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环境素养教育 促进现代人格转型
史 威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江苏南京 210013)
摘 要: 21世纪国际竞争力和创新人才,将主要依据体现核心素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指标来衡量。对我国而言,它实际上是人的现代化教育问题,根本上说是要促进人格的现代转型。环境素养作为现代人格重要标志或核心构件之一已有全球共识,但其成长培育要靠深化教育改革,从“立德树人”,到“成德成人”是一条好的切入路径。环境教育观是一种大教育观,基础教育仍是改革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首先要确立环境教育根本上是行“大道”,本质上是人类文明进化教育的基本认识;其次,要认清环境教育既是可持续发展保障教育,也是现代人格转型教育;其三,应懂得环境素养教育践行重在生活方式的改变,理解文化自觉是环境素养教育的内生力;其四,基础教育构建系统化跨学科复合型教育模式,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协同展开,坚持综合有序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 :环境素养;深化教改;人格转型;大教育观;立德树人;成德成人
1997-200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做大规模项目“素养的定义和选择:理论与概念基础(DeSeCo)”的研究,其“终生学习关键素养”整体概念框架包含“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化关键素养”〔1〕。美国“21世纪技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增加的5个21世纪议题中有两个即“全球意识”和“环保素养”〔2〕。无论是“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化关键素养”教育,还是“全球意识”或“环保素养”教育等,都属于广义“环境素养”的教育范畴。从学科观点看,环境素养教育并非单一学科教育,而是跨学科的教育,涉及绝大部分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以上表明,在跨入新世纪时,西方国家已先期注意到环境素养的重要性,并将其置于21世纪国民核心素养及关键能力培养的设计架构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以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要求作出的创新和发展,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必将对全面深化改革产生深远影响[7]。以往我国水资源利用和配置是以政府为主导,尽量发挥市场在配置中的作用,而这次全会上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水资源产权明晰和界定、交易提供了指导原则。特别是在节约农业水资源方面,为真正实行农民用水权明晰和交易、补偿等提供了政策保障。
所谓核心素养,简言之就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理论上讲,核心素养的必备品格与人格相连。近年来,有关人格转型及人的现代化议题再次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这对从教改视角,以环境素养为切入点进行人的现代化研究是一个很好的激励或促动。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3〕等观点和论断,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在对其深入思考后发现,其所表达的不仅仅是强调环保对顶层设计的重大意义,更多的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谆谆教诲,饱含着对教育、教改的殷切希望,期待培育出具备良好环境素养的一代新人。换言之,未来的中国不能缺失具备良好环境素养的现代公民,少了这个环节不仅意味着教育的不完整、不全面,也意味着中国未来公民现代人格的缺失,最终也将影响到顶层设计目标的实现。因此,本文冀望通过对“深化环境素养教育,促进现代人格转型”的探讨,助推“关于人的现代化实现路径”命题的研究。
一、人的现代化首先是人格的现代化
(一)现代人格不同于传统人格
“人格”概念的内涵极为复杂,有多层含义。简括而言,可理解为“关于人的综合素质及其诸多品格特征的全方位的规定性”。学术上“人格”概念常指的是心理学的人格、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的人格、伦理学的人格、法学的人格和哲学的人格等〔4〕多个层面,但伦理道德上的人格和心理上的人格之于人的教育意义尤为重要。人格具有后天养成性,会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发生改变。今天所谓“现代人格”,是指现时代的社会成员应具有的一种与现代社会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相适应、相吻合的一种心理状态,是现代社会成员在自我意识、认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诸方面所表现出的共同而普遍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显然,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是现时代文化精神的映射和呈现。
