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师学习策略教授情况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教师论文,教授论文,策略论文,高中论文,情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与发展,学习已成为每个人终身面临的任务。要解决知识的无限增长和学校教育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只有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在2001年《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1]可见,高中学生学习策略的养成已经成为基础阶段英语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已经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实施这一重要教学目标的情况如何呢?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学习者成为语言教学和研究的主体,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也受到普遍关注。国外的研究多集中在学习策略的本质、策略的分类、影响策略选择的因素、词汇策略、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使用策略的差异、学习策略与外语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策略训练的方式、途径及有效性等方面(例如Stern; Brown; O'Malley & Chamot; Oxford; Cohen; Ellis等)[2]。国内学者对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主要著作有《英语学习策略论》(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理论研究》(文秋芳、王立非)、《英语学习策略》(程晓堂、郑敏)等。学术论文主要分布于词汇学习策略研究,如林敏;写作策略研究,如黄莹、陈建平;听力理解策略研究,如任素贞;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如文秋芳;以及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动态研究等。针对我国中小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章兼中、唐丽华、孙迎月、齐雪等进行了调查研究[2]。
然而目前大多数相关研究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展开,很少涉及教师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关注,特别是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能够系统地渗透学习策略的相关研究。虽然学习策略使用的主体是学习者,研究学习策略的目的是让学习者能够积极采纳有效的学习策略来提高英语学习水平,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只有了解了学习者如何学,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研究如何教。Oxford认为教师应当通晓学习策略,并能洞察学生在使用中的不当或困难之处,适当给予学生指导[2]。另外,不经教师指导、自发形成的策略不一定是有效的策略,如死记硬背、反复抄写等。自发形成的策略很可能转化成习惯或不自主的行为。一旦无效的学习策略形成习惯或不自主的行为,学习者就很难改变它。因此,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学习策略训练是十分必要的[3]。而在国内少量的相关研究中,2006年徐燕霞通过对苏北一所普通高中学习策略教学情况的调查认为,高中英语教师对英语学习策略缺乏系统的了解[4]。
自2009年9月起,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在河北省全面实施,我省高中英语教师是否在课堂上明确教授及在课外潜移默化地鼓励、引导学生选择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策略呢?教授和指导学习策略的效果如何呢?本研究将通过调查保定各级普通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学习策略的训练与运用情况,探讨如何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从而达到新课标所规定的教学目标。目前,我省新高一英语教师及师资培训单位都在探索实施新课标的方法,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问题:1)高中英语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策略?2)是否在课堂内教授英语学习策略?3)最常教授的学习策略有哪些?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学习策略的训练与运用情况,发现不足,总结经验,在下一步师资培训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提高学习策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广泛性和有效性。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法,调查对象为保定市271名高中英语教师(含50名骨干教师)。调查时间为2009年3月至8月。学校分布为市区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外国语中学各一所;县级中学平原、山区各两所、水区中学一所;另外,50名骨干教师来自各级各类高中,调查能够代表整个保定地区高中英语学习策略的教授情况。
问卷调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师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教龄、所在学校;第二部分调查高中英语教师自身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采用程晓堂、郑敏设计的“英语学习策略调查表”[3]。调查表共42个选项,均为选择题。用数字1~5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通常不符合”、“有时符合”、“通常符合”、“完全符合”等等。其中1~9为认知策略,10~11为资源策略,12~30为调控策略,31~42为交际策略。第三部分调查教师在教学中教授学生学习策略的情况,共22项,在借鉴第一份问卷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而成。其中1为策略教授的整体情况描述(在教学中,我能够系统地指导学生练习、使用英语学习策略),2~6为元认知策略的教授,7~13为认知策略的教授,14~18为情感策略的教授,19~22为交际策略的教授。问卷所得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几个不同层次的学校挑选部分教师进行访谈,其中重点中学30名,外国语中学12名,普通中学11名,骨干教师30名。采用“半结构化”访谈,通过开放式提问,深入话题,以讨论的形式使受访教师放松心情,以进一步了解他们在教学中训练学生学习策略的情况。访谈以笔记和录音形式记录,随后整理成文字资料。
本文参考问卷第二部分数据,主要分析第三部分数据及访谈内容。
三、结果与讨论
(一)调查、访谈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285份,收回271份,有效问卷254份。部分学校数据统计结果与访谈情况差距很大,如某校问卷各项平均值均在4.35以上,而访谈中发现受访教师对学习策略了解甚少。由于教学任务重、时间紧等各方面的原因,部分问卷调查结果可信度不高。对骨干教师的调查是在暑期培训期间进行的,由于时间较充裕、要求较严格,教师来自各级、各类高中,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因此,本文问卷部分的数据采用了对骨干教师的调查、统计(见表1,表2):
表1 高中英语教师自身学习策略运用情况
表2 高中英语教师学习策略的教授情况
表2反映的策略教授情况平均值为3.782,说明总体水平中等偏上。其中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的教授水平较高。概述平均值为3.175,表明教师对自己教授策略的评价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对此表1和表2的数据不难发现,教师最常教授的策略也是其最常运用的,特别是认知策略。最常教授的策略的前五项为9(认知策略)、13(认知策略)、15(情感策略)、14(情感策略)、8(认知策略),其中认知策略居首位(9.我要求学生对所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并加以整理和归纳),与访谈结果相符。在访谈中很多教师谈到自己经常教学生怎样记单词、语法规则;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使用略读、查读、猜词等技巧,说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强调记忆、应试等技巧。易县中学的于彦平老师谈到,虽然教学改革呼声很高,但只要有高考,还得“考什么,教什么”,所谓的教学改革在她任教的学校多数是形式上的。虽然交际策略教授的平均值为3.762,水平较高,但访谈发现,大部分教师对20(我提示学生在交际中注意中外交际习俗的差异)和21(我指导学生交际中遇到困难时,如何有效地寻求帮助)在教学中很少提及。
