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精细化管理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无菌器械包管理的效果论文_陈洁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730010

【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用精细化管理管理无菌器械包的现实效果。 方法 2007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方式为集中式管理,当时消毒供应中心在职人员共28名,共对1734个器械包进行消毒,设为对照组。2018年我院实行精细化管理已经7年,在职人员48名,共对3103个器械包进行消毒,设为观察组。精细化管理由质量监督、人员培训、清洗回收环节精细化管理、包装环节精细化管理、存放区域的精细化管理和工作流程信息化管理等组成。统计精细化管理前后无菌器械包不合格率、临床科室满意度和消毒供应中心员工的工作质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观察组无菌器械包不合格率为0.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13%(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观察组工作质量得分:服务态度(97.28%)、差错事故防范意识(95.31%)、安全意识(95.6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32%、81.35%和77.92%(P<0.05)。 结论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无菌器械包管理中能够显著降低不合格率,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无菌器械包;消毒供应

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医院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物品和器具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并承担无菌物品的供应[1]。各种医疗器械的使用关系到每一个入院患者的医疗服务质量,但由于医疗器械本身被循环使用,这无疑提升了医源性感染的风险。医疗器械品种多。周转快。数量大、接触面广,对灭菌质量要求严格,是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能够最大限度的控制医源性感染,降低污染扩散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2]。本院于2011年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持续精细化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方式为集中式管理,当时消毒供应中心在职人员共28名,共对1734个器械包进行消毒,设为对照组。2018年我院实行精细化管理已经7年,在职人员48名,共对3103个器械包进行消毒,设为观察组。

1.2 精细化管理方法

1.2.1 质量监管 由护理部和院感科联合推举高年资护理人员组成质控监管组,定期监督消毒供应中心具体工作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展开工作质量评价,发现问题及时与工作人员沟通协商,查明责任人、问题发生的原因等,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做好整改工作。强化监督检查,规避问题发生。尤其是无菌器械包的消毒和交接环节,根据之前的护理缺陷发生过的情况,对容易发生差错的工作细节要加强检查。

1.2.2人员培训 科室内部定期举行人员培训工作,组织学习院内消毒管理制度,并将培训结果纳入考核机制,加强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特别要注重现行各项制度、法律法规的探讨和学习,认真学习精细化管理理念,转变观念,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定期由院领导下科室与员工开展交流,分析和平均消毒供应中心各种规章制度的实施。

1.2.3清洗回收环节的精细化管理 医疗器械回收清晰工作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操作,明确各类器械机械清洗或手工清洗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

1.2.4包装环节的精细化管理 包装查对和器械组装时必须执行双人复核制度,对待包装器械初检和复检,明确工作职责,掌握检查包装和灭菌区设备的工作流程、包装材料的分类、各类物品的包装方法等;进行灭菌操作前对灭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灭菌后双人复核灭菌数据,确保完全合格后方可发出,严格执行灭菌过程操作流程和质量标准。

1.2.5存放区域的精细化管理 无菌物品的存放应标识清晰、分类存放,并按照有效期先后摆放在干燥清洁的区域,发放时执行“先进先出”原则。设置专门区域划归专人管理,建立工作登记本,明确设置无菌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等,由责任人定期检查并登记,对于不合格的情况要及时上报及时整改。定期对临床科室无菌物品的储存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1.2.6信息化管理 利用医院HIS系统对灭菌器械包进行信息化数字化管理,以统计和监控器械包相关信息。具体到名称、数量、消毒时间、打包时间、打包人员等信息,并打印出专用条形码。条形码的使用原则为一包一码。器械包下送到临床科室时,由收件人员录入信息系统确认收件。在器械包的使用中,要通过信息系统记录使用患者、使用时间。形成一个完整的追溯链,能够快速有效监控器械包消毒、运输和使用的整个过程。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无菌器械包不合格率、临床科室满意度、工作质量。临床科室满意度的调查为自制调查问卷,精细化管理前后各发放60份调查问卷,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三级,调查内容涉及是否及时供应、下送人员服务态度、无菌器械的质量等方面,满意率=(非常满意+一般满意)/问卷调查数。工作质量评价涉及员工服务态度、差错事故防范意识、安全意识评估等方面,评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计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精细化管理前后无菌器械包不合格率比较 观察组无菌器械包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见表1)。

2.2 精细化管理前后临床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2)。

2.3 精细化管理前后工作质量对比 观察组各项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3)。

3 讨论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强调精神、精细的管理办法,适用于精细工作的管理,它以专业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障、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把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焦点聚集到满足临床科室需求上,进而获得更高效率、更多效益[3]。精细化管理应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了之前的模糊、笼统的管理要求,把抽象的管理转化为具体的措施,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4]。它通过提高员工素质、克服惰性、控制科室滴漏、强化链接、协从管理,从而提高了整个科室的工作效率。它将责任落到实处,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尽职尽责,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日清日结,每天检查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和整改[5]。

本研究中,消毒供应中心应用精细化管理后,灭菌器械包不合格率由原来的6.31%将为0.90%,临床满意度由原来的81.67%提升到98.33%,员工服务态度、差错事故防范意识、安全意识得分显著提高,差异显著(P<0.05),表明了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加强责任心,确保无菌器械包的质量,有效降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包装患者医疗安全,同时能够提高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无菌器械包管理具有现实价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谈吉,陈丽卿.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17)

[2]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追溯系统设计及其在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 何晓滨,徐习,樊彦红,刘晓辉.医疗卫生装备.2016(09)

[3]新形势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探究[J]. 王喜梅.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06)

[4]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服务实施体会[J]. 祁巨跃.基层医学论坛.2018(24)

[5]优质护理在提高供应室消毒质量中的应用效果[J]. 薛琼霞.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06)

论文作者:陈洁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  ;  ;  ;  ;  ;  ;  ;  

分析精细化管理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无菌器械包管理的效果论文_陈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