现代人格主体较之传统人格主体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广阔的空间,文化背景更加开放和多元。现代社会造就了现代人格,现代人格适应并改变着现代社会,现代人格必然始终与现代社会的现代化特征相适应、相匹配。传统人格则不然,它是与传统社会的文化背景相适应的。虽然我们不仅不排斥传统理想人格(君子人格)的精神元素,反而要抽象地继承并使之发扬光大;然而,因囿于传统社会保守、封闭、僵化等文化秉性的影响或束缚,形成的人格特质往往有主观迷信、保守封闭、自卑依附、消极盲从等特征。与之相比,现代人格(理想人格)则更崇尚独立自主、科学理性、诚信守法、开放自由等性格品质。
(二)人的现代化意味着人格的转型
关于“环境素养”,学术论文中常频出与之接近或关联的概念,如环保素养、全球意识〔11〕、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化关键素养〔12〕、可持续发展素养〔13〕;或纳入21世纪核心素养〔14〕〔15〕,或隐于关键素养、全面素养或社会与公民素养之中〔16〕〔17〕等。实际上,上述概念内涵虽不尽一致,但在思想和内容方面却有着彼此包涵、重叠、交叉渗透等特点。英格尔斯等人〔18〕在20世纪60年代对所谓“现代人的现代素质”做过精辟论述,在其归纳的有关“现代人”必备的12 项基本素质中,“乐于接受新经验”“准备接受社会变革”及“树立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价值取向”等观点颇具前瞻性。以当时而言,环保运动及思想浪潮刚刚呈现出大规模之势,英格尔斯等未提及明确“环境素养”概念,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其“现代素质”已向我们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经验”“变革”和“价值取向”。
二、环境素养是现代人格素养的重要体现
(一)人格素养是现代人格的重要评判指标
20世纪80年代,西方倡导以整体论哲学基础来发展环境教育,即认为环境本身是一个由各个领域相关方面聚集而成的综合整体,因此,环境教育必须使受教育者用联系的眼光思考相互作用的因素,如此才能形成综合的环境素质〔20〕。当时已认识到环境教育是全球性的教育,是面向全人类需求的开放教育〔21〕。当然,今天我们还认识到环境教育是终身教育,是素养教育。因而,无论如何它都是一种大教育。
(二)环境素养是现代理想人格的核心构件之一
英格尔斯(Inkeles)认为,人的现代化是“人们在精神上形成现代的态度、思想、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并把这些熔铸在他们的基本人格中。是人们从具有传统的人格转变为具有现代人格的过程”〔5〕。 这是英格尔斯关于人的现代化意味着人格转型的定义。我国学者对这一命题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如“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是人格的现代转型,即人格由传统人格转向现代人格的过程,而人的现代化与人格的转型的最终落脚点是现代人格的形成。只有既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又实现人的现代化,我们才能真正走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6〕。 再如“人的现代化是与人有关的复杂的思想体系的现代化,其中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的伦理观等等。……人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也是现代人格形成的过程”〔7〕。 综上所述,人的现代化就是人的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是人的综合素质及其诸多品格特征的全方位的现代化,同时也是其所处社会及文化的现代化,是以人格为最显著特征的全面的、普遍的人的现代化。就是说,人的现代化首先是人格的现代化,人格的现代化意味着人格的转型;只有人格真正转型了,人才算是真正实现了现代化,才属现代化的人的范畴。
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中外贸易的兴起,各式外语学馆在沿海通商口岸次第开办。在清末新政期间全国性教育改革开始之前半个世纪内,东南沿海的五个通商口岸已经设立66所新式学堂。[5]
传统“君子人格”素养值得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但应是抽象地继承,是扬弃,必须与时俱进,需与现代化的时代脉搏相契合。我们知道,虽说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乃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和最高境界,它包含自然的天与人的合一、信仰的天与人的合一、德性的天与人的合一以及天道与人道的合一四个层次〔19〕,但终因受限于人对自然的认知和实践力,总体上敬畏和顺应自然是主旋律,“人与自然关系”仍停留在朴素哲学、信仰甚至直觉的理念或思维层面上。也就是说,“天人合一”思想并未在广大人民中普遍化、人格化、素养化,谈不上是真正意义的环境素养,与今天所谓现代化的人的核心素养相距甚远。