最不常教授的策略为元认知策略2(我要求并指导学生制定英语学习计划)和6(我指导学生评价自己学习的效果,总结学习方法),与访谈结果相符。访谈中几位教师谈到,学生没有计划自己学习的时间,课上听讲,课下做练习,该考试了老师、学校会安排,所以老师很少教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或评价自己的学习。
情感策略也受到较高的重视。保定七中(普通中学)的李丽灵老师谈到,重点中学的老师重视传授知识,而她们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视鼓励学生学习。因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相对于重点中学的学生差距很大,她经常利用自己作班主任的优势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学习。
访谈中发现教师对学习策略的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1)新课标培训。2)外出进修学习。3)自学。保定三中一位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教龄2年的教师介绍她在校期间有新课标培训这门课程;定兴中学张春青老师在北京师范大学进修期间曾参加Oxford关于英语学习策略的讲座,并做过相关课题研究;曲阳中学的李霞老师在查阅资料时阅读过有关资料;保定外国语中学的张勇国老师曾接受过简单的校本培训等。但大多数教师对学习策略的了解不全面,许多教师反映平时自己经常告诉学生怎样学习,用什么方法学习,但不知道这就是学习策略的内容;多位教师认为学习策略就是学习方法,自己时常讲些学习方法,但认为学习方法主要是学生的事,没有作为授课的重点;没有教师做过针对学生学习风格、学习策略的调查。当然,大部分教师对于新课标中对学习策略这一目标的规定表示认同,曲阳中学的李霞老师谈到,她本人对学习策略很感兴趣,“授之以渔”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毕竟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高中阶段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一个好基础。她打算在新高一的教学中进行尝试,但苦于对策略的了解不够,不知如何实施。李老师的想法在受访教师中颇具代表性。大部分教师反映,虽然新课标规定了学习策略这一目标,自己也认为学习策略很重要,但因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对于英语学习策略的了解支离破碎,很不全面,不知如何在教学中教授学习策略。
通过本次调查不难推断,高中英语教师对学习策略的认识普遍比较模糊,对学习策略的指导也不能够做到系统、全面,而且手段简单,效果不明显,对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在我国,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课堂教学更注重的是知识的讲解和记忆,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虽然《英语课程标准》已将英语学习策略明确列为英语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但许多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对学习策略的渗透是无意识的,这是因为教师自身对语言学习策略的了解不够全面、不够系统。Oxford认为只有了解了学习者如何学,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研究如何教[2]。很多教师鼓励学生讲究学习方法,但他们自己却不知道有哪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也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发展有效的学习方法。此次调查表明,对高中英语教师进行语言学习策略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二)培训模式
此次调查促使师范院校和师资培训机构对职前和职后教育内容及模式进行反思。师范类院校不仅要开设新课标这门课程,更要使学生深入学习,真正理解新课标制定的背景、目的以及各项教学目标的内涵,为他们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职后教育,本课题组认为,可分为集中培训和自我培养两种模式。首先,对各学校派出的骨干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可分为三个步骤:1)深入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学理念。要使高中教师认识到语言教学的重心必须从“怎样教”转到“怎样学”。学习策略研究是近年的研究热点,许多中、西方学者对二语、外语学习者进行了使用学习策略情况的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学中只要方法得当,运用合理,策略训练确实能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成绩、增强策略意识、学习动机和学习自主性。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学习策略是可以在教学中传授的,并且应该成为有效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系统介绍英语学习策略的相关知识。使教师系统地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区别、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的选择以及如何在具体的英语学习中合理地使用各种学习策略。3)结合新高中课本介绍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可以通过观摩优秀课录像、说课等方式学习如何针对具体的授课内容有效地教授学习策略。
由于不可能对所有高中英语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接受培训的骨干教师回校后有责任组织本校其余教师进行学习策略的学习,而且所有教师都应通过“自我培养”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学习策略的学习和研究,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关注并研究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教师之间集体备课,互相听课,共同研究开展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培训工作。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录像,以更好地反思自己学习策略的教授情况。其他教师可以对授课教师所采取的方法进行讨论,提出问题,总结经验,使所有教师能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下一轮骨干教师培训中,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可行的方法。
四、结语
对中学英语教师进行英语学习策略的培训已迫在眉睫。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掌握相关的理论。然后有步骤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在教学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广大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都是落后的、无效的;新方法也不一定都先进、有效,教学改革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其目的是让教师的教学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而关注和研究学习策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将永远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当然,学习策略不是万能的。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语言学习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就如何实施学习策略训练而言,目前还没有一整套可行的实施方案。这需要广大教师做“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结合现有的理论,紧密联系教学实践,逐步总结出一套可行的方案,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中学阶段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