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终身学习中成人教师的角色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论文,角色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往传统教育中,人们把学校里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承担教育和教学任务的人称为教师。传统的教师基本属于知识再现型,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方法通过教师一代一代地传递。“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作用基本未超出这一范围,并被规范在为“一种刻板的职能、固定的情境、一时的生存、一种特殊的行业或为特定的职位做好准备”的目的中。不仅如此,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教师作为“主体”和“主导”,是教学过程的决定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个性的塑造者和教育活动的管理者,而学生则不可抗拒地框定在“被教育者”、“被塑造者”、“被管理者”的角色之中。
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广为传播,“大教育”观的确立,以及“终生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的提出,知识经济时代的学习观念发生根本的改变,即把学习从单纯接受学校教育扩展开来,并从少数人的学习扩展到所有人,从阶段性的学习扩展到人的终生,从被动的学习发展到主动的学习,从而使学习真正成为所有人终生的行为习惯和自觉行动。教育正在超越传统的界限,不断地发展成为全社会的职能,越来越多的人将介入教育。因此,在成人教育的师资构成中,除专职教师外,兼职教师、辅导教师在数量上占有相当的比例。另外,就地取材,能者为师,来自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组织者、志愿者将作为丰富的资源提供多种教育服务,形成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庞大的成人教师队伍。未来成人教育教师不仅在数量上有大的发展,而且,素质上有新的要求,知识结构上有新的变化,教师的职能和责任将不再单一。
进入信息化、学习化社会,人类的教育模式将发生变化。成人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与学习能力,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内容、方法、进度。在需要时,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帮助。一个教师可同时教成千上万的学生,一名学习者也可同时拥有成千上万的“教师”。现代化在更加广阔的时空中实现了多种内容、多种方式的学习,进而使教育与学习真正成为社会成员的“终身伴侣”。可以肯定,现代化并不是传统教育的对立物,“学校消亡”、“教师消亡”的论调失之偏颇。因为,现代化的学习手段无论如何先进、如何能干,由于它们本身没有情感、没有个性,也没有创造性,它们只能是教学的辅助性工具,绝对无法否定和替代学校和教师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培养人的感情、道德、意志、情操、自控等方面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传统、狭隘的教师概念已无法准确界定未来“教师”的内涵和外延。未来教师,特别是未来成人教育的教师在迎接多重挑战中,必须实现角色、职能和素质的转变。
一、角色转变——既是教育者,又是学习者
传统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泾渭分明的界限,教师作为教育者是专门教育别人的人,而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专门接受别人教育的人。进入终身学习,这种亘古不变的关系被打破了,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关系。在终身学习过程中,社会教育空间的扩大,使多层次、多规格的教育成为可能,使教育在更大范围面向每一个人,面向每一个人的各种需求,并为其多种发展服务。这样就使一个人在同一空间中,既可能是教育者,又可能是受教育者。
作为教育者,未来学习化社会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成为终身的学习者,教育者也不例外。学习不仅是受教育者的任务,同时,也是教育者的任务。知识是无止境的和不断变化发展的,知识增长速度远远快于知识被系统整理和吸收的速度,教育者不可能总是以知识的拥有者自居,教育者要保持知识的领先,就要终身不断地学习,接受继续教育,提高自身,同时是学习的进取者,否则就无法固守教育者的地位。另外,身教重于言教。教育者只有先当好学生,才能当好先生。倘若教师认为学习无关紧要,自己从来不想下功夫学习,那么,即使他不断重复学习的重要意义,实际上,他还是为学习者设置了巨大的学习障碍。他可能成为教学的榜样,却无法树立学习的榜样。
作为学习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化的不断丰富为人们提供越来越深厚的生存积淀,而以过去经验作为资格证书的教师将不再是最合格的。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素质。他们有的又重新走进教室,参加学习、考试,成为继续教育的学生。在终身学习体系中,自学成为学习的主要形式,自我教育成为教育的主要途径。受教育的人不能只充当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必须成为教育自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的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自己。只有当受教育者把自己扩大为教育者,一方面自我教育,一方面进行互相教育,教育才会成为一种学习者乐于接受的活动。这也是未来学习能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职能转变——从单一走向多元
在终身学习中,我们强调自学和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并不等于可以排斥或淡化教师的作用,恰恰相反,未来成人的学习对教师提出新的挑战,教师的职能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变得更加复杂而有意义。