三、环境素养培育要靠深化教育改革
(一) 环境素养教育要有大教育观
岳辉等〔8〕着眼于不同视角,采用不同方法,得出了颇具共性的“素养”概念,即“素养是综合性概念,包括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等认知和非认知因素;素养强调个体素质养成过程,具有可教性。”褚宏启〔9〕对不同素养分析后认为,核心素养是21世纪能够促进个人发展、社会发展的关键少数素养,属于高级素养或高阶素养。同时认为,核心素养框架要反映国家和人民现代化需求,强调要能促进国民素质提升。虽说不能将人格素养完全等同于上述各类素养,但从人格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人格素养不仅具有综合性,同时也兼具高级性或高阶性,它影响甚至规定了其他素养的品质标准及要求。从英格尔斯的关于人的现代化是“人们在精神上形成现代的态度、思想、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并把这些熔铸在他们的基本人格中”〔10〕的论断,可以判定它实际与今天所谓21世纪核心素养存在相当高的契合度,这种契合度有着深层次的内在关联性。当我们今天谈论或评判核心素养时,如果不从人格角度去思考、判断或评价,那么核心素养显然没有达到它应有的高度或深度;尤其今天当我们说核心素养反映的是国家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需要时,将人格素养视为现代人格的重要评判指标丝毫不为过。
现代理想人格首先应能体现现代化精神,它应是全面的、开放的、进步的、共享的和高阶的;是具全球视野、兼容并蓄并含利他精神的,这种人格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上的自省、自觉力;其人格关照不仅在人际领域,还应及于自然生态,内含着生态文明品质,具有与自然生态及环境和谐发展、协同演进的终极关怀旨趣。而环境素养恰恰能够完整地、充分地使现代人格体现出这一终极指向,达到由传统人格到现代人格的转型、升级,因此无论从哪一个层面或角度看,环境素养都应当成为现代理想人格的重要构件之一。
基础教育改革从来遵循的都是综合性改革策略,环境素养培育尤其如此。围绕学校课程体系实施环境素养教育是教改的立足点,由此延伸至社会、家庭和生活中的策略是必然路径。这需要构建一套与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完好对接、学段衔接、层次分明的跨学科系统复合型教育模式,使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培育能够很好地契合当前课程体系目标、结构和内容,真正使《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及《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等有效落地。该教育模式的系统规范化路径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思考:(1)宏观层面教育理念问题。环境素养教育如何在基础教育体系包括各学科课程中定位?如何化解环境素养教育与现行教育体系(课程)的结构性冲突?(2)中观层面环境素养教育,重点在课程模式的生成。(3)微观层面的教学设计(方式方法等)问题。这三个层面问题既是老问题,也是新问题;且任何一个层面问题的改变都不能绕开其他层面问题来进行,说到底就是坚持综合性的改革策略。
(二) 基础教育改革是重中之重
在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本质要求,指出面对当前国际竞争和人才强国战略,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同时也指出目前我国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不足,尤其重智轻德及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偏弱的现状必须得到改善,发展核心素养尤为急迫。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项目研究成果形式正式发布,重申了核心素养教育,重点在于培养面向未来、适应时代发展的人的关键能力和品格,这是将“人格转型”或“人的现代化”意涵以最简约语言加以概括,即人的现代化及其人格转型本质上就是从“立德树人”到“成德成人”的过程。
电子现金方式因与硬件安全载体捆绑,需要与移动运营商或手机厂商合作,开通手续较为繁琐,用户门槛和限定较多,不利于大面积推广。HCE技术脱离了硬件安全载体,以软件的方式解决了安全载体的问题,但认证信息和密钥信息存储在NFC设备内存中,容易被复制,对交易安全有一定影响。HCE技术只用于安卓系统,影响用户的推广。ODA信用消费技术体现了“脱机刷卡,延迟联机扣款”的特点,容易产生单边交易不能结算票款。升级版ODA方案解决了进出站记录配对的问题,但IOS系统不能开通自由读写区,用户群体受到限定。
