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道路建设的也十分迅速。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翻修”技术就是将原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铣刨及病害处理后,重新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该技术在国内外市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维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具有工期短、造价较低、对周边交通和环境影响较小的优点,并能改善沥青路面的服务功能。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翻修;施工技术
引言
在当前的道路工程施工建设中,沥青铺设技术已经变得十分普遍,并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但在道路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遭受到长时间的碾压或者由于其他地理环境、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往往会出现类型与程度不一的损坏,从而对道路的顺畅运行造成一定的障碍。所以,从进行沥青路面施工开始直到之后的道路维护工作,施工方都需要严格把关,以充分确保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
1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要点
目前的路面施工处理主要分为单层、双层、和三层表面处理技术。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点:(1)沥青路面要具有较高的平整性。选用抗压强度高的沥青原料,使用平整效果好的压筑设备,保障路面不会出现裂缝、下陷等问题。(2)沥青路面要易于养护。对压实的沥青路面做严格的表面处理,保障路面的层次构架科学,能够有效应对路面的车辆压力。(3)沥青路面要具有良好的防尘效果。选用多样化的矿石原料,增强沥青路面的强度,提高路面的光洁程度,降低灰尘和水对路面的影响。保障路面通行车辆的视野不受路面灰尘的影响。
2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翻修施工技术
2.1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方案设计
公路翻修工程的方案设计要根据实施翻修公路的等级、整体路况和通行条件而定,不一定非得高标准设计,它不同于扩建或新建。翻修的目的就是要恢复原有公路的正常使用功能,在设计时要全面考虑,切合实际,因地制宜。首先要高度重视路面调查,切实掌握路面破损率DR、路面弯沉值Ls、国际平整度指数IRI和路面抗滑能力横向力系数SFC或摆置BPN四大指标,根据IRI计算出平整度行驶指数RQI,根据破损指标DR计算出路面状况指数PCI,根据强度指标计算出强度指数SSI,根据抗滑系数计算出横向力抗滑系数SFC或摆式仪摆置BPN。然后根据计算出的4个评价指标再计算出路面综合评价指标PQI值,PQI的数值范围为0~100,一般其值越大,表明路况越好,具体计算方法参照5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6(JTJ073.2-2001)。按照路面不同的综合评价指标,可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分别进行处理。
2.2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运输
1)拌合。本项目将从机械与材料的选择、操作工艺及检测手段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以满足本合同段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拌和生产的混合料要按标准进行抽样检查。对每批进场沥青的软化点、针入度、延度及进场骨料的规格、材质等进行检测。沥青混凝土的厂拌设备应为大型沥青混合料拌合设备,拌合生产全程用电脑实现自动控制。2)运输。混合料由自卸汽车送往施工现场,并将其倒入混合料摊铺机的料斗里,由摊铺机自动摊铺。汽车运料斗的底板及内壁均应涂一层油水,以防车斗粘料。运输车斗应有覆盖措施,做到保温、防雨及防止环境污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翻修沥青面层、整修基层
在不满足强度要求(路面结构强度系数为中等以下)且路面破坏较严重、基层强度不足或路面基层强度不足而造成路面面层严重破坏的路段,应先挖除旧路面或整修挖除破损的基层,利用完好的基层,再在原路面上加铺一定设计厚度的新沥青面层(一般情况下,高速、一级公路可采用15~20cm;二级及以下公路可采用3~5cm)。对于能利用且不影响翻修工程质量的一切材料,要尽可能做到废料再利用,降低工程造价。设计时,一般先铣刨一定厚度的旧面层,再加铺与行车道厚度相同的新沥青面层。
2.4挖除局部软弱层,新铺沥青路面
在不满足强度要求(路面结构强度系数为中等以下)时,因路面密实度不够,造成地上水通过裂隙进入基层和路基的,应挖除各破坏层,按原结构层设计重新填实路基,做好基层(强度必须满足要求),再铺设一定厚度的沥青面层(渗水系数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对于软基(地下水丰富或地下水位高)或桥头位置而造成路面局部严重下沉的特殊路段,应挖除各破坏结构层,在路基与基层之间做隔水、阻水加固,然后做多层水稳结构层,再新铺沥青结构层。新建沥青路面在不满足强度要求(路面结构强度系数为中等以下)时,对于因大面积潮湿而造成路面大面积破损的路段,可全部挖除旧路,按挖方路基潮湿段重新进行路面设计。
2.5碾压施工
为了保证碾压施工的质量,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施工通常分为三步:第一步,初压施工,由于沥青混合料在进行摊铺施工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初步碾压,并且摊铺之后沥青路面的温度为145℃,因此在进行初压施工时只能采用较小的压实力,防止对路面造成破坏,通常采用6t-7t的DD110双轮压路机进行初压,或者采用6t-10t的振动压路机进行初压,初压的次数通常为2-3遍,初压施工的温度应该控制在120℃-140℃之间,如果环境的温度相对较低,初压的温度应该适当的提高,在进行碾压施工的过程中,压路机应该匀速行驶,速度控制在2km/h,后退时应该沿着前进时的行驶路径,如果碾压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推移,应该等温度降低后再进行碾压施工,初压施工完成之后,还应该对路拱、平整度等进行检测,对于不符合相关设计规定的应该进行及时的修正;第二步,复压施工,复压施工的目的是为了使沥青路面成型、稳定、密实,因此复压应该紧跟初压,在沥青路面温度并没有降低之前进行,复压施工采用CC522双轮压路机进行碾压施工,碾压施工的方式与初压施工想死,碾压应该从路面的外侧向中心进行碾压,相邻碾压带之间应该重叠1/3的轮胎宽度,压路机不能在没有冷却或者没有碾压成型的路面上掉头或者急停,复压施工的次数不能低于6遍,当复压施工完成之后,还应该对碾压的质量进行检测,如果碾压的质量不满足相关的设计规定,应该及时的进行调整;第三步,终压施工,终压施工的目的是消除缺陷以及轮痕,保证沥青路面的平整度,终压的遍数通常为2-3次,对于压路机不能进行压实的挡墙、桥梁等部分,应该采用振动夯实技术进行碾压施工。
2.6重视机械设备的配置和组合
机械选型应根据工程量、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质量要求、施工条件和承包人自有机械的技术状况和新购或外租机械的供应情况等,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和使用上安全可靠的装备,关键要考虑所选机械的工作量、生产率、规格、质量等因素,不一定用最先进的新型设备,尤其是公路翻修工程,达到性价比最高的组合就是最科学的组合。机械设备只有适应各自的环境,才能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转,才能充分发挥出机械的技术性能,形成专业的或综合的机械化施工能力。翻修工程重点选型和配置机械设备有压实设备、摊铺设备、拌和设备和运输车辆等,总拌和能力一定要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3结语
对破损沥青混凝土路面“翻修重铺”,能充分利用原路面的基层,达到资源再生的目的,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缩短了道路的施工时间,既提升了道路行车舒适性,又将施工带来的交通影响降至最低。旧沥青路面翻修重铺施工技术适用于超过使用年限、路面破损且交通压力大的市政路面翻修养护,值得在全国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1]孙岚.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18(6):20.
[2]林洁.论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中国建材科技,2018(4):50.
论文作者:高永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0
标签:路面论文; 沥青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强度论文; 面层论文; 压路机论文; 基层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