勿庸质疑,无论怎样界定教师这个角色,万变不离其宗,“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文明负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功能。尤其是科技飞速发展、知识信息迅猛增长的今天,要继承和发展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科学文化,没有教师是不可想像的。作为受过严格学科教育和专门职业技术训练的教师,这种文化传递的作用是其他人所难以企及和替代的。
但是,许多成人教育学专家主张,成人教育教师不仅仅是一部“百科全书”或提供学习者利用的资料库,成人教师负有多种责任:是诱促者,诱发学习者学习的动机,引导学习的兴趣,给学习者树立榜样;是专家,比学习者懂得更多的要研究的问题;是治疗者,能消除学习者在学习心理方面的障碍,帮助学习者诊断出他们目前知识能力水平与愿望之间的差距,明确因差距而引起的问题;还是向导、顾问、鼓励者、合作者……最主要的责任就是为成人学习创设一个丰富的学习环境,应用各种学习资源,帮助、促进成人学习。
具体地讲,就是从课堂教学、知识的传授者变为成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管理者;由知识的权威变为成人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不光传授知识,发展认识能力,而且充分重视学生在情感、品德、意志、身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在师生关系上,不仅作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引导者、而且是共同的学习者,研究的合作伙伴。在职能方面,从单一的“教书匠”变为承担组织、管理、计划、咨询、评价多种职能的多面手。在教学手段上,从利用黑板、粉笔、教科书到学会广泛使用各种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
另外,由于成人对学习的选择有独特的心理情感特点,所以成人学习的组织者应努力设计、创造一种鼓励和支持成人学习的情感和物质结合的学习环境,并引导学习者与环境相互作用,使学习者能从中学其所需,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三、素质转变——培训与提高
教师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教育的质量和人才的质量。面向未来,提高成人教育教师的素质,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师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代新人的塑造者。我国自古就有“为人师表”之说。“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之师也”,“师者,人之模范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都是一种十分崇高的道德形象,具有不可抵御的震撼力。
成人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成人,是有思想、有意识、有情感、有个性的人。教师的职业地位和角色身分决定教师必须具备师德,主要表现在忠诚教育事业,有无私奉献精神。这种精神源于对事业的热爱,包蕴着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只有倾注满腔热忱,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以榜样的昭示、行为的暗示,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潜移默化,陶冶心灵的教育效果。
2.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多种能力
传统教育观对教师的评价比较注重知识的储存量。比如,主张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求教师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但是,当今的时代知识激增,单纯教师灌,学生装的“仓库理论”已经不适用了,教师只靠知识数量的优势已无法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因此,对教师素质的衡量要克服重知识数量,轻知识结构的倾向。成人教育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表现为专业的精深和知识的广博。专业精深,要求教师系统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努力关注学科发展前沿,掌握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知识广博,就是对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包括本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本专业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知识。广博是精深的基础。
培养复合型人才,教师首先要一专多能,既是一个专家,又是一个杂家,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修养,又有广博的跨学科知识修养,并注意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
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固然与教师的知识量有关,但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技巧和业务能力。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教育能力,如接受信息的能力,信息的组织、转换能力,信息传递能力;科研能力,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能力;适应能力,能够及时调整自己以适应客观环境的能力等。这些能力还可细分为语言能力、信息能力、操作能力、创造能力、交际能力等。要综合培训教师的多种能力,其中最关键的是培训自学能力。
3.重视成人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
要通过积极发展成人高等师范教育,加强成人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建立完善成人教育教师在职进修制度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方式,努力提高成人教育教师的素质,完成在终身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转变。
第五届全国中青年成人教育工作者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