当前形势下,环境素养大教育观应从以下六方面深化认识:(1)环境教育根本上是行“大道”。《礼记·礼运》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惊世之语,原指社会秩序、人际伦理的成德大道。今天应将这一“大道”及于生态和自然,即将人的德性和人格及于大自然,追求超越传统文明的“生态文明”。(2)环境教育本质上是人类文明进化教育。环境教育将人类与非人类生命、生态、自然环境视为命运“共同体”〔22〕,将人类系统看作是自然系统的子系统,这非但不是人类自我矮化,恰恰相反,它是对人类智慧及创造力的再次确证。(3)环境教育是可持续发展保障教育。可持续发展学是这个时代的显学,它关注人类共同命运,即人类通向未来的战略路径。当代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重大挑战几乎都有环境的身影,环境教育不可缺失。(4)环境素养教育是现代人核心素养教育。现代人核心素养教育在于培养符合现时代发展和精神的关键能力及品格,而环境素养恰是这个时代发展及精神内涵的重要体现之一。(5)环境素养教育践行重在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素养教育是所有人的终身教育,其关注对象的广泛性和公共性是其他教育难以企及的,它涉及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全部过程,因而生活方式所体现的环境素养品质往往是该教育践行的逻辑起点。(6)文化自觉是环境素养教育内生力。具有环境素养的人,意味着面对公共物品或公共环境时,能做到“知行合一”,达到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统一,且包含利他主义精神在内等,主体文化自觉力即觉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盐酸纳美芬预防小儿全麻诱导期瑞芬太尼诱发呛咳的临床观察……………………… 姜 燕,魏 嵘,傅月珍,等(4·305)
(三)从“立德树人”到“成德成人”
从婴儿至成人之前,是人形成并发展其各种行为和人格特质的关键期,这一阶段也是人格素养培育的最好时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立德树人”和“育英才”战略目标,将深化教改培育人格素养视作国家战略。这不由使人想起梁启超先生曾在其《少年中国说》一文中所言:“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都强调基础教育之于人的素养及未来的重要性。
“立德树人”不易,“成德成人”更难,关键在教育的深化改革。成人先成德,成德方能成人,这是立德树人的初衷和根本目的。成德过程需要引领、培育和自觉,教育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深化改革是必由之路。深化教育改革,除汲取或借鉴国外教育理念和技术层面的先进经验,从我国传统德教精髓中获取营养及灵感启示同样不可或缺。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崇德尚教,诸多视为德教箴言的先哲语录对于现代人格转型或人的现代化培育所起到的价值作用不可磨灭,如《左传》“三不朽”首推“立德”;孟子“三达德”,德居首;韩非子“上古竞于道德……”亦是将道德置于第一位,因此在这样的德教氛围中,中国古代教育强调其目的旨在修身和立德的人格塑造和品格培养,呈现出鲜明的以“成德”为轴心的价值追求〔23〕。《大学》中更有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以统括“明德”和“亲民”内外两个向度的“至善”作为个体─—主体修身成德的最高目标〔24〕等等。有关成德成人的教育思想、论述和思辨及其教化过程之细枝末节的语录等可谓汗牛充栋,需要我们抽象地继承、鉴别或吸收,并灵活运用。这个“灵活”体现在所吸收之营养必与现代人生活的社会之世界观、价值观、发展观等相契合,方能收到好的效果。
(四) 立“环境素养”之德,成“现代化”之人
除前文提及“终生学习关键素养”整体框架包含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化关键素养”〔25〕及美国“21世纪技能”之“全球意识”和“环保素养”议题〔26〕外,周平艳等〔27〕从29 个国际组织或经济体发布的权威教育文件中提取21世纪核心素养主要驱动力,被重点关注的10项驱动力关键词中,“全球化”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就在其中,且“全球化”还占据第一位。这说明“环境素养”作为21世纪核心素养及其素养作为关键能力培养在全球范围内已形成广泛共识。
2016年,刘坚等〔28〕在其《〈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设计》一文中,再次就“未来公民应该具备哪些素养,教育到底要培养怎样的人”的议题,提出“是否有能够顺应各种时代变迁、顺应学生内在天性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核心素养”的问题时,引用了《道德经》中的一段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并解释说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应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且发问:“在找寻面向21世纪的核心素养过程中,什么又是我们应该遵循的‘道’?”笔者以为,所谓“……天法道,道法自然”意味着人道必须寻求与天道的合一;而在此之前,德性的人必须首先寻求与德性的天合一,如此,“人”才有可能真正保有天性的“自然而然”,恒久而绵长,即所谓“以不变应万变”之素养所在。
本文评价体系的因子及其权重取值是通过专业词汇词频占比计算得出,专业词汇词频的高低影响到指标的权重值,数据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这种方法得出的数据较客观,能够验证以往评价因子取值的正确性,同时,也能发现一些随着时间发展热度逐渐提升的评价因子。
