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就是“探究”吗?——以对“为什么要构建‘纺锤型’收入结构”的问题探究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纺锤论文,为例论文,以对论文,收入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中心是针对问题的探究活动,它是指学生在面临各种困惑的问题时,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向,通过观察、实验来收集事实素材,或通过其他方式(如查阅文献资料、检索等)得到第二手的资料,并对获得的素材、资料进行归纳、比较、分析,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在此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的过程。
“思考”指针对某一个或多个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的思维活动。
从两者的定义而言,探究性学习离不开“思考”,而“思考”不是“探究”的全部。目前从我们的课堂教学到考试评价,动辄就冠以“探究”的头衔,严格意义上说,一般的课堂教学及考生答题的过程只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无法进行观察、调查与实验或查阅资料等活动的。下列图片是一位教师在讲授“居民的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时呈现的一幅PPT,从图片提供的信息看,该教师将“思考”与“探究”等同起来。
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将问题呈现以后,让学生讨论了五分钟,学生在讨论中面面相觑,一两分钟后教室归于沉寂,学生在交流讨论结果时大多吞吞吐吐,说不出一二,无奈之下,教师进行了如下总结:
“纺锤型”收入结构与“金字塔型”收入结构相比是收入差距较小的结构形式。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会提高社会消费水平,因为低收入者的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一般高于高收入者,因此,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会实际提高整个社会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我们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就必须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缩小社会收入差距,努力建构“纺锤型”收入结构的社会。
应该说这种总结部分地回答了“纺锤型”收入结构对消费水平的影响,这样的答案包括教师本人及学生都是不满意的。从师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知识构成而言,在没有真正探究的前提下,要能全面、深刻地回答“为什么要构建‘纺锤型’收入结构”是不可能的。因而,这里的“请思考”不恰当,这样的问题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才能解决。然而,在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甚至是公开教学活动中,类似以上所述将“思考”简单等同于“探究”的不在少数,可以说还相当普遍。究其原因,我们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的理解浮于表面,课程基本理念还没有渗透到我们的血液之中。无论是“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的性质规定,还是“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的理念要求,基本上被应试教育异化为“答题能力”,课堂教学中有“探究”之名无“探究”之实。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在没有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客观事实及资料的情况下,就算是积极开动脑筋、挖空心思,也不可能奏效。这种打着“探究”名义的课堂与教师机械灌输的课堂其实质是一致的,它们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最终导致学生的反感与厌倦。
笔者作为学科教研员,听完课后与上课教师进行了沟通,建议教师组织同学们开展真正的“探究”活动。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同学们分组活动,上网查找各种数据,到普通商场、品牌专卖店、休闲娱乐场所访问顾客,走进各种档次的住宅小区与居民交谈等等,在获得大量资料后,同学们在课堂上作了交流。
(一)“纺锤型”收入结构是什么?
所谓“纺锤型”收入结构,又称“橄榄型”收入结构,通俗的说法就是指一个以中产阶层为主体,而富人阶层和贫穷阶层比例都较小的、“两头小,中间大”形如“纺锤”或“橄榄球”的社会群体收入分配格局。
(二)我国目前的收入结构状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分配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两个比重偏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并且在一些领域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数据显示,2011年基尼系数已达0.48,大大超出0.4的警戒线,为亚洲最高,贫富差距过大。一方面,少数人占有了大部分的财富和资源,在世界各地购买豪宅、名车及各种奢侈品。另一方面,大多数人只是实现初步小康,不少人为房子、生计和久久不能寻得的安全感“穷忙”着,“蜗居”、“房奴”、“蚁族”等词成了代表当前中国社会普通民众现状的典型词汇。收入结构呈现为“底座庞大,塔尖细小”的“金字塔型”格局。
(三)“纺锤型”收入结构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1.“纺锤型”收入结构对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用巨大
首先,中等收入者比重扩大有利于优化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低收入者的消费结构以生存性消费为主,极少有文化、娱乐、休闲、旅游等发展性及享受性消费。在“金字塔型”收入结构中,低收入者占大多数,低层次的消费需求,必然造成相当部分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到低层次的产业发展之中,造成产业结构低端化。只有中等收入者占主体,通过消费结构的升级,由消费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起导向作用,从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其次,中等收入者占主体是扩大内需的保障。调查中发现,别墅区里不光有富豪,也有不少中等收入者,戴同一品牌名表的人收入也有较大差异。中等收入者一方面由于收入稳定,对未来的预期收入信心较足;另一方面受高收入者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的影响,他们一般保持较高的消费倾向,如果他们的人数不断增加,就为扩大国内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就能不断增强。
最后,中等收入者占主体是以人为本,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让人民更加富裕,共同富裕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发展的内在要求。全面小康社会是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人民生活全面改善的社会。“纺锤型”收入结构作为分配格局,在整个社会再生产链条中意义非凡。
2.“纺锤型”收入结构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素质,促进文化繁荣
中等收入群体一般比较注重自身价值的提升。在被调查者中,不少人工作之余还报名参加各种培训班的学习,注意提高能力,培养爱好。他们崇尚知识,富有社会责任心。在社区的志愿者中,大多活跃的是中等收入者的身影。他们每年都有旅游、健身、观看文艺演出的计划,而且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素养,对文化教育的投入稳定,是先进文化的消费者和创造者。尽管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有些片面,但是,随着中等收入者群体人数的增加,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将会成为文化繁荣的内在动力。
3.“纺锤型”收入结构有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
探究活动中,同学们上网查阅了大量有关中东、北非国家动荡的资料,像叙利亚问题尽管是多种原因促成的,但不能否认的是,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社会矛盾长期积压是极其重要的因素。同学们说到,亚里士多德很早讲过,中产阶级不发达是政治不稳定的根源。我国目前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较大,势必引发人们对社会公平的担忧,这也是少数地方群体性事件爆发的深层次原因。可以说中等收入者在我国所占比重越大,分配结构就越合理,社会秩序就越稳定,因而,积极构建“纺锤型”收入结构有助于缓和贫富差距造成的社会对立情绪,是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
当然,在同学们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还与大家共同学习了“十二五”规划的相关内容,了解了“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已经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一项基本要求,体会了党和政府“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让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开创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共享幸福尊严生活”等相关政策措施的正确性。
通过探究性学习,师生对“为什么要努力构建‘纺锤型’收入结构”的问题有了较为全面与深刻的认识,这种学习与交流过程中需要消除的师生间“信息差”、“能力差”、“情感差”不是闭门“思考”所能解决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研究报告中强调,教育应当为人的一生幸福做好准备,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根据现代教育理念,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而是要让学生更多地掌握学习的方法与途径,真正使他们渐入“会学”境界,学会学习。尽管新课程改革已近十年,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可否认还存在重课本知识轻实践探究,重观点灌输轻体验感悟,重考试分数轻文化素养的状况。课堂教学仍以教师讲授、学生偶尔思考、习题训练为主,课堂上的一些活动流于形式,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内驱力,使得思想政治课教学缺乏灵活性,缺少活力和创新,不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罗杰斯曾经说过:“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从“为什么要构建‘纺锤型’收入结构”的问题探究可见,脱离现实生活,过于注重所谓答案、知识的“思考”是抽象与枯燥的。我们要重视学生对经济、政治、哲学等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要重视学生如何掌握这些学科知识。这就需要我们设置探究的情境,创造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从而将我们的学科方法和学科思想内化到学生的心理结构之中,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性学习中提升参与经济、政治及文化生活的热情,形成尊重客观事实、敢于怀疑和坚持真理以及锲而不舍的毅力等素养,为终身学习和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