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民党、工党缘何执掌北欧政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欧论文,工党论文,政坛论文,社民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继1994年9月瑞典社民党在全国议会大选中获胜上台执政后,丹麦社民党在同月举行的议会选举中继续保持了主要执政党的地位,芬兰社民党在今年3月举行的大选中跃居为议会第一大党,并于4月组成以该党为主的四党联合政府。挪威工党虽多年在议会处于少数地位,但自1990年以来一直单独执政。北欧四国社民党和工党几乎同时执政,这不仅在北欧历史上不多见,而且与西欧多数国家社民党、工党长期在野的情况形成鲜明反差。
一、各国面临的严重经济困难是促成社民党上台的主要原因。
北欧各国社民党和工党都有长期执政的历史,其中以瑞典社民党执政时间最长。80年代,瑞典和芬兰社民党执政时期,两国的经济曾一度发展顺利,被誉为“瑞典模式”和“芬兰奇迹”。然而在80年代末在西方经济衰退的冲击下,两国经济状况迅速恶化,瑞、芬两国社民党随即在1991年的大选中失败下台。然而时隔仅仅三年,两国社民党便再度上台,其中主要原因仍是经济问题。
瑞典和芬兰资产阶级联合政府上台后,两国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从1991年到1993年,瑞典国民生产总值连续三年负增长,芬兰的国民生产总值下降12%;瑞典的失业率由1990年的1.7%增加至1994年的9%,而芬兰的失业人数从18万人猛增到近54万人,失业率高达21.8%;瑞典的财政赤字高达1720亿克朗,国债额高达13250亿,几乎相当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70%;芬兰政府为弥补巨额财政赤字大举借债,到1995年1月底,芬兰的债务总额已从1990年底的540亿芬兰马克增加到3360亿,相当于芬国民生产总值的75%。面对两国险恶的经济形势,瑞、芬两国资产阶级政府奉行紧缩财政、削减福利和私有化为主的政策,造成严重的失业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局面,导致选民对资产阶级政府的强烈不满。
瑞、芬两国社民党利用其在野的有利地位和选民的不满,抨击资产阶级执政党经济政策失误,同时抓住选民最关心的失业等问题,允诺执政后将解决失业问题。瑞典社民党在竞选纲领中许诺,执政后要为9万名失业者安排工作,并为3万名失业者提供职业培训。芬兰社民党则提出一个17条的就业计划,保证今后4年内,将失业人数减少到20万人。两党同时还许愿上台后将减少工薪阶层的所得税和养老金领取者的税收负担,赢得了广大选民的支持。
二、克服党内在欧洲政策方面的分歧,维护党的团结,是社民党上台和工党继续执政的组织保证。
冷战结束后,欧洲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北欧各国社民党决定调整对欧洲联盟的立场,积极参加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执政的挪工党政府再次申请加入欧盟,当时在野的瑞典和芬兰社民党同执政党在加入问题上达成了一致。然而,三国的普通群众、尤其是三国的工党和社民党的基层党员和选民对加入欧盟普遍持怀疑态度,他们担心加入后将受欧洲大国操纵,小国失去主权;现有的福利水平和对环境的要求将被降低。1994年全民公决前夕,三党内部反对加入的情绪剧烈,在挪威和瑞典,党内甚至出现了反对加入欧盟的派别组织。在持反对立场的人中,不但有一般党员和党的同情者,而且还有党的议员和工会领导人。
面对上述情况,三国工党和社民党的领导人为争取并转变本党普通党员和选民的态度做了大量工作,他们除多次举办报告会和讨论会外,还分赴各地并到基层宣传、解释党的立场。三党领导人强调,随着欧洲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和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启动,北欧国家若继续置身于外,将难以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在安全政策方面,东西方对峙消失后,参加欧盟有利于各国的安全利益得到保障。同时,只有加入,才能对欧盟的外交、社会、环境政策方面施加更多的影响。
为了防止因意见分歧而导致组织分裂,三党领导人表示允许党内对加入问题有不同看法,强调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加入欧盟的党员都是党的好党员,保证党员不会因观点不一而受到歧视。在此情况下,瑞、挪党内的派别组织表示,不管公决结果如何,一俟公决结束,组织即告解散。无庸置疑,瑞、芬两党领导人的努力是两国公决取得赞成加入结果的重要因素,并为稍后两党在议会大选中取胜奠定了基础。在挪威,尽管全民公决再次以微弱多数否决了政府加入的立场,但1972年首次全民公决后党内分裂的情况没有出现。相反,公决后,工党政府首相布伦特朗的威望进一步提高,工党在选民中的支持率更有所上升,党的执政地位更加巩固。
三、北欧各国的政党格局有利于社民党、工党长期执政。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行的政党制度,北欧各国政党林立,全国议会选举时,参选党往往有十余个之多。但进入议会的政党主要是社民党、保守党和介于两者间的中间政党以及环境党和极右翼政党的代表。社民党、工党历史悠久,有人民运动的传统,同工会运动关系密切,有较强的群众基础。战后许多年间,社民党、工党一党占据议会多数,单独执政。70年代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阶级结构的变化,社民党、工党的选民基础较前缩小,已难以独占议会多数。尽管如此,社民党、工党仍能长期执政,主要得益于资产阶级政党的分裂。
北欧各国资产阶级政党由于所代表的集团利益不一,以至于在大到外交与安全政策,小至于增收节支的具体经济政策方面常常意见分歧。例如在加入欧洲联盟的问题上,各国代表工商界利益的保守党持赞成态度,而代表农民利益的中央党和中间党则坚决反对。上届瑞典四党联合政府在如何处理现有的核电站和建造联结瑞典和丹麦大桥工程等问题上更是争论不休,助长了选民对政府的厌倦与不信任情绪。在这种情况下,选民们普遍希望由社民党和工党组成一个行动有力、能谋善断的政府。同时,资产阶级政党间的分裂也为社民党寻找联合组阁的伙伴提供了条件。目前,除挪、瑞两国由社民党和工党少数政府执政外,芬、丹均组成以社民党为主、有资产阶级政党参加的三党和四党联合政府即是例证。
北欧各国社民党和工党虽都是执政党,但在各国议会中都不占有多数,无论是单独执政还是与其他党联合执政,行动能力都受到限制,竞选中许下的诺言将难以全部兑现。此外,作为执政党,瑞、芬两党不得不把减少财政赤字和增加就业作为当务之急,其手段一是增收,即增加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税收;二是节支,即减少政府支出、尤其是削减用于福利方面的支出。根据今年3、4月间瑞政府提出的1995-1996年度财政预算,平均每个家庭将每月少得福利补贴近1000瑞典克朗,从而引起社民党内外一片反对声,党的支持率也下降至去年9月大选以来的最低点。由此看来,如何既能理顺经济、又能维持人民的福利水平是北欧各国社民党、工党继续顺利执政的一个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