人们不禁要问,环境素养之“德”的核心内容所指为何呢?答案就是环境伦理及基于此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操守。可以说,环境素养核心教育就是“环境伦理教育”,它着眼于环境素质提升和人格完善,是一种契合人的现代化理念的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从根本上说它是人类文明的进化教育。就是说,具环境素养之“德”的人必然具备全球视野并适应未来发展,这不仅符合论证逻辑,也符合21世纪核心素养的内在意涵,它与英格尔斯〔29〕所谓“现代人”的“乐于接受新经验”“准备接受社会变革”及“树立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价值取向”的现代素质几乎不谋而合。如此,所谓成“现代化”之人,就意味着其人格品质中必内涵环境素养之元素,因而其“成德”也就是成环境伦理之“德”,“成人”则是成生态文明之“人”。这样的“现代人”应具有超越物种利益及自我物种局限性,关照生命及自然界;具有将公平正义精神及于人类之外的生命界、乃至于非生命界的终极关怀,这恰是所谓“共同体概念”在人类文化上的延展,其品质是迄今人类最为开放、宽广和通达的。因此说,推进环境素养教育不仅促进了人格转型,使人迈向现代化,同时,这样的教育还有推动人类文化和精神信仰进步的意义。
参考文献 :
〔1〕〔11〕〔14〕〔25〕马东明,郑勤华,陈丽.国际“终生学习素养”研究综述〔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1):3-11.
〔2〕〔12〕〔15〕〔26〕辛涛,姜宇.全球视域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人民教育,2015(9):54-58.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30-242.
〔4〕李虎林.当代人格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37-44.
〔5〕〔10〕〔18〕〔29〕(美)英格尔斯(Inkeles Alex),(美)史密斯(Smith David H.),等.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的个人变化〔M〕.顾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21,25-30.
〔6〕马晓代.现代人格转型——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关键〔J〕.传承,2012(16):56-57.
〔7〕潘星宇.君子人格与人的现代化〔J〕.学理论,2013(3):38-40.
〔8〕岳辉,和学新.学科素养研究的进展、问题及展望〔J〕.教育科学研究,2016(1):52-59.
〔9〕〔16〕褚宏启.核心素养的国际视野与中国立场——21世纪中国的国民素质提升与教育目标转型〔J〕.教育研究,2016(11):8-18.
〔13〕王巧玲.可持续发展素养与核心素养〔J〕.中国德育,2016(7):55-58.
〔17〕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和本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3.
〔19〕刘湘溶.人与自然的道德话语 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4.
〔20〕祝怀新.环境教育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7-9.
〔21〕曾建平.试论环境道德教育的本质特征〔J〕.伦理学研究,2003(5):72-73.
〔22〕(美)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Roderick Frazier Nash).大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学史〔M〕.杨通进,译.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66-104.
〔23〕胡发贵.“立德”与“成德”——论中国古代教育的价值诉求〔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12-15.
〔24〕胡治洪.论大学之道的成德进路、体知基础及其当代意义〔J〕.孔子研究,2009(1):4-12.
〔27〕周平艳,魏锐,刘晟,等.提出21世纪核心素养的驱动力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22-28.
〔28〕刘坚,魏锐,刘晟,等.《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设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17-21.
中图分类号 :G40-05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3476(2019)02-0011-05
作者简介 :史威(1966-),江苏南京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环境教育。
(责任编辑 :张 敏 )
标签:环境素养论文; 深化教改论文; 人格转型论文; 大教育观论文; 立德树人论文; 成德成人论文;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