率高达92%。
乐凯外事部主任也说,封闭自己只能走向破产,乐凯已成为感光行业惟一的民族企业,但我们不能躺在民族工业的大旗下,这是一种落伍的思想,乐凯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还是欢迎合资的,但前提是要坚持乐凯的品牌;要持有股权和决策经营权。
因而可以说,开放是双向的。过分地强调“保护”和“自我”,无异于画地为牢,利用外资和发展民族工业是可以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的,关键是要把握好对外开放的原则和限度,抑弊而扬利。其实,利用外资只要促进了民族资本的保值、增值,就应该大胆地去尝试。
如果没有当初上海与德国大众的合资,就不可能有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局面,没有电子行业当年的引资与合作,哪有中国彩电、电冰箱、洗衣机工业迈进世界先进行列的今天?合资企业最大的积极意义在于:它大大加快了整个中国产品的更新换代步伐,提高了整体工业水平。因为,合资不仅带来了资金,更带来了技术和管理;合资企业介入中国经济以后,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这又促进了国有企业提高市场竞争的能力。
中外企业的联姻还会继续下去,这样才能达成双赢。至于要“离婚”的企业,我们也不应强加阻拦,因为这是市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