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论文_庞群新

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论文_庞群新

广西陆川县乌石镇塘域小学庞群新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通过朗读可领会文章的主旨、神韵与风格。朗读有助于语言的积累,能锻炼学生用语言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能提高听、说和写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语文教学本身的要求。为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结合实践,本人在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本文作了一些探讨。

一、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

学校读书环境是一种语言,良好的读书环境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开展“自给自足”式的补充图书方式,使学生的课外书籍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读书自创“小名言”。

二、激发阅读兴趣

①以兴趣为先导,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教师要时时处处、多层面、多角度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新教材中有关中外名著的内容是很多的,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做一些内容的拓展和情节的延伸,就会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在教学《鲁滨逊飘流记》这篇课文时,我为学生播放了展现课文内容的视频资料,学生对野人、荒岛充满了好奇,我顺势向学生推荐《鲁滨逊飘流记》这本书,学生的阅读热情被点燃了,下课后马上向学校图书室借了这本书,争着阅读。②加强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要在阅读的过程中以记忆、背诵、摘抄、剪贴、做笔记、写心得等灵活多样的方法积累知识,如精彩片断的圈点勾画,优美词句的摘抄整理,网络信息的下载保存,心灵感受的随时记录等。在这一点上,教师又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积累方法,如词语卡片的制作、归类、保存、使用;圈点勾画要用统一的自己清楚其含义的符号;读书心得体会的写法等。如果需要,还可以向学生介绍眉批、行批的读书法,要学生认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含义,“最强的记忆胜不过最淡的墨水”的道理,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各班级每月举办一次读书成果展示、交流活动,重点让学生汇报交流读了什么书,书籍内容梗概,读后感想,收获等,对表现突出者给予班级或学校“读书新秀”奖励。③三至六年级第一节语文课前,开设“谈天说地三分钟”,让每位学生把通过阅读收集摘录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新人新事、国内新闻带上讲台与全班同学进行口头交流。 ④编辑“课外阅读小报”,以小组为单位,每月编辑一期,内容为好词好句摘录、作品介绍、作者介绍、读书心得体会等。

三、强化指导,为小学生课外阅读保驾护航

①选择有效读物。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小学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读物呢?作为教师和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理应以儿童文学为主,因为儿童文学作家在创作儿童文学时,都有自己较为明确的读者对象的定位,在表达内容和表达技巧上,也比较符合儿童的阅读口味,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因此,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应首选这类读物。当然,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也应以宽容而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孩子的阅读,在选择课外读物时,也应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因人而异。②明确读书程序。读书一般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扉页,然后逐页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做上符号,阅读全书后在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掌握中心,最后写出读书笔记。读报也要阅读顺序,即先要通看所有版面,略知全部内容后,再抓住重点细看,掌握文章内容。

四、掌握常用方法

①精读与略读。精读是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认真读反复读,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却浩如烟海,谁也不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不可能每本书每篇文章都去精读。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我们还须要学会略读。略读就是大略地读。对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以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必逐一探究每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通过略读,可以用较少的时间阅读大量的书刊,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得对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便于以后需要的时候球查找,同时略读也是精读的基础,通过略读可以决定是否要精读。②题读与议读。题读法是在阅读时抓住文章题眼,猜测文章会写些什么,怎样写。阅读后,对照自己的猜测,从而了解题目与文章内容间的关系。议读法是在阅读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找出依据,然后与同学、老师共同讨论,各抒己见,进行探讨。③摘录与批注。摘录法是一边阅读,一边摘录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词、句或有关片段。批注法是边读边想,边用自己习惯的符号在自己的书上作批注,勾划有关内容,还可在边上简洁地写上自己的感受。

五、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自动化的行为,一个人一旦形成某种习惯,将会长期影响其行为。在阅读指导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所以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认真读书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习惯、爱护书报的习惯、用眼卫生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这些阅读习惯一旦形成,不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很重要,而且对他们将来的发展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总之,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有益桥梁,而且更是语文课堂所必不可缺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有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学习,让课外阅读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论文作者:庞群新

论文发表刊物:《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5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论文_庞群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