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静
湖北中医药大学 430000
【摘 要】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病,目前治疗方法多样,但是缺乏高效的治疗方法,且容易复发,笔者在临床观察到一例中药结合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典型案例,疗效显著。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中药;疗效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又称为痛性抽搐,表现为三叉神经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内,骤然发生闪电式剧烈面部疼痛,患者常描述成撕裂样、触电样、闪电样、针刺样、刀割样或烧灼样剧痛。以三叉神经第二、三支发生率最高,疼痛以面颊、上颌、下颌或舌部最为明显。绝大多数为单侧性,半数以上在上唇外侧、鼻翼、颊部、舌等处有明显的触发点。饮食、说话、洗脸、风吹均可引起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中药在治疗三叉神经痛上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一例典型病案如下。
1一般资料
1.1病案资料
田某,男,50岁,2019年1月20日诊。患者诉右侧头疼一年余。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耳前后轻微疼痛,服用止痛药物疼痛可以减轻。近几个月来病情逐渐加重,疼痛遍及右侧耳部前后及颜面,于外院(具体不详)诊断为右侧三叉神经疼,曾肌注止疼针和口服卡马西平,虽能控制症状但不持久,药量逐日递増,由原来每次服1片,逐渐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增加至每天每次服7片。现感疼痛难忍,进食触及右侧牙齿即如闪电样疼痛并放射至右侧颜面。查体:痛苦面容,神志清晰,语言自如。舌质红暗淡,苔薄白,脉沉弦无力。
诊断:西医诊断:偏头痛(右侧三叉神经疼)
中医诊断:头痛病(气滞血瘀证)
1.2治疗方法
治则:活血除风、解痉止疼
处方:(1)中药:当归10克,川芎15克,白芍10克,红花10克,柴胡10克,细辛5克,制川乌5克,制草乌5克,全蝎10克,蜈蚣1条,蝉蜕15克,僵蚕10克,白附子10克。
共7剂。每剂煎2次,将煎2次的药液混合,取澄清药液约1000毫升,分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药液约500毫升左右。
(2)针刺:右侧太阳、太冲、足临泣、侧三里、侧下三里、风池、翳风、完骨、太阳、下关、颊车、地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个穴位都要求有针感,留针30min,每15min行针1次,隔日1次,共4次。
(3)复诊,患者诉症状稍好转。守上方28剂,针刺10次。后电话随访,患者诉疼痛消失。
2讨论
2.1三叉神经痛的中医认识
中医将三叉神经痛归属于“头痛”“头风”“面痛”等病的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外因有风、寒、湿、热等外邪,尤其以风、寒之邪侵犯巅顶为主,内因则由风、火、痰、瘀诸邪气上扰,阻遏经络,不通则痛所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类似本病的记载,如《灵枢·经脉》篇提到颔痛、颊痛、目外眦痛;《素问·缪刺论》有“齿唇寒痛”之症等。后世医家对本病的征候特点有较细致的描绘和较深入的认识。中医学认为三叉神经痛是三阳经筋受邪所致。古云:“巅顶之上,惟风可到。”据本病疼痛发作的特点,与风邪者善行而数变的特性相似,并在治疗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明《景岳全书》曰:”凡诊头痛者,当先审久暂,次瓣表里。盖暂病者,必因邪气:久病者,必廉元气。以暂病言之,有表邪者,此风寒外邪于经也,治宜弥散,最忌升散,此治邪之法也。”
2.2方药分析
三叉神经痛的部位在头部一侧或左或右,耳前后和耳上下以及一侧颜面部位,属少阳经,是风寒之邪侵居少阳之位,阴寒窃居阳位,羁居日久,使少阳经络瘀滞不通则疼痛。治疗用当归、川芎、白芍、红花,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柴胡引诸药入少阳经;川乌、草乌性热味辛苦,与川羌并用,除风止疼、胜湿搜风散寒,治阳衰阴胜之寒和沉寒冷结之疼。川乌、草乌均含乌头碱等,故有特殊的止痛作用;白附子辛甘温与辽细辛合用,能除羁居少阳之阴寒,并除头面三阳之风,使少阳经络通畅而疼止;僵蚕、蝉蜕、全蝎、蜈蚣除风解痉,并搜刮久居少阳经络之风而疼除。
2.3取穴分析
三叉神经痛的部位主要涉及的经络有: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本例的取穴主要是循经取穴,远端和近端、左侧和右侧遥相呼应,临床效果显著。
3结语
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需遵循以下原则:新病,由外邪引起者,以疏风为主;久病,由痰火淤血所致者,以清热、涤痰、活血为主;疼痛既然是闭阻不通所致,因而在治疗上应以通经活络为主,并以此为原则;如因风邪引起者,宜疏风通络:因寒邪引起者,宜散寒温经:因热邪引起者,宜清热通络;因湿邪引起者,宜除湿通络;因气滞引起者,宜理气活血;因血瘀引起者,宜活血化淤等。
参考文献:
[1]周霞,孙中武.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中华全科医学[J]2019,05(27):891-892
[2]姚丹亚,顾云彤,张倩,等.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18)
论文作者:曹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三叉神经痛论文; 疼痛论文; 少阳论文; 经络论文; 针刺论文; 草乌论文; 患者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