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探索的收获与遗憾--2003年高考文宗试题印象_长城论文

创新探索的收获与遗憾--2003年高考文宗试题印象_长城论文

创新探索的收获与遗憾——2003高考“文综”试题印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题论文,遗憾论文,印象论文,文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我们急不可待地读完2003年(夏季)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卷,并反复品味了其中的历史试题后,脑海中留下一个鲜明的印象:无论是在学科内综合上,还是在跨学科综合上,命题者都作了创造性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收获,命制出一批质量上乘的好题。

从综合的力度和水平看,今年的第37题是最值得称道的。这是一道典型的历史学科内的综合题,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主题选择好。本题以考生极为熟悉的长城为主题,既有历史意义,又融进了“众志成城”的时代精神。题干不仅说明长城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还提及我国政府赠送给联合国的壁挂就是以长城为图案。谁都知道,高考试题是一字千金,从表面上看,这些话似乎有些多余。而实际上,正是这些话增强了该题的人文性,拉近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使考生有亲切感。

第二,学科特点鲜明。除主题本身体现了学科特点外,本题还选取文献资料(《汉书》和《明史》)、出土文物(嘉峪关墓砖壁画)和历史歌曲(“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等作为史料,要求考生通过史料去“再现”和认识历史。应该说,这是地道的历史题。

第三,纵向综合与横向综合紧密结合。从纵向看,从秦汉到20世纪30年代,时间跨度很长;从横向看,汉、魏晋和明三个时期所涉及的均不止一个领域,尤其是魏晋时期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等几个方面。由于纵横交错,本题的综合力度就大大提高了。

第四,“题眼”设置巧妙。汉长城和魏晋时期的河西地区是本题考查的两个重点。而我们知道,“教纲”和“考纲”对此并无要求,中学历史教材不讲述,因而有“超纲超本”之嫌。而实际上,这正是本题的巧妙之所在。学生熟悉秦长城和明长城,了解西汉的河西和唐朝的河西。从知识链条的环节关系看,汉长城是秦长城和明长城的“最近发展区”,魏晋河西是西汉河西和唐朝河西的“最近发展区”,考生运用其已掌握的知识和所具备的能力,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解决他们未具体学过的知识点。此题真正体现了源于大纲和教材却高于大纲和教材的高考命题原则。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第37题(长城题)是一道体现了创新探索精神,代表了学科内综合发展方向的好题。除此题外,今年“文综”第20~23题、第41题的质量也很高。

在充分肯定今年高考“文综”试题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成果的同时,我们也想说说试题(含参考答案)的不足之处。我们认为,以下两点是令人十分遗憾的:

一是某些论点(论断)值得商榷。如关于汉长城的作用和功能,命题者特别强调它“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交往和经济发展”,而实际上,和其他时期的长城一样,汉长城的主要作用在军事上,主要功能在防御上,过分突出其促进发展的功能和作用,有些牵强。又如,试题不仅肯定“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繁荣”,而且在“参考答案”中具体地描绘了“繁荣”:“使用先进农耕技术(或农业发达);丝绸之路(或道路)畅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我们知道,魏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时期,当中原动乱不止时,河西地区是否如此“繁荣”,令人怀疑。别的不说,仅就“丝绸之路”而言,前与西汉相比,后与唐朝相比,魏晋时期途经河西地区的“丝绸之路”,恐怕说不上“畅通”吧?

二是参考答案差错和疏漏较多。如果说上述论点或论断方面的问题,见仁见智,还可讨论切磋的话,那么今年“文综”参考答案方面存在的问题则要明显得多,其中某些问题视之为“硬伤”也绝不为过。下举出几例:

第16题题干和正确答案为:“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答案中的“北方各族”应为“北方少数民族”。因为,“北方各族”中,人口最多的是汉族,而按现行“大纲”和教材所持战国封建说,北魏时期北方汉族不存在“加速封建化”的问题。

第17题题干和正确答案为:“太平天国在其占领区内实际推行的土地措施不包括(按人口重新分配全部土地)。”此题答案(D),并不错,但问题在于其他三个备选项(A.禁止地主收租,B.承认耕者有其田,C.没收地主土地)是否均能排除?如果排除,则肯定了太平天国实际上执行了A、B、C三项措施。而事实又并非如此。根据《天朝田亩制度》,我们可以说太平天国“承认耕者有其田”。那么,我们又根据什么说太平天国在其占领区内“禁止地主收租”“没收地主土地”呢?从现有资料来看,难以作出肯定性的回答。

第37题第(2)问的第一个问题为:透过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你获得了什么重要历史信息?参考答案:“使用先进农耕技术(或农业发达);丝绸之路(或道路)畅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尽管题干中有“透过”二字,即要求考生透过现象看实质,但我们仍以为这样的答案,不符合“论从史出”“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的学史治史原则,有随意拔高之嫌。历史信息不是历史认识,更不是历史结论,历史信息首先应该是具体的实在的,魏晋墓砖壁画向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其实也是很具体的,如采用一牛一人的耕作方法,有人采桑,马与骆驼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画面上的人物有汉族人也有少数民族人等。如果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壁画告诉我们,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耕作技术已相当先进,蚕桑业比较发达,民族间的交往相当密切,这也是顺理成章符合逻辑的。但如果不依据“信息”说话,随意拔高,就不可取了。试问:看到牵骆驼骑马的人,就得出“丝绸之路”(或道路)畅通的结论,可以吗?

第37题第(5)问:“为什么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的答案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或爱国精神);聪明智慧、坚韧、勤奋、开拓进取。”我们以为,此答案回答的是“长城象征中华民族的什么?”而不是回答“为什么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或者说,这个答案只答了相关问题的一半。顺便说一句,长城是象征中华民族的“开拓进取”呢,还是象征中华民族的“封闭保守”,学术界一直是有争论的。

第41题第(1)小题第③问:“试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美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现象。”参考答案:“人口迁移是一种复杂的历史现象,对其后果的分析应持一分为二的态度;每一次人口迁移都要做具体分析,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我们至今怀疑,此答案是否因排印的技术差错漏掉了一段话。如果答案果真如此,就太奇怪了。因为现有答案只对“辩证观点”的含义作了解释,并未用辩证观点对美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现象作任何“分析”。

长期以来,高考命题者都谦称自己给出的答案为评卷判分的“参考答案”,但要知道,对于各省市自治区的评卷者和广大考生来说,这却是“标准答案”。事关重大、应慎之又慎。不过我们以为,近年来有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命题者对题目的推敲很充分,而对“参考答案”的编制所花功夫似乎要少一些,因而差错和疏漏相对要多一些。其实,对高考而言,题目和答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好题目若无好答案,难以达到考查的目的。希望高考主管部门和命题专家,今后既高度重视题目的设计,也同样重视“参考答案”的编制,设计出更多的好题目、编制出更加“标准”的答案来。

标签:;  ;  ;  ;  

创新探索的收获与遗憾--2003年高考文宗试题印